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四通道信號源技術

2020-12-08 電子發燒友

信號發生器是科學實驗、工業生產等各個領域必不可少的電子儀器,目前,常用的信號發生技術主要有:基於模擬電子技術、鎖相頻率合成、直接頻率合成和直接數字頻率合成(DDS)等幾種。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信號發生技術也獲得了充足的發展,並且向高頻率、高解析度、高穩定性和多通道等幾方面發展,基於DDS的信號發生技術,具有高解析度、高穩定性等一系列優點,且能實現多波形、多通道和輸出頻率從極低頻至高頻(大於200 MHz)的信號輸出,是信號發生技術的發展方向。以美國ADI公司為代表研發、生產了AD9XXX系列DDS晶片,已廣泛應用於各類信號發生器及其他各項領域。本文詳細介紹由美國ADI公司最新推出的AD9959DDS晶片構成的四通道信號源的研製,信號源的每個通道均可獨立輸出1 Hz~200 MHz的寬帶正弦波信號,輸出幅度範圍為1 mVpp~4 Vpp,諧波失真小於等於5%,且通道之間相位均獨立可調。

1 AD9959晶片簡介

AD9959 DDS晶片是美國ADI公司近年來推出的四通道、內部時鐘頻率高達500MHz的直接數字頻率合成器晶片。採用56腳LFCSP封裝,1.8 V供電,低功耗。可直接輸出高達200 MHz的模擬正弦波信號,每通道幅度、相位均獨立可調。

AD9959的主要特徵如下:

(1)4個獨立的DDS通道,每個通道能獨立控制頻率、相位和幅度;

(2)具有頻率、相位、幅度線性掃描、調製功能;

(3)32位頻率控制寄存器;

(4)14位相位偏移控制寄存器;

(5)10位幅度輸出控制寄存器;

(6)具有高速的串行I/O口。

AD9959具有16級的頻率、相位或幅度調製,由外部管腳輸入數據控制。支持頻率、相位或幅度線性掃描和調製,廣泛應用於雷達和其他儀器設備。

2 四通道寬帶信號源的組成

四通道寬帶信號源主要由AD9959晶片及外圍電路、差動放大器、低通濾波器、寬帶放大器、數控衰減器和單片機控制電路等幾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

2.1 AD9959晶片外圍電路

AD9959晶片17腳(DAC_RSET)外接一電阻Rset,一端接地,該電阻用來控制晶片內部DAC輸出電流範圍,電流IOUT一般取8~10 mA左右。

Rset=18.91/IOUT (1)

AD9959晶片每個通道均有2個輸出端.即,IOUT和IOUT,屬於源極開路的電流輸出方式,每個輸出端均須接一個50Ω的上拉電阻,以完成電流→電壓的轉換。

2.2 差動放大器

AD9959晶片內部每個通道輸出均為差分方式輸出(CH_IOUT和),實際應用時為簡單起見可採用單端輸出方式,通常用CH_IOUT端。在滿幅度輸出時波形質量尚可,但在小幅度輸出時波形失真較大。這是由於DDS晶片內部會產生大量雜散頻率的幹擾。較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利用差分方式輸出,可以有效地將疊加在輸出端的通常是同相的幹擾予以抵消。

差分方式輸出採用寬帶差分變壓器,但受差分變壓器本身帶寬限制,例如Mini公司的寬帶變壓器,頻率下限只能到0.3 MHz(-3 dB)。為了解決該問題,採用了有源差分運放,如圖2所示。採用電流負反饋寬帶運放OPA2658,-3 dB帶寬為800 MHz。電路是一個基本差動放大器形式,同相和反相的輸入阻抗均為50 Ω,若Rt1=Rt2,Rf1=Rf2,則傳遞函數為:

usc=UOUT-(-UOUT)=2UOUT (2)

