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自天空墜落,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就有不少記載。最早的記錄還在商朝,當時是下了一場隕石雨,百姓不識隕石為何物,便以為是天降災禍,於是紛紛祈禱,希望天神能夠寬恕人間。
對此氏族對隕石的注意力也越來越強,他們也希望通過這莫名的外來之物來建立於天機的聯繫,以此獲得更多的奧秘。
在之後的朝代中,許多史書上也曾經記載過隕石墜落的記錄,他們都認為這是天降災難的象徵,是用來檢討自己的行為,連國君都準備以這種現象的發生作為國情災難的警戒。
不過在歷史上記得最詳細,最具有代表性的應該是沈恬夢溪筆談裡面的隕石墜落。在當時就說,天上突然降下一顆奇怪的大石頭,石頭降下來之時,滿天都是猩紅的顏色。
人們擔心以為觸怒天神,便紛紛跪下來求饒逃命,但他們沒想到的是,那顆原本發著光的巨大石頭便向自己的後方砸去。
人們都料定,那必定是一塊極其大的石頭,於是許多人便繞過村莊,走向那個閘區的東南方向,但是到達此地後卻發現,那裡只有一個杯子大小的坑洞,走近一看發現坑洞裡只有一顆小小的石頭,渾身散發著紅色的光芒,並且石頭還散發著陣陣熱量。
這塊奇怪的石頭使得百姓們非常驚訝,不敢去輕易觸碰它,只得暗暗的等這塊石頭還會不會有什麼變化,直至它的光芒和熱量都消失了,人們便開始想辦法用鋤頭把這個小洞刨開,取出了這塊石頭,找來一個小盒子,好好的保存。
這件事情也被傳到了周圍的鄉村之中,不久之後,這塊石頭越傳越廣,傳的神乎其神,惹來了不少好奇之人想來參觀。
這件事情傳到了一個有名望之人的耳朵裡,他也來到了這裡,欣賞了這塊獨特的石頭,就在北宋時期,將這件事情記載,因此得以被世人所知曉。
除了在北宋時期出現過隕石墜落的現象,在明清時期隕石墜落的次數也比較多,並且明清時期的皇帝非常看重這些石頭的保存。所以在那個時期,流傳下來的隕石也自然也比較多。
不過在當時的古代時期,人們會將這種現象稱之為比較可怕的災難預警,在史官中流傳的更是神乎其神,說是天降不詳,國家遭殃之類的話。不過隨著科技發達,人們研究得更徹底一些,直至現在這種隕石所造成的傷害也比較少了。
在北宋時期對隕石墜落的詳細記載,確實給史學家們帶來很大的調查空間。至少在天體運動方面,為他們獲得了有利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