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致呼吸道感染、角膜結膜炎、胃腸炎等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可致呼吸道感染、角膜結膜炎、胃腸炎等

6個月以上嬰兒、學齡兒童、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感染腺病毒

冬季天氣寒冷,人體免疫力低下,更易發生各種呼吸道及腸道傳染病,近年來,因腺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暴發疫情在國內外時有報導。腺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廣泛,人群腺病毒感染相當普遍,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曾發生腺病毒感染暴發和流行,我國曾於2006年在北方學校中發生過由腺病毒55型引起的學生群體中的呼吸道疫情暴發,以輕型病例為主,多在冬春季節流行。那麼,冬季該如何預防腺病毒,腺病毒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病毒呢?

為了讓廣大群眾對腺病毒的傳播途徑、發病原因、症狀、預防及治療方法有清晰的認識和了解,不斷提高自我防病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陝西省衛生計生委就腺病毒的相關科普知識進行詳細介紹,提醒廣大群眾密切關注自身健康,防控傳染性疾病。

腺病毒常侵犯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等,非常耐熱耐酸

腺病毒是一種引起人畜共患急性傳染病的病毒,常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結膜和淋巴結等,該病毒是在1953年由Rowe等人從人體腺樣組織中首次分離,1962年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將該新病毒正式命名為腺病毒。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屬於腺病毒科,哺乳動物腺病毒屬,根據其生物學性狀可將人腺病毒分為A~G共7組,目前發現68個血清型。腺病毒為二十面體立體對稱、無包膜的球形雙鏈DNA病毒。腺病毒在外界環境中的抵抗力較強,對酸鹼度及溫度的耐受範圍較寬,非常耐熱、耐酸,在4℃環境中可存活70d,在-40℃環境下可長期存活。病毒對脂溶劑、胰酶、木瓜酶、RNA酶及DNA酶有抵抗。紫外線照射30min可滅活,56℃加熱30min可將病毒滅活。

冬春季流行,多暴發流行於幼兒園、學校等封閉環境內

人腺病毒感染可在全年發病,但主要在冬春季流行,易在幼兒園、學校中暴發流行。夏季常因腺病毒汙染遊泳池的水而發生,會引起遊泳者咽結膜熱,也稱「遊泳池熱」。

人腺病毒會引起呼吸道、眼部、胃腸等感染,還可引起宮頸炎、尿道炎等

人腺病毒可引起急性發熱性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現為咳嗽、鼻塞、咽炎和扁桃體炎,同時伴有發熱、寒戰、頭痛和肌肉痛等,嚴重可導致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氣管炎、肺炎等;如若發生眼部感染,人腺病毒可致輕型眼部感染和咽喉炎的併發症,像濾泡性結膜炎可由許多型腺病毒引起,多為自限性;而角膜結膜炎則為重型感染,具有高傳染性,以急性結膜炎開始,擴至耳前淋巴結,隨後發生角膜炎;當病毒侵入胃腸,則引起胃腸炎,許多腺病毒在腸道細胞中複製,隨糞便排出,但大多數血清型與胃腸道疾病無關,腺病毒可引起嬰幼兒的胃腸炎,致腹痛、腹瀉;另外,腺病毒還能引起兒童急性出血性膀胱炎,尿中出現病毒;引起女性宮頸炎和男性尿道炎,常由性傳播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引起偶發或嚴重的病毒感染,尤其在器官移植患者中發生嚴重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肝炎。

人腺病毒可經空氣飛沫、密切接觸、糞口途徑及汙染水體傳播

人腺病毒通過呼吸道、眼結膜分泌物、糞便及尿液排出體外,經空氣飛沫、密切接觸及糞口途徑傳播,也能通過汙染水體傳播。6個月以上的嬰兒和學齡兒童、免疫功能低下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容易感染,是腺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約有一半人感染後沒有任何症狀,但有傳染性。腺病毒感染患者有很高的傳染性,還會造成醫院內感染。

