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K-Epsilon變型模型模擬後臺階平均流

2021-01-21 STAR CCM Online

後臺階簡稱BFS(Backward Facing Step)。它具有簡單的幾何,但包含了許多實際工程相關的流態。BFS在所有基準流態中可能具有最廣泛的文獻基礎,有一些可靠的數據可進行對比分析。這種結構只存在於平均流場中,通常不會存在於瞬態流動中(Le et al. 1997)。

非常有用的BFS平均流場示意圖。剪切層定義為從臺階邊緣到在附著點Xr, 湍流對剪切層的影響體現在Xr和氣流分界線。二次渦位於再分離點Xs和再附著點Ys之間可以看出明顯的交界面。主要渦和二次渦都在底部表面分離,這些點採用試驗的方法是難以測量的通常會被忽略。主要渦的特徵可以使用u=0的滯止線來表徵。

主要渦和二次渦的駐點或者渦心分別用Sp(x,y)和Ss(x,y)定義了每個渦的位置。

空氣由一個風扇驅動穿過過濾裝置後通過風洞。壓縮空氣通過一個小venturi管路將PVI散射到氣流中。氣流散射之後通過一個收縮過渡段進入BFS測試段。BFS試驗段的入口有足夠的長度,使底層邊界層在臺階前能夠完全發展。氣流通過臺階擴展進入膨脹管道,產生湍流BFS流。

該雷射器為雙頭Nd:YAG雷射器,產生的脈衝紅外波長為1064nm,持續時間為3 ns。這兩束光通過KTP晶體結合在一起,KTP晶體將光的頻率提高了一倍,達到了532nm的綠光。鐳射頭從鐳射支援裝置接受能量、定時、控制和冷卻。雷射定時器單元為雷射Q開關和PIV系統的中心定時產生精確的20hz定時信號。

湍流的u∞= 15.5 m / s和ReH=45170 + 780(1.7%),這是史丹福大學的標準流420會議上複雜的湍流(Klineet al. 1981)並記錄下來(Kim et al. 1978, Eaton and Johnston1980 and Thangam and Hur 1991)。每個實驗記錄環境空氣的壓力、溫度和溼度特性,並計算密度。平均環境空氣條件為22℃,密度為1.154 kg/m3。

BFS入口邊界條件使用試驗值,圖中給出了流向速度(Kim et al. 1978),邊界輸入數據的準確性。

研究方法

研究採用K-Epsilon方程及變型形式湍流模型,高雷諾數及兩層模型的壁面函數進行模擬。

模型

縮寫

Standard K-Epsilon兩層模型

SKE

Standard K-Epsilon兩層模型

SKE  2L

Realizable K-Epsilon模型

RKE

Realizable K-Epsilon兩層模型

RKE  2L

EB K-Epsilon 兩層模型

EBS

Lag EB K-Epsilon 兩層模型

EBL

V2F K-Epsilon 兩層模型

V2F

1.Standard K-Epsilon模型

Standard K-Epsilon模型是雙方程模型的實際標準版本,它包括湍動能及其耗散率的傳輸方程。傳輸方程採用的形式由 Jones 和 Launder提出,其係數由Launder 和 Sharma提出。STAR-CCM+中的模型已增加一些額外項,以考慮浮力和可壓縮性效應。此外,還提供了一個可選的非線性本構關係。


2.  Standard K-Epsilon兩層模型

Standard K-Epsilon兩層模型將StandardK-Epsilon模型與兩層方法相結合。模型中的係數均相同,但該模型還可以為All y+ 壁面處理帶來更多靈活性。


3.  Realizable K-Epsilon模型

Realizable K-Epsilon模型包含湍流耗散率E的新傳輸方程。此外,模型的臨界係數表示為平均流和湍流屬性的函數,而不是像在標準模型中一樣假設為常數。此過程可使模型滿足與湍流物理(Realizable)一致的法向應力上的特定數學約束。變量Cu的概念也與邊界層中的實驗觀察結果一致。在很多應用中,此模型實際上優於StandardK-Epsilon 模型,通常至少可提供同樣精確的結果。Standard模型和Realizable模型均已通過兩層方法選項在 STAR-CCM+ 中提供,可使它們與精細網格一同使用,從而對粘性子層進行求解。

 

4.  Realizable K-Epsilon兩層模型

Realizable K-Epsilon兩層模型將RealizableK-Epsilon模型與兩層方法相結合。模型中的係數均相同,但該模型還可以為All y+ 壁面處理帶來更多靈活性。


Durbin 提出了適用於雷諾應力模型的橢圓鬆弛概念。初始模型需要對六個額外傳輸方程求解,但後來減少到只需對一個額外方程求解。該模型後來由Manceau和Hanjalić加以簡化,更符合行業標準。橢圓鬆弛模型推動了以

模型開始的一些雙方程渦流粘度模型的開發。其中,最穩定(據其作者聲稱)的一個模型是Billard和Laurence提出的

模型。對此模型進行一番重大修正之後,它能真正穩定地處理複雜流幾何。使用 Billard - Laurence 模型的優點包括:改進了現有可實現的K−E模型的精度,特別是在近壁區域。

