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消費」的利與弊

2021-01-09 騰訊網

隨著寒潮南下,保暖又成為一個熱門話題。為了抵禦嚴寒,各種各樣的取暖方式悉數登場。滾燙的火鍋、最新潮的發熱衣、羽絨服,舒適愜意的溫泉,還有電熱毯、小太陽、暖手蛋等各式各樣的取暖設備,都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那麼,在這股寒風吹來的「暖消費」潮流之中,又有哪些健康細節需要注意的呢?

熱性飲食受青睞

冬季進食溫熱性的食物要有節制。現代人普遍營養好,不一定需要進補,不過在食物的選擇上,可以挑選比較適合冬季的,例如燉肉加姜吃了會覺得暖和。到了冬天,人體對能量的需求會增加,所以冬天多吃一點點油脂是沒有關係的。冬天因為活動量減少,腸胃蠕動速度較慢,更應多吃全穀類、蔬菜與水果攝取纖維質。光是攝取糖類、蛋白質和脂質還不夠,維生素B群,以及礦物質的鎂、鋅,都是人體產熱不可或缺的輔助因素,冬天不妨多吃瘦肉攝取維生素B,深綠色蔬菜與全穀類含有鎂,海鮮則含有鋅。甲狀腺素可以讓身體能量代謝維持正常,讓體內不會儲存過多熱量。目前一般精鹽裡都已經加入碘,但是有些人使用巖鹽或其他鹽取代精鹽,碘的攝取量就有可能不足。冬天可以多吃海帶、紫菜,即可補充碘,像海帶排骨湯、紫菜蛋花湯等,都是很好的選擇。鐵質可以提升血液的攜氧量,改善血液循環。深綠色蔬菜、瘦肉都是富含鐵質的食物。在攝取量比例上,如果水果的量是一份,全穀類和蔬菜的攝取量就應為兩份。此外,蔥、姜、蒜、辣椒、咖喱等食物也可以刺激身體發熱。麻油、酒釀、桂圓、紅豆、糯米等食材,也被中醫認為是較為溫熱滋補的,適合冬季食用。

天氣寒冷,各種口味的火鍋、方便小火鍋等已成為人們追捧的對象。冬天大家愛吃火鍋,對此醫生提醒,吃火鍋時一定要注意幾個問題,否則很容易誘發痛風、胃腸不適等疾病。有人誤以為「不吃肉只喝湯」會好一些,實際上,嘌呤能夠充分溶解到湯中,這也是痛風容易在各種鍋、煲類菜餚熱賣的季節高發的一個原因。同時,吃火鍋時要注意少吃內臟。動物的內臟作為代謝器官,往往成為這類有害物質的「過濾器」和「貯存器」,尤其是肝臟、肺臟,所含的病原微生物和藥物殘留量最高。如果是四川麻辣火鍋的油脂、熱量均高,辣湯刺激性過強,對腸胃道的傷害比較大。如果嘴饞想吃,應儘量選擇青菜、魔芋等低熱量的火鍋料,以免發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少吃燙食。據統計,每年入冬後,口腔病患者會比其他季節增多,這與口腔黏膜被熱食燙傷有關。火鍋濃湯的溫度通常可達120℃,如果取出即吃,很容易燙傷口腔、食道及胃黏膜。生鮮食品一定要涮透再吃,防止有害微生物入侵人體。

穿

五花八門難分清

驟降的溫度催生了冬裝的熱銷,冬裝和厚秋裝成了賣場的絕對主角。提到保暖穿衣,就一定不能不講熱銷的「發熱內衣」。大家都知道,羊毛、蠶絲、羽絨等天然素材的保暖效果優於人造纖維,發熱內衣的出現似乎顛覆了一般人的印象。這些發熱內衣品牌眾多、款式各異,面料更是五花八門。不少品牌的發熱內衣,其吊牌標示的主要成分為聚酯纖維(滌綸)、粘膠纖維、莫代爾纖維、腈綸、氨綸、錦綸等,此外,有些品牌的發熱內衣還在吊牌中特別標出其所用的特殊材質,如「遠紅外纖維」「色拉姆」「依克絲」「Outlast材料」等,一些拗口的「高科技」名詞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據了解,發熱內衣概念源自日本。2000年左右,日本推出一種特殊纖維材料,它通過吸收人體散發的水分產生熱量。這種纖維材料最早為登山隊員所用,後來推廣到普通消費領域。其實發熱內衣並不是什麼「高科技」。因為不管是什麼樣的材質通過吸溼都可以發熱。纖維吸溼發熱機理是當纖維吸收水分時,纖維分子中的親水基團與水分子結合,水分子的動能降低,同時轉換為熱能釋放出來。通常吸溼發熱性能與纖維回潮率有很大關係,纖維的回潮率大則吸溼發熱性能好,回潮率小則吸溼發熱性能差,比如羊毛、莫代爾纖維吸溼發熱效果好,而普通腈綸、滌綸的吸溼發熱效果較差。