腺病毒感染大多預後較好,年幼體弱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情較重

腺病毒感染大部分預後良好,單純腺病毒感染很少導致人死亡,但是對於年幼體弱者,特別是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情較重,愛滋病患者感染腺病毒會導致50%的死亡。腺病毒感染後體內會產生中和抗體,可獲得對同血清型的持久免疫力,因此機體對腺病毒的再感染能產生有效的免疫;母傳抗體能保護6月齡內的嬰兒免受嚴重的腺病毒感染。大多數感染病例病情輕,病程呈自限性,僅需對症處理,腺病毒感染目前尚無特別的抗病毒療法,治療以輔助性及對症治療為主,腺病毒肺炎目前無特效治療辦法,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中西醫結合治療。我國目前尚無安全有效的疫苗可以使用。

預防腺病毒,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期、規範治療

那麼,如何能減少腺病毒的發病?預防非常重要。對於腺病毒的預防首先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當集體單位、醫療機構或個人發現類似病例聚集現象時應及時向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有關部門報告;加強對遊泳池的衛生管理,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定期消毒、定期監測水質,保證遊泳池設施完善並能正常使用,做好有可能引發疾病傳播者的健康篩查,如發熱者、腹瀉患者、眼結膜炎患者或皮膚病患者等不得入池遊泳,以防傳染他人;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腺病毒暴發流行期間,相關管理部門可根據疫情控制需要,暫時關閉遊泳池、浴池等公共場所,避免疫情擴散;如若發現已經感染了腺病毒,要做到早期、規範的治療,防止併發症發生,輕症患者應居家治療休息,自覺避免進入公共場所或參與社交活動;患者的洗漱用具等物品要嚴格與其他家庭成員或同居室人員分開,不能混用,避免交叉汙染;患者接觸過的物品應擦拭消毒或煮沸消毒後使用。

冬春流行季勤洗手、外出戴口罩、少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

除此之外,冬春流行季儘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外出時戴口罩,避免接觸患者及其飛沫,以防感染。在腺病毒流行季節應少帶患兒到大醫院或在大醫院觀察室輸液,以防造成交叉感染,尤其是患上感、支氣管炎的小兒應儘量在附近醫院就診。

其實,腺病毒感染的預防措施和其他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基本相似,最重要的是平日裡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要做到勤洗手、不共用洗漱用品、勤消毒,不去衛生條件差、不規範的遊泳池和浴池等場所,平常多飲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室內多通風,保持室內環境清潔,再多加強鍛鍊,提高機體免疫力,就能很好地預防腺病毒。當然,如若發生上述症狀,還是應該及時就醫。 本組稿件由陝西省衛計委提供

