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收購EMC對中國的影響:華為、聯想可能受傷

2020-11-25 TechWeb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3消息,戴爾周一宣布以67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數據存儲巨頭EMC,這也成為科技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筆併購交易。外媒發表評論文章,盤點了這筆科技界最大交易背後的贏家和輸家,並分析將擴大其在中國的原有業務優勢,而華為和聯想在企業級市場或將因此而受創。

以下為文章全文:

戴爾宣布以67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EMC。儘管EMC即將離任的CEO喬·圖奇(Joe Tucci)在一份聲明中自稱公司未來依舊一片光明,但這筆交易卻令本就處境不妙的眾多EMC員工和客戶雪上加霜。

戴爾收購EMC被稱為是科技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筆併購交易,但這筆交易卻無法解決兩家公司當前面臨的一系列重要問題。他們仍在生產那些15年前深受用戶歡迎的產品,但現在這些產品的銷量幾乎沒有增長。縱觀歷史,戴爾和EMC均未能以產品創新或併購的形式來消除這種問題。

2013年9月24日,EMC董事會主席兼CEO喬·圖奇在舊金山的甲骨文OpenWorld 2013大會上講話

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筆交易的硬體和輸家:

贏家

EMC董事會主席兼CEO喬·圖奇

EMC董事會主席兼CEO喬·圖奇是這筆交易的最大贏家。畢竟,這位68歲的掌門人在今年2月就打算退休了,只是一直沒有這樣做。現在,他可以安度晚年了——據Equilar報導,他將獲得2720萬美元的補償金,如果他在這筆交易宣布之前退休,則只能拿到大概12.4萬美元——圖奇很清楚戴爾將會繼承EMC的遺產,也很清楚戴爾將保留哪些業務,賣掉哪些業務,以及將哪些人裁掉。

圖奇在一份聲明中稱:「我對我們在EMC創造的一切感到非常自豪——EMC原本只是波士頓一家卑微的創業公司,後來發展成為一家具有全球規模的世界級科技公司,始終致力於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圖奇相信,這筆交易將有助於EMC所有利益相關方適應新形勢。「但是,我們看到當前行業的變革潮流是前所未有的,若想順勢而為,我們就必須創建一家適應這種新時代潮流的新公司。我完全相信,EMC與戴爾的合併對我們的客戶、員工、合作夥伴和股東而言都是共贏的結果,」圖奇說。

戴爾公司創始人及CEO麥可·戴爾

作為戴爾公司創始人及CEO,麥可·戴爾(Michael Dell)也將享受「勝者為王」的榮耀。他曾在2013年以大約250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戴爾公司的私有化,並在當時的交易中負債120億美元。

戴爾在10月11日就開始為這一交易造勢。他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這將創造一家全球領先的公司。這種私有化結構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靈活性。我們會繼續帶領戴爾公司進入與IT行業發展最為相關的一些領域。這筆交易只會加速這一進程。」

銀行

戴爾目前正與一些銀行保持接觸,計劃至少募集資金400億美元以完成這筆交易。這種商討肯定對這些銀行有好處。據彭博社報導,戴爾接觸的銀行包括摩根大通、巴克萊和瑞士信貸等。

此外,不少投資銀行也將從這筆交易中獲得不錯的收入,比如摩根史坦利、Evercore Partners、Needham & Co、摩根大通、瑞士信貸、巴克萊、美銀美林、花旗集團、德意志銀行證券以及高盛等。

對衝基金Elliott Management

從去年開始,EMC就面臨著來自Elliott Management的巨大壓力。Elliott Management是一個旗下管理著270億美元的對衝基金,持有EMC 2.2%股份,並要求EMC完成其所持81% VMware股份的免稅分拆。毫無疑問,Elliott Management也將因這筆交易而賺得盆滿缽滿——畢竟,EMC當前股價比收購傳聞最早曝光時高了近30%。

Elliott Management高級投資組合經理傑斯·科恩(Jesse Cohn)表示:「Elliott很高興通過追蹤股票從VMware的上升勢頭中受益——我們既受益於戴爾重組過程帶來的協同效應,也受益於VMware股票今後更好的流動性。」

