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打敗大滅絕嗎?

2020-12-06 百家號

自然界種種跡象表明,又一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似乎迫在眉睫,而這一次,不是隕石撞擊地球,而是人類自身的原因,使得地球上的物種一個個在消失,但我們也在嘗試各種方式,致力於挽救瀕臨滅絕的物種。

處於危險中的行星

世界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人類也正從生命樹上砍下巨大的樹枝。從上一個冰河時代結束到今天的大約1萬年裡,植物、哺乳動物、鳥、昆蟲、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等物種的滅絕率暴漲,目前物種的損失率高達每年14萬種。

最新的研究數據顯示,地球正在經歷滅絕事件的開端,這次面臨的滅絕足以與那個曾經殺死了恐龍的大滅絕相當。2011年,生物學家安東尼·巴諾斯基在《自然》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其中寫道「當前的滅絕率比從化石記錄得到的預期要快速」。2015年4月,美國生物學家提姆·紐波特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告說,人類要直接負責13%減少的物種數量,而這只是保守的估計。

這是一個重大問題,不僅僅是為了即將滅絕的物種,也是為了人類自己,我們依靠其它物種來保障糧食安全、清潔汙水、衣物,甚至是保障我們時刻呼吸的空氣。2009年,瑞典斯德哥爾摩應變中心列出了數個需要保護的地球關鍵系統,包括氣候、臭氧層、土壤、生物多樣性、淡水、海洋、森林和空氣等,而上述系統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正是其中之一。我們要知道,沒有地球的生物多樣性,人類就不會在這裡了。

為農作物的多樣性而儲備

在關於地球生物未來的可怕預言下,人們積極行動起來。1992年,168個國家籤署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承認生物多樣性保護是需要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該公約促使了世界各地很多保護生物多樣性法律的出現,被視為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文件,例如「全球植物保護戰略」,其中包括16個了解和保護植物多樣性雄心勃勃的目標。

另一個例子是2004年生效的一個條約,通過保護和可持續利用世界植物,保證人類食品的安全,它呼籲建立一個「全球農作物多樣性信託基金會(GCDT)」,以確保糧食和農業的植物多樣性的可用性。這個組織普遍被稱為「農作物信託」,建立了一個全球網絡型的種子庫。「農作物信託」與代表整個國家的國家基因庫,以及那些集中研究某種特定作物的研究所(比如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構成全球網絡,一起為保護農作物多樣性而工作。

未來,這樣的多樣性是很重要的,因為氣候環境不可預期的變化,糧食生產可能面對高溫、少水、新疾病和新害蟲等等不良因素,有了農作物信託的保障,科學家和作物育種家才能安心培育作物。可見,沒有多樣性的存在,未來的農業基礎也許就不復存在了。

為大自然而設的「諾克斯堡」

美國肯塔基州有一個名為諾克斯堡的小鎮,那裡僅有3.6萬人,但卻是美國國家黃金的儲藏地,傳聞諾克斯堡有大約4570噸的黃金條以及其它大量未知的國家寶藏。「諾克斯堡」已然成為美聯儲的金庫的代名詞。

對於植物多樣性來講,也有一座類似的「諾克斯堡」,它就是「農作物信託」成立的全球網絡型的種子庫——「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可能大家並不熟悉它,但它對於人類來說卻無比重要。它是世界第一座屬於全人類的糧食種子庫,也是目前全球最安全和最全面的農作物末日種子庫備份,是全球糧食安全的最後防線。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儲存了來自232個國家的5103種植物的種子,包括水稻、小麥、豆類等等,使它們能永遠提供給農民、飼養者和科學家。而少數提供種子的國家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比如南斯拉夫。

當遭遇特別嚴重的天災人禍時,比如伊拉克戰爭、2006年襲擊菲律賓的颱風,當地的基因庫可能就會被嚴重破壞,甚至毀於一旦,人們長期賴以生存的優秀糧食品種就會喪失,這樣的損失是無可挽回和無法補償的。此時,種子庫的種子可以幫助恢復糧食品種,扮演著拯救者的角色。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位於挪威北極的斯瓦爾巴群島上,這個地理位置是科學家們經過周全考慮、精心挑選出來的。

