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如果我們的眼睛發生不適應那會讓人感覺非常的難受。很多得了結膜炎的患者朋友不知道結膜炎發生時會出現哪些症狀,發生結膜炎的時候不清楚要用什麼樣的眼藥水來治療,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預防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結膜炎用什麼眼藥水
慢性結膜炎
如果是環境刺激的原因引起的,那麼儘量減少與其接觸,如減少到公共場所尤其是密閉室內像網吧之類的地方、減少與煙塵的接觸。如果是由過敏原引起,則避免與過敏原接觸。也有可能是由於長期使用眼藥水或眼藥膏所引起的,這種情況應該先停用正在使用的藥物,換成不含藥物及防腐劑的藥水,如生理食鹽水或人工淚液。用毛巾熱敷眼部,一天三至四次,每次五至十分鐘,也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急性細菌結膜炎
急性細菌結膜炎是最常見的細菌性結膜炎,常見於春秋季這種過渡季節,一般是散發性病例,但在特殊群體中也可以呈流行趨勢,如幼兒園、寄宿學校、或大學校校園內。這種情況可用類固醇眼藥水,減緩病症。 細菌性結膜炎,還必須配合使用抗生素藥水、藥膏,甚至口服或注射抗生素。
病毒性結膜炎
如果是病毒性結膜炎,可以選擇可地松眼藥水;細菌性結膜炎選擇氧氟沙星眼藥水;過敏性結膜炎,選擇皮質類固醇眼藥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皰疹病毒性結膜炎,不能使用皮質類固醇眼藥水。
結膜炎的症狀
結膜濾泡形成:結膜濾泡為結膜下的腺樣層內淋巴細胞增殖聚集所致,裂隙燈生物顯微鏡下可見濾泡呈半球或丘狀隆起,淡白色或灰白色,早期濾泡略帶透明,周圍繞有血管,但是其中央部無血管增生。由於結膜炎症程度及病程的不同,濾泡可散在分布,也可呈簇狀,而且大小可以不一,一般在0.5-2毫米之間。結膜濾泡形成常見於沙眼衣原體性結膜炎、病毒性結膜炎、結膜局部的藥物毒性反應。由於兒童腺體組織增生活躍,有時正常兒童下瞼結膜也可見散在性濾泡形成。
結膜乳頭增生:為結膜上皮細胞大量增殖,並伴有血管增生和炎性細胞浸潤所導致的結膜局部病變,呈點狀或小球狀隆起,肉眼下結膜表面為絨布樣,不光滑,裂隙燈生物顯微鏡下乳頭中央可見傘狀新生血管增生,使乳頭為紅色。炎症嚴重並遷延時,相鄰的乳頭可融合性增殖,形成巨乳頭,直徑大於1毫米。乳頭增生為結膜的非特異性改變,多見於過敏性結膜炎、春季卡他性結膜炎、巨乳頭性結膜炎(對角膜接觸鏡、人工角膜及長期結角膜異物的反應),以及沙眼和慢性結膜炎。
結膜充血:表現為結膜表層血管的擴張,可以呈彌散性充血,也可表現為局部充血,充血的顏色多鮮紅,愈向穹隆區充血愈明顯,向角膜緣部充血減輕。不伴明顯水腫時,推動結膜血管可隨之移動,並無觸痛。結膜表面滴用0.1%腎上腺素後,結膜血管充血明顯消失。當結膜炎症同時累及角膜或鞏膜或筋膜組織時,也可表現為結膜充血與睫狀充血同時存在,臨床上稱為混合充血。
分泌物增多:根據結膜的分泌物性狀可分為:水性分泌物、粘性分泌物、膿性分泌物及粘膿性分泌物。分泌物主要來源於淚腺、副淚腺、杯狀細胞、並混有滲出的炎性細胞、病原微生物及壞死的組織。一般講,水性分泌物多見於病毒性和藥物毒性結膜炎;粘性分泌物在過敏性結膜炎、春季卡他性結膜炎或伴有淚液分泌障礙的結膜炎中多見;膿性分泌物常是急性細菌性結膜炎特徵性表現;粘膿性行分泌物多見於沙眼或細菌性結膜炎。
