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野生鬥魚入坑,40小缸只養幾個月,卻惦記了3年

2020-11-26 居家生活大爆炸

第一次養魚會讓人記憶猶新,它是開端,也是初嘗驚喜,著急入坑的時刻。

雖然此後有很多讓我得意洋洋並願意炫耀的成果,不過這幾年從40缸接連換到80、100、120時,我喜歡初時養魚的奇妙樂趣。

圖片來源丨azgardens

我養過的第一條國鬥來自郊外的河裡。把它帶回40cm魚缸時,它發色還好,身體充滿力量,生龍活虎到頻繁跳缸。

我從朋友那裡要來遮光網蒙在魚缸口,既能防曬,也解決了跳缸,雖然美觀性不足,也符合我的需求。

圖片來源丨aquahobby

後來它慢慢適應了魚缸的生活,但少有展鰭的時刻,體色也不太穩定,甚至越來越暗淡。我定期檢查水質,始終沒有找到好的解決辦法。

至少在一個月時間裡,我每天下班之後都要看看它,對著國鬥暗淡的體色感到無奈,心想可能明天會好一些。結果第二天並沒有變化,它很健康,只是不像在野外那樣好看。

圖片來源丨liveaquaria

後來朋友去郊外野釣,幫我帶了第二條國鬥。新魚進缸後立即遭遇老魚的阻擊,它們像跳舞一樣轉圈,背鰭跟尾鰭張開,小胸鰭扇動的頻率越來越高,眼睛不時轉幾次,隨後某種細微的平衡忽然被打破,兩條魚在類似擁抱的狀態下忽然啄對方的嘴跟身體。

我聽過一缸兩鬥打架的事情,沒想到他們這麼快進入狀態。在幾次交手後,新魚掉鱗了。

圖片來源丨fishkeepingworld

我用隔板隔開兩條魚,把40小缸隔出兩部分,避免它們相愛相殺。兩條魚隔著透明板張開尾鰭嘲諷對手,招搖的身姿像彩帶一樣飄蕩。

他們偶爾用身體撞隔板,但幾次之後顯然安靜很多。雖然新魚的鱗片被啄掉一片,老魚的體色倒開始鮮豔起來。

圖片來源丨ebay

40的魚缸養兩條國鬥本就綽綽有餘,我又未雨綢繆布置了壁掛過濾,並用濾棉裹著出水口,減弱水流對魚缸的衝力,試圖保持缸內靜水狀態,以免影響鬥魚的正常生活。

同時又準備了加熱棒,好控制冬天暖氣開通前的缸內水溫。

圖片來源丨aquabid

事情不會總是一帆風順,夏天結束,乾爽的秋風吹過魚缸,帶來了縮鰭跟白點病,我幾乎把能治病的藥都買了一遍,甚至連水質澄清劑跟硝化細菌液都順手買了。

由於操作不當,藥量過大,新魚出現了燒尾的症狀,老魚的鱗片也隱隱有些模糊。在我試過加鹽,黃粉跟甲基藍後,兩條魚已經被折騰得無精打採,呆滯地浮在水缸裡,往日的風光一掃而光,恍若秋日黃花一樣慢慢凋零。那年秋天的時光格外漫長,每天都像被命運扼住咽喉一樣難受。

圖片來源丨網絡

持續了一個月的魚病終於在某個晴天的日子裡全部消失。等犀利的陽光順著紗網,漫上窗臺時,我感到一陣輕鬆,好像背負了很久的罪惡感煙消雲散,許久不見的輕鬆氣氛回歸。

圖片來源丨plantdetank

我養鬥魚的那幾個月裡,從來沒有虧待過它們,只是後來有了很多奇怪的想法,不再沉湎在鬥魚優雅的身姿中,而是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錦鯉。現在想來有點可笑的決定,成了我從小康逐漸淪為窮人的慘劇。

