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成像原理來看。DR 是一種X射線直接轉換技術,通過平板探測器接收X射線,由探測器上覆蓋的晶體電路把 X射線光子直接轉換成數位化電流;CR 是一種X射線間接轉換技術,圖像板受X光照射後發出螢光,以潛像的形式儲存空間圖像中殘留的X光強度變化。掃描儀掃描圖像時,潛像信號經雷射轉化為可見光,通過光電系統送到計算機成像;膠片成像是X射線照射到膠片的乳劑層,其中的滷化銀晶體發生化學反應,留下影像。
第二,從圖像質量來看,包括圖像解析度及曝光寬容度。
就圖像解析度而言:DR 系統不存在光學模糊,其清晰度主要由像素尺寸決定。空間解析度高,動態可調範圍寬,有豐富的圖像後處理功能,從而可以獲得滿意的診斷效果;CR 系統由於自身結構,在受到 X光照射時,圖像板中的磷粒子使 X 射線存在著散射,引起潛像模糊;膠片成像中高質量的膠片碘化銀顆粒大小可以達到十幾微米甚至更小,因此膠片可以達到非常高的解析度。
就曝光寬容度而言:相對於X射線膠片成像技術, CR 和 DR 由於採用了數位技術,動態範圍廣,都有很寬的寬容度。
第三,從工作流程來看。
DR系統中,探測器可固定於設備內,技術人員無需移動,減輕了勞動強度,且曝光速度快,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CR系統產生一幅圖像需要先把IP板曝光,再拿掃描儀讀出,整個過程需要多個步驟,時間較長;膠片成像則有三個階段:顯影定影可見影像形成,可以通過人工手洗完成,也可以通過膠片洗片機完成。
第四,從圖像存儲來看。
CR和DR數字圖像,可利用計算機的海量存儲,以數位化的電子方式進行管理,將不再需要龐大而難於保管的底片庫。傳統膠片保存、管理、查詢則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時間,且膠片會隨保存時間逐漸變質。
最後,從設備環保來看。CR和DR都消除了膠片衝洗中工業重金屬的汙染與有害廢水的產生,有利於環境保護。
總的來說,雖然從適應環境來講,膠片成像優於數字成像,但不管是成像速度還是其他方面,膠片成像技術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化生產的需求,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數字成像會逐步取代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