而遠紅外纖維的發熱方式是先吸熱再放熱。它吸收的能量有兩種:一種是環境中的能量,比如陽光中的可見光、紅外線、遠紅外線等;另一種能量是環境的熱和人體自身的熱。遠紅外纖維吸收了這些能量之後會將其轉換成遠紅外線再輻射給人體,從而實現給人體供熱。「色拉姆」就是一種遠紅外線放射腈綸, 是一種利用先進的紡絲技術把遠紅外線放射陶瓷顆粒加入到腈綸纖維中得到的材料。材料發生相變的條件要求比較苛刻,相變範圍比較窄,只有在相應的溫度範圍內,比如說冷到一定程度或者說熱到一定程度時,相變材料才能起作用。

發熱內衣和普通內衣的差別不會太大,有發熱功能的實際上是裡邊的一些添加物,因為織物本身必須得是一般的紡織品纖維面料,纖維很細,加進去過多的功能材料很容易斷,所以加進去的量很少。因為添加的量少,所以效果都不會特別明顯。

衣服保暖程度與衣服內空氣層厚度有關。衣服穿得越多,空氣層越厚,保暖性隨之增大,但是,當空氣層總厚度超過15毫米時,衣服內的空氣對流會明顯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所以,冬天穿衣只要達到適宜的厚度即可。從另一角度來說,衣服穿得過多、過厚重就會使血管擴張,反而增加了散熱,降低了機體對外界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所以也就更怕冷了。

那麼,怎麼穿才能保證使身體能夠達到正好暖和的狀態?冬天只要遵循下面3條穿衣法則,禦寒保暖就不是難事。材質上,「內薄軟、中保暖、外防風」;款式上,「內貼身、中寬鬆、外收口」;部位上,「顧兩頭、腿要厚、腰別露」。

加熱用品要當心

除了禦寒衣物銷售火熱,電暖氣、電褥子、暖風扇、電熱腳盆、浴霸等取暖家電也進入銷售旺季。記者在一些家電賣場看到,小太陽、取暖器、暖風機、暖手寶等取暖電器均被擺在了顯眼位置,價格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在選購取暖設備之前,應該根據使用空間、使用用途、自身需求等各方面情況有的放矢地選購。在選購時也要注意看產品標誌、執行標準、型號、出廠檢驗合格證以及說明書等,最好現場通電試驗一下產品的使用效果。對於小暖陽式取暖器,人們在挑選時應重點看看其是否具有防傾倒開關;對於油汀式取暖器,應重點看看其暖氣片是否進行了密封設計;而對於暖風式取暖器,在購買時則應注意其是否具有限溫器、溫控器等多重安全保護。

冬天時,困擾很多人的問題就是手腳冰冷。明明身上的衣服穿得夠多,為何只有手腳就是暖不起來?

手腳冰冷是因為血液循環不好,要讓手腳暖和起來,最快的方法就是動一動,也可以在冬天酌量食用辛辣食物,以及芝麻、核桃等堅果類食物,有助於血管擴張。平時的保暖工夫也不可少,戴手套、穿厚襪都可以改善手腳冰冷。冬天時都會穿厚底的鞋子,防寒也防水,書桌下還會放踏腳凳,避免腳接觸地面讓寒氣入侵;他也會刻意選尺寸大一點點的鞋,方便穿厚襪、加鞋墊保暖。

另外還有一個好方法就是泡腳。常有人晚上因為腳太冷而睡不著,這時只要用比體溫高一些的溫水泡泡腳,很快就會全身暖和、變得好睡了。很多老年人冬天常泡溫泉來暖和身體,但有的溫泉水溫很高,泡了容易使皮膚乾燥瘙癢,對於本來皮膚油脂分泌就較少的老年人來說,泡溫泉不如泡腳就好,而且最多泡20~30分鐘溫泉就該起來,以免血液集中在軀幹,造成頭部缺血暈眩。

