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享|基於TMDL理念的金山湖水環境模型模擬耦合與規模論證

2020-12-06 北極星環保網

技術分享|基於TMDL理念的金山湖水環境模型模擬耦合與規模論證

北極星水處理網  來源:中國給水排水

  作者:王浩正 劉緒為  

2019/6/12 15:22:16  我要投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基於TMDL理念的金山湖水環境模型模擬耦合與規模論證》是鎮江沿金山湖CSO汙染綜合治理工程9個專題研究之一,主要研究目的是:以鎮江金山湖水環境容量為出發點,制定最大日負荷總量(TMDL)計劃,通過水質水量的模擬耦合,對本工程系統性建設方案進行模擬評估,優化確定系統工程的建設規模,最終實現金山湖流域的水環境改善、水安全提升目標。

金山湖流域老城區水環境、水安全問題

1研究技術路線

鎮江金山湖流域老城區水環境改善技術路線:


首先確定金山湖水環境目標,在基礎資料收集基礎上,構建管網模型及水力水質模型耦合進行現狀評估,包括現狀徑流總量/徑流汙染分析、現狀排水防澇能力分析、現狀溢流汙染分析和現狀排水管網能力分析,對比建設目標和現狀,對現狀存在缺口的,進行工程系統性方案規劃,進一步通過水力水質模型優化工程建設規模和實施效果評估,最終確定工程建設方案。

2研究技術理念及工具

2.1TMDL理念

TMDL(Total Maximum Daily Load,最大日負荷總量)是指「在滿足水質標準的條件下,水體能夠接受的某種汙染物的最大日負荷量,包括點源和非點源的汙染負荷分配,同時要考慮安全臨界值和季節性的變化,從而採取適當的汙染控制措施來保證目標水體達到相應的水質標準」。其目標是識別具體汙染控制單元及其土地利用狀況,對單元內點源和非點源汙染物的排放濃度和總量提出控制措施,從而引導整個流域執行最好的流域管理計劃。

引入TMDL流域水環境治理理念,採用模型定量評估,確定汙染負荷總量削減指標,分配各流域汙染負荷,優化治理方案;通過「評估、設計、執行、檢測、評價、調整」等適應性管理措施建立持久的水環境治理機制,探索城市水環境生態修復新路徑。

TMDL技術應用主要側重的方面:

制定TMDL排水分區管理計劃,結合水質目標要求合理分配汙染物負荷;

根據汙染負荷分配方案的分解,提出排水分區治理系統的工程建設方案;

注重LID與傳統灰色設施的有機結合;

充分考慮景觀用地與水質治理的結合;

協同海綿城市、排水防澇、城市防洪等城市規劃建設工作,共同開展排水分區治理。

TMDL應用模型的概念框架圖

2.2水環境模型模擬及耦合技術

本課題研究主要運用SWMM、HECRAS、EFDC模型,SWMM模型用於評估徑流控制成效、面源汙染削減成效和內澇防治成效;HECRAS模型通過閘站操作優化、堤壩改善等進行防洪成效評估、河流水質變化評估;EFDC模型用於模擬湖體水質變化情況。

鎮江市水環境模型應用區域及模型耦合框架如下:

鎮江市水環境模型應用區域圖

鎮江市水環境模型耦合架構

EFDC模型與SWMM模型連接

3工程系統論證方法及步驟

3.1系統模型構建步驟

3.1.1基礎資料收集整理

在系統模型構建之前,需要對地形數據、衛星遙感數據、土地利用數據、排水管網系統數據、降雨數據等進行收集整理、格式轉換、分析匯總並建立資料庫,便於查閱分析和數據檢索。

3.1.2排水系統拓撲結構搭建與簡化

根據研究區域實際管網拓撲結構和空間數據,合理簡化支管、概化短管,形成模型可利用的管網數據。排水管網系統拓撲結構圖如下:

排水系統拓撲結構的搭建規則如下:

3.1.3匯水區劃分及參數識別

考慮研究區域水文參數和管網服務範圍的空間差異,需將區域劃分為匯水區進行研究,城市由於已開發的區域和未開發的自然區域共同存在,需要綜合DEM和搭建的排水管網系統進行詳細匯水區劃分,匯水區劃分圖如下:

