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擁有如此多星星的宇宙依然很黑暗?

2020-12-06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

在夜空中,你看到的幾乎每一個光點都是一顆星星——一個巨大的、熱火的太陽將原子粉碎在一起,產生許多光年外的電磁能量。如果我們想要進一步地了解這些恆星形成、發光和死亡的原因,我們需要從測量它們開始。克萊姆森大學的科學家做了一個特別令人敬畏的測量:他們計算出了宇宙中曾經產生過多少星光。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數字。

當你向耀變體許願時

科學家認為,第一顆恆星是在我們宇宙只有幾億年時形成的。今天,宇宙大約有137億年的歷史,而那幾顆恆星現在的數量達到萬億。但科學家知道,這些恆星不只是在時間上穩定地流淌。相反,在我們宇宙的歷史中,恆星的形成速度已經改變。通過精確測量宇宙中的光,這些研究人員旨在更多地了解這些變化發生的時間以及方式。

為此,他們使用了美國宇航局的費米太空望遠鏡。費米的設計不是像花園式後院望遠鏡那樣觀測可見光,而是用來測量人眼看不見的伽馬射線。但是它們很厲害:伽馬射線是電磁光譜上能量最大的光。

因此,最豐富的伽馬射線來源也非常強大,這是很自然的: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當這些旋轉的宇宙廚房將物質排入其引力時,物質會升溫並發出光。有時,這些黑洞最終會從每一端射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明亮的伽馬射線,如果一個噴氣式飛機指向我們的方向,這就是科學家所說的耀變體。

在我們說話的時候,有數百束這些星系死亡伽馬射線光束直接射向地球,費米望遠鏡已經做好了捕捉它們的準備。具體來說,望遠鏡會密切觀察伽馬射線與另一個弱得多的光(稱為星系外背景光(EBL)的相互作用。這是一個古老的宇宙霧,由宇宙中的第一個星光形成,自此便吸收了光子,或光粒子,從新的恆星和其他光源,在整個宇宙的歷史。即使在這些光源被扼殺了之後,它們的光子仍然像一艘幽靈船一樣在空隙中移動,船上有一艘早已死去的船員。了解這些光子的形成地點和時間,會為我們提供更多關於宇宙中恆星形成歷史的無價信息。

當伽馬射線遇到EBL的霧時,它們的高能光子會粉碎成對電子和正電子,使伽馬射線射流在費米可以測量的一個明顯變化中稍微變暗。這些測量使科學家能夠跟蹤霧成分的變化,這有助於他們估計宇宙歷史特定時期產生的光量。

牆上的四瓶八角形啤酒

科學家們對天空中所有739個耀變體進行了這種分析。"通過利用距離我們不同地方的耀變體,我們測量了不同時間段的總星光,"這項研究的合著者、克萊姆森大學物理和天文學系的博士後Vaidehi Paliya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測量了每個紀元的星光總量——10億年前、20億年前、60億年前等等——一直追溯到恆星最初形成時。這使我們能夠重建EBL,以比以前更有效的方式確定宇宙的恆星形成歷史。牆上的四瓶八角形啤酒

所以他們發現什麼了?宇宙歷史上發射的光子數是4x10^84。是 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 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4 與 84 零。

由於這是一個難以想像的巨大數字,下面是一些其他數字與其所進行的比較。我們的太陽每年會發射約3x10^52個光子,一個60瓦的燈泡每秒發射2x10^20個光子。

既然擁有了所有的光,夜空又為何依然如此黑暗,這不奇怪嗎?事實上,這觸及了一個在19世紀曾令許多科學家困惑的難題。這個想法被稱為奧爾伯斯悖論,它說,在無限恆星的無限宇宙中,每一小片空白空間都應該被某處的星星填滿——然而夜空並沒有被光照亮!

