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樣機預計年底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2020-11-28 科學網

 

新華社天津1月17日電(記者周潤健、李鯤)2016年天津超算中心同國防科技大學合作,啟動了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樣機系統的研製,目前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預計2017年底能夠研製成功。

這是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超算中心應用研發工程師張婷出席17日正在此間舉行的天津市第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時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的。

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也稱「E級超算」,被全世界公認為「超級計算機界的下一頂皇冠」,它將在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能源危機、汙染和氣候變化等重大問題上發揮巨大作用。

在國家「十三五」高性能計算專項課題中,國防科技大學、中科曙光和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同時獲批進行百億億次超算的原型系統研製項目,形成了中國E級超算「三頭並進」的局面。

張婷介紹說,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預計2020年研製成功並建成投用,它的計算能力將是目前中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的200倍。

除了在計算能力上的拓展,更重要的是技術的突破,它在計算密度、單塊計算晶片計算能力、內部數據通信速率等方面都將得到極大提升,而且,它將是國內自主化率最高的超算,包括自主晶片、自主作業系統、自主運行計算環境等。

張婷表示,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研製成功後,將依託超級計算平臺,開展高性能計算、雲計算、大數據等方面的綜合應用,在支持國家科技創新、支持區域產業服務等方面開展新的應用創新。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中國成功研製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
    能耗比即每瓦電創造的計算效能為4.3億次運算,與目前峰值性能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國「走鵑」超級計算機相當。超級計算機離老百姓有多遠?    新華社長沙10月29日電(記者王玉山、白瑞雪、喻菲)「天河一號」的研製成功,標誌著我國超級計算機的自主研製實現了從百萬億次到千萬億次的歷史性跨越。
  • 我國第一臺電子模擬計算機研製成功(新中國日曆)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本版今起開設「新中國日曆」欄目,回顧新中國歷史上的今天,呈現發生的大事、要事,突出展現這一領域發生的巨大變化、取得的偉大成就,敬請關注。    「我國自製的第一架電子計算機,今天(5月25日)下午七時半在上海復旦大學物理系作了一次表演,經過初步試算,性能良好。」
  • 「天河一號」我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研製成功!!
    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就是這麼神:60億人算一年,它一秒鐘就算完!  9月10日,備受矚目的世界計算機大會在長沙開幕。從心算、珠算的古老智慧,到「銀河」「天河」「神威」創造的中國速度。「中國計算」為世界矚目。這次的大會也是我國計算機產業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專業盛會。  大咖雲集共話未來! 2019世界計算機大會邀請了當前計算機領域最權威的專家陣容。眾多大咖紛紛到場。
  • 國產超級計算機年底將全部用上「中國芯」
    「國產超級計算機2011年年底將告別國外晶片,使用『中國芯』。」正在出席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龍芯首席設計師胡偉武昨日向記者透露,「中科院首臺完全使用國產晶片的超級計算機,將於今年夏天完成裝機。」據介紹,目前國內主要有三家單位研製超級計算機,即中科院支持的曙光系列、江南計算所的神威系列以及國防科技大學的銀河系列。
  • 世界上最快超級計算機誕生,秒算51億次,美國只能排第二
    世界上最快超級計算機誕生,秒算51億次,美國只能排第二我國在技術發展領域一直都是存在著缺陷的,由於本身的起步時間就比較晚,所以就需要更多的一些支持和發展來跟上其他國家的步伐,尤其是在一些技術發展領域,我們就有更多的缺陷。
  • 天河一號落戶天津濱海 揭秘超級計算機有多"牛"
    每秒鐘1206萬億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563.1萬億次的Linpack實測性能,使這臺名為「天河一號」的計算機位居同日公布的中國超級計算機前100強之首,也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研製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的國家。   超級計算機是世界公認的高新技術制高點和21世紀最重要的科學領域之一。「天河一號」的設計始於2008年,國防科技大學是「天河一號」的研製者。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研製成功 問鼎全球最快計算機
    央廣網北京12月5日消息(記者王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研製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
  • 國產超級計算機年底將全部使用「中國芯」
    「按照『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片和基礎軟體產品』重大專項的部署,國產超級計算機今年底將全部使用『中國芯』。」全國人大代表、龍芯首席設計師胡偉武今天向科技日報透露。