當我現在平心靜氣的回憶第一次養魚情景時,不覺那些天真可愛的熱情,是多麼珍貴的揮霍在我養魚的必經之路上。只是那時候我不懂知足,等明白過來後,已經回不到過去了。

文章由意牌旗下【意寵】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我們為什麼要養龜,給一個說服自己入坑的理由
    一些寵物更是在早些年我們想都不敢想的類型。當然,這個大軍裡也包括我們喜歡的龜。從早些年種類單一的幾個品種到現在多種多樣的龜任由你選擇,也說明了龜的受歡迎程度不低。各位龜友都是愛龜之人,相信會走上養龜之路,都是因為龜身上有著吸引你入坑的優勢,才會讓你久久不能脫坑。即使有的龜友因為各種原因抽身出來了,但是心裡還是心心念念的想著又朝一日「捲土重來」。
  • 泰國鬥魚難養嗎?不難養,一個小魚缸就能輕鬆養好
    還有,水族館裡的泰國鬥魚基本上都是放在一個大缸裡的,那麼爭鬥、打架在所難免,挑選的時候要仔細看,腹鰭、臀鰭、尾鰭,有沒有破裂的,不完整的,有傷口的,這樣的鬥魚拿回去基本上都活不了一個星期。第三步:新魚入缸的過水不能免將買來的泰國鬥魚連同包裝袋裡的水倒在乾淨的空盆裡,慢慢地將魚缸裡的水兌進去,動作儘量輕緩。
  • 新手養鬥魚有哪些好養的品種?以我親身經歷,有3個強大品種
    鬥魚一直都是一種很火的魚類。它以頑強的生命力,不用打氧也能存活的特點優勢,成為非常大眾的觀賞魚。很多魚友小時候就會經常去外邊兒抓一些國鬥魚回來養。以前的魚種非常豐富,有鰟鮍,吸鰍,蝦虎。但是每次抓回來,國鬥都是活得最久的一種魚類。但是這期的主角不是小時候咱們抓的國鬥。
  • 寸土寸金的地兒,養多肉如此艱難,入坑一年對比照來一波!
    (如果想看到更多相關分享,請訂閱關注「多肉植物百科」)感謝作者【郡主娘娘】的原創投稿分享投稿日期:2017年11月13日編輯整理:百科君坐標:北京2016年11月懷孕五個多月,在家閒著沒事,偶然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一個小萌物,入坑
  • 中國鬥魚逐漸登上國際舞臺,與泰國鬥魚相比,它們有何優勢?
    關注養前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中國鬥魚首先受到了原生觀賞魚伺養者的喜愛中國鬥魚的分布其實是很廣的,它們廣泛的分布於我國南方的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喜歡活動於淺水或者水草茂密的水域,外型美觀、色彩也很豔麗,體長從六七釐米到十幾釐米不等。
  • 新手養觀賞魚養不活,養過這簡單好養又好繁殖的魚嗎?附飼養攻略
    泰國鬥魚原產於泰國,這個物種在剛發現的時候已經有很多品種了,不過一些水族愛好者依然不滿足,還是將其進行雜交改良選優培育出了很多的品種。這些品種現在已經在市面上存在很久了,而且價格還是非常的便宜,一隻最普通的馬尾鬥魚3-10塊錢就可以到手。
  • 養魚新手必定會買的幾種入門水草,你養過幾種?
    剛開始一般是用一個圓口缸養幾條金魚,養一段時間就會感覺缸太小,換水也很麻煩,魚也經常死,感覺很不過癮。下一步就是去魚市買一套成品小缸,缸內鋪上沙子,順便就買一些孔雀、瑪麗、紅箭等常見觀賞魚,裡面可能還會插幾根不知是什麼的水草。接下來就是開始折騰,一般會朝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方向就是重點養魚。
  • 鬥魚刷飛機多少錢 鬥魚刷一個飛機主播能拿多少錢
    很多人選擇在虎牙開直播,那麼鬥魚刷飛機多少錢?鬥魚刷一個飛 鬥魚TV是一家彈幕式直播分享網站,為用戶提供視頻直播和賽事直播服務。
  • 鬥魚年度白鯊被坑一千五百萬,這個主播一分錢沒掏,還賺了上千萬
    鬥魚年度活動白鯊被坑一千五百萬,但是有的主播一分錢沒掏,還賺了上千萬!最近鬥魚直播的年度活動,基本上已經結束,估計很多人都在這次的年度活動裡面看到了一些主播,為了進入十大巔峰主播,做的一些事情也是非常豪爽,因為今年的年度活動比賽門檻也是提升了很多,想要獲得年度十大的爭奪,起碼要準備兩千萬才能夠進入,而且這種門檻的提升也是非常的高,以前的時候可能也就需要幾百萬之類的,就比如說去年的時候,旭旭寶寶獲得了年度冠軍,也沒有打出2000萬。
  • 新手要入坑,多肉植物到底應該怎麼養?做好4要素新手也可以養好