滯後橢圓混合模型將標準橢圓混合模型與Revell等人最先提出的應力應變滯後概念相結合。在非平衡效應導致應力和應變率張量的主分量不一致的流體區域中,線性渦流粘度模型會過度預測k的結果。為了克服這種效應,滯後橢圓混合模型包含了這些分量之間的角度。額外項將對各向異性效應(類似於非線性本構關係)以及曲率和旋轉效應(類似於曲率校正)建模。這些項直接嵌入折算應力函數φ的傳輸方程中。滯後橢圓混合模型可以很好地預測分離或非穩態流(例如渦流脫落)或具有旋轉或強流線曲率的流體。

 

除K和E以外,V2F 湍流模型還可對另外兩個湍流量(即壁面法向應力分量

橢圓鬆弛參數f)的傳輸方程求解,以確定湍流渦粘度。V2F 模型在處理湍流邊界層中的壁面效應並適應非局部效應。該模型因可以更精確地捕捉近壁湍流效應而著稱,這種特徵對於精確預測熱傳遞、表面摩擦和流體分離至關重要。


湍流粘度關係

湍流時間尺度:

傳輸方程:

生成項

阻尼函數

對於求解粘性層和緩衝層的湍流模型,阻尼函數模擬壁面附近混合湍流的減少。

DirectedMesh. Y方向為一層拉伸網格,兩側面為對稱面、速度分布進口,壓力出口邊界條件。

WallY+控制在Hight Y+範圍。在回流出Y+出現低於30的數值。

黑色線為0速度滯止線。剪切層,主要渦的大小,渦心的位置以及渦心最小速度的大小,都與湍流模型有著直接關係。氣流在臺階處分離後形成剪切層,剪切層的寬度與滯止點的位置緊密相關,不同的滯止點又引起渦的長度不同,渦長不同又會引起渦心位置及渦心速度的不同。

STAR-CCM+中的K-E變型模型均能得到與試驗相對接近的結果。

X-Velocity結果:渦心位置除了Standard其他均能較好的捕捉較準確的位置;渦長最接近的是Lag EB All Y+;最小速度最接近的是LagEB All Y+和Realizable All Y+。Z-Velocity結果:渦心位置RealizableAll Y+, Lag EB All Y+,V2F All Y+捕捉較準確的位置;最小速度最接近的是StandardHigh Y+。

MinX

-2.32



All Y+

Hight Y+

Realizable

-2.46

-2.6

Standard

-2.91

-2.93

EB

-2.69

X

Lag EB

-2.44

X

V2F

-2.56

X

MinZ

-0.97



All Y+

Hight Y+

Realizable

-0.81

-0.82

Standard

-0.96

-0.97

EB

-0.72

X

Lag EB

-0.78

X

V2F

-0.72

X


後臺階平均流具有簡單的幾何,但包含了許多實際工程相關的流態。工程問題很多分離流的關鍵點會集中在氣流分離點,而分離後形成的尾渦的微小變化會對整體結果具有較大的影響。

氣流在臺階處分離後形成剪切層,剪切層的寬度與滯止點的位置緊密相關,不同的滯止點又引起渦的長度不同,渦長不同又會引起渦心位置及渦心速度的不同。

STARCCM+中的K-E變型模型均能得到與試驗相對接近的結果。本次計算中使用的網格分布是一致的,但未進行敏感性分析。壁面函數避免了從粘性底層計算帶來的影響。

 