EMC的競爭對手

EMC目前正與大量發展迅速的創業公司和傳統大型企業進行競爭。在麥可·戴爾對兩家公司進行整合的過程中——據彭博社報導,這筆收購可能需要一年時間才能完成——客戶可能無法獲得最優質的服務,畢竟EMC的員工們更關心自己是否會失業。這將給EMC的競爭對手創造機會,他們將憑藉更好的服務和價格,追逐EMC和戴爾的現有客戶。

輸家

EMC員工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在戴爾完成對EMC的收購後,合併後的公司將背負著高達400億美元的債務。考慮到當前高風險債券(junk bonds)高達7.73%的利率,那麼戴爾承擔的利率有可能達到8%。因此,在收購完成後的18至24個月內,這家公司必須想方設法支付每年32億美元的利息。

與此同時,許多EMC高管將會被戴爾的高管所替代。同樣的一幕還會發生在EMC的許多業務部門身上,包括財務、人力資源、採購和IT等。

我們可以從惠普收購康柏的交易中一窺科技行業併購對員工的傷害。2002年,惠普以2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康柏,現在的美國總統候選人卡莉·菲奧莉娜(Carly Fiorina)當時是惠普CEO。

據CNN報導,在菲奧莉娜1999年最早擔任惠普CEO時,惠普和康柏的員工總數為14.81萬人。在2002年兩家公司合併之後,有3萬人丟了工作,佔員工總數的20%。

如果戴爾和EMC的員工總數達到17.78萬人左右,而最終裁員比例也為20%,意味著最終將有3.556萬人被裁。2015年初,EMC的員工總數為6.8萬,而第一季度已經裁員1500人。《福布斯》的數據顯示,去年10月,戴爾的員工總數為11.13萬人。EMC在麻薩諸塞州擁有大約9700名員工,其中許多人恐怕會被裁。

兩家公司的現有客戶

對EMC和戴爾的競爭對手有利的地方,恰恰也是對現有客戶的不利之處。在短期內,由於大量直接面向消費者提供服務的EMC和戴爾員工更關心如何保住自己的工作,針對客戶的服務質量肯定會大打折扣。

不過,這筆交易的核心理念是,客戶想要在一家公司獲得能所有滿足其計算需要的服務。但這種想法可能只是管理層的一廂情願。實際上,這種一站式服務只會讓客戶支付更高的價格,也使他們無法享受到技術改善帶來的好處。

麻薩諸塞州房地產市場

為了支付巨額利息,戴爾還不得不減少在房地產方面的費用。據《波士頓商業雜誌》報導,在麻薩諸塞州Route 596二級市場掛牌出售的房產中,大約32%屬於EMC。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olliers International發布的報告,這其中就包括霍普金頓總部、哈德遜以及附近馬爾堡、威斯特伯魯、索思伯勒和諾斯伯勒周圍380萬平方英尺(約合35.3萬平方米)的辦公空間。

幸運的話,在EMC被裁的員工可以在當地找到工作。對於找不到工作的EMC前員工,他們有可能會出售手中的房產,從而讓當地房價面臨更大的壓力。不過,這筆交易對兩位CEO和銀行家們來說絕對是利好消息。因此,最終只有1%的人能從中受益。

對中國科技行業影響

合併增強在中國市場優勢

據調研公司IDC預計,交易將使戴爾和EMC在中國數據存儲市場的合併份額超越華為,升至行業第一。EMC在去年佔據中國存儲市場的龍頭地位,不過在今年上半年其已被華為超越。華為今年上半年在中國數據存儲市場的份額為16.8%,排名第一;EMC的市場份額為15.2%,排名第二;而戴爾則以5.3%的份額排名第六。

由於剛宣布不久,中國政府目前尚未就戴爾收購EMC發表置評。香港伯恩斯坦(Bernstein)公司分析師阿爾貝託·莫爾(Alberto Moel)認為,由於EMC在中國存在著足夠強大的競爭對手,所以該交易不太可能會面臨中國監管者強烈的監管障礙。戴爾和EMC的聯合將會增強這兩家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但它們還遠未到能夠控制整個市場的程度,莫爾說。