由於AD9959每通道輸出為互補形式,經差分放大器後輸出有效成分疊加了,而同相的幹擾成分則相互抵消,使波形失真得到改善。

2.3 低通濾波器

DDS晶片內部為直接數字合成波形,輸出有包括時鐘頻率在內的雜散頻率幹擾,通常在輸出端(本例為差分放大器輸出端)設置低通濾波器,以有效濾除幹擾的產生。

橢圓函數濾波器在有限頻率上既有零點又有極點。極零點在通帶內產生等波紋,阻帶內的有限傳輸零點減小了過渡區,使其可獲得極為陡峭的衰減特性曲線

根據相關文獻,用歸一化圖表設計了一個滿足以下要求的橢圓函數低通濾波器,要求濾波器截止頻率為200 MHz,輸入和輸出阻抗均為50 Ω,帶內最大波紋小於0.25 dB,在264 MHz處最小衰減為60 dB。設計步驟如下:

(1)將已知條件歸一化,計算低通濾波器的陡度係數As。

As=fs/fc=264/200=1.32 (3)

(2)文獻中表明,ρ為20%時(0.18 dB的波紋),需要一個n=7階的濾波器。選擇Ωs不大於2,Amin為60 dB或更大的濾波器。

這裡選擇對應於θ=50°的電路,因為電路Ωs=1.305,Amin=62.3 dB符合設計要求。濾波器電路如圖3所示,其歸一化元件值參考相關文獻。

(3)用Z=50 Ω和頻率標度係數FSF(2fc)即1.256×10對濾波器去歸一化。

2.4 寬帶放大器和數控衰減器

由於DDS晶片輸出信號幅度較小,在經過差分放大器後只有0.3 Vpp,在很多實際應用中不能滿足需求,設置了2級寬頻帶放大器,放大倍數設定為13~16倍,使得信號源最大輸出可達到4 Vpp以上。該放大器採用了德州儀器的寬帶電流負反饋運放THS3022,轉換速率為9 000 V/μs,3 dB帶寬為2GHz。

在實際應用中有時需幅度低至數毫伏的信號,因而設置了五位數控衰減器。衰減器採用高頻無感電阻器構成的T型衰減電路,步進為2 dB,最大衰減為62 dB。結合AD9959晶片內部幅度調整,可實現信號源幅度的大範圍、高精度輸出。

2.5 單片機控制電路

AD9959晶片的I/O控制電壓為3.3 V,選用了C8051F020型單片機,該單片機工作速度快,抗幹擾能力強,且採用8051內核,指令跟國內最為普及的8051系列單片機兼容。

單片機控制電路在硬體設置上安排了一個4×5鍵盤,128×64液晶點陣顯示器。另外還設置了一個旋鈕,用於快速調整頻率或幅度,使用極其方便。

3 PCB板電磁兼容設計

信號源所用DDS晶片是一個數模混合晶片,信號源本身又有大量模擬電路,它們都存在於一個受到嚴重電磁汙染的環境中,不論這些汙染是來自如手機這類外部源,還是來自本身的開關電源或數字處理器這類內部器件,它們都是人類所造成的電磁噪聲。為了以最為容易和最低的成本來獲得電路所要求的抗擾度電平以及信噪比,PCB板的EMC技術則是絕對必要的技術手段和措施。

3.1 PCB板整體設計考慮

為了兼顧信號源的電磁兼容特性和成本兩方面因素的考慮,PCB板採用4層板設計,頂層為走線層,第二層為接地層(0 V參考面),第三層為數字電源層,第四層(底層)為模擬電源層,跟傳統4層板有所不同,傳統4層板底層通常也是走線層,但在本設計中,信號走線較少,且AD9959晶片管腳的數字電源端和模擬電源端分開,因此安排底層為模擬電源層,杜絕數位訊號和模擬信號的相互幹擾。