相關焦點

  • 湍流模型選擇,必須方方面面都哇塞(RANS篇)!
    然而,這阻礙不了k-epsilon模型依然被用於大量的工程中。k-epsilon模型的主要局限性為:不適用於逆壓梯度較高的流動、不適用於噴氣射流、強曲率流動、二次流、epsilon方程收斂性不是很容易。
  • 【EasyCAE教程】-- OpenFOAM可壓縮流(k-epsilon)仿真功能
    EasyCAE雲平臺(www.easycae.cn)在按照頁面提示上傳網格或劃分好網格完成後,點擊「仿真設計」,用戶即可看到下圖所示的分析類型選擇界面
  • FLUENT常用的湍流模型及壁面函數處理
    只對高 Re 的湍流有效,包含粘性熱、浮力、壓縮性等選項RNG   k-e標準   k-e 模型的變形,方程和係數來自解析解。在e方程中改善了模擬高應變流動的能力;用來預測中等強度的旋遊和低雷諾數流動Realizable   k-e標準   k-e 模型的變形。用數學約束改善模型的性能。
  • 【流體】| k-ε(epsilon)模型中的K和ε物理意義
    k-ε 湍流模型參數設置在運用兩方程湍流模型時這個k值是怎麼設置的呢?epsilon可以這樣計算嗎? epsilon=Cu*k*k/Vt這些在軟體裡有詳細介紹。陶的書中有類似的處理,假定了進口的湍流雷諾數。fluent幫助裡說,用給出的公式計算就行。
  • Fluent驗證案例62:低雷諾數k-e模型
    本案例利用Fluent低雷諾數k-epsilon
  • Fluent 甲烷(ch4)燃燒模擬
    基於甲烷噴射直徑的雷諾數約為5700。在本教程中,您將使用廣義渦流耗散模型來分析甲烷-空氣燃燒系統。假設燃料完全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燃燒將採用全局一步反應機理來模擬。反應方程為:假設燃燒反應速率主要受湍流混合速率的限制,因此採用 eddy-dissipation model(渦流耗散模型)模擬湍流-化學相互作用,確定反應速率。仿真分析流程1.通用設置File → Read → Mesh...
  • ABAQUS 流固耦合模擬分析是否可信?
    隨著有限元技術的發展和用戶要求的提高,各大有限元軟體都含有流固耦合模塊,其主要用於液體、理想氣體和JWL 的模擬,本文著重介紹ABAQUS 中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功能和應用。為了驗證ABAQUS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模擬氣體壓縮的正確性,首先利用其模擬簡單的氣體壓縮過程,並獲得該過程中氣體的狀態變化曲線(仿真曲線);然後通過Matlab 求解該模型理論上的氣體狀態方程,並獲得數值解(理論曲線)。
  • 神器DEFORM:基於MEDC模型的鈦合金熱處理相變模擬
    該模型可以在完成變形織構模型後運行,也可以使用已知或假定的變形織構作為獨立的變形織構模型運行。在變形紋理模型完成計算後,可以運行MEDC模型,從而將預測的變形織構作為初始織構輸入到MEDC模型中。,MEDC模型具備冷卻過程β相向初生α相轉變體積分數及尺寸變化的驅動力模型,此驅動力模型基於釩或鋁元素擴散。
  • TransAT | 基於歐拉三相模型的油/氣/水分離仿真
    本篇主要採用高性能多相流分析軟體TransAT,針對基於重力分離的油、氣、水三相流分離過程進行模擬分析,以預測三相流分離流動。首先採用界面追蹤技術(ITM)分離油-水混合物中的氣體,然後採用Euler-Euler方法,將水視為離散相,分離油-水混合物。
  • 技術分享|基於TMDL理念的金山湖水環境模型模擬耦合與規模論證
    技術分享|基於TMDL理念的金山湖水環境模型模擬耦合與規模論證北極星水處理網  來源:中國給水排水  作者:王浩正 劉緒為  2019/6/12 15:22:16  我要投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基於TMDL理念的金山湖水環境模型模擬耦合與規模論證》是鎮江沿金山湖CSO汙染綜合治理工程9個專題研究之一,主要研究目的是:以鎮江金山湖水環境容量為出發點,制定最大日負荷總量(TMDL)計劃,通過水質水量的模擬耦合,對本工程系統性建設方案進行模擬評估,優化確定系統工程的建設規模,最終實現金山湖流域的水環境改善、水安全提升目標。
  • FLUENT飛機進氣道模擬
    本教程演示了飛機進氣道模擬的過程。 2 定義模型 單擊命令結構樹中General按鈕,彈出General(總體模型設定)面板,在Solver中Time選擇Transient,進行瞬態計算。
  • FLUENT風力發電機模擬
    本教程演示了風力發電機葉片轉動過程模擬。  2     定義模型  (1)雙擊A4欄Setup項,打開Fluent Launcher對話框,單擊OK按鈕進入FLUENT界面。 (2)單擊命令結構樹中General按鈕,彈出General(總體模型設定)面板,Solver中Time選擇Transient。
  • 基於戴維寧等值的電壓暫降模擬方法
    1 基於戴維寧等值模型的電網電壓暫降描述1.1 電力系統的戴維寧等值模型電力系統戴維寧等值模型如圖1所示,對於任一時間斷面,從PCC點看向電力系統,如圖1(a),電網可等效為戴維寧等值電勢 與戴維寧等值阻抗Zeq串聯模型,而後向PCC點處的負荷1供電,如圖1(b)。
  • ANSYS FLUENT中的壁面函數與近壁面模型
    採用壁面函數法,省去了為壁面的存在而修改湍流模型。另一種方法,修改湍流模型以使其能夠求解近壁粘性影響區域,包括粘性子層。此處使用的方法即近壁模型。(近壁模型不需要使用壁面函數,如一些低雷諾數模型,K-W湍流模型是一種典型的近壁湍流模型)所有壁面函數(除scalable壁面函數外)的最主要缺點在於:沿壁面法向細化網格時,會導致使數值結果惡化。當y+小於15時,將會在壁面剪切力及熱傳遞方面逐漸導致產生無界錯誤。
  • 基於FPGA IP核的FFT實現
    基4頻域抽取FFT算法是指把輸出序列X(k)按其除4的餘數不同來分解為越來越短的序列,實現x(n)的DFT算法。FFT的每一級的運算都是有N/4個蝶形運算構成,第m級的一個蝶形運算的四節點分別為Xm(k),Xm(k+N/4m),Xm(k+2N/4m)以及Xm(k+3N/4m),所以每一個蝶形運算結構完成以下基本迭代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