DEM流域劃分:通過GIS的水文分析,劃分具有分水嶺的匯水區邊界。

排水管網系統劃分:根據街道下敷設的市政管網劃分以建築為單元的匯水區。

3.1.4模擬參數的識別和建立

結合排水系統和匯水區,對匯水區進行下墊面解析、對排水系統進行規則控制、對旱流汙水進行分配、設置面源汙染參數、設置邊界參數和選擇降雨情景,模型參數的識別手段如下:

下墊面解析、旱季汙水日變化及降雨雨型分別如下圖所示:

下墊面解析圖

旱流汙水日變化曲線

24小時降雨歷時P.C.雨型分布

3.1.5模型參數率定與關聯耦合

模型參數率定:篩選出靈敏度比較高的參數,在模型分析過程中儘量提高這些參數的準確度,對於其他靈敏度較低的參數,可以採用經驗值,這樣可有效提高模型率定和驗證的效率。

模型關聯耦合:根據匯水區和管網系統構建水文和水動力的耦合模型,再結合輸出的排口的汙染物負荷與金山湖水質穩態質量平衡分析法進行耦合,通過金山湖水環境容量推出需要控制的汙染負荷。

模型參數來源:鎮江水環境監測數據匯整

SWMM水量吻合度分析

SWMM水質吻合度分析

HEC-RAS模型率定

EFDC模型率定

3.2系統論證步驟——TMDL實施步驟

基於「總量控制」的汙染物負荷削減及徑流控制的思路,旨在從水環境保護目標出發,以受納水體對某種汙染物的最大允許排放量為依據,確定汙染物的最大排放負荷,從而對汙染源進行有效管控。TMDL的實施步驟如下:

3.2.1問題識別與功能用途

實施要點:監測水體水質指標,明確現狀水質存在問題;水體定位,明確水體功能要求。

鎮江水質監測站對金山湖水質的監測結果表明,金山湖全年長時間呈現富營養狀態,與此同時,金山湖作為應急備用水源地,TP濃度明顯高於《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湖泊III類水規定的限值(0.05mg/L),因此,需通過削減金山湖的TP汙染負荷,實現金山湖水質目標。

3.2.2確定水質管理區

實施要點:明確水體治理範圍的邊界,並掌握水質管理區的地形特徵。

金山湖是由長江主泓道北移、南淤北蝕而形成的牛軛湖,也是城區運糧河、古運河和虹橋港的受納水體,常年水域面積為6.55km2,豐水期水域面積可達8.8km2。水位常年穩定在3.8~4.2m,金山湖水質管理區及湖底高程分布如下:

3.2.3調查汙染源

實施要點:明確水體治理範圍內汙染源數量、類型及位置,確定汙染負荷及水質評價因子;根據監測的水質數據,確定代表性強的評價因子作為控制因素。

湖泊水質惡化通常表現為富營養化,而N、P是影響湖泊藻類生長的主要養分,根據謝家國等採用綜合營養狀態指數法(TLI)對金山湖的評估,表明TP為汙染物第一主成分因子。再結合阿爾塔蒙特水庫案例中評價因子的選擇,最終金山湖TMDL計劃確定以TP作為水質評價指標。

金山湖沿線排口TP溢流汙染負荷模擬

3.2.4計算水環境容量

實施要點:明確以環境質量標準為基礎,並結合自然特徵可承受的最大汙染物負荷,即水環境容量。

採用穩態質量平衡分析法,計算金山湖水環境容量,使用輸入係數或觀測數據計算進入水體的負荷,並根據汙染物的歸趨及轉輸計算相應的水體濃度。

根據金山湖水質控制目標需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規定的III類水標準,即TP需控制在0.05mg/L。因此,通過TP穩態平衡方程,得出每年TP排入金山湖的控制量。

3.2.5分配汙染負荷

實施要點:依據排口所屬匯水區,結合匯水區現狀特徵,合理分配匯水區允許排放的汙染負荷量;根據匯水區工程的可行性、落地性和經濟性綜合分配汙染負荷。

金山湖TMDL管制控制汙染負荷見下表所示:

其中:①3.82噸/年:金山湖水環境TP的環境容量;②0.38噸/年:安全臨界值(MOS);③3.44噸/年:允許的點源及面源汙染負荷;④2.93噸/年:經現場調研後評估OF-9~OF-12四處排口難以進行收集處理,經模型模擬該處排口2007年—2016年年均排入金山湖的TP汙染總量為2.93噸/年;⑤0.51噸/年:經現場調研後評估OF-1~OF-8八處排口可進行收集、淨化,經計算後排入金山湖TP汙染量不能超過0.51噸/年,才能滿足金山湖水環境容量要求。

