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染色體級別參考基因組4

2020-08-27 茶與生信

往期相關文章:

野生茶是研究馴化和育種的寶貴遺傳資源。在這裡,該研究報告了古代茶樹的高質量染色體規模參考基因組的裝配。

217種不同茶種的進一步RNA測序闡明了茶樹品種的親緣關係,並揭示了中國茶樹育種的關鍵因素。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鑑定與類黃酮生物合成相關的候選基因。具體而言,CsANR,CsF3』5』H和CsMYB5的多種等位基因功能已通過瞬時過表達和酶促測定進行了驗證,從而為兒茶素(茶樹中最重要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提供了全面的見解。在遺傳和代謝水平上,古樹與栽培品種之間的區別並不明顯,這意味著就風味相關代謝產物而言,茶可能未經過長期的人工定向選擇。

這些基因組資源提供了對茶樹的進化見識,並為更好地理解有益天然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礎。

Genome assembly of wild tea tree DASZ reveals pedigree and selection history of tea varieties 華中農業大學

相關焦點

  • 茶樹染色體級別參考基因組3
    茶樹染色體級別參考基因組1 茶樹染色體級別參考基因組2 茶由於其特徵性的次生代謝產物具有許多健康益處,因此是最受歡迎的非酒精飲料之一。儘管最近已經發表了茶樹(茶樹)的兩個基因組草圖,但是缺乏染色體規模的裝配妨礙了對茶樹的基本基因組結構及其潛在改進的理解。
  • 龍井茶樹染色體級別基因組完成組裝
    本報訊(記者李晨)近日,《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我國科學家在茶樹全基因組組裝和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的重要突破。該研究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主導,並攜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等單位完成。該成果為茶樹基因組學和育種研究,以及茶樹遺傳和進化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 科學網—小葉茶染色體級別基因組圖譜首次完成
    染色體級別的「碧雲」茶樹參考基因組圖譜 高立志供圖 本報訊 近日,生物學預印本伺服器(www.biorxiv.org)在線發表了中美科學家聯合研究團隊的最新成果,該團隊採用單分子實時測序(SMRT)和 Hi-C技術,在20多個代表性小葉茶品種中選用雜合度較低的小葉茶良種「碧雲」,將組裝獲得的約2.85Gb 的基因組序列掛載到了15
  • 龍井茶樹染色體級別基因組組裝成功
    近日,由我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以下簡稱基因組所)主導並攜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動物所)及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單位,在茶樹全基因組組裝和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相關研究成果以「群體測序增強對茶樹進化的認識」(「Population
  • 染色體級別橡膠樹參考基因組圖譜繪就—新聞—科學網
    GT1的參考基因組序列,並揭示了大戟植物基因組的染色體進化、膠乳生物合成與橡膠樹的馴化。2013~2016年,馬來西亞、泰國和中國的研究團隊利用二代或者二代與三代測序雜合組裝技術共發表了4張橡膠樹的基因組草圖。「但是,這些研究依然沒有突破大戟科植物基因組的染色體如何進化、為什麼橡膠樹能高產膠乳、橡膠樹在近一個世紀如何被馴化重大科學問題。
  • 從組裝「龍井43」染色體基因組入手,我科學家揭示栽培茶樹進化史
    工人日報客戶端9月18日電 近日,由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和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主導,攜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及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單位,在茶樹全基因組組裝和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組裝了「龍井43」染色體級別的基因組,並揭示了栽培茶樹的進化歷史。
  • 科研人員獲得首個染色體級別的橡膠樹參考基因組圖譜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圖中新網昆明12月16日電 (記者 胡遠航)記者16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由該所及雲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研究中心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歷經6年,利用單分子實時測序(SMRT)和Hi-C技術,在國際上首次獲得了達到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巴西橡膠樹優良品種GT1的參考基因組序列,並揭示大戟植物基因組的染色體進化
  • 昆明植物所獲得首個染色體級別的橡膠樹參考基因組圖譜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華南農業大學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研究中心的聯合研究團隊,歷經 6 年,與華大基因、美國華盛頓大學、哈佛大學等單位合作,在完成了二代基因組測序與組裝的基礎上,進一步克服了橡膠樹基因組龐大、高雜合與高重複等困難,利用單分子實時測序(SMRT)和 Hi-C 技術,在國際上首次獲得了達到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巴西橡膠樹優良品種 GT1的參考基因組序列。
  • 我國科學家揭示栽培茶樹進化史