冬季保暖時,有些特殊族群應該特別謹慎。糖尿病患者的末梢循環不好、神經感覺退化,手腳皮膚對冷熱的感覺不靈敏,冬季保暖時要小心別被燙傷了。糖尿病患者常受傷卻不自知,再加上傷口癒合不佳,組織很容易壞死,因此最好避免使用暖暖包等無法控制溫度的保暖器具。也有中風患者因為晚上睡覺時使用電毯被燙傷。使用電毯要定時,如果一整晚持續加溫,和電毯接觸到的部位就很容易燙傷。此外,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應該格外注意呼吸道的保暖,即使是吃水果,也最好要加熱後再吃;老年人、心臟病和過敏患者在早上起床時,也要特別注意保暖。

作者/小藝 責編/義山

光明日報 ·《新天地》雜誌

相關焦點

  • 網絡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成都小學生這樣回答
    「網絡帶給我們的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19日上午,一場輕鬆活躍的網絡安全主題活動在成都市鹽道街小學開講,來自學校六年級四班的40名學生在班主任老師苟利的帶領下,展開了一場精彩的辯論,同學們則在辯論中各自闡述著各自對於網絡安全的理解。
  • 人工智慧的利與弊
    人工智慧現在成為了相當火熱的技術,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人工智慧的利與弊。 人工智慧的利與弊  一、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對我們的益處  1、商業價值很高  一般認為
  • 警示:糖尿病藥物的利與弊
    (《最新ADA-EASD對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共識申明的臨床意義》,歐洲糖尿病研究會第45屆科學年會論文期刊導讀35頁)這一申明,已經明確了現行糖尿病藥物治療的利與弊,若是將口服糖尿病藥物的肝腎損害和其他副作用等諸多因素考慮在內,但就利與弊而言,是否可以認為單純的糖尿病藥物治療並不划算?
  • 關於遠程教育的利與弊
    關於遠程教育的利與弊 2020-12-01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 人工智慧的利與弊
    人工智慧的利處目前,人工智慧已被運用到很多領域。農業:無人噴灑農藥,除草。農作物狀態實時監控,數據收集,灌溉,銷售等等。通過人工智慧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人工成本。通信:客戶數據處理,故障排除。病毒的攔截,騷擾信息的攔截。
  • 淺談人臉識別技術日益普及背後的利與弊
    因此,人臉識別技術對我們來講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下國外的情況,對於人臉識別技術其實在西方國家均是採取保守的態度,並對其進行技術禁止。比如谷歌公司的全球事務高級副總裁KentWalker就曾表示過,谷歌將不會通過GoogleCloud提供「通用型」的人臉識別API。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人臉識別技術的利與弊。一、人臉識別技術是利大於弊嗎?
  • 魚缸用麥飯石的利與弊 清洗魚缸注意什麼
    大家去別人家遊玩參觀的時候,肯定都有見到過魚缸這個物品,大多數家庭中都是會在選購物品時購買一個魚缸,魚缸的裝飾效果是很好的,而在於另外的特點上,魚缸最主要的就是可以為屋內增加溼度,這樣可以預防人出現上火症狀,因此很多人也是比較重視魚缸,那麼魚缸用麥飯石的利與弊?清洗魚缸注意什麼?
  • 液氨改尿素脫硝的利與弊
    液氨改尿素脫硝的利與弊北極星大氣網訊:隨著環保政策的日益趨緊,燃煤電廠煙氣的排放的指標控制越來越嚴格,鍋爐煙氣中脫硝的排放標準也由最早的100降低為50甚至35(mg/m3)。鍋爐煙氣脫硫脫硝技術便已在全國推廣普及。
  • 課程回顧|家教微課堂第75期:隔代教育的利與弊
    課程回顧|家教微課堂第75期:隔代教育的利與弊 2021-01-01 1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職獵人深度解析:奇美拉蟻吞噬人類的利與弊
    今天次元醬就來淺談一下《全職獵人》中經典生物奇美拉蟻(又稱嵌合蟻)吞噬人類生物的利與弊吧,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想法可以在文章最後的評論區一起共享哦~螞蟻篇可以說是整部《全職獵人》動畫中篇幅使用最長的劇情了,從76集開始至136集,整整60集的篇幅。