這裡離北極只有1.13萬千米,地質穩定;太陽照射的時間不會超過四個月,冰凍的地面相當於天然冰箱,有利於長期儲藏種子;種子庫的入口比海平面高出130米左右,即使未來地球冰蓋完全融化,海平面上升,這裡也不會被淹沒。它的地理位置如此偏僻,氣候惡劣,人跡罕見,有助於減少他人的蓄意破壞和控制,它的安全模式堪比「諾克斯堡」,甚至可以抵禦地震和核武器。這裡的研究人員表示,儘管這裡像一座教堂一般安靜,但同時也能讓人覺得非常安全。

全球基因庫將樣本拆分,存儲在三個地方:本國基因庫,另一個國家的第二個基因庫,最後一個就是斯瓦爾巴特群島上的「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只有存放過種子的組織或國家才可以訪問「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

因此,一般情況下,不能將送進去的種子取出來,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過這類事。

動物的諾亞方舟

《聖經·創世紀》中有這樣一則故事,為了讓主人公諾亞和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種陸上飛禽走獸能夠躲避一場大洪水災難,有一艘根據上帝的指示而建造的大船,叫做諾亞方舟。

如果說種子庫是植物的「諾亞方舟」,那麼動物們也有自己的「諾亞方舟」。科學家也以大致相同的方式,將動物的多樣性在世界範圍內保存下來,形成了一系列的諾亞方舟——「冷凍動物園」。其中一個是在美國的聖地牙哥動物園,自1976年起,已有800多個品種的8400個動物樣品一直在液氮中保存著。這些存儲的材料可以無限期保留,在未來可用於人工授精或克隆動物。

那麼,如何讓瀕臨滅絕的稀有動物一直生存並發展下去呢?科學家想到保護它們的最佳方法,就是讓動物們在世界自然保護區中生活。自然保護區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使一些稀有的物種很大程度上能在惡劣的環境下堅持下來。但是,如果我們想保持和提高生物多樣性,目前的保護區系統是完全不夠的,它還不足以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規模。

一些國家開始嘗試新的方法,比如建立嵌入式的棲息地,這樣的生態網絡更豐富、也更有彈性。以「野生動物走廊」為例,這樣的走廊將一片片被人類隔絕的野生動物棲息地聯接起來,允許動物在綠地之間遷移,讓孤立的種群重新找到夥伴,找到更多的生存資源。歐洲還有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歐洲綠色地帶,希望能從歐洲的最北端,貫穿20多個不同的國家,直到到達地中海的邊界,形成一條巨大綠色走廊,便於動物們的交流和生存。

雖然人們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還遠不足以打敗大滅絕,但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我們所能,嘗試減緩目前正在發生的大規模滅絕的速度。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說2016年第2期文章)

