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歲廈大「最強大腦」:39年前就會玩電腦
(本報記者林銘鴻攝)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文/本報記者佘崢 通訊員歐陽桂蓮)廈門大學昨天為中科院院士、廈大化學化工學院田昭武教授舉行從教70周年活動,也祝賀他90歲生日快樂,6月28日,是田昭武90歲生日。在廈大科藝中心舉行的這一活動,以科學論壇為主,同時也是廈大電化學創辦六十周年的慶典。 田昭武從事電化學研究,被認為是中國電化學的奠基人之一。
-
廈大教授孫世剛當選院士 另有兩名廈大校友榜上有名
廈大12院士9人在化院 這12名院士,9人在化學學科,2人在生命科學學科,1名在海洋學學科。 廈大化學化工學院是在化學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化學系成立於1922年,是廈大最早成立的系所之一,第一任系主任為留美博士劉樹杞教授。
-
廈大與北京的校地情緣——世紀興國夢,科教架彩虹
1951年,吳宣恭從廈大外文系畢業,服從學校需要,「半路轉行」任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時任校長王亞南的支持下,他到中國經濟學科教育重鎮中國人民大學,就讀政治經濟學研究班,系統地彌補充實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知識。首都許多高校也力邀廈大學者北上講學。建國初期,廈大著名化學家盧嘉錫受邀到北京大學等高校講授物質結構課程,為新中國培養了一大批結構化學師資。
-
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榮膺「中國化學會電分析化學終身成就獎」
"電分析化學終身成就獎"由中國化學會分析化學委員會設立,旨在表彰為中國電分析化學的科技創新和學科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電分析化學工作者。由本領域專家提名,不定期評選,在每三年一次的全國電分析化學學術會議上公布和表彰。
-
化學所在漆酶生物電化學和電催化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這些特點決定了在常規的電化學體系中,很難實現漆酶分子的直接電子轉移和基於此的生物電化學催化,儘管這些研究在生物電化學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活體分析化學實驗室毛蘭群課題組研究人員較早即致力於漆酶的電化學和基於此的生物燃料電池的研究。
-
沉痛悼念:著名電化學家,廈門大學周紹民教授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福建省勞動模範,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物理化學家,我國電化學學科的重要開拓者和貢獻者周紹民教授於2020年1月22日22時10分安詳辭世,享年100歲。周紹民先生1921年11月18日出生於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鎮。
-
麥立強榮獲2018年國際電化學能源科學與技術大會卓越研究獎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分享信息,整合資源交流學術,偶爾風月2018年8月13日至17日,2018年國際電化學能源科學與技術大會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本次會議是由國際電化學能源科學院(IAOEES)主辦的第四屆會議,與滑鐵盧大學和西安大略大學共同主辦。本次會議的議題範圍涵蓋燃料電池、電池、超級電容器、電催化、氫燃料和電化學基礎等領域,吸引了來自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名產學研代表參加。並邀請了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Arumugam Manthiram教授、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史丹福大學崔屹教授等知名專家學者作大會報告。
-
2020福建省高校排名,廈大第一,福州大學第二!
【軟科最新版】來福建必去廈門,去廈門必要打卡之地--廈門大學,簡稱「夏大」,創辦於1921年,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211工程「、「985工程」,國家重點綜合類公立大學。被譽為「南方之強「、「中國最美大學」,思明校區位於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翔安校區位於廈門市翔安區翔安南路;漳州校區位於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濱大道300號;馬來西亞分校位於雪蘭莪州雪邦沙叻丁宜。廈門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
-
張會剛: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原理
2020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決定實施儲能技術專業學科發展行動計劃,推動「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代表的高等學校面向能源革命戰略需求,培育高層次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團隊,增設儲能技術本科專業、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健全本碩博人才培養結構和完善空間布局。
-
2020年電化學分析主題網絡會即將召開,日程揭曉!
基於此,儀器信息網將聯合廣州大學在2020年11月5日舉辦「2020年電化學分析主題網絡研討會」,邀請電化學儀器研發及應用的專家,以網絡在線報告交流的形式,針對當下電化學相關研究熱點進行探討,為電化學相關從業人員搭建溝通和交流的平臺,促進我國電化學相關儀器技術及應用的發展。
-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教材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教材一等獎
日前,國家石油和化工網公示了2020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出版物獎評獎結果,我校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高鵬、朱永明、於元春編著的《電化學基礎教程(第二版)》獲得2020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出版物獎·教材獎一等獎。
-
黃維院士、朱紀欣教授課題組綜述|電化學能量存儲中生物質衍生碳材料的結構調控工程
研究進展文章系統地綜述了生物質衍生碳作為一種可持續,綠色電極在電化學能量存儲設備中的應用,重點從調控類石墨結構、層級孔結構、表面官能團結構、異質原子摻雜結構和複合結構的角度總結提高有效存儲位點和擴散動力學的各種機制,揭示了生物質衍生碳在鈉離子電池、鋰-硫電池和超級電容器中提升電化學性能的機理。
-
中國石油大學吳明鉑團隊在電催化還原CO2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吳明鉑教授領銜的新型碳材料團隊在高活性金屬氮碳材料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2019級博士生王小珊為第一作者,新能源學院吳明鉑教授和化學工程學院寧匯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第一署名單位。
-
中國催化化學奠基人蔡啟瑞院士辭世 享年104歲—新聞—科學網
新華網廈門10月3日電(劉默涵)廈門大學消息,國際著名化學家、教育家,中國催化化學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蔡啟瑞教授於2016年10
-
電化學冶金與電池電化學分會場---「中國有色金屬2018青年科技論壇」
電化學冶金與電池電化學分會場(8月22日下午和23日全天)電化學冶金與電池電化學分會場報告……(召集人:焦樹強、鍾勝奎、賴延清、張培新、羅紹華、蔣 凱、肖 巍、鍾 澄、楊海濤、黃 惠、蔣良興、王 偉)(1) 王明湧 北京科技大學 研究員
-
2017第十三屆全國電分析化學學術會議
2017年4月14日-16日,由中國化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儀器儀表會,江西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承辦的2017第十三屆全國電分析化學學術會議在南昌綠地華邑酒店隆重舉行。
-
多家廠商看好電化學工作站市場前景
儀器信息網訊 2014年4月10-15日,由中國化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聯合主辦,桂林理工大學承辦的「第十二屆全國電分析化學學術會議」在桂林舉行。
-
科學網—界面電化學:聚焦能源 前景可期
孫世剛:經過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連續三期的支持,創新群體項目成員主要在高指數晶面納米催化劑、電化學原位高時空分辨拉曼光譜、電化學能源體系界面微觀結構和分子水平研究等3個方向上取得了不俗成績,引領國際研究前沿。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吳明鉑團隊在電催化還原CO2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吳明鉑教授領銜的新型碳材料團隊在高活性金屬氮碳材料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2019級博士生王小珊為第一作者,新能源學院吳明鉑教授和化學工程學院寧匯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第一署名單位。
-
微生物對飛機油箱腐蝕的電化學研究
微生物對飛機油箱腐蝕的電化學研究中國民航大學重點科研項目(CAUC2009ZD0204)資助項目 摘要:本課題通過電化學方法研究了微生物對飛機油箱的腐蝕情況 2實驗 2.1實驗儀器、材料 本實驗主要用到電化學工作站和生化恆溫培養箱 IMes6電化學工作站 德國製造 SPX-150B-Z型生化培養箱 上海博訊實業有限公司醫療設備廠 實驗材料為油箱下表面材質 編號為7075-T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