3.2 PCB板與底板的搭接

典型的電路結構大多是採用將PCB板固定到一個導電底板的結構,信號源中將PCB板的0 V參考面搭接到底板上,以改善EMC性能在所關心頻率上的一個低阻抗連接。搭接採用金屬銅柱,為了避免結構諧振,以λ/20作為幾何尺寸的通用準則(經驗規則),即PCB板與底板的搭接點之間,相鄰的距離須小於最高頻率的λ/20。

3.3 去耦合技術

在每個IC晶片的每個電源管腳都要使用去耦合電容,並連接到0 V參考面上,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磁場和電場的發射,去耦合電容要非常靠近器件的電源管腳。去耦合電容必須是等效串聯電感(ESL)非常小的電容,例如Murata公司的GRH700系列。

去耦合電容容量在10~100nF之間,在信號源放大電路部分還要有一個低頻去耦合電容(10μF電解電容)。另外信號源的每個不同類型的電源(數字和模擬的),不同電源電壓的電源,都要通過π型LC濾波器供電。

3.4 匹配傳輸線技術

匹配傳輸線技術可以使得高頻信號在很長距離上相互傳輸而不會引起波形的過分失真。

從信號完整性角度出發,當信號的傳播時間(tp)等於或超過信號真實上升時間的一半時(tp≥tr/2)就應該用匹配傳輸線,這樣波形的失真和眼孔圖的閉合程度是可以接受的。

從EMC的角度考慮,更為保守的作法是當tp≥tr/12時就應該使用傳輸線技術。本例中信號最高頻率為200MHz,上升時間約2 ns,即當信號在線條中的傳播時間tp≥(2/12)ns時,則電路板走線大於50 mm時,就應該使用傳輸線技術。