相關焦點

  • 人類用現有技術可以打敗一隻霸王龍嗎?如果能,怎樣打敗它?
    今天看到一個網友的問題:現代人類可以用現有技術打敗一隻霸王龍嗎?如果能,怎樣打敗它?剛看到這個問題,感覺有些莫名其妙,這位同學葫蘆裡面賣的是什麼藥?,死傷累累之後才能勉強將它們打敗,而且還不一定能殺死,讓它們以後有機會捲土重來,再當一回主角。
  • 人類能用現有技術打敗霸王龍嗎?如果是這樣,如何戰勝他?
    人類能用現有技術打敗霸王龍嗎?如果是這樣,如何戰勝他?問人類是否能打敗霸王龍是很奇怪的,畢竟霸王龍現在不是這樣嗎。都是這樣的,為什麼要打敗他?骨框錘擊?這很難做到,這是違反法律的,考古學家花了數億年才發現恐龍化石,如果有人這樣做,會引起公眾的憤慨,只有考古學家能在幾分鐘內把他們變成化石。
  • 人類能挺過第六次大滅絕嗎?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參考消息網5月10日報導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5月6日發表《人類能劫後餘生嗎?》一文,作者為安娜莉·內維茨。文章指出,在過去4年裡,蜜蜂蜂群出現了一種令人不安的變化。在養蜂人無助的注視之下,這些群居昆蟲原本所具有的機器一般的效率退化成為無法解釋的混亂。
  • 如果將人類放大10倍,回到恐龍時代能打敗霸王龍嗎?結果令人意外
    根據資料顯示,人類第一次發現霸王龍化石的時候,是在1902年,當時,身為恐龍化石收集家巴納姆·布朗在美國蒙大拿州中發現一具巨大的恐龍化石,為了挖掘出這具霸王龍化石,巴納姆·布朗整整花費了2年的時間才將這具化石挖出來。耗費如此大的力氣和時間,可以想像這具霸王龍化石有多麼大。
  • 假如赤手空拳,不使用任何工具,普通人類最多能打敗那些野獸?
    人類從本質上來講也是屬於哺乳動物,而哺乳動物是動物界的主流,在生物鏈上佔據著絕對優勢,這一點就好比6500萬年前,地球上主流的生物是恐龍一樣。  6500萬年前的恐龍是地球上絕對的霸主,它們稱霸了地球長達1.6億年。恐龍滅絕之後,哺乳動物崛起,最後通過進化演化才有了人類的誕生。雖然恐龍和人類是不同時期的地球霸主,但是二者稱霸地球所依靠的卻不同。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還能掌控地球嗎?
    你們是否也曾經想過假設恐龍沒有滅絕,人類還能掌控地球嗎?人類還能驕傲地在地球上呼風喚雨嗎?如果恐龍沒滅絕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電影《侏羅紀公園》就向世人顯示了如果恐龍還存在的故事,在影片中恐龍的殘忍覓食讓小時候的我們對恐龍產生了莫名的恐懼。
  • 距離上次大滅絕多久了?如果第六次大滅絕出現,人類能夠倖免嗎
    雖然我們人類並沒有經歷當時這5次大滅絕事件,但是通過一些研究,我們發現這些大滅絕事件的發生,可能都與地球環境發生變化會有很大的關係。從時間間隔來看,每一次大滅絕時間間隔也不一致,第一次大滅絕發生大約7500萬年後,第二次大滅絕就出現了,隨後經過1.1億年,第三次大滅絕出現,5000萬年後,第四次大滅絕發生了。而第五次大滅絕與第四次大滅絕之間的時間間隔大約為1.35億年。
  • 生物大滅絕,人類正處在第6次大滅絕中是真的嗎
    事實上已知的地球歷史就已經有過五次物種大滅絕了,而恐龍的這次就是最後一次。每一次的災難,都讓這個地球上的生物滅絕了一大半。那麼其中比較嚴重的一次,就是二疊紀大滅絕事件。    這次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滅絕了96%,很多科學家研究分析後,認為原因是遠古「全球變暖」,變暖導致海水中氧氣變少,導致海洋生物滅絕。
  • 人類自願滅絕運動開始興起,人類滅絕了,對地球真的是好事嗎?
    近年來,人類自願滅絕運動在全球開始冒煙,這是一個非常極端的自然保護組織,號召所有人放棄繁殖,最終逐步實現自願性人類滅絕的生態運動。1996年,奈特為人類自願滅絕運動創辦了網站,到2010年時已經有了11種語言版本。現在該組織的志願者也有數百萬之多,他們遍布世界上的各個角落。人類滅絕,真的能夠保護地球和自然嗎?首先,地球不需要保護,迄今為止,地球已經經歷了5次的生物大滅絕,無論物種如何繁衍變化,地球都不會有什麼改變。
  • 人類會滅絕嗎?如果人類註定會滅絕,那麼人類努力的意義是什麼?
    人類滅絕是一定會發生的,而我們能做的,是讓那一天晚一些到來。人類會滅絕嗎?其實人類和其他生物一樣,都可能在未來滅絕。這是因為,地球環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從遠古至今,大氣層的成分以及含量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再者,地球溫度也經歷過好幾次大冰期和間冰期的循環,一旦地球突然降溫,人類也會因為無法適應溫度而滅絕。我們要知道,人類雖然是此時地球的霸主,但人類能夠適應的,只是此時的地球環境,一旦地球環境發生較大的變化,人類就有可能滅絕。
