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雄黃酒真能把白娘子打回原形嗎?到底有沒有白蛇?

2021-01-07 亞魯紫雲

這裡負責解釋貴州的野生動物、野生植物、野生石頭、野生空氣——解釋貴州野生的一切!1053種脊椎動物、8400多種野生維管束植物,每一樣都是傳奇。

提到端午節的習俗,許多人印象最深的是划龍舟、包粽子。當然,還有家家戶戶門前懸掛的艾蒿和香蒲,有些人家還會在端午節喝雄黃酒,或將雄黃粉灑在房屋的周圍,闢邪和驅蟲。有些人會在這一天從山上採來草藥煮水洗澡,據說有防疫保健作用。

門口掛艾草和菖蒲

端午節在門上掛艾草,這與道教創始人張陵張天師降妖除魔的傳說有很大的關係。在古代的傳說中認為端午以後百蟲生,各種邪穢會到人間來害人。傳說中張天師用艾草編成猛虎的形象,念動咒語,艾草就幻化成了猛虎,而手中的香蒲葉子幻化成了寶劍,張天師騎著猛虎,揮舞寶劍,驅散了妖魔,還人間以清靜。民間有一首歌謠這樣唱道:「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赤口上青天,百蟲歸地府」,講的就是張天師除魔的故事。因此,今天人們也在門前掛上艾蒿與香蒲,預示著張天師在邪惡難以靠近。

雄黃酒

「端午百蟲生,五毒盛」所說的「蟲」,不僅是昆蟲,而主要是「長蟲」,即毒蛇。在傳統文化中,毒蛇、蠍子、蜈蚣、壁虎、蟾蜍稱為「五毒」,認為端午節這一天五毒都會出來作亂,只有雄黃酒可以鎮得住它們,所以,許多人家都會喝雄黃酒。《白蛇傳》中白娘子就是因為在端午節喝下了雄黃酒,儘管道法高深,但依然現出了原形,差點沒把許仙嚇死。

今天不說百蟲,也不說五毒,倒來說說白蛇、青蛇究竟是什麼蛇?

按照《白蛇傳》中的描述,許仙是因為在前世放生了一條小白蛇,最後白蛇修煉成仙,幻化成人形前來報恩。那麼什麼蛇是白色的呢?

黃金蟒

其實大自然中沒有專門的白蛇這個品種,而許多的蛇類都有可能出現白化病,皮膚白化了。在蛇中白化現象最常見的是蟒蛇,現在寵物市場上人工飼養的黃金蟒,實際上就是白化的蟒蛇。

蟒蛇

蟒蛇是世界上最大的蛇,但它沒有毒,並不如人們想像中那麼可怕。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貴州的荔波、三都、平塘、羅甸、望謨、冊亨等地也有分布。蟒蛇是冷血動物,但它卻怕冷不怕熱,30多度的高溫恰恰是它最喜歡的環境,而如果是冷,只要環境溫度降到5、6度,它就會被凍死。蟒蛇是夜行性動物,白天基本躲在洞穴中昏睡。它的食量很大,每次可取一二十斤的山羊、鹿、麂子、豬等,也常取食鳥類、鼠類、兔子,還有其他的蛇類、蜥蜴、兩棲類,餓極了也吃同類。它一次的吞噬量可以超過自己的體重,一般是咬住獵物以後,用身體緊緊地纏繞在獵物身上,讓其窒息死亡以後再慢慢吞食。

蟒蛇活吞鱷魚

在繁殖季節雌性蟒蛇會釋放出一種特殊的氣味,讓雄性的蟒蛇聞到這種氣味後跑去與其幽會、交尾。然後雌蛇通過兩三個月的孕育,將受精卵變成蛇蛋產出,孵化蛇蛋繁殖後代。蟒蛇最多一次可以產100多枚卵,產完卵後,雌蟒蛇會用身體圍成一個窩將蛋圈在中間,就這麼不吃不喝地保持兩個月左右,等待小蛇孵出來。為了給蛋提供孵化的溫度,蟒蛇可以靠節律性的肌肉收縮使體內發熱,用這個熱量幫助蛇蛋的孵化。

「白娘子」有一個助手,就是小青,傳說是由一條青蛇幻化而來的。青蛇又是哪種蛇呢?