從那時起,我們就明白了原因。一個是顯而易見的:宇宙不是無限的,恆星的數量也不是無限的。第二個原因是,我們的宇宙是如此古老和廣闊,並且以如此的速度膨脹,以至於許多恆星的可見光還沒有機會到達我們。其中一些永遠不會:當最遠的星系越來越快地離我們遠時,它們的光會轉移到光譜的紅色端,並最終變成紅外波長,我們用肉眼看不到。光子,光子無處不在,只有一些能被看到。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零度星系- Ashley Hamer-curiosity-阿雨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在宇宙中擁有上萬億億顆恆星,為什麼太空依然是一片黑暗?
    你曾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嗎,在浩瀚的宇宙中幾乎擁有數以萬億計的恆星,這些恆星無時不刻散發著強大光芒,那麼我們便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何太空依舊一片漆黑呢?並且均勻分布著大量恆星,那麼我們無論望向天空哪一位置,這些光最終都會到達地球,星與星之間便不會再有黑暗的區域,宇宙應該是一片明亮沒有任何黑暗,地球的夜空也應該像白天一樣明亮才對。
  • 夜空總有那麼多星星,人類的肉眼究竟能看多遠?
    茫茫宇宙,浩瀚無垠,我們在夜晚能看到天空的許多星星,但是這些不過是宇宙中的冰山一角罷了,從宇宙的角度看,這些大多都是離我們很近的恆星,更多的星星我們是無法看到的,那麼我們肉眼能夠看到的星星離我們有多遠?你知道嗎?
  • 宇宙擁有無數恆星,為何我們人類看到的太空,卻是黑暗的?
    科學家估計單單銀河系中就存在至少1000億顆恆星,而整個宇宙中的恆星更是多到無法想像,整個可觀宇宙可能存在不少於20萬萬億顆恆星,這還是可觀測宇宙存在的恆星數量,這還不包括不可觀測宇宙部分的恆星,如果加上不可觀測宇宙區域存在的恆星,數量真的不計其數了,恆星發出的光是非常明亮的。由於在恆星上面發生著激烈的核聚變反應,因此恆星可以發出強烈的明光。
  • 宇宙中到處是「星星」,為何我們看到的夜空是黑的?
    光是看銀河系中,會發光的恆星數量,就至少有1000億-4000億顆左右,不過奇怪的是,宇宙卻並不是「燈火通明」的,宇宙雖然到處都是「星星」,但是看起來卻是黑的
  • 宇宙中存在那麼多恆星,為什麼宇宙還是冰冷黑暗的呢?
    在我們的想像中,擁有如此龐大數量的恆星,宇宙應該是光明和溫暖的,但事實卻完全相反,宇宙是極端黑暗和寒冷!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黑暗冰冷的宇宙宇宙為什麼黑暗關於宇宙為什麼是黑暗的,很久以前就進入了科學家們的研究範圍。
  • 星星是恆星,太陽也是恆星,但是為什麼夜空和宇宙都是黑暗的?
    但是同樣是恆星,為什麼太陽那麼亮,照亮了地球,夜晚滿目的恆星卻還是如此的黑暗呢?只是距離的緣故呢?夜空應該是黑暗的嗎?在1820年代,天文學家海因裡希·奧爾伯斯指出,根據當時人類對宇宙的了解,夜空根本不會變得漆黑,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假設,因為當時人類認為宇宙是穩定不變的。每天開始,太陽都會升起,天空中的星星將以可預測的方式運動,我們還認為宇宙在可視範圍上是統一且無限的。整個夜空不僅應該不暗,而且應該在各個方向上都與太陽表面一樣明亮。
  • 太白金星為何如此明亮
    《十萬個為什麼之遨遊宇宙》系列內容由「科學維他命」獨家原創,用語言、圖片和視頻的方式帶你認識地球,了解星星,探索宇宙,每天幾分鐘有趣有料的知識,幫你成為科學小達人。太白金星為何如此明亮關鍵詞1:天空中最亮的金星關鍵詞2:金星的大氣層金星"Venus"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它和水星一樣都稱為「內行星」。
  • 宇宙中存在無數顆會發光的星星,為何我們的晚上還是黑暗的?
    每當我們在夜晚仰望天上的星空時,我們所能看到的星星,其實都是其他的星系的恆星。宇宙中存在無數的星星,為什麼天還是黑的呢?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城市化,工業化的推進使得我們的生活環境都發生了變化。為了加快城市一體化建設,許多地方的基礎建設大張旗鼓。平日裡,道路上多了許多裝載泥土的大貨車。揚起的塵土使過往的行人不禁捂住了口鼻。
  • 黑暗叢林宇宙法則是否存在?不斷發射信號會導致被侵碾?《三體》
    宇宙就如一座黑暗森林,夜空中的星星點點都可能是一個個文明,而每個文明都是一名帶槍的獵人,如幽靈般在林間潛行物理學家費米於1950年提出的,認為銀河系中有上千億顆恆星,而銀河系的年齡更是長達100多億年,根據德雷克方程可以算出,在銀河系中最少有10萬個高等文明,但是人類為何從未發現過外星生命存在的確鑿證據呢?
  • 黯然無光的暗物質之「網」——宇宙網絡浩渺,太空黑暗無邊