中國近年來開始越來越多的向外界展示反壟斷肌肉,其中有些案例甚至並不涉及中國公司。中國監管者去年阻止了全球三大貨櫃貨運公司欲組成貨運聯盟的計劃,而該計劃此前均已獲得美國和歐洲監管者批准。在2013年4月,大宗商品巨頭嘉能可(Glencore PLC)在獲得歐洲和美國監管者批准五個月後,在同意出售其一處銅項目的情況下,終於得到北京的許可,成功收購礦業公司斯特拉塔(Xstrata)。

企業市場:華為和聯想將受創

雖然中國監管者不會阻礙戴爾和EMC的結合,但它們的聯盟卻可能對中國科技行業兩大玩家——華為和聯想產生一定影響,因為這兩家中國公司均擁有進軍海外的野心。

聯想在過去兩年運營著一家與EMC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為中小企業生產數據存儲產品。IDC中國區主管凱蒂·富奧克(Kitty Fok)認為,戴爾的收購意味著聯想與EMC的合作關係將很快終結,未來聯想只能去尋找別的合作夥伴。

對此聯想發言人回應稱,已在收縮與EMC的合作關係,並稱這與戴爾的收購無關。

「為了符合我們的戰略,我們已在縮小與EMC合資公司的運營規模,而且我們認為,戴爾收購EMC並不會對聯想的未來計劃產生影響,」聯想發言人說。

意欲在中國及海外增強其企業業務的華為也將會面臨一個更強大的競爭對手。分析師稱,戴爾與EMC的結合將會帶來更豐富的存儲產品組合和更大的規模經濟效益。雖然戴爾和EMC在全球最大的競爭對手全是NetApp、惠普和IBM等美國公司,但華為也在逐漸成為其在中國及海外市場的重要競爭對手。

華為發言人目前尚未回復置評請求。

目前,華為和聯想均在尋求成為企業計算市場的全球性主要玩家。為此,聯想在去年斥資收購了IBM的x86伺服器業務;而以向運營商提供電信設備起家的華為,近年來也在努力擴大其企業客戶基礎。(編譯/清辰 昷反)