所謂青蛇,應該是顏色青綠的蛇。自然界中哪些蛇是青色的呢?細數,還真不少。像翠青蛇、綠瘦蛇、竹葉青、綠曼巴蛇、綠樹蟒、莽山烙鐵頭等都與青綠色扯得上關係。

翠青蛇

翠青蛇是遊蛇科的一種中型蛇類,沒有毒,整個身體綠油油的。在樹上和地上都活動自如,除東北外,中國許多地方都有分布。

綠瘦蛇

綠瘦蛇是遊蛇科瘦蛇屬的一種蛇,身體顯得比翠青蛇要瘦長一些。雖然它屬於遊蛇科,卻有後溝牙,有小毒,算是毒蛇。它在樹上行動很迅速,但是在地面就顯得很笨拙,行動遲緩。

竹葉青

竹葉青是蝰蛇科的一種毒蛇,也叫綠蝮、青竹標等。它的尾部有黃色,腹面也見黃色。有一種白唇竹葉青在唇的邊緣還有白邊。這種蛇也常在樹上活動,當人們經過它的身邊驚動了它的時候,它就會咬人。被竹葉青咬後會非常疼,但一般不會致命。曾經有一次在野外時,就有一條竹葉青掉到頭上,還好我戴著草帽,一下子把草帽和蛇拋到了地上,才沒有受傷。

莽山烙鐵頭

莽山烙鐵頭也是蝰蛇科的一種毒蛇,外表雖然也呈深黃綠色,但它身體上還雜有很多黑褐色的網紋,看起來並不是很純粹的青色。莽山烙鐵頭可以長得很大,最長的可以達兩米多,是毒蛇中的「巨無霸」,所以也有人稱它為「小青龍」。

綠曼巴蛇

在非洲還有一種身體綠色的蛇叫綠曼巴蛇,是眼鏡蛇科的毒蛇。它們活動非常迅速,具有眼鏡蛇的所有攻擊特徵。

綠樹蟒

在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還有一種小型的蟒蛇,叫綠樹蟒,身體也是綠的,主要在樹上活動。

看看,不管是白蛇還是青蛇,都與傳說故事中的白娘子和小青難歸在一起。但是蛇確實怕雄黃,撒一些雄黃粉有驅蛇的作用倒是真的。那麼蛇為什麼那麼怕雄黃呢?先留個懸念,最後請你來投票作答。

關於蛇類,這些冷知識你也許感興趣:

蟒蛇大部分是因「暴飲暴食」而死

別看蟒蛇體型龐大,實則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非常「自不量力」。蟒蛇暴飲暴食起來,簡直讓人懷疑它們是橡皮做的。因為它們視力有限,經常不自知地吞吃大型獵物,其實並不知道到底在吞什麼,然後因為暴飲暴食被漲破肚子。

蟒蛇

畫蛇真的可以「添足」

蟒蛇的洩殖肛孔兩側,有爪狀的後肢殘跡,平時是縮進去的,交配的時候可以起到固定雌蛇的作用。除了蟒蛇,還有很多比較原始的蛇類,也具有後肢殘跡。

蟒蛇的腳

目前爬行速度最快的蛇

產於非洲的綠曼巴蛇被認為是目前爬行速度最快的蛇之一,其時速超過每小時11公裡。以這樣的速度,穿梭在草叢間,相信人是追不上的,而且,大多數的獵物可能也難逃被捕捉的命運。

綠曼巴蛇

還記得上期專欄咱們提出的問題嗎?為什麼黔金絲猴愛挑食呢?你參與投票了沒?下載動靜APP的童鞋都提早知道了答案。

現在鄭重公布答案:黔金絲猴是有「苦衷」的,它們胃壁很薄,非常柔軟,消化能力不強,不適合吃過多的精糧。如果吃多了樹葉、樹皮等「粗糧」,食物容易在胃裡形成脹氣,影響它們消化。你選對了嗎?

