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固本培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宜賓觀測站文化育人紀實

2020-08-10 我們的太空

西南半壁古戎州,萬裡長江第一城,金沙雪嶺,岷水青衣,在古風古韻、文墨重彩的宜賓三江口,矗立著一個現代化航天觀測站,在古風與現代的碰撞交融中,折射出了火箭尾焰一樣絢麗的&34;火花。


士以弘道 文以載道

&34;指路、&34;覽勝、&34;傳信、&34;問月……近年來,中國航天&34;讓國人如數家珍、倍感自豪。但隨著中國航天的快速發展,航天科技人員的工作量也是日益增多,如何讓高強度工作下的科技人員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成了宜賓觀測站當前文化工作的重大課題。

該站科技人員正在執行北鬥三號衛星發射任務


&39;以文化人、固本培元&39;精氣神&34;該站黨委書記牛振華說。

據了解,該站為了樹好&34;品牌,圍繞&34;(文化活動中心和體育健身中心),打造了圖書室、電影院、健身房、KTV、錄音棚、書法室等9個活動室;結合場區航天文化氛圍營造,突出打造了文化石、文化牆、文化亭、文化長廊等,起到了&34;的薰陶效果。

該站文化石


該站科技人員正在參觀站史館


除了&34;建設以外,該站更注重&34;建設。不僅從一代代三江人的實踐積累和精神沉澱中總結提煉出&34;的三江測量精神,還結合&34;,分篇章用&34;解讀&34;,並彙編形成了《三江故事集》,進一步凝聚了三江人的文化共識。最近,又在推進基層單位圍繞弘揚&34;固化形成魂、徽、歌、訓、史、風&34;特色文化標識,將&34;下沉到基層末端。


鍥而不捨 金石可鏤

據了解,該站遠離西昌發射中心首區,以往文化工作一直面臨著骨幹少、活動少、創新少的困窘局面,始終沒有拿得出手的節目參加中心文藝匯演,沒有好的宣傳手段宣揚先進典型,&34;的文化活動也讓大家漸漸失去了興趣。這些問題的根本在於&34;!為改變這種現狀,該站黨委定下了&34;的工作思路。

&34;該站黨辦主任於建華說。

據悉,該站為發掘文藝骨幹,在全站範圍內開展了&34;活動,發掘出了相聲&34;邱維江、李彬彬,但二人都沒什麼舞臺經驗,為破除中心文藝匯演節目&34;的尷尬局面,該站黨委書記親自上陣,幫助他們改劇本、學說詞、練表演、找節奏,功夫不負有心人,二人在2017年第一次登臺中心文藝匯演就&34;,自此宜賓站相聲成了中心文藝匯演的&34;。為把相聲這個特色傳承好,該站成立了&34;相聲小組,目前該小組已有6名成員登臺演出過,並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除此之外,該站還成立了視頻製作組、文學創作組、書法攝影組、歌曲創作組等,在常年專業培訓、技術交流、刻苦練習下,逐漸形成了&34;的良好局面。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在該站各項文化建設逐步上升時,又遇到了&34;的問題,創作總是出現站位不夠高、落點不夠實、技術不夠精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該站探索走出了&34;的發展路子。

該站科技人員原創節目在主題文藝晚會上演出


&39;井底之蛙&34;該站短視頻骨幹趙飛說。

據了解,該站為了緊跟時代,創造出更好的短視頻作品,專門邀請宜賓市電視臺資深製作人,從編劇、導演、攝像、後期等方面進行全面指導,逐步帶出了自己的視頻製作隊伍,視頻製作水平大幅提升,相繼在我們的太空、央視影音、新華社客戶端、人民視頻等平臺推出《萬愛千恩》《航天測量人的人生一串》《百年五四、奇蹟西昌》等作品,總點讚量過千萬,受到了科技人員的紛紛點讚。

除此之外,該站還邀請宜賓市著名歌手同科技人員共同演唱該站原創歌曲,並指導科技人員錄歌;邀請宜賓日報資深記者為新聞骨幹開展攝影攝像、新聞寫作、版面設計等培訓;把短視頻骨幹送到&34;學習歷練;推薦文學骨幹參加宜賓市故事會交流提升。通過&34;把文化骨幹隊伍越帶越強。

該站邀請宜賓著名歌手黃小東為科技人員獻唱


該站科技人員正在錄製原創歌曲


習總書記曾說過:&34;該站黨委將繼續堅持文化工作&34;,堅持把話筒交給群眾,把鏡頭對準基層,把文化寫進群眾心坎裡,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不斷提高文化工作對航天發射任務的貢獻率。


