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退休之家」?幾十萬恆星聚集於天蠍座,年齡或達100億年

2021-01-15 中國氣象愛好者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近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揭示了一個驚人的圖像,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宇宙「退休之家」。

哈勃太空望遠鏡近日觀察了這個名為NGC 6139的星團,科學家認為,這個星團中有數十萬顆恆星,而據推測,當中的恆星在100億年前就已形成,可以說是一大堆古老恆星組成的星團。大概在銀河系中心的方向上,在天蠍座中。

據報導稱,這種現象被稱為一個巨大的球狀星團,並且是軌道銀河系的恆星的引力束縛。它們通常包含數以十萬計的大概在同一時間形成的恆星。與著名的昴星團相比,球狀星團更密集且更具球形。它們包含了我們銀河系中一些最古老的恆星,這些恆星是在銀河系歷史的早期形成的。然而他們在銀河進化歷史中的地位仍然是一個有待研究的問題。

對於科學家來說,天蠍座就是天文學家心目中的迷人的太空「金礦」。哈勃太空望遠鏡將目光多次投向天蠍座,在這裡觀察到了許多有趣的東西,比如蝴蝶星雲、令人驚訝的雙星系統和其他令人眼花繚亂的球狀星團。

對於天文學家來說,研究恆星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恆星是如何形成,這在目前來說仍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目前科學家們在許多方面還是不明白恆星是如何形成的。這個問題甚至對人類的存在也非常重要,因為如果沒有恆星,人類就不可能生活在太陽系中。

