1、收益率
我賺了10元,肯定比賺了1元多,但我是用多少錢賺了10元,用多少錢賺了1元?我們用收益率=收益/本金來衡量。如果前者是用100元賺了10元,後者是用10元賺了1元,結果收益率都=10%,這個是最簡單的指標。
2、單利和複利
很多初入股市的人,往往希望自己買的股票,天天一個漲停。我們假定一年有250個交易日,每天一個漲停,如果算單利,其實也並不多,1元錢一個漲停賺0.1元,250天就是賺了25元,不過1元一年變成25元也是很厲害了。
但如果我們算複利,也就是說每天把贏的錢再投入到股市裡,那麼250天後=1.1^250-1=223億了你看單利賺25元,而複利賺223億,單利和複利的差異巨大是大家始料未及的。
3、年化收益率
同樣一筆錢,賺了10%的收益,但如果是一個月賺的,和在一年內賺的,顯然是不一樣的。如果是一個月賺10%,單利一年就是120%,如果是複利,那麼就是(1+10%)^12-1=213.84%
4、XIRR和淨值法
但在計算年化收益率實際情況不會那麼規則,比如說我們一次投入2000元,一年收變成2020元,那麼一年的收益率就是2020/2000-1=1%,但如果不是一次投入2000元,而是先投入1000元,過了一段時間再投入1000元,結果到最後都變成2020元,那麼我們如何計算年化收益率呢?一般我們在excel裡可以用xirr函數來計算
年化收益率=xirr(現金流組,日期組)。
我們從上圖的例子可以看到,在例子1裡,2015年7月6日流進1000元,第二天7月7日流進1000元,那麼1年後到2016年7月6日的價值是2020,用xirr函數計算,年化收益率接近1%,但如果2015年7月7日流入的1000元,延遲到2016年7月5日流入,那麼我們看到xirr函數計算出來的結果1.99%就相當接近2%了。我們從這個例子中看到,用現金流量法的xirr結果,是和流入流出現金的時間有相當大的關係的。
用xirr要把中間過程的每個收益率計算出來不是很方便,所以絕大部分基金公司都採用了一種叫淨值法的計算方法。
在淨值法中,我們先計算當期的收益率,當期收益率=(當期價值-上期價值-當期現金投入)/上期價值,這個公式默認當期的現金投入沒有參與當天的投資,還有一種公式是:當前收益率=(當期價值-上期價值-當期現金投入)/(上期價值+當期現金流入),默認當天的現金投入參與了當天的投資,通俗的說,前一種方法的現金是在當天晚上到帳的,而後一種方法的現金是當天一早就到帳了,計算結果略有差異。例子中採用的是前一種方法。計算出每一期的收益率後,我們可以計算多期的總收益率了,總收益率=(1+第1期收益率)*(1+第2期收益率)*(1+第3期收益率)+……+(1+第N期收益率)-1,年化收益率=(1+總收益率)^(1/年數)-1。我們從上圖的例子可以看到,最後的總收益率和中間發生的時間無關,這也是淨值法的一個缺點。
5、最大回撤
我們用了年化收益率解決了評判標準問題,就像用磅做單位和用市斤做單位很難去比較,統一到公斤才能比較物體的輕重一樣的道理。但就像上述的例子裡,一年漲了10%,如果是非常平穩的漲,和中間跌了20%,最後還是回到10%的收益,前者的穩定性顯然高於後者。
那麼我們怎麼方便的計算歷史上的最大回撤呢?以今年的上證指數為例。我們再第C列建一列每天相對過去最大值的最大回撤,公式是當天的上證指數/max(從某一時點到當天的最大值)-1,就能計算出在2019年8月7日這天的2768.68點,相對於2019年4月19日上證指數收盤點位的3280.80點,回撤了15.35%,也是就說假定你非常不幸,在2019年4月19日買入上證指數,那麼到2019年8月7日,最大虧損可以達到15.35%。
6、夏普比例
最大回撤只能表示某個時點的極端情況,那麼如何來衡量整體的收益和風險比呢?在基金評價中經常用夏普比例這個指標來衡量,夏普比例=(年化收益率-無風險利率)/年化收益率波動率。在上述上證指數的例子裡,年化收益率=(總收益 + 1)^(365.25 / 天數) – 1=(15.94%+1)^(365.25/322)-1=18.26%,無風險利率假定3%,年化收益波動率 =stdev(日收益) *sqrt(250)=1.2%*15.81=18.91%。那麼上證指數在今年的夏普比例=(18.26%-3%)/18.91%=15.26%/18.91%=0.81,這個0.81說明上證指數每0.81份收益,是用1份波動換來的。夏普比例當然是越大越好,最好是大於1。
7、信息比例
信息比例是衡量是否穩定跑贏基準。信息比例=(實盤年化收益率-基準年化收益率)/年化相對收益率波動率,其中年化相對收益波動率=stedv(實盤每日收益率-基準每日收益率)*sqrt(250),在例子裡,實盤收益率=52.01%,對應的年化收益率是60.80%,年化相對收益波動率=15.30%,信息比例=(60.80%-18.26%)/15.30%=2.78,在這個例子中說明一份波動來帶了2.78份跑贏基準。
8、相對收益和絕對收益
在基金業績評價中,還經常引入相對收益這樣的概念,比如說經常被作為比較基準的是滬深300指數,同樣盈利5%,如果是一個權益類產品,在今年的表現如果和滬深300比較,那肯定算是差的,但如果是在2018年一個權益類產品能有5%的收益率,那肯定是要亮瞎眼的。但如果這個5%的收益是一個債權類產品,那再2018年也只能算還可以。這個比較基準和產品的種類有很大關係。但如果是個人投資,區分沒那麼嚴格,你就簡單的和銀行利息比,或者和gdp比,都是可以的。
如果能理解上述的概念,那麼對於客觀的評價一個基金或者自己的實盤的長期表現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