相關焦點

  • 角膜炎和結膜炎的區別!
    角膜炎發生在角膜上,角膜俗稱「黑眼球」,是一個透明的無血管組織,光線由此進入眼內,使人們可以看到東西;結膜炎則發生於結膜,即覆蓋於上、下眼瞼內面和「眼白」上的透明黏膜組織,含有豐富的血管。
  • 結膜炎和角膜炎如何區分?護理結膜炎可用毛巾溫敷
    結膜炎和角膜炎症狀、程度不同 角膜與結合膜部位不一樣:角膜是構成眼球中央的黑眼球透明膜,角膜是一個透明的無血管組織,光線由此進入眼內,使人們可以看到東西; 結膜又稱結合膜,分為球結膜和瞼結膜,球結膜是指俗稱的白眼球表面的黏膜,瞼結膜 則是內襯於眼瞼表面的結膜; 所以,發生在角膜上的炎症為角膜炎;而發生在結膜上的炎症則稱結膜炎
  • 結膜炎用什麼眼藥水 結膜炎有哪些症狀
    炎症嚴重並遷延時,相鄰的乳頭可融合性增殖,形成巨乳頭,直徑大於1毫米。乳頭增生為結膜的非特異性改變,多見於過敏性結膜炎、春季卡他性結膜炎、巨乳頭性結膜炎(對角膜接觸鏡、人工角膜及長期結角膜異物的反應),以及沙眼和慢性結膜炎。結膜充血:表現為結膜表層血管的擴張,可以呈彌散性充血,也可表現為局部充血,充血的顏色多鮮紅,愈向穹隆區充血愈明顯,向角膜緣部充血減輕。
  • 研究:新冠病毒可通過眼結膜感染 1天後轉至呼吸道等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團隊首次發現新冠病毒可通過結膜途徑傳播的實驗證據,即恆河猴可通過眼結膜途徑有效感染新冠病毒,這為病毒預防,尤其是醫護人員的防護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持。基於臨床症狀、病毒載量檢測和血清學檢查,作者們發現,恆河猴可以通過結膜途徑感染新冠病毒,且病毒會在感染1天後,從結膜轉移到呼吸道和其他組織。
  • :需知結膜炎才是讓貓咪哭的元兇
    二、結膜炎的檢查要領結膜炎一般可以通過球結膜和瞼結膜,進行檢查。球結膜可通過瞼裂直接觀察到,簡單來說就是觀察眼縫部分;瞼結膜需將眼瞼翻轉才能觀察到。球結膜:有無充血、水腫、貧血等;瞼結膜:有無充血、貧血、腫脹混濁,黏膜面光滑還是粗糙,有無濾泡形成,有無分泌物及分泌物形狀和溼潤程度。
  • 眼睛發紅,是結膜炎還是角膜炎?5個區別教你辨清
    眼睛對於身體來講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平時大多數人會或多或少發生一些眼部疾病,如結膜炎和角膜炎,而由於結膜炎和角膜炎在發生的時候都會讓眼睛發紅,並且會有刺痛感,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這兩種眼部疾病是同一種,也都會採取相同的方法進行治療,卻不知結膜炎和角膜炎並不是同一種疾病,他們並沒有交集,在各種症狀上也有所區別。
  • 巴西紫癜熱,是由細菌感染導致,主要的臨床表現有化膿性結膜炎等
    而hiba(控制應變)只引起結膜炎,發現帶通濾波器應變含有質粒分子量為0.024,而控制應變含有質粒分子量為0.002。在雜化階段和胞外蛋白的控制應變均無質粒出現。由於上述差異,hiba細菌具有不同的致病性和不同的臨床表現。01容易感染巴西紫癜熱的人群有哪些?
  • 隱形眼鏡不能沾水 否則易致角膜感染
    但如果使用不當,會讓眼部感染機率飆升,甚至出現失明等嚴重後果。近日,網上就有一則新聞:英國一個姑娘因為用沾水的手碰了隱形眼鏡,感染了棘阿米巴角膜炎,導致右眼流淚不止、刺痛難忍,最後竟造成右眼失明。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眼科主任醫師白繼介紹說,棘阿米巴角膜炎是一種由棘阿米巴原蟲感染角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這種微生物存在於土壤、淡水、泳池、家畜體內等很多地方。
  • 女子用蒸汽眼罩後兩眼紅腫,患上結膜炎…醫生:不能這麼用!
    女子用蒸汽眼罩 怎知患上結膜炎 武漢的李女士曾經在出差途中,給自己戴了一片蒸汽眼罩。以往都是戴了能夠緩解眼疲勞,但這次沒過一會,她就兩眼紅腫。
  • 香港官方:近期頻發集體感染呼吸道合胞體病毒案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近來幾個月發生了集體感染可致命的呼吸道合胞體病毒事件。據悉,在過去兩個月,共有超過100人出現發燒、發冷病徵的呼吸道感染個案,44名受感染的長者中有2名染有長期病患者死亡,但未知死因是否與病毒有關。香港衛生署警告,長期病患者及兒童染病後,容易引起併發症,甚至死亡。
  • 結膜炎多久能好 結膜炎有哪些注意事項
