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技術專家埃德加·戴爾(Edger Dale)在他的《視聽教學法》一書中,研究了錄音、廣播等視聽教學手段怎樣在教學中使用,會產生怎樣的教學效果等一系列問題,總結出一系列視聽教學方法,提出了相關的教學理論,這就是視聽教學理論。
由於戴爾把人類獲取知識的各種途徑和方法概括為一個「經驗之塔」來系統描述,因此,人們又將這一理論稱為「經驗之塔」理論。
戴爾認為人類學習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來獲得知識:一是由自身的直接經驗獲得;二是通過間接經驗獲得。他提出的「經驗之塔」理論把人類學習的經驗依據抽象程度的不同分成三類十個層次。
戴爾之所以提出「經驗之塔」理論,是讓人們認識人類認知途徑,根據人類的這種「從簡單到複雜,從形象到抽象,形象和抽象相結合的認知規律」,選擇合理的學習方式,使自身的認知過程符合這一認知規律,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戴爾的「經驗之塔」是一種形象化的比擬,用來說明學習經驗以直接參與到用圖像代替,再用抽象符號表示的逐步發展過程。依照心理學的概念來劃分:
1.塔的底部(做的經驗)可稱為實物直觀;
2.塔的中部(觀察的經驗)可稱為模象直觀;
3.塔尖(抽象的經驗)可稱為語言直觀。
由於實物直觀不容易突出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徵,容易把學習者的注意力引向事物的非本質方面,並常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語言直觀所依靠的表象是神經暫時聯繫的恢復,其反映事物的鮮明性和可靠性都不如知覺,因此棄二者之短的模象直觀(視聽的經驗)就有了重要意義。
戴爾認為,在將現實的感覺事物一般化的過程中,起到有力的媒介作用的就是半具體化、半抽象化的視聽教材,由於視聽方法所開展的學習經驗,既容易轉向抽象概念化也容易轉向具體實際化。他還指出,教學中所採用的媒體越是多樣化,所形成的概念就越豐富越牢固。
如今網絡、各種視聽輔助教具的充分運用,使塔的中部模象的直觀性得以特別增強,並更容易轉向塔的兩端——抽象概念化和具體實際化。
在培訓活動中,白板、大白紙、投影儀、錄像機、LCD、錄音帶、錄像帶、幻燈片、電影剪輯材料、音樂等多種媒介的使用,正是遵循了戴爾所提出的「媒體多樣化,所形成的概念就越牢固」的原理和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