最後,蛇為什麼那麼怕雄黃呢?

請你來投票↓↓↓同樣,下期專欄咱們公布答案。

如果你還有關於貴州野生動物、野生植物及野生的一切的任何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有問必答!

撰文:冉景丞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端午節喝雄黃酒,真能讓白娘子現蛇形?
    端午是萬家歡樂的節日,然而在幾百年前的大宋臨安城裡,這一天卻發生了一場愛情悲劇。經營藥品零售的許宣讓家妻白素貞喝下一杯雄黃酒,結果白娘子腹如刀絞,現出蟒蛇原形,嚇死了許宣。這就是「一杯雄黃酒引發的血案」。
  • 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看古人怎麼過端午?
    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葉能祛溼,古人很早就了解了它的好處,於是在潮溼多雨的端午節,古人就用祛溼的艾葉和菖蒲,加上殺菌的大蒜一起來祛除寒溼防止生病,所以艾葉、菖蒲、大蒜也被叫做「端午三友」。通過把它們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可以用來除病菌、驅毒避邪、佑護健康。
  • 蛇怕的到底是酒還是雄黃?冷知識了解一下
    哎,估計很多人都想到了,尤其是剛過完端午節,大家都知道喝雄黃酒就能防蛇,你看白娘子當年就是喝了雄黃酒,在許仙面前現出了原形!但雄黃酒真的能防蛇嗎?到底是雄黃防蛇?還是酒防蛇呢?民間有句話說「五毒醒,端午臨」,自古以來怎麼驅「五毒」,成了端午節日裡大家關心的大事,尤其是在醫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發現雄黃有助於驅五毒之一的蛇,這在南北朝時期的文獻裡就有記載,到明朝時期就逐漸發展成端午泡雄黃酒,可以驅蛇避瘟的說法,這也是《新白娘子傳奇》中,白娘子端午節喝雄黃酒現原形的背景!
  • 蛇害怕雄黃嗎?雄黃酒可以殺死蛇嗎?
    除此之外,在民間流傳度最高的莫過於雄黃,或者雄黃酒驅蛇,這一說法不僅體現在端午節要喝雄黃酒,還體現在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中,當白娘子飲用雄黃酒之後,就深感身體不適,之後現出原形嚇死許仙。 然而,這一說法早就被人民網闢謠:雄黃並不能驅蛇,而且蛇也不怕雄黃。
  • 小夥被蜈蚣咬傷 模仿白娘子「解毒」反中毒
    楚天都市報6月9日訊 昨日,29歲黃陂居民朱先生在樓下散步時不慎被蜈蚣咬傷腳趾,他想起以前看電視劇裏白娘子飲雄黃酒的情結,以為雄黃酒「驅妖避邪」,於是喝雄黃酒解毒,卻「中毒」更深。專家提醒,喝雄黃酒等同吃砒霜,市民們切勿模仿。
  • 雄黃酒為什麼可以驅蛇?
    提到蛇最怕什麼,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雄黃,但已經有實驗證明蛇根本不怕雄黃,如果外出露營將雄黃灑在帳篷周圍根本無法阻攔蛇的進入。 相反,我們夏天隨身常帶的風油精,以及廚房隨處可見的大蒜卻可以防蛇,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植物也能夠防蛇,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白蛇·緣起》知道白娘子對許仙的深情從哪來,玉簪才是主角
    當初《白蛇·緣起》宣布開拍的時候就有很多的觀眾期待,畢竟有著前邊《大聖歸來》和《大魚海棠》的動漫的好開頭,所以還是很值得期待的,尤其是電影的內容設定的是白娘子和許仙前世的故事,因此這對觀眾的吸引力還是蠻大的。
  • 農村有啥驅蛇好方法?
    除了那些巨型蟒蛇之外,一般在農村看到的那些蛇體型都不大,感覺人能打得過,但是看見了卻都害怕,聞蛇喪膽。夏季就要到來,在溼熱的環境當中蛇更容易出沒,想想就有點後背發涼。但任何動物都不可能處於生物鏈的頂端,人害怕蛇,蛇又害怕啥呢?
  • 小夥被蜈蚣咬傷喝雄黃酒解毒:結果反中毒