    簡介:宇宙網絡到底有多暗?這個宇宙瀰漫了巨大,無形的網,它的卷鬚編織穿梭於太空之中。由暗物質組成的「網」無光,釋放引力宇宙被一張黑色的網捆在一起。如今,我們得以看見這張「黑網」。在宇宙的歷史長河中,大塊的物質變得越來越大塊,小塊的物質越來越少。最終,密度大的、分布密集的碎片,形成宇宙中的第一顆星星、星系、星團。這些星星、星系、星團之間的空間形成龐大的巨洞如今,這個建造工程已經持續了138億年,這樣的的建造仍然在持續。
  • 夜晚天空那麼多恆星,可是為什麼夜空和宇宙都是黑暗的?
    但是同樣是恆星,為什麼太陽那麼亮,照亮了地球,夜晚滿目的恆星卻還是如此的黑暗呢?只是距離的緣故呢?夜空應該是黑暗的嗎?在1820年代,天文學家海因裡希·奧爾伯斯指出,根據當時人類對宇宙的了解,夜空根本不會變得漆黑,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假設,因為當時人類認為宇宙是穩定不變的。每天開始,太陽都會升起,天空中的星星將以可預測的方式運動,我們還認為宇宙在可視範圍上是統一且無限的。整個夜空不僅應該不暗,而且應該在各個方向上都與太陽表面一樣明亮。
  • 為什麼宇宙一片黑暗?
    如果宇宙有無數的星星,那麼可能是一樣明亮的。畢竟,假如將太陽移動至距現在距離的兩倍,就只有四分之一的光子到達地球,而且天空下太陽的面積也會下降到原來的四分之一,也就是太陽的單位面積強度保持不變。如果有無窮多的星星,讓天空的每一處都有一顆星星,那麼整個天空至少就像太陽這種普通的星星一樣亮。
  • 為什麼宇宙看起來是黑色的而不是白色的?儘管太空中有無數顆星星
    看看夜空,你會看到那迷人的、閃閃發光的星星。但是,當你離開地球進入太空時,你將面對那令人生畏的黑暗。於是,我們會問,既然太空中有那麼多星星,為什麼太空似乎還是如此黑暗的呢?如果宇宙是明亮的,那宇宙將是什麼樣子呢?
  • 為何火星的天空中看不到其它的星星?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火星和地球之間很遠,此外地球實際上在宇宙中也非常的渺小,它也只能在太陽系中一些行星的上空中出現,除了太陽系便不會再有其它星球上的夜空中可以看到地球的身影。 不止是火星上看地球非常小,在地球上看火星也是如此。
  • 宇宙為何是黑色?科學家找出原因,宇宙背後有什麼秘密?
    在靜謐祥和的夜晚,我們看到的又是遍布著數以萬計星星的夜空。在科學還比較落後的年代裡,人們想當然的認為天空的顏色就是藍色,宇宙也是這個顏色。但事實並非如此,藍色既不是宇宙的顏色,也不是天空本來的面目,那麼宇宙是什麼樣的呢?
  • 宇宙為何是黑色?科學家找出原因,宇宙背後有什麼秘密?
    在靜謐祥和的夜晚,我們看到的又是遍布著數以萬計星星的夜空。在科學還比較落後的年代裡,人們想當然的認為天空的顏色就是藍色,宇宙也是這個顏色。但事實並非如此,藍色既不是宇宙的顏色,也不是天空本來的面目,那麼宇宙是什麼樣的呢?實際上宇宙的顏色我們也是非常熟悉的,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天空變得一片黑暗,這便是宇宙本身的顏色。
  • 為什麼夜晚的天空總是黑暗的?
    這麼遙遠的距離使得星光變得極其暗淡,意味著我們看見的只是這些星星的光芒共同累積形成的一片微光。銀河系又是構成大得多的本星系群的大約40個星系之一,其他成員還有大、小麥哲倫星雲以及仙女星系等。現今天文觀測技術精度的進步,我們已經知道星系本身還會聚成超星系團。
  • 既然宇宙有如此多繁星,為何夜晚的天空仍留灰暗?
    宇宙中的恆星釋放熱量,那麼熱量一定有所去處。光總是伴隨著熱,既然沒有脫離宇宙,這些熱量必然會加熱宇宙,那麼夜晚也本應亮如白晝(我假設100多億年釋放的熱量足以使宇宙升溫)你一定聽說過一個名為奧伯斯佯謬的著名問題,你可能會發現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相當令人驚訝。
  • 宇宙中所有文明都懼怕「黑暗森林法則」,為何歸零者直接無視?
    宇宙中所有文明都懼怕「黑暗森林法則」,為何歸零者直接無視?科幻巨作《三體》在國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因劉慈欣一人就將中國的科幻小說推向了世界的高度。三體中的故事情節以及各種法則都是人們經常談論的話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黑暗森林法則。
  • 宇宙為何如此
    1:5 有可見的,有不可見的,有光明,有黑暗,這是頭一日。……為什麼會這樣?僅僅是巧合嗎?或者,如此宏大而精妙的宇宙難道就是為我們這些在宇宙中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人類而出現的嗎?對這其中原理的相關思考曾出現在許多哲學家的理論中,比如休謨的《自然宗教對話錄》和康德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