  • 中科院研製出我國首臺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
    記者從落戶天津高新區的曙光公司產業基地獲悉,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曙光信息產業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製造的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曙光5000」近日研製成功
  • 每秒鐘運算十億億次、百億億次的超級計算機正在為人們生產生活...
    日前,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19》顯示,我國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新一代百億億次(E級)超級計算機的原型機型研製完成。國家「十三五」高性能計算專項課題3個E級超算的原型機系統——神威E級原型機、「天河三號」E級原型機和曙光E級原型機系統也已全部完成交付。
  • 我國成功研製國際首臺量子直接通信實用化樣機
    該技術理論由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量子院」)兼聘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龍桂魯團隊在2000年原創性地提出,該團隊最近成功研製出了國際上第一臺具有實用價值的樣機,完成了全部設計功能和長時間穩定性檢測,實現了10公裡光纖鏈路4kb/s通信速率的量子保密電話,推動了量子直接通信的實用化發展。
  • 中國計算機學會舉行2019頒獎大會—新聞—科學網
  • 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誕生,秒算51億億次,美國Summit只好位居第二
    21世紀,既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也是一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尤其是計算機領域,高新技術正在這一領域不斷湧現,超級計算機速度也在快速提升,達了每秒以億億次為單位,相信在不久未來,我們就能用上速度快得不可思議的量子計算機了,想想都是一件美事。
  • 中國第一臺光量子計算機揭秘
    如果將傳統計算機比作自行車,量子計算機就好比飛機。量子計算利用量子相干疊加原理,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和模擬能力,計算能力隨可操縱的粒子數呈指數增長,可為經典計算機無法解決的大規模計算難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舉個例子,使用億億次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求解一個億億億變量的方程組,所需時間為100年,而使用一臺萬億次的量子計算機求解同一個方程組,僅需0.01秒。
  • 比超級計算機還厲害!中國建成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機
    中國證券網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3日在上海宣布,我國科研團隊成功構建的光量子計算機,首次演示了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量子計算能力。這一成果打破了美國之前保持的9個量子比特操縱的記錄,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超導計算機的系統,使我國在超導體系量子計算機研究領域也進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  根據計劃,潘建偉研究團隊將計劃在今年年底實現大約 20 個光量子比特的操縱, 20 個超導量子比特樣品的設計、製備和測試,量子計算機的速度將會成指數增長。
  • 1973年8月26日中國第一臺百萬次計算機試製成功
    我國首臺運算每秒達100萬次的電子計算機在1973年8月26日試製成功!在1958年我國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僅用了兩年就研製出了第一臺計算機「107」,這臺計算機的運行速度每秒1500次,從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到第二代電晶體電子計算機用了5年時間,在1963中國自主研製出運算每秒達5萬次的電晶體電子計算機「109」(中國第二代計算機)。
  • 科技日曆|從無到有,我國第一臺億次巨型計算機「銀河-I」誕生
    「銀河」研製成功。他曾主持研製成功我國第一臺電子管專用數字計算機、第一臺全電晶體化通用計算機和第一臺百萬次級集成電路計算機。慈雲桂團隊調研起初瞄準的是美國德克薩斯儀器公司1972年研製的向量巨型機TI-ASC和CDC公司1973年推出的向量超級計算機STAR-100。但當接觸到美國克雷研究公司1976年研製成功的新型「克雷-1」巨型計算機後,又改為瞄準了這臺設計思想、性能更加先進的巨型機。
  • 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近日發布消息,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順利引出200兆電子伏特的質子束流,實現高能量級超導回旋加速器技術的關鍵突破
  • 寧波材料所:成功研製鎂空氣電池樣機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動力鋰電池工程實驗室在優化陰極空氣擴散電極的結構與製備工藝,以及開發高性能的錳氧化物氧還原催化劑的基礎上,成功研製出1000Wh鎂空氣電池樣機,詳見圖1所示。該電池由5個單體電池串聯而成,以AZ31鎂合金為陽極,以10%的NaCl溶液為電解液,以上述空氣擴散電極和錳氧化物催化劑為陰極。
  • 中山大學開設「馮·諾依曼」計算機實驗班—新聞—科學網
    馮·諾依曼是世界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和數學家,被譽為「現代計算機之父」和 「博弈論之父」。 「實驗班以美籍匈牙利科學家馮·諾依曼教授的名字命名,既是對科學家的致敬也是對培養卓越人才的期待。」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副院長楊宏奇表示,實驗班將配備優秀專任教師,配置優勢資源,推行本科生全員進科研實驗室等制度,培養強基礎、高素質的計算機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