    茶樹起源於中國,風靡於世界,世界茶飲料消費人口佔總人口比率已超過三分之二。但有關茶樹進化的研究還不多。「龍井43」資料圖片據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官方網站消息,近日,由農科院茶葉所和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主導,攜手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及雲南農科院茶葉所等單位,在茶樹全基因組組裝和茶樹起源演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 茶樹是如何進化的?我國科學家揭示茶樹基因秘密
    那麼,在過去數千年中,茶樹是如何進化的呢?近日,科學家茶樹全基因組組裝和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組裝了「龍井43」染色體級別的基因組,並揭示了栽培茶樹的進化歷史。該研究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主導,攜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及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完成。
  • 科學家繪出了栽培茶樹進化路線圖
    科技日報記者 瞿劍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該院茶葉研究所和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主導,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雲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等,首次組裝了「龍井43」染色體級別的基因組,解釋了「龍井43」質優、抗逆的分子本質
  • 我國科學家在龍井茶樹品種基因組組裝和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
    北京時間9月8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以下簡稱基因組所)主導並攜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動物所)及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單位,在茶樹全基因組組裝和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相關研究成果以「群體測序增強對茶樹進化的認識」(「Population sequencing enhances understanding of tea
  • 首個染色體級別山蒼子基因組圖譜構建成功
    【來源:科技日報】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4月7日電 (記者馬愛平 通訊員宋平 王舒琦)7日,記者從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日前在《自然·通訊》雜誌在線發表重要成果:成功構建全球首個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山蒼子基因組圖譜
  • 中國科學家在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
    我國科學家在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記者董峻)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主導的一項研究,日前揭示了茶樹群體的系統發生關係,描繪了栽培茶樹的進化歷史。
  • 我國科學家在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
    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記者董峻)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主導的一項研究,日前揭示了茶樹群體的系統發生關係,描繪了栽培茶樹的進化歷史。研究成果為茶樹基因組學研究和育種研究,以及茶樹遺傳和進化研究提供了豐富素材。茶是世界性飲料。
  • 我國科學家完成草地貪夜蛾染色體級別的基因組測序和組裝
    新華社昆明6月19日電(記者白靖利)我國科學家完成草地貪夜蛾染色體級別的基因組測序和組裝,目前基因組數據已經面向全世界公開下載使用。科學家們還研究發現了多種防控草地貪夜蛾的有效「武器」。雲南農業大學、深圳華大基因、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等研究機構通力合作,與國內各省區及美國樣本互動,共產出1.5太(TB)的基因組測序原始數據,目前已經完成了一雌一雄兩個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組裝,大小分布達到542.42兆和530.77兆。「無論是基因組完整性還是基因集的完整性都超過了目前已有版本。」
  • 碧鳳蝶染色體水平基因組公布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李學燕副研究員帶領的昆蟲研究團隊運用三代長讀長測序技術,結合高通量染色體構象捕獲(Hi-C)技術,成功地組裝了碧鳳蝶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這是首個利用Hi-C技術完成的染色體水平的蝴蝶基因組。
  • 我科學家通過破譯性狀密碼 揭示茶樹起源演化軌跡
    新華社訊 (記者董峻)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主導的一項研究,描繪了栽培茶樹的進化歷史。研究成果為茶樹基因組學研究和育種研究,以及茶樹遺傳和進化研究提供了豐富素材。茶是世界性飲料。茶樹起源於中國,在我國分布廣泛,種質資源豐富,紅茶、綠茶、烏龍茶、黃茶、黑茶、白茶等6大茶類各具特色,但有關茶樹進化的研究卻很少。
  • 科學家從基因組水平揭示食肉目染色體進化規律
    雖然前人通過比較染色體塗色法建立了食肉目內許多物種的染色體比較圖譜,但這些研究的解析度比較低,尚沒有深入到精細的核苷酸水平,也不能在核苷酸水平研究不同食肉目物種間的共線性區塊、染色體重排以及染色體斷裂區分布等染色體進化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