4 實驗結果

信號源在確定了硬體系統結構後,設計並製作了硬體電路,通過軟體編程、系統調試後,對輸出信號進行了測試,頻率指標由AD9959的外接晶振源決定,輸出幅度指標由衰減器所採用的的電阻(精度為1%)決定,最後使用GSP-827型(2.7 GHz)的頻譜分析儀,對信號諧波失真進行了實測,諧波失真在3%以內,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高精度多通道相參信號源系統測量與校準技術
    ,即多通道相參信號。影響其相參性能(相參相位精確度、穩定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四個方面:  (1)各通道本振(LO)不同步,造成載波信號的相位隨時間漂移;  (2)各通道基帶採樣時鐘不同步,造成基帶調製包絡不同步;  (3)各通道基帶觸發信號不同步,造成基帶調製包絡產生時延差;  (4)各通道路徑時延和初始相位不同,造成射頻信號產生相位偏移。
  • 從四個維度深度剖析雷射雷達核心技術
    從四個維度深度剖析雷射雷達核心技術雷射雷達(LiDAR)的產業化熱潮來源於自動駕駛汽車的強烈需求。在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定義的L3級及以上的自動駕駛汽車之中,作為3D視覺傳感器的雷射雷達彰顯了其重要地位,為自動駕駛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 關於信號源的主要性能指標和選擇參數
    音頻信號源(AG)、函數信號源(FG)、功率函數發生器(PFG)、脈衝信號源(PG)、任意函數發生器(AFG)、任意波形發生器(AWG)、標準高頻信號源(SG)、射頻信號源(RG)、電視信號發生器(TVSG)、噪聲信號源(Noise)、調製信號發生器(MSG)、數位訊號源 (DG)。
  • 示波器愛上信號源 七夕「價」給你
    www.eepw.com.cn/article/278192.htm  RIGOL MSO/DS1000Z系列示波器和DG1000Z系列信號源MSO/DS1000Z系列採用了RIGOL獨創的UltraVision平臺,DG1000Z系列採用了RIGOL獨創的SiFi(Signal Fidelity)技術,將以往高端產品才擁有的性能普及到經濟型產品上,為用戶提供了超強的性價比。
  • 遙測信號模擬源的設計及實現
    編者按:遙測信號模擬源是多通道信號發生器,模擬彈載組件,輸出模擬及數位訊號供遙測艙採集,以判斷遙測艙是否正常。本設計基於DDS及數字可編程技術,採用DAC晶片AD5312、運放,RS422、429、LVDS等接口晶片,編寫FPGA模塊,最終實現多達100路模擬電壓及40路數位訊號輸出,並可在計算機上通過網絡進行參數配置。該信號源輸出信號種類多,參數配置靈活方便,可滿足多個遙測組件的測試需求。
  • 多通道相參矢量信號產生和分析系統
    這些系統都通過採用多通道相參技術來提高系統的工作性能,圖1為典型的多通道電子系統的應用。例如MIMO提供通過多通道傳輸來提高接收機信噪比,改善複雜電磁環境下高速數字通信的質量。而相控陣雷達系統通過相參多通道來提高電磁波束的掃描速度,並利用多波束技術來實現多功能或多用戶應用。這些 相參電子系統包含多個天線單元,通過信號處理、控制,達到對天線的波束合成、發射模式的自動優化功能。為了實現該功能,每個天線單元發射的信號必須滿足相位相干的要求。
  • 優質信號源對微波與射頻設備的重要性
    優質信號源應能夠應對生產挑戰,例如多樣化的複雜性和快速信號,應能夠成為每個測試工具箱的核心。微波數據收發電磁場可以通過天線到天線傳播並且攜帶信息,不使用線纜發射和接收信息。然而,環境中存在很多噪聲,這些噪聲會扭曲在環境中傳輸的信號波形,導致通信信號攜帶的信息丟失。
  • 信號源所涉及的相關基礎知識介紹
    二、點頻信號源 一般來說,點頻信號源由三部分組成: 1. 參考源部分:決定整個信號源頻率穩定度; 2. 頻率合成部分:決定輸出信號頻率參數; 3.輸出功率控制部分:決定輸出信號功率參數 圖6 信號源組成框圖 合成滿足各項指標要求信號的技術稱為頻率合成技術,對信號頻率進行合成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 普源DG1000Z信號源,逐點生成任意波
    普源DG1000Z信號源,逐點生成任意波 春波綠影 發表於 2013-08-05 13:51:41   日前,北京普源精電科技有限公司(RIGOL)宣布推出DG1000Z
  • 基於「柔性測試」技術的噪聲源定位分析系統