由TMDL計劃分配汙染負荷的結果,再結合模型模擬OF-1~OF-8排口2007年—2016年年均排入金山湖的TP汙染總量,可求得OF-1~OF-8排口需要控制的TP汙染負荷。

在滿足金山湖TP水環境容量,結合現狀TP溢流汙染量,可知需削減上述排水TP的汙染物總量為2.63噸/年。在此,將徑流汙染控制量折算為徑流控制量,便於系統工程規模設計。

通過年均降雨濃度(AMC)進行徑流汙染及徑流量的計算得出:TP的AMC值為0.56mg/L。在此基礎上,本工程需要控制徑流量為467.82萬m3/年,僅允許91.1萬m3/年的徑流量進入金山湖。

在金山湖區域年均降雨量為1047.4萬m3/年時,得出本工程需滿足其服務片區內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91.3%,其對應服務片區日設計降雨量為60mm。

在設計降雨量60mm的P.C雨型分布情景下進行水質水力模擬,根據沿金山湖各排口流量之和過程線,得出總流量為26.82萬m3。

綜上所述,以TMDL作為管控手段,結合現場調研的評估結果,再依據模型模擬的計算手段,得出需控制金山湖沿線排口的排放量,即TP汙染負荷削減,即可實現金山湖水質目標要求。

3.3系統規模計算分析

根據構建的水力水質模型,進行末端多功能泵站、處理設施以及各入流豎井規模論證和優化。

3.3.1末端多功能雨水泵站規模論證

末端多功能雨水泵站有雨水處理泵站和排澇泵組,兼顧中小雨工況下深層截流管道的雨水排空及處理,以及大到暴雨工況下超標雨水的排放功能。

最終確定末端多功能雨水泵站設計規模如下:排澇泵組為30m3/s,排空泵組為5萬m3/d。

3.3.2水質處理設施規模論證

採用汙染物總量管制理念,分析得出日徑流控制能力需滿足26.8萬m3/d,扣除現狀徵潤州汙水處理廠雨汙處理工藝的處理能力,得出需要通過沿金山湖CSO截流管道進行生態化處理徑流量。

水質處理設施規模論證

3.3.3入流豎井規模論證

沿金山湖CSO截流管道的入流豎井尺寸確定取決於其入流峰值流量,即該管道入流豎井設計流量。根據本工程功能定位(以削減服務範圍內的CSO為主,兼顧提高排澇、調蓄能力),通過模型分配沿線豎井(江南泵站豎井、迎江路泵站豎井、平政橋泵站豎井、解放路泵站豎井、江濱泵站豎井)流量。

30年一遇降雨下各豎井規模模擬分析

4結論與建議

(1)我國水環境正面臨嚴峻的汙染問題,治理水環境汙染問題刻不容緩。制定合理、科學且有效的治理方針,是解決水環境問題的根本。基於TMDL的「總量控制」方案是保障水環境長治久清的治理思路。耦合模型作為實施TMDL計劃的輔助決策手段,可為工程規模提供量化依據。

(2)本研究通過構建鎮江市沿金山湖系統模型,通過模型與歷年降雨數據分析,並結合汙染物總量管制理念與技術(TMDL),提出相應的汙染物控制及對應徑流控制目標,依據此目標進行水質處理工況及規模設計。