來源: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作者:李彬彬編輯:麻雨潔

相關焦點

  • 太空又添中國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觀測站圓滿完成任務
    2020年5月30日4時1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新技術試驗衛星G星、H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跟蹤測量任務一線新技術試驗衛星G星、H星主要用於在軌開展新型對地觀測技術試驗。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觀測站承擔了此次運載火箭跟蹤測量、落區群眾疏散和火箭殘骸回收任務。面對疫情和中國航天兩次失利的雙重考驗,該站主動作為,迎難而上,立下了「向疫戰、向天行」的錚錚誓言,用實際行動助力中國航天再創輝煌。
  • 遙感三十號06組衛星成功升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觀測站圓滿...
    2020年3月24日11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6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遙感三十號06組衛星採用多星組網模式,主要用於開展電磁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
  • 浩瀚星空下,哨塔就是家——走近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夫妻哨」
    新華社成都4月24日電題:浩瀚星空下,哨塔就是家——走近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夫妻哨」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吳光於仰望浩瀚星空,對於30歲的孟宴瑋來說,並不是詩意的浪漫,而是他與自己的事業對話的一種方式。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明年將遷至海南文昌(圖)
    「我要把生意做到文昌去,繼續傳播航天文化!」曹英學說,他準備在文昌拿一塊地,近段時間,海南文昌四處瀰漫著「航天」的味道。據悉,明年年底,將由幾百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工作人員移師文昌航天發射場工作,預計5年以後文昌將發射首顆衛星。今後西昌、文昌將是一個中心(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兩個基地,西昌只承擔應急發射任務。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觀測站圓滿完成任務
    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操縱遙杆火箭起飛後,西昌衛星發射中貴陽觀測站雷達組天伺饋崗位操作手緊握遙杆
  • 習近平總書記2021新年賀詞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引起熱烈反響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簡稱「中心」)組織西昌、文昌兩場科技工作者同步收聽觀看直播,感恩共克時艱,禮讚偉大成就,共同迎接2021年新年到來!地面設備站西昌測量站1月1日,大山巍峨,寒風凜冽,中心西昌發射場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正在準備航天發射任務的地面設備站航天工作者,在學習習主席2021年新年賀詞後,熱血澎湃、激動不已。新年賀詞中,習主席點讚了航天事業。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衛星
    2020年10月26日23時19分,伴隨著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時隔14天再次圓滿完成新的發射任務,實現了下半年新一輪高密度航天發射任務兩戰兩捷。據悉,此次發射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4發任務並行的狀態下組織開展的,且發射能力逼近極限。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觀測站圓滿完成今年衛星跟蹤測量任務
    今天(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觀測站今年完成的第13次火箭跟蹤測量任務。
  • 碧水源納濾智慧膜淨水機進駐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隨著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我國所有的北鬥衛星均被送入太空,這舉世矚目的成就離不開航天人員的智慧和心血。為給他們打造一個安全健康的飲水環境,近日,「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碧水源58臺納濾智慧膜淨水機進駐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為航天人員提供健康直飲水服務,助力我國航天事業再攀高峰。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氣象興
    新華社西昌10月15日電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氣象興    王玉磊、黃國暢    2020年是風雲氣象衛星事業開展50周年,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建50年。50年來,我國成功發射了17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其中有9顆是從西昌奔向太空的,目前仍有7顆在軌衛星鑄就全球觀測能力,綜合性能達世界先進水平。    誰又曾想到,這個中心在1984年第一次執行發射任務時,請的是當地老農和彝族同胞上山幫忙觀測天氣。1997年第一次發射風雲衛星時,卻又因為天氣原因被迫推遲。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發射 精心組織一心向「上」
    央視網消息:今天(12月10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極目」望遠鏡衛星,是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的第11次飛行任務,也是西昌發射場今年的收官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 張學宇:今天凌晨我們用長徵十一固定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兩顆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探測器(衛星),這是中科院科技先導二期工程的首發,也是西昌航天發射場的收官。今年以來,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和兩場高密度任務的持續雙重挑戰,連續奪取了長徵5B首飛、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收官、「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嫦娥五號探月工程收官等國字號重大任務的圓滿成功。
  • 西昌航天衛星發射中心!您了解多少?
    西大涼山腹地,有一個舉世矚目的地方——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自1984年1月發射中國第一顆通信衛星以來,到2013年底已發射中國國內外衛星82次,為祖國爭得了榮譽。1990年4月7日,該中心成功發射了美國製造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西昌優越條件頗多:海拔高、緯度低;地形隱蔽,地質結構堅實;水源豐富穩定;交通和通訊條件理想。
  • 記者走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訪火箭發射塔架
    走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訪火箭發射塔架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高分衛星收官之戰
    ↑12月6日11時5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新華社西昌12月6日電 題:滿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高分衛星收官之戰黃國暢、王玉磊、何習果冬日的川西大涼山腹地,暖陽高照。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微視頻|米米與星光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微視頻|米米與星光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處山溝,兩個世界。
  • 《開講啦》邀請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主任吳煒琦開講
    嫦娥五號升空是嫦娥系列首次從深山走向大海,第一次在文昌發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設,管理,使用的 ,2020年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建50周年,本期節目邀請到嫦娥的「母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主任吳煒琦開講。
  • 記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低溫燃料保障團隊
    原標題:「用成功為祖國加油」——記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低溫燃料保障團隊    新華社西昌3月10日電(李志勇、史曉龍)9日晚,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再傳捷報,北鬥衛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而對於低溫燃料保障團隊來說,過程一波三折。
  • 高分十三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丨早讀四川
    高分十三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10月28日開始報名!四川省2020年高職擴招專項工作招生考試及錄取辦法出爐○注意了!高分十三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2020年10月12日00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衛星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衛星 2020-10-27 2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開啟新一輪高密度任務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西昌10月12日電(王玉磊、黃國暢)我國12日凌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衛星。這是西昌發射場地面系統設備設施集中升級改造後的首次發射,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今年新一輪高密度任務的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