相關焦點

  • 戴爾收購EMC 意在雲計算
    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外界人士並不看好這一宗收購案例,因為從財務的角度來看,戴爾因此背負的債務壓力著實壓力山大,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則表示,670億美元的高額「聘金」並不值得,因為當前戴爾的債務壓力已經較大了,而如今又用670億美元收購EMC,意味著戴爾還需要增加超過400億美元的債務,如此大的債務量將對戴爾造成沉重的壓力。
  • 盤點戴爾收購EMC得與失
    在收購Compellent之前,戴爾存儲一直在中低端市場徘徊,而併購Compellent之後,戴爾進入了中高端市場。不過,從業務體量、市場地位、產品線豐富程度、技術含量等方面綜合來看,Compellent都不可與EMC相提並論。當年,戴爾收購Compellent只是增加了一條存儲產品線而已,即使有收購或整合失敗的風險,頂多影響的是戴爾的一小部分業務。
  • 傳聞成真:戴爾收購了EMC公司
    一直以來有個謠言聲稱:Dell要收購EMC,所有人都認為這個是一個彌天大謊。但事實證明,這件事竟然是千真萬確的發生了。戴爾與EMC已經籤署了一份最終協議,戴爾將收購EMC。這筆交易價值670億美元。根據交易條款,EMC股東將獲得每股24.05美元的現金,除了看管股票與EMC的經濟利益,還將獲得在VMware的一部分業務。
  • 為什麼說戴爾和EMC的交易沒啥意思?
    如果戴爾收購EMC成真的話,無疑將成為科技史上最大的一筆收購案。36歲的EMC以存儲聞名於世,坐擁約500億美元的市值,31歲的戴爾以賣筆記本電腦諸為世人所知,趕在而立之年到來的前一年完成了私有化。此消息一出,大家開始把目光投向了雙方的財務細節。比如許多人反覆提到戴爾120億美金的債務,於是許多人納悶兒:現在又要買市值500億美金的EMC?
  • 與EMC 戰略合作:聯想緊急啟動轉型
    儲存領域 聯想以 OEM 和代理銷售兩種方式銷售 EMC 的存儲產品,藉助聯想在中國的營銷渠道和品牌口碑,先在中國取得突破。 NAS 存儲領域 合資成立一家新企業,專攻 NAS 存儲服務。聯想出資,EMC 出 Iomega 公司的一些資產和資源。目標為中小企業和大企業的分支機構。成立之後聯想將佔 51% 的股權。
  • 總額670億美元——戴爾收購EMC交易完成
    去年秋天,有一個謠言開始流傳——戴爾有興趣收購EMC。在去年10月12日,戴爾宣布它將為收購EMC支付670億美元,這一驚人天價在創造了紀錄的同時也用事實證明了這一傳言千真萬確。在將近一年後的今天,「無論是好是壞,是貧窮還是富有」,戴爾和EMC都將正式聯姻。
  • 收購EMC後戴爾擬裁員3000人 美國是重災區
    戴爾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9日消息,據彭博社報導,不具名知情人士透露,完成收購EMC的交易後,戴爾科技計劃裁減200-300名員工。戴爾收購EMC是有史以來科技圈最大規模的收購交易。
  • 科技史上最大併購案,戴爾600億完成收購EMC
    去年10月,戴爾醞釀了一起科技史上最大併購案——600億美元收購EMC,時隔近一年,這一收購終於塵埃落定了。戴爾已經宣布,公司完成了600億美元收購EMC的併購協議,合併後的公司名變更為戴爾科技( Dell Technologies),不過,總部將設在EMC所在的麻薩諸塞州霍普金頓,而業務重心也將變更為雲服務和存儲領域。戴爾公司董事會主席麥可·戴爾表示,隨著企業計算市場轉向新技術和雲服務,傳統伺服器和存儲硬體市場將會進行重組。
  • 戴爾&EMC收購案正式結束之後要關注的問題
    9月7日,戴爾-EMC收購案將正式結束。各路人馬都在盯著戴爾和EMC存儲重疊產品相關的風吹草動,想知道是否會有一場產品淘汰賽看看。但至少目前為止,毫無徵兆。而一家伺服器公司如果想讓存儲軟體用它的伺服器,那麼隨著運行認證的軟體供應商產品,就經常要有一個滿足渠道的戰略,比如思科或聯想伺服器,可用於思科和聯想渠道合作夥伴。而諸如Maxta 等公司的HCIA軟體產品可能並經常會出現重疊和競爭,但伺服器供應商不關心,你運行在我的伺服器上就可以了。
  • 戴爾670億美元收購數據存儲公司EMC
    10月12日,全球計算機巨頭戴爾公司發表聲明,同意以670億美元收購數據存儲公司EMC。這筆交易打破了晶片製造商安華高科技公司以370億美元收購博通的科技併購紀錄,從而成為全球科技市場最大規模的併購交易。
  • 科技界最大併購案塵埃落定:戴爾4000億元收購EMC
    據《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報導,戴爾今天宣布,已完成對數據存儲公司EMC的600億美元收購交易。這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筆科技公司併購交易。合併後的新公司將命名為戴爾科技(Dell Technologies),旨在成為面向企業的一站式信息技術銷售平臺。
  • 戴爾收購EMC創科技史最大併購 670億買來內憂外患?
    此次能夠以670億美元的天價出售給戴爾,可以說EMC的一種幸運。  4.戴爾欲求變身企業服務提供商,EMC能夠為戴爾實現互補  正如前所說,戴爾的轉型方向是朝著」企業計算機服務提供商「邁進,此番戴爾收購EMC似乎是一個理想的選擇。EMC的這些服務對於轉型中的戴爾來說有著很強的互補性。
  • 科技界歷史上最大合併案完成:戴爾花 600 億美元收購 EMC
    9 月 7 日,戴爾在官網宣布已經完成對 EMC 公司的收購。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這筆收購的價格約為 600 億美元,是科技界史上價格最高的一起收購案例。圖自:eweek2015 年 10 月,戴爾宣布了對美國數據存儲巨頭 EMC 的收購計劃;當時 EMC 的市值為 536 億美元,而戴爾顯然是溢價收購。從宣布到收購完成,前後經歷了近 11 個月。
  • 聯想戴爾廣告之爭成經典案例
    很多人指出,廣告裡的中年人顯然是指PC企業的分銷商,戴爾是在告訴消費者:「電腦在到你們手上之前,被分銷商佔了