    主機是SSLS的核心,硬體部分包括PXI機箱、控制器以及多通道動態信號採集卡。8塊動態信號採集卡實現聲音信號的同步採集,尤其帶有抗混疊濾波功能,具有精度高、動態範圍大等特點,專為動態信號採集而設計。PXI機箱背板總線為信號採集提供可靠保證:跨板卡的兩個通道同步採集1kHz信號,相位差保證在0.1度內;控制器為實時測試和控制應用程式提供了高性能平臺。
  • 輻射無處不在,核輻射信號有哪些檢測方法?
    但是,計算機的發展給核事件檢測帶來了新的光明,AI深度學習技術可以幫助科學家區分不同的信號。自2010年以來,地下實驗室中檢測到了200萬個能量脈衝信息,深度學習技術使用32000個脈衝的乾淨樣本集來訓練網絡,輸入每個脈衝的許多功能並向網絡展示如何解釋數據。
  • 剖析:10G粗波分復用CWDM技術原理和網絡應用
    什麼是波分復用CWDM粗波分復用(CWDM)技術,專為中短距離的網絡應用而設計,具有較高的性能價格比,現已應用於許多領域。它是一種面向城域網接入層的低成本WDM傳輸技術。從原理上講,CWDM就是利用光復用器將不同波長的光信號復用至單根光纖進行傳輸,在鏈路的接收端,藉助光解復用器將光纖中的混合信號分解為不同波長的信號,連接到相應的接收設備。在本文中,易飛揚通信將詳細剖析10G粗波分復用CWDM技術原理和網絡應用。CWDM系統優點CWDM 系統的最大的優勢在於成本低,其主要表現在器件、功耗、集成度幾個方面。
  • ...方案BU總經理崔哲:基於結構光RGBD相機的3D全棧技術剖析|公開課...
    目前,結構光相機技術相對成熟,功耗較低,生成的深度圖的解析度較高,並且能夠很好地解決雙目算法的複雜性和準確性問題,但是在強光環境下結構光圖案容易被淹沒,所以在室外環境中表現較差;另外隨著距離的增加,結構光發射的編碼圖案在一定距離外能量密度會降低,所以不適用於遠距離的深度信息採集,在近距離(0.2~2m)的場景中表現較好。
  • 疑似信號源海底地形圖曝光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 2014.04.07 星期一 疑似信號源海底地形圖曝光 英教授稱脈衝信號源肯定是黑匣子 尚未證實來自馬航失聯航班
  • 用兩臺MG3692A信號源產生相參信號
    一、相參信號的產生兩臺信號源分別起名為信號源A和信號源B,用一根BNC電纜連接信號源A後面板的10 MHz REF OUT 端和信號源B後面板的10 MHz REF此時,信號源A為主源,信號源B為副源,所謂主/副只是參考不同而已,副源將自動檢測到外部參考信號的輸入並對其鎖相。手動設置兩臺信號源的載頻為100 MHz。
  • 科學家揭示固醇分子通過Smoothened蛋白分子內通道調節Hedgehog信號的機理
    近日,美國一科研團隊通過結構生物學的方法,結合相關細胞生物學實驗詳細闡述了固醇類配體通過Smoothened(SMO)蛋白分子內通道調節Hedgehog(HH)信號通路的機理。相關研究於近日發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
  • 深度剖析十種液位開關工作原理及應用
    打開APP 深度剖析十種液位開關工作原理及應用 胡薇 發表於 2018-11-20 14:38:00 儀表測量探頭髮射超聲波,並檢測其在容器壁中的餘振信號,當液體漫過探頭時,此餘振信號的幅值會變小,這個改變被儀表檢測到後輸出一個開關信號,達到液位報警的目的。
  • 了解矢量信號發生器輕鬆應對毫米波寬帶、多通道Massive MIMO和5G
    ;S高端矢量信號發生器SMW200A於2013年正式面世,其功能經過三年來不斷豐富和完善,已經成為集毫米波寬帶信號發生器、多通道射頻信號發生器和MIMO信道衰落模擬器於一體的矢量信號產生平臺。因此可作為模塊級開發和測試中所需的高質量信號激勵源,如發射機調製器、混頻器、小信號放大器、功放,接收機低噪放,IQ解調器、濾波器、ADC需要高性能的射頻/中頻信號源進行分析驗證。SMW200A信號輸出功率大,可應用於大功率功放測試、收發信機阻塞測試等需要中、高功率信號驅動的場景。SMW200A可應用於接收機系統級驗證中,如靈敏度測試、模擬遇到阻塞幹擾、鄰道幹擾、接收互調影響等。
  • 深度剖析GE通過3D列印開發的一體式渦輪機中心框架
    而頗具深意的是,不僅僅是PBF基於粉末床的選區雷射熔化技術在推動下一代發動機的發展,DED定向能量沉積技術也不容忽視。本期,通過GE最新獲批的專利,3D科學谷與谷友共同來領略DED定向能量沉積技術在發動機領域的創造力。
  • 使用混合信號示波器驗證測量混合信號電路
    孤立信號越來越少,多路信號的關聯性調試和驗證在很多情況下是必須的,而模擬信號速度往往遠遠低於數位訊號,要求儀器在捕獲一個慢信號完整周期的同時,還能支持很高的採樣率,這就要求儀器有很深的存儲深度和多個通道,同時價位還要能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