(3)通過水力水質模型優化確定了鎮江沿金山湖CSO汙染綜合治理工程的末端多功能雨水泵站、水質處理設施以及入流豎井的設計規模,為工程設計提供了重要依據。

原標題:技術分享|基於TMDL理念的金山湖水環境模型模擬耦合與規模論證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之汙染源控制技術案例分享
    為更好地總結各地先進經驗,借鑑有益做法,進一步紮實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快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規院水務與工程院聯合各地住房城鄉建設及相關部門,展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案例分享。從本期開始,陸續推出黑臭水體整治關鍵技術案例分享,主要包括汙染源控制技術、管網普查及修復技術、水系溝通及活水循環技術、斷頭浜及暗涵整治技術和生態修復技術等。
  • 淺談基於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技術
    圖1 MBSE與各模型的關係基於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Model 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技術以其無歧義、便於進行設計綜合、便於進行數據更改和追溯等優勢,成為國內外複雜系統設計研究的熱點,也是解決系統綜合設計的有效手段。
  • 「地球衛士獎」獲得者王文彪: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作為...
    12月5日,王文彪在獲得「地球衛士獎」後發表感言:治理沙漠是自己終生的事業,將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作為永遠的價值追求。 王新俊 攝12月5日,聯合國副秘書長、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裡克·索爾海姆(左)向王文彪頒發「地球衛士獎」。
  • ...基於系統聚類-加權馬爾科夫耦合模型滑坡預警 方法研究與應用...
    (3)提出了以預警區域敏感度、預警正確率與預測共識率為評估函數來檢驗滑坡預警模型的正確性和有效性,結合經典滑坡案例進行模型的驗證對比分析,對滑坡預警方法提供了借鑑意義。作 者王 東,杜 涵,王前領作者單位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礦業學院研究背景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面臨地質災害頻發的問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發展受到了嚴重威脅。隨著量測技術的發展和儀器精度的提高,安全監測在邊坡工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彌補了極限平衡法、數值模擬等手段在邊坡動態穩定性分析方面的不足。
  • 97思維模型:圖爾敏論證模型
    諾裡斯認為良好觀察記錄的標準:第一觀察不應該報告得比所使用的觀察技術能證明的更精確。第二記錄應緊接著觀察時間做出。第三記錄應由觀察者做出。第四記錄應在做出觀察的同樣的環境下做出。(3)記憶。第三個來源是人們具有的先前觀察或經驗之物的記憶。人的記憶基本上是準確的,但是記憶會衰退和出錯,同時人的記憶是可塑的。
  • 降落傘流固耦合仿真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由於無法掌握降落傘充氣流固耦合仿真技術,加上缺乏仿真工具,2010~2014年期間,公司只能通過外協的方式,先後花費數百萬元進行降落傘充氣過程流固耦合仿真。然而,通過外協的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公司產品研製的需求,但是由於缺少仿真技術的核心,公司只能從合作方提供的數據對仿真進行判斷,對模型是否真實反映了降落傘的參數和工作環境則無法進行有效判斷。
  • 論文推薦|基於系統聚類-加權馬爾科夫耦合模型滑坡預警 方法研究與...
    (3)提出了以預警區域敏感度、預警正確率與預測共識率為評估函數來檢驗滑坡預警模型的正確性和有效性,結合經典滑坡案例進行模型的驗證對比分析,對滑坡預警方法提供了借鑑意義。隨著量測技術的發展和儀器精度的提高,安全監測在邊坡工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彌補了極限平衡法、數值模擬等手段在邊坡動態穩定性分析方面的不足。充分利用其獲得的動態監測數據對失穩邊坡進行預警成為了巖土工程領域的研究熱點。
  • ABAQUS 流固耦合模擬分析是否可信?
    隨著有限元技術的發展和用戶要求的提高,各大有限元軟體都含有流固耦合模塊,其主要用於液體、理想氣體和JWL 的模擬,本文著重介紹ABAQUS 中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功能和應用。為了驗證ABAQUS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模擬氣體壓縮的正確性,首先利用其模擬簡單的氣體壓縮過程,並獲得該過程中氣體的狀態變化曲線(仿真曲線);然後通過Matlab 求解該模型理論上的氣體狀態方程,並獲得數值解(理論曲線)。
  • 「基於鹽湖資源的高性能儲熱介質在太陽能熱利用技術中的應用與...