相關焦點

  • 天蠍座喜提「銀河系最大養老院」?數十萬百億歲恆星齊聚球狀星團
    球狀星團是被引力束縛的「恆星大聚會」,通常存在數十萬顆恆星,形成時間據信大致相同。這些恆星都已經100億歲高齡,堪稱銀河系的最大養老院。銀河系球狀星團NGC 6139,座落於天蠍座,聚集著數十萬顆百億歲恆星哈勃望遠鏡捕捉到巨型球狀星團NGC 6139的壯麗身影。
  • 從「星震」看銀河系前世:已誕生100億年,與宇宙年齡相當
    在天文學中,關於銀河系星盤中的恆星分布年齡數據一直與模型不符,但是天文學家並不清楚是哪裡出現了差錯。在得到由克卜勒望遠鏡(現已退休)提供的恆星地震觀測數據後,研究人員開始對這份觀測數據進行研究和分析。在大量的研究計算之後,研究人員得出厚星盤具有100億年歷史的結論,而這也終於讓天文學家找出星盤恆星年齡分布與模型不符的原因。
  • 球狀星團:集中了銀河系中最早形成的一批恆星,分布在銀河系中心
    雖然恆星數量超過10顆以上就可以形成星團了,但是實際上我們在銀河系內發現的星團,其擁有的恆星數量都十分驚人,有的星團甚至擁有多達幾十萬顆恆星。銀河系中心的球狀星團科學家根據星團中恆星之間的距離和結構關係,把星團分為疏散星團和球狀星團。
  • 100億年前,銀河系吃了蓋亞星系
    圖源:美國航天局/歐空局/哈勃,CC BY-SA 3.0 IGO一個新的觀測和模型顯示, 大約在100億年前,銀河系與一個較小的、鄰近的星系合併,並且達到了現在的狀態。結果顯示,光環中的恆星都比光碟中的恆星更古老,而前一類的恆星都超過100億年的歷史。研究人員說,年齡的巨大差異證實了這一說法,並且首次準確地確定了銀河系的祖先與鄰近的較小星系(稱為蓋亞-恩塞拉多斯星系)之間的巨大的相遇時機。兩種光環的不同顏色表明了它們各自恆星的鐵含量。
  • 100多億年之前,銀河系迎來一場恆星爆發期,核球也由此出現
    通過放射性元素研究,銀河系的年齡大約在130億歲左右,這意味著,銀河系是來自於宇宙早期的,在宇宙演化的過程中,銀河系也不斷壯大自己,目前,銀河系的直徑已經達到了190萬光年,未來它仍然會通過不斷吞噬、融合周圍的矮星系,來讓自己變得更大。
  • 銀河系最厚的地方,核球厚度達10000光年,100億年前已出現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國外的科學家團隊,在通過對數百萬顆恆星進行調查分析後,最終確認位於銀河系中心位置的核球,大約出現於100億年之前,這項研究也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皇家天文學月刊》上。
  • 宇宙中最古老行星的年齡超過127億年,是地球年齡的3倍
    地球天文年齡比如在我們太陽系當中的各個天體,根據我們人類的研究,太陽系中的中心天體太陽的天文年齡大約為45.7億歲,地球的年齡大約為45.5億年,也就是說地球是在太陽形成大約2000萬年後形成的,地球的年齡比太陽小
  • 太陽已經有46億歲了,科學家是怎麼知道恆星年齡的?
    而且科學家還告訴我們,目前太陽已經有46億歲了,準確點說,太陽的年齡已經有45.7億歲了。很是了得,現在科學家已經把太陽的年齡精確到了千萬年了。問題來了,科學家是怎麼知道恆星年齡的呢?因為某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恆定的,通過測定,地球形成於45.5億年前。那麼太陽的年齡就有了參考,年齡為45.7億年,僅僅比地球年齡「老」了2000萬年。
  • 銀河系中心異常明亮,為什麼4000億顆恆星同時圍繞中心旋轉?
    銀河系包括了1000到4000億顆恆星和大量星團星雲,它的直徑約為15萬光年,中心厚度約為12000光年,在銀河系中,所有的恆星都在圍繞銀河系的中心旋轉,然而銀河系中心的光亮物體究竟是什麼,是像太陽一樣的恆星嗎?為何它會擁有如此強大的引力?
  • 銀河系有多大?銀河系在宇宙中心嗎?
    (關注「小龍科普」,帶你領略科技之美)銀河系首先由伽利略通過天文望遠鏡發現,而後人類進入了漫長的計算與觀測中。銀河系是一個巨型棒旋星系,銀河系在圍繞宇宙中心旋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兩條主要的旋臂和兩條未形成的旋臂組成,旋臂相距4500光年。
  • 138億年!這個年齡是否適用宇宙中所有的觀察者?
    ——尤瓦爾·涅曼說到的宇宙的年齡,我們可以根據宇宙的各個階段的膨脹歷史和宇宙中存在的古老星團推斷出,我們的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大爆炸,這個138億年是大爆炸以來我們地球上的人類所經歷的時間,既然時間是相對的,那麼對於宇宙其他部分的觀察者來說宇宙的年齡意味著什麼?
  • 銀河系的年齡有多大?
    銀河系我們生活在銀河系中,太陽系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但我們知道,在太陽系形成之前,銀河系就已經存在了,因為銀河系中有很多恆星的壽命超過了46億年。那麼,銀河系的年齡有多大呢?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通過白矮星來估算年齡。白矮星是中低質量恆星的殘餘物,它們不會再進行核聚變反應,所以它們會逐漸冷卻。在球狀星團中,白矮星的溫度越低,它們的年齡就越大。結果顯示,銀河系中最古老的球狀星團大約有130億年的歷史,這意味著銀河系至少也有這麼古老。但是觀察這些星團中最古老的紅矮星時,我們發現它們並不是第一代恆星。
  • 我們是如何得出宇宙年齡是138億年的結論的?
    你經常會看到有人試圖測量單個恆星的年齡,但這總是伴隨著一個假設:恆星在過去沒有發生過相互作用、合併或其他暴力事件。由於這種可能性,以及我們今天觀察宇宙時只看到倖存者的事實,這些年齡總是伴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大約10億年甚至更久。圖註:這是我們銀河系最古老恆星的數位化巡天圖像,它的年齡已經確定。
  • 星震學方法重新估測銀河系厚盤年齡
    簡介:銀河系由薄盤和厚盤兩個盤狀結構組成,ASTRO-3D通過星震學方法(即地震在恆星內部產生聲波根據其所引起的震動頻率推斷年齡信息,無法探測恆星聲波,故而通過測量其亮度變化來收集信息)研究推測厚盤約有100億年的歷史。
  • 一瞥永恆:燦若寶石的恆星團,如夢似幻
    我們廣袤無邊的宇宙中恆星無數,他們在100多億年來不停地誕生、衰老、死亡,直至走到生命的終結,又開始新的輪迴,周而復始。恆星團是由許多在同一時期形成的恆星組成。有些恆星團包括幾十顆恆星,還有的甚至包括數百萬顆恆星。恆星團的成因目前還是個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通過著名的哈勃太空望遠鏡以及斯皮策太空望遠鏡、錢德拉太空望遠鏡捕獲了大量有研究價值的恆星團圖片。
  • 銀河系中雖有2000億顆恆星,可90%的恆星都沒太陽的質量大
    根據科學家的估計,銀河系中大約有1000億~4000億顆恆星。說到這個數據,可能有的人不信。其實這個數據並不是科學家一顆一顆數出來的,而是根據統計學原理估算出來的。你想知道足球場大約有多少根草,難道非要去動手數一遍嗎?可觀測宇宙中至少有1,000億個大小不同的星系,甚至可能包含上萬億個星系,平均下來每個星系約有1億顆恆星,那麼宇宙中的恆星的總數量至少為1,000億億顆。
  • 克拉肯星系在110億年前,與銀河系發生碰撞,造成銀河系的改變
    他們研究了歷史上的五次大型星系碰撞(每次涉及1億顆恆星或更多),其中還包括一次發生在100多億年前碰撞,而100多億年前的這次碰撞也是銀河系歷史上最大的星系碰撞,這個星系被稱為克拉肯星系。   不斷的星系碰撞,最終使銀河系變成現在的樣子   在過去的120億年裡,銀河系至少與鄰近的星系發生了十幾次碰撞,並將其吞噬,包括鄰近星系的恆星。
  • 科學家發現宇宙最古老的恆星
    一顆編號為HD140283的恆星,它的年齡達到了驚人的144.6億年,是已知最古老的恆星,因此它也獲得了一個名字「瑪土撒拉星」瑪土撒拉星是聖經中最長壽的人,而在目前主流的宇宙模型中,國外科學家推測,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8億年,那這顆瑪土撒拉星怎麼可能比宇宙還要古老呢?
  • 誕生於星雲,消逝為星雲的恆星的一生
    這種能量主要來自輕元素轉化為重元素的核聚變,恆星通過核聚變可以發光數百萬年或數十億年。當恆星核心的氫耗盡時,恆星的包膜就會急劇膨脹,恆星就會變成紅巨星。紅巨星的例子有獵戶座的一等星、大角星、雄牛座的一等星和天蠍座α星。 由於恆星核心的物質是有限的,它不可能永遠依靠熱能來抵抗重力,它的最終命運取決於是否有什麼東西能夠阻止重力的不斷擠壓。
  • 誕生於星雲,消逝為星雲的恆星的一生
    這種能量主要來自輕元素轉化為重元素的核聚變,恆星通過核聚變可以發光數百萬年或數十億年。當恆星核心的氫耗盡時,恆星的包膜就會急劇膨脹,恆星就會變成紅巨星。紅巨星的例子有獵戶座的一等星、大角星、雄牛座的一等星和天蠍座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