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層正在遭到破壞,減少化學物品的使用,有助於它的恢復
地球上的第一層保護罩,臭氧,這也是影響全球變暖的關鍵因素,它正在遭到破壞,有工廠的的汙染,還有氯的影響。新的發現大氣中氯仿水平的增加是對臭氧層恢復的威脅 。聯合國最近證實,在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全球遏制有害汙染物協議三十年後,臭氧漏洞正在關閉。根據「蒙特婁議定書」禁止生產氟氯化碳,這是該問題的主要原因,被視為真正國際合作的罕見情況。
在研究人員對陽光屏蔽層中的孔發出警報之後,壓力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一直在增長,因為擔心它會導致皮膚癌的發病率增加。然而,正面消息已被破壞,因為臭氧科學家注意到不規則性表明在該層確實在恢復時,它並沒有像他們希望的那樣快。一項新研究中,一個研究小組確定了用於製造製冷劑的氯仿,這是一個主要的新興問題。
在2010年開始的五年間,科學家利用全球監測站的數據發現了這種物質的大量增加,其中大部分來自東亞。與前十年相比,2015年全球排放量增加了五分之一,該團隊發現亞洲工業化地區與最大的熱點地區相關性很好。「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可以解釋幾乎所有的全球增長,」負責國際團隊的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薛學坤博士說。
氯仿只是CFC禁令後出現的一系列氣體中最新的一種。2017年,英國研究人員發現工業化學品二氯甲烷是另一個威脅,今年早些時候國際調查顯示,塑料泡沫製造商仍在生產被禁用的CFC-11。「蒙特婁議定書」沒有涵蓋一類被稱為「非常短壽命的物質」的化合物,這些物質已知會破壞臭氧,但被認為不太可能像氟氯化碳一樣產生持久影響。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教授羅納德普林說:「但是現在我們處於更長壽命化合物排放量下降的階段,臭氧層的進一步恢復可能會被相對較小的來源減緩,例如非常短暫的物種,並且很多人。「一些工業報告顯示工廠使用氯仿的情況正在增加,科學家們警告說,臭氧總量的恢復可能會被推遲4到8年。
他們還指出,這些排放地點與頻繁風暴之間的「不幸的連貫性」意味著更多的這些排放被推向平流層,在那裡他們可以造成最大的破壞。該小組建議對短壽命化學品進行管理,以確保臭氧在未來幾年繼續順利恢復。
這個問題必須重視起來,這是我們家園的保障,也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小編呼籲大家減少化學物品的使用,從而來保護臭氧層。大家對這樣的現象有著什麼樣的觀點呢?可以留言發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