    昨日,29歲黃陂居民朱先生在樓下散步時不慎被蜈蚣咬傷腳趾,他想起以前看電視劇裏白娘子飲雄黃酒的情結,以為雄黃酒「驅妖避邪」,於是喝雄黃酒解毒,卻「中毒」更深。專家提醒,喝雄黃酒等同吃砒霜,市民們切勿模仿。6月8日下午3點多,朱先生穿著拖鞋在樓下的小區裡散步,無意中踩到一條軟軟的東西。
  • 少兒英語故事:端午傳說之白蛇傳的故事(雙語)
    另一個與端午節息息相關的中國傳統故事是「白蛇傳」。從前,在峨眉山上有兩隻蛇精,白蛇與青蛇。這兩隻蛇精運用法力將自己變成美麗的女子,併到杭州西湖遊玩。   When they arrived at West Lake they met a man named Xu Xian.
  • 如果歷史上這幾人能「靈光一閃」,我們早就全面超越西方了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類似的事件也曾在名人的身上發生過,如果當時他們能「靈光一閃」,現在的我們不知道該有多麼強大!一公元前640年左右,晉國公子重耳帶著一幫大臣四處流亡。流亡的日子是不好過的,一個叫頭須的隨從就開起了小差,不光自己偷偷溜了,還偷光了重耳團隊的糧食。
  • 民間千年風俗 端午節雄黃驅蛇 到底靠不靠譜?
    因為在大家的印象中,像蛇一類的毒物都懼怕雄黃,甚至有很多戶外運動者進山都會隨身攜帶雄黃驅蛇。而在影視作品中,雄黃酒更不是一般的厲害,連有千年道行的白娘子都被逼出原形。因為在大家的印象中,像蛇一類的毒物都懼怕雄黃,甚至有很多戶外運動者進山都會隨身攜帶雄黃驅蛇。而在影視作品中,雄黃酒更不是一般的厲害,連有千年道行的白娘子都被逼出原形。不過記者發現,網上關於蛇到底怕不怕雄黃,有著截然不同的說法。有動物專家說,根據經驗,蛇怕刺激性氣味,雄黃本身有刺激性氣味,可能會有驅蛇作用。
  • 《神都夜行錄》SSR妖靈白娘子怎麼獲取 白娘子獲取方式介紹
    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下神都夜行錄SSR妖靈白娘子獲取方式一覽介紹吧,感興趣的小夥伴們速來圍觀吧~~ 神都夜行錄SSR妖靈白娘子獲取方式... 在神都夜行錄手遊中SSR妖靈白娘子小夥伴們應該怎麼獲取呢?
  • 「端午節」所有知識的英文介紹都在這:雄黃酒居然是這樣翻譯的
    那麼作為我國這麼重要的節日,如何向世界友人們介紹「端午節」呢?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那些關於「端午節」的相關知識,是如何用英語來表達的吧。在廣東等南方地區,粽子裡麵包有五香肥豬肉和很多豆子,很多人還喜歡在粽子裡放一整個鹹蛋黃。在北京等北方地區,人們更愛吃包了豆沙的甜粽子。端午節喝什麼?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端午節傳統民俗有吃粽子、龍舟競渡、喝雄黃酒等風俗,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天乩之白蛇傳說》中冷凝值得同情嗎?
    其實本來沒有打算將電視劇《天乩之白蛇傳說》看下去,因為覺得這只不過是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的另類翻拍,至少是取用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中部分人物的名字,像白娘子,許宣,小青等等。不過故事情節卻也是大不相同,如果能夠將這些取自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中部分人物的名字領取他名或許更好。
  • 「Dragon Boat Festival」竟然是「端午節」,老外可真能整
    「龍船節」嗎?啥?「端午節」,那咋不說「粽子節」呢?「Traditional Chinese rice-pudding Festival」我們端午節也吃「粽子」呀~~~或許「龍舟」更能代表端午節吧 。粽子-Traditional Chinese rice-pudding這不到「端午節」了嘛,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跟端午節相關的詞彙N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