    結膜炎是一種很常見的眼部感染的疾病問題,那麼大家對於這種疾病有多少的了解呢?結膜炎多久能好呢?結膜炎有哪些注意事項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關於這些方面的情況吧。結膜炎多久能好如果是紅眼的話,即急性的結膜炎,這種情況,必須要積極的應用藥物治療,可以用抗生素及抗病毒的滴眼液聯用,一般來說,在沒有應用沒激素輸液的情況下,一周到十天左右可以控制,如果有早期應用輸液治療,病程可遷延,延遲的可能的。
  • 隱形眼鏡戴10年 角膜真的會老得像60歲嗎
    不過,戴隱形眼鏡會導致角膜缺氧、水腫,手術前需停戴一段時間,讓角膜恢復自然狀態。  姑娘們總算能寬點心了吧。其實,能不能做雷射手術,關鍵是角膜厚度得達標,它與身高一樣,是一種遺傳特徵,多半在娘胎裡就決定了。
  • 若超過「這時辰」,或會與角膜「連體」!
    眼科醫生:若超過「這時辰」,或會與角膜「連體」!,眼球表面缺少了淚液的清洗潤滑,時間一長鏡片就會與角膜緊緊貼在一起。房水中乳酸含量增高,淚液交換受限或鏡片機械性刺激的物理因素等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併發症,如角膜敏感度降低、角膜新陳代謝下降、角膜感染、乾眼症,長期戴鏡可發生角膜變形及角膜新生血管、過敏性結膜炎等。這些併發症輕者引起眼部不適,重者可影響視力甚至失明。那麼「隱形眼鏡」一次最多戴多久?
  • 嬰兒結膜炎怎麼治療最快 9個月寶寶結膜炎多久能好
    嬰兒結膜炎怎麼治療最快1.畏光、流淚和眼瞼痙攣常常是這類患兒首先表現出的症狀,因高眼壓引起角膜上皮水腫刺激所致。早期可以是較強光線下有畏光表現,隨著病情進展,逐步出現流淚、眼瞼痙攣。由於嬰幼兒不會主訴,常常表現為用手揉眼、煩躁、喜歡埋頭等行為。
  • 結膜炎用什麼眼藥水
    結膜炎用什麼眼藥水?慢性結膜炎、眼睛充血、眼底出血怎麼辦好,但為難治之病。宜中西醫結合治療。1、對於有細菌感染因素者,可用抗生素眼藥水,每日3~4次。對於非感染因素,不可濫用,更不可常規作為安慰劑,如果想快一點好就用家祖眼睛充血秘方。2、可試點皮質類固醇類眼藥水,但不可長點,且應觀測眼壓。
  • 秋冬季節,如何預防諾如病毒胃腸炎?
    秋冬季節,如何預防諾如病毒胃腸炎?諾如病毒胃腸炎是如何傳播的?感染後有哪些症狀?該怎樣預防?今天就帶您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諾如病毒?諾如病毒具有潛伏期短、變異快、環境抵抗力強、傳播途徑多樣、感染劑量低的特點,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間造成傳播。所有人都普遍易感該病毒。人體感染諾如病毒後產生的免疫保護持續時間短,因此同一個人可重複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型別的諾如病毒。諾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發生,10月到次年3月是諾如病毒流行的高發季節。感染諾如病毒後有哪些常見症狀?
  • Cell子刊:眼角膜似乎可以抵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2020年11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指出眼睛的角膜似乎可以抵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感染。儘管單純皰疹病毒(HSV)可以感染角膜,並在免疫系統受損的患者中傳播到身體的其他部位,以及在眼淚和角膜組織中發現了寨卡病毒(ZIKV),但是導致COVID-19疾病的SARS-CoV-2病毒似乎不會在人類角膜中複製。不過,他們尚未確定角膜內部及其周圍的其他組織,如淚腺和結膜,是否容易受到這種冠狀病毒的侵害。
  • 健康測查,怎樣應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英文簡稱RSV,屬於副粘病毒科肺病毒屬,通常認為只有1個血清型。RSV是已知的嬰幼兒和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體之一,可引起毛細支氣管炎和肺炎,常會導致患者需要住院,甚至會造成死亡。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後,主要帶來細的毛細支氣管充血、水腫、粘液分泌增多,加上壞死的黏膜上皮細胞脫落而堵塞管腔,就會導致明顯的肺氣腫和肺不張,炎症也可累及肺泡、肺泡壁、肺間質,因此,也被認為是肺炎的特殊類型。應該如何識別和防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呢?帶著您的疑問來參加測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