  • ...科創板股票配資平臺天載配資:投資者如何權衡配資業務的利與弊
    一部分出資者見到配資的利,卻沒見到配資的弊,做配資就應該了解其間的利與弊,才會更好的掌握配資,從而做好出資。出資者怎麼權衡配資事務的利害聯繫?天載股票配資平臺小編以為,這是一個應該在配資之前應該做好的作業,許多出資者確定配資了就立馬去操作,殊不知了解其間的利與弊聯繫是最為重要的。
  • 專家談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新規:對轉基因食品發展利大於弊
    美國此次要求對轉基因食品強制標識,對轉基因食品發展利大於弊,一是因為只要求對轉基因成分超過5%的食品進行標識,顯然比一些州的規定寬鬆很多;二是因為對標識方式不做硬性規定,比如某種轉基因大豆的油酸含量增加,相應的轉基因食品可標識為『高油酸大豆油』,反而有利於轉基因食品的宣傳。」1月1日,科普作家、中國農業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湯波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卡卡西移植帶土的寫輪眼後,對卡卡西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個人認為肯定是利大於弊,我們都知道卡卡西有幾個外號,旗木五五開,複製忍者。他這個旗木五五開的外號應該也是因為他是複製忍者,所以才會有這個外號的產生。因為你和別人使用同樣的招數五五開,這個很正常。然後就是卡卡西唯一一個發明出來的忍術千鳥。千鳥雖然很厲害,但是他會有一個致命性的缺陷。
  • 「暖經濟」折射消費新趨勢
    但過去品牌主打的熱飲,大多數只是將產品放入暖櫃加熱後售賣。如今,隨著消費觀念的升級,消費者對冬季飲品也產生了更多元化的需求。正是因為敏銳捕捉到了市場需求的變化,一些企業主動調整產品線、優化市場供給,帶來許多創新和突破。
  • 美國專家稱老年人做前列腺癌普查弊大於利
    > | 來源:中新網-濟南日報   美國一個聯邦專家小組呼籲,停止為年齡超過75歲的老人實施檢測是否患前列腺癌的預防性醫學普查,認為這種檢測對於75歲以上者弊大於利
  • 步步高家教機S5有哪些利與弊?小學生家長使用一個月後告訴你
    我抱著嘗試的心態,趁雙11入手了一臺步步高家教機S5,到現在用了一個月,我來說說它的利與弊。輔導模式先進,哪裡不懂指哪裡首先這款步步高家教機的輔導模式很先進,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可以直接用手指著書本上的內容提問,然後各種詳細地輔導內容就呈現在了孩子面前。
  • 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的利與弊
    政府債券收益率上升對投資者而言有利亦有弊。正面看來,這反映出投資者對經濟增長得到改善抱有信心。中期而言,這將利好風險資產,尤其是全球股票。而收益率上升也將為價值型股票提供支持,助力價值型股票當前的上漲行情。但是,政府債券收益率上升過快,也可能對金融市場造成負面影響,例如影響固定收益資產的總回報。
  • 論「廁所革命」——農村旱廁改水衝式廁所的利與弊
    現在,就農村改造廁所談談利與弊。好處是:材料是免費的。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好的一面,同時也有不好的一面,不好的方面有:一是改造還需要個人出資一部分。改造要求必須有單獨的一間廁所房,沒有的話主家要花錢建造廁所房。另外,廁所間的地板磚、水泥等,也需要主家花一部分費用。
  • 而且利大於弊!
    但颱風同時又會帶來豐富的水資源,總體來看,颱風還是利大於弊的。但也能起到消除乾旱的有益作用。颱風對人類起碼有這幾大好處:首先是豐沛的降水。颱風給中國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東南亞和美國東南部帶來大量的雨水,約佔這些地區總降水量的1/4以上,對改善這些地區的淡水供應和生態環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其二,颱風最高時速可達200公裡以上,所到之處,摧枯拉朽。
  • 簡述加工硬化現象帶來的利與弊.如何消除加工硬化現象?
    簡述加工硬化現象帶來的利與弊。如何消除加工硬化現象?此題答案來源於哈工大版金屬學與熱處理P183-184隨著變形程度的增加,金屬的強度、硬度增加,而塑性、韌性下降,這一現象就稱為加工硬化或形變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