    在論證會上,專家周衛星指出,該項目基於青海省豐富鹽湖資源和太陽能資源,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廣泛的應用前景,該項目順利實施有助於提高西部地區農牧民生活質量,促進該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針對基於鹽湖鉀、鈉、鎂等無機礦產資源的儲熱介質的開發和青藏高原太陽能熱利用技術中存在的關鍵技術問題和工程化難點,設計、開發高容量、低成本鹽湖相變儲能材料、輕質鎂水泥建材關鍵材料和工程應用技術,突破相變材料-太陽能光熱建築耦合一體化核心技術,並進行系統集成,設計、建設青藏地區特色相變材料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年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深富內涵、極具韻味的經典論述早已成為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金句」,潤物無聲地融入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2005年8月15日,在浙江安吉餘村,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創造性地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15年過去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已經並將繼續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 極端乾旱區人口—經濟—生態環境耦合協調度動態特徵與對策
    極端乾旱區人口—經濟—生態環境耦合協調度動態特徵與對策——以新疆吐魯番市為例庫爾班尼薩·吐爾遜1,何秉宇2,侯志炎3(1.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2.新疆大學綠洲生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3.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摘要:本文基於生態文明建設理念
  • 一種汽車側風穩定性動態耦合方法介紹丨AutoAero202027期
    行駛中的汽車受到周圍環境風的影響,其運動狀態會發生改變,產生側滑或橫擺運動,影響汽車行駛穩定性,造成行車安全問題。數值仿真計算方法較風洞實驗更為靈活,既能考慮汽車在側風作用下產生的側滑或橫擺等運動狀態,更能分析該運動狀態給汽車周圍流場帶來的反饋影響,實現空氣動力學與系統動力學之間的雙向耦合。
  • TransAT | 基於歐拉三相模型的油/氣/水分離仿真
    本篇主要採用高性能多相流分析軟體TransAT,針對基於重力分離的油、氣、水三相流分離過程進行模擬分析,以預測三相流分離流動。首先採用界面追蹤技術(ITM)分離油-水混合物中的氣體,然後採用Euler-Euler方法,將水視為離散相,分離油-水混合物。
  • 各地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縣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15年來,這一樸素又深邃的理念,從餘村走向全國,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化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行動。
  • 採用單元細胞自動機模型對AM製造Al-Cu的析出相進行模擬
    為了預測AM過程中的顯微組織,已經有許多數值模型用來對組織進行模擬。但對於固態的相轉變過程並沒有被考慮進去。在這裡,來自清華的研究學者,發展了一種基於合金元素分配的微孔自動機模型來模擬固態相轉變。在這一模型中,採用了混合的相轉變模型,同時考慮了析出相的生長和分解過程。基於驗證實驗所得的溫度曲線,該模型很好的再現出電子束熔化Al 2024鋁合金凝固過程中的相析出過程。
  • 採用單元細胞自動機模型對AM製造Al-Cu的析出相進行模擬
    為了預測AM過程中的顯微組織,已經有許多數值模型用來對組織進行模擬。但對於固態的相轉變過程並沒有被考慮進去。在這裡,來自清華的研究學者,發展了一種基於合金元素分配的微孔自動機模型來模擬固態相轉變。在這一模型中,採用了混合的相轉變模型,同時考慮了析出相的生長和分解過程。基於驗證實驗所得的溫度曲線,該模型很好的再現出電子束熔化Al 2024鋁合金凝固過程中的相析出過程。
  • 神器DEFORM:基於MEDC模型的鈦合金熱處理相變模擬
    DEFORM MEDC(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During Cooling)模型可應用於鈦合金的熱處理冷卻過程相變分析,其目的是模擬雙相α和β 在Ti6-4合金冷卻過程中的顯微組織演化,以預測轉變織構。根據變異選擇規則,MEDC模型預測了初生α相晶粒尺寸、初生α、β相和次生α相的體積分數,並根據變量選擇規則從β轉化為次生α相的織構。
  • 如何正確地應用Web MVC架構模式分離表示層和模型處理層耦合關係
    (1)MVC架構體系設計中的三個元素——模型、視圖和控制器基於MVC架構體系設計的軟體應用系統可以分解為模型、視圖和控制器三個組成部分,它們分別對應於應用系統中的業務邏輯和數據、用戶界面、用戶請求處理和數據同步等功能實現。
  • 一種基於BP網絡非線性耦合作用識別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及其在...
    報告題目:一種基於BP網絡非線性耦合作用識別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及其在水文學中的實踐覆蓋學科:機器學習、應用數學、水文學主講人:李鴻雁 新能源與環境學院時間:2020年11月13日(周五)下午兩點地點:吉林大學前衛北區理化樓一階主辦單位:吉林大學研究生工作部
  • 創新生態體系與產業發展體系耦合關係
    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所需的產業發展體系結合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與特徵,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業競爭力、產業控制力、產業發展力、產業環境角度作為一級指標。探索了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所需的創新生態體系和產業發展體系的耦合關係,構建了耦合分析模型,分析了2013-2017年兩體系耦合度和耦合協調度的變化趨勢,並提出了體系升級優化的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