  • 地球不需要保護,人類能熬過大滅絕就不錯了
    但實際上,人類壓根就沒有毀滅地球的能力,唯一能毀滅的,大概就是人類自己了,甚至連毀滅地球所有物種都是做夢。沒能力消滅患者,只有能力消滅自己的癌症,我還真是第一次見。地球經歷過的災難,要比人類經歷過的災難多的多,多到普通人無法想像的地步。地球不需要你的保護,渺小的人類,能保護好自己就不錯了。
  • 全宇宙能滅絕人類的五大殺手出爐!
    然而達到一萬倍這次火山爆發的強度才能威脅到全地球的人類。事實上,火山爆發很可能就是之前最少一次的大滅絕的原因。 自寒武紀大爆發以來已經發生了五次主要的滅絕,每次都使得陸上超過60%的生物滅絕。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地球上還會出現人類嗎?答案你能接受嗎?
    說起生物滅絕,大家都會想到6500萬年前的恐龍,恐龍身為上一任地球霸主,霸佔地球的時間至少1.5億年的時間,因為一場環境變化,讓它消失在地球上,如果恐龍沒有消失的話,那麼人類還有可能成為地球霸主嗎?哺乳動物的噩夢恐龍所處的年代是所有哺乳動物噩夢,哺乳動物一旦被恐龍發現後,有可能會瞬間丟失自己的性命,然而自從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開始發展自身。
  • 我們能使滅絕的物種復活嗎?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還記得動畫片《冰河時代》中滑稽可愛的猛獁以及叫做迭戈的劍齒虎嗎?你喜歡在現實生活中看到這些遠古生物嗎?可惜的是,它們已滅絕消失,未來我們通過最新科學技術能將滅絕的物種復活嗎?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科學家們曾多次提出將滅絕物種復活,並大膽猜測未來不久滅絕動物或將重返地球。
  • 人類變大10倍,和霸王龍打一架能贏嗎?這就是人類進化的惡果
    在數百萬年前,人類曾是弱勢群體的一員,在體型、敏捷度以及武器方面,人類遠遠落後於其它肉食動物,而在競爭激烈、缺少食物的情況下,人類的處境並不樂觀。其後的百萬年當中,人類依靠雙手製造武器、捕捉食物甚至有能力去和體型龐大的肉食動物作鬥爭了,直到後來,人類終於站到了食物鏈的頂端,成為了地球的主人。
  • 人類會滅絕嗎?會是什麼時候?
    作為地球的一個物種,人類會滅絕嗎?最簡單的答案是:會。化石記錄顯示,所有生物最終都會滅絕。幾乎所有曾經存在過的物種,超過99.9%,都滅絕了。一些物種留下了後代,但大多數物種——如蛇頸龍、三葉蟲、雷龍等——則徹底消失。其他人類物種也是如此。
  • 人類真的相安無事嗎?在未來可能面臨的5大災難,或會滅絕!
    人類真的相安無事嗎?在未來可能面臨的5大災難,都是危險的開始!我們在享有這些成果的同時,有沒有想過人類發展也為未來人類走向滅絕埋下了伏筆,科學家認為在未來社會當中,人類可能會發生以下的這五大災難,都是危險的開始,也很有可能會導致人類的滅絕。
  • 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能滅絕蒼蠅和蚊子嗎?
    想殺的不死,保護不過來的瀕危動物以上是我們普通人都能接觸和想到的消滅蚊蠅方法,我們都知道這些並不能滅絕它們,但是即使所有人都會使用一些消滅蚊蠅的方法,它們依然生生不息。可是科學家又告訴我們,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正在到來,因為很多大型動物瀕危,每天都有新的滅絕的動物,而這些動物,可能人類甚至沒有針對過它們甚至是在保護它們,它們卻依然逐漸消亡。
  • 人工智慧正在打敗人類,這是真的嗎?難道真被霍金說中了?
    人工智慧正在打敗人類,這是真的嗎?難道真被霍金說中了?機器人真的可以打敗人類嗎?相信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的人。有不少人認為,或許人工智慧正在打敗人類。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轟動一時的人類與機器人象棋大賽。谷歌創造出來的智慧機器人AlphaGo,對戰韓國棋手李世石,在比賽進行到三個半小時之後,棋手李世石宣布認輸,可以說這是人工智慧戰勝人類的一個重大裡程碑。事實上,在沒有任何幹擾的情況下,AlphaGo還曾以極其優越的成績,戰勝過歐洲的圍棋冠軍,此消息一出迅速引起了整個科學界的關注。其實也可以理解,人工智慧打敗人類圍棋大師,自然會引起人們的無限猜想。
  • 揭秘人類滅絕的10種可能是什麼?2032年人類滅絕是真的嗎?
    對於人類滅絕一直有很多的說法,其實不只是人類,其他的生物也在面臨著滅絕,之前傳言人類會在2012年面臨世界末日,可是人類依然存在,現在又傳出了2032年人類滅絕的傳聞,難道人類真的會滅絕嗎?人類滅絕的10種可能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