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這個女子惦記著大觀園,經常找機會進園子
陳能雄/文
香菱原是姑蘇一個鄉宦人家的千金小姐,可惜有命無運,年幼之時就被人拐走。她對自己的父母身世一無所知,確實人如其名,一生遭際真應憐(原名甄英蓮)。香菱長到十幾歲時,她有緣遇到馮淵這個痴情男兒,本以為自此罪孽可滿,卻沒有運氣得到幸福。半路殺來一個呆霸王薛蟠,又重新把她推入苦難的火坑。薛蟠起初是看中香菱的美貌,經常糾纏著薛姨媽把她配給自己做屋裡人。可是,薛蟠是個浮萍性子,把香菱弄到手後,才十幾天就失去新鮮感了。
以前,薛蟠眼中的香菱是一朵嬌豔的鮮花,現在看著就如馬棚風一般,他仍舊到外邊花天酒地。薛蟠回到家中,心情好的時候會對香菱好言好語,心情煩躁的時候就對她又打又罵。香菱遇到薛蟠就如那句「菱花空對雪澌澌」的讖語,慘遭摧殘蹂躪。她在薛蟠身邊為妾,過的日子可能還不如賈府丫鬟那麼舒適,襲人、晴雯等丫鬟還能得到賈寶玉的疼愛,紫鵑也被林黛玉當做好姐妹,而香菱卻沒有多少做人的尊嚴。她在薛蟠的屋裡過得一點也不開心,她羨慕大觀園裡姑娘丫鬟們的生活,經常想進園子逛逛。
在《紅樓夢》第二十四回中,林黛玉坐在山石上聽《牡丹亭》的唱詞,陷入深思,這時香菱突然用手拍了一下她的背部,嚇了她一跳。這個細節說明香菱與林黛玉關係密切,還有就是香菱一進大觀園,就變得活潑開朗,像許多天真爛漫的女孩子一樣,顯露出調皮淘氣的一面。這才是真實的香菱,以往她在拐子手中、薛蟠身邊,倍受折磨,少女的天性被漸漸磨滅。香菱對林黛玉有莫名的親切感,在她面前沒有太多的拘束,與她手拉著手說說笑笑,就如多年的好姐妹。林黛玉與香菱也很投緣,帶著她到瀟湘館喝茶下棋,聊聊刺繡女紅方面的話題。
香菱小時候沒有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但她畢竟是出生於書香門第的女子,骨子裡有一種大家姑娘的氣質,溫柔嫻靜,對詩詞文學更是由衷的喜愛。她每次到瀟湘館,都要翻看一下架子上的書籍。園中有這麼多好姐妹,又有那麼好的「圖書館」,怎能不讓香菱惦記著大觀園呢?薛姨媽要是有什麼事傳喚薛寶釵,香菱總會抓住這個機會,把這個差事討過來。只是她每次到大觀園都是來去匆匆的,不敢逗留太長時間,玩得不夠盡興。香菱多麼希望能經常到園中遊玩,最好是能在那裡住上一段時間,就不枉此生了。
後來,機會終於來了,薛蟠被柳湘蓮打了一頓,他為了躲羞,就南下做生意。香菱想搬到園中與薛寶釵作伴,又怕薛姨媽說她貪玩,心中充滿嚮往之情,嘴上卻不敢說出來。薛寶釵猜中香菱的心思,就主動對母親說讓她搬到蘅蕪苑住,和自己一起做針線活。其實,薛寶釵並不是真的把香菱當做下人來使喚,讓她跟自己做活。她只是憐憫香菱的遭遇,如今有這個機會,就讓她開心地過上一年半載的好日子,遂了她的心願。香菱一進園子,就歡歡喜喜地去找林黛玉,要跟她學習詩詞。林黛玉愉快地收下這個弟子,在她的精心指導下,香菱的詩詞水平突飛猛進。
香菱知道這樣的好機會極其難得,她珍惜在大觀園裡的每一天,努力學習詩文,竟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她走路吃飯都在想著寫詩,就連做夢的時候都會念著詩句,整夜在說夢話。她珍惜每一個學習的機會,比如在賈寶玉生日宴會上,要書寫鬮兒,香菱一看到筆墨紙硯就技癢,主動搶著去寫。大觀園的姑娘們都很喜歡香菱,賈探春要寫個帖子,舉薦她加入詩社。為了激勵她學詩,賈探春說凡是會寫詩的人,都可以畫入《大觀園行樂圖》。史湘雲與香菱更是志趣相投,兩人每天都在嘰嘰呱呱地談論詩詞。香菱與大觀園的姐妹們一同起社吟詩,度過了一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時光。
大觀園給香菱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以至於她後來搬出去住,還時常打聽園中姊妹的近況,總想找機會進園子。在《紅樓夢》第七十九回中,賈寶玉一個人在紫菱洲邊上吟歌,這時香菱走了過來,她拍著手笑道:「才剛我們奶奶使人找你鳳姐姐的,竟沒找著,說往園子裡來了。我聽見這話,我就討了這件差事進來找他。」可見,香菱即使在薛蟠回到家中的時候,仍舊對大觀園念念不忘,只要是和園中有關的差事,她都要討過來做。
香菱接下來問寶玉:襲人這幾日可好?晴雯怎麼沒了?二姑娘怎麼這麼快就搬出去了?一連串的問話,賈寶玉還沒有回答一個,她仍是喋喋不休地往下說,恨不得把園中的姊妹全部都問個遍。香菱人雖然在外面,心卻記掛著大觀園的姐姐妹妹,念著這裡花草樹木、亭臺樓閣,還有那點點滴滴、如煙似夢的美好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