膜和假膜形成:膜和假膜的形成常常是重癥結膜炎的表現。膜和假膜由炎性滲出物、壞死脫落的上皮細胞及病原微生物組成。滲出和壞死組織僅附在結膜上皮表面,其纖維蛋白成分與細胞層及細胞基底膜無明顯粘附,容易剝離,稱為假膜,常見於淋球菌性結膜炎、腺病毒性結膜炎、溶血性鏈球菌性結膜炎及自身免疫性結膜炎等。
如果滲出和壞死組織,尤其是滲出的纖維蛋白與上皮細胞層或上皮基底膜有明顯的粘附,不易剝離,用力分離常導致結膜的出血和潰瘍形成,則稱為真膜,常見於白喉桿菌的感染。
結膜下出血:結膜下小血管的破裂導致血液進入結膜下組織間隙中成為結膜下出血,可呈點狀或片狀,一般為鮮紅色,當出血量多時可為暗紅色,局部結膜可隆起,接近角膜緣區的小血管出血可形成結膜下局限性血腫。結膜下出血多見於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koch-weeks桿菌性結膜炎及嚴重的腺病毒性結膜炎。
結膜水腫:感染性和免疫性結膜炎症常伴有結膜水腫發生。球結膜和穹隆部結膜下組織疏鬆,大量炎性滲出或淋巴液回流障礙時,液體容易在結膜下聚集導致水腫發生。水腫可為局限性或呈瀰漫性。
淋巴結腫大:結膜的淋巴引流至耳前淋巴結和頜下淋巴結,在病毒性結膜炎、重症淋球菌性結膜炎及急性沙眼衣原體感染中常伴有耳前淋巴結或/和頜下淋巴結腫大,觸痛,在其它細菌性結膜炎極為少見。
1.不用手揉眼睛
當眼睛不舒服時,人們會下意識地用手揉。殊不知,手上的細菌最多。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一雙未洗的手可能藏有幾十萬個細菌,這些細菌會引起各種眼病,尤其紅眼病等。因此,千萬不要用髒手揉眼睛,如果眼睛不舒服,先把手洗乾淨,然後閉上眼睛,輕輕按一按。有異物時,也勿用手揉眼睛,應先閉上眼睛,等到眼淚大量流出時,再睜開眼睛眨幾下,多數情況下,淚水會將異物衝洗出來。
2.不亂用眼藥水
由於很多眼藥水都是非處方藥,因此不少人眼睛一不舒服就隨便滴一滴,結果越用越糟。不亂用眼藥水,用也得對症,眼睛紅了不一定就是炎症,也有可能是過敏,如果用了消炎的眼藥水,專家說這樣反而會更嚴重。一般只要是大包裝,超過0.4毫升的眼藥水都含有防腐劑。如果眼睛只是乾燥、疲勞症狀,我們一般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
3.不戴隱形眼鏡
現在普遍使用的隱形眼鏡,都是使用高分子材質製造的,透氧效果不好,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眼睛直接呼吸氧氣,使角膜缺氧,一旦有細菌、病毒侵襲,就特別容易感染。建議首選框架眼鏡,偶熱佩戴隱形眼鏡,最好半年驗一次光。
4.冬天多眨眼
冬天天氣很乾燥,再加上暖氣和空調的襲擊,更容易帶走眼膜表面的水分,讓眼睛幹上加幹。專家介紹在乾燥的季節,或者長時間看電腦、電視時,一定會多眨眼,這相當於給眼睛做保溼按摩。另外,眼睛不要對著空調吹,以免出現乾眼症。
5.連續用眼絕不超過40分鐘
專家認為,正確的用眼習慣是保護眼睛的重中之重。一次用眼超過40分鐘,就會休息10分鐘,眺望一下遠處,或者閉眼休息一會,這樣眼睛才不容易疲勞和乾燥。
6.外出要戴太陽鏡
眼睛很容易受到紫外線的侵襲,不但眼周皮膚會老化,對視力也有一定影響。因此,只要一出門,尤其是夏天或去紫外線比較強的海邊、高山,餘敏斌都會戴上太陽鏡。
總結:通過上文相信大家已經了解到在發生結膜炎的時候會出現哪些的症狀,同時我們在發生結膜炎的時候用哪些眼藥水比較好,結膜炎種類不同,所用的眼藥水也會有所改變。當然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的眼睛,讓它不受到傷害,上文中就為大家介紹了幾種可以預防結膜炎的辦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