    多肉植物現在挺火的,很多新手朋友一不小心就入坑了,9.9包郵很多顆就是大多數肉友不小心入坑的關鍵。剛入坑的小夥伴大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鬧出各種烏龍,不管怎樣多肉都是一顆小小的生命,既然到手裡了就要好好養護,有問題就解決問題。今天就來給剛入坑的小夥伴們普及一下如何養好多肉!
  • 魚缸養水草,原來這麼難,你還敢入坑嗎?做好長期控藻的準備了嗎
    我是先從草缸入坑的,其實我的入坑之路很簡單,並不是因為喜歡養魚,以前也沒見過草缸,而是,一不小心,進入了一家水族公司上班。第一次到公司面試的時候,我見到的就是上圖的草缸作品,當時就被震撼住了,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草缸,後來順利入職,自然而然的就被環境影響,順利入坑了。
  • 泰國鬥魚風靡昆明 價格一漲再漲年銷售額達六百萬
    記者走訪了解到,昆明園博、景星、春苑三大花鳥市場裡,春苑花鳥市場2012年至今,鬥魚專賣店從3家增至5家,其他店鋪主營別的魚種同時兼售鬥魚。景星花鳥市場辦公室負責人孫立介紹,該市場去年至今銷售鬥魚商戶明顯增加,所進鬥魚品種也不斷增多。「2012年之前只賣中低檔的『獅王鬥魚』,現在已經出現『將軍鬥魚』、『半月鬥魚』、『雙尾鬥魚』等高檔品種。」
  • 宅家也能很生態,玩轉雨林,在雨林缸裡養只蛙
    在了解雨林缸之前,小森只知道有人養蜥蜴,養蜘蛛,但養蛙還從來沒聽說過。畢竟一聽到蛙,就自然的想到青蛙,那玩意還能養,還能當寵物?然而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些圈子只有你進去了,才會發現它真實存在。而要養蛙,就得先入雨林缸的坑。雨林缸
  • 河南男子退伍後創業養螞蟥!每公斤1200元,年入40多萬
    他硬是在廢棄窯場改建的10畝水塘裡,把螞蟥當成致富寶貝養著。自從創辦螞蟥養殖場3年來,他為村民找到養殖螞蟥致富的新興產業,年產螞蟥幹製品360公斤,年收入40多萬元,組織22戶養殖螞蟥的村民成立了正陽縣鼎盛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催生出螞蟥經濟,成就了一位農村退伍軍人自主創業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夢想。
  • 野生魚為啥難養?簡述酸性水的功效
    我們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方向來看,解釋為啥定水這麼難,第一個就是滲透壓,由於有礦物質作用,魚滲透壓調節很慢,從野生環境到魚缸內。第二生物菌種群缺失,野外環境微生物豐富有益與有害達到了一種平衡,放置在魚缸內就破壞了這種平衡。第三,封閉環境再加上長途運輸應急反應造成魚緊迫引起生理反應。
  • 清水養出致富魚—記浙江江山市溪坑家庭農場主吳旭國
    清水養出致富魚—記浙江江山市溪坑家庭農場主吳旭國2018-05-11 08:4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江山新聞網        瀏覽量: 10070 次 我要評論 作者:孫爾春&nbsp——記江山市溪坑家庭農場主吳旭國  僅用3年時間,便由裝潢師傅變為年產
  • 都說養鵝利潤高,小夥養了2000隻,一隻賣100元,為啥不想養了?
    2019年下半年豬肉價格上漲帶動了其它肉類價格跟著上漲,其中禽類的上漲幅度比較大,很多養殖戶表示今年是最近幾年養殖禽類行情最好的時候。在禽類養殖中鵝的利潤應該是最高,因為鵝長得快個頭大、單價最高,因此養鵝成為很多養殖戶的首選,那麼養鵝的利潤有多少呢?
  • 湖南野生華南虎可能僅剩3隻
    湖南野生華南虎可能僅剩3隻     1萬多年前,湖南便有老虎。     據古生物發掘資料,虎化石在攸縣背溶洞和慈利筆架山硝洞及張家界永定區先後被發現(距今1萬多年前)。這是湖南「虎史」中最早的記錄。
  • 養了12年的烏龜下蛋了,剛想伸出手去拿,卻又默默縮了回去
    提起烏龜,想必很多鏟屎官都有很多話要說,比如都說烏龜好養,還能替主人送終,可是自己的烏龜總是活不了幾個月,這不是騙人嗎?哈哈哈,獸醫小明想說,其實那是你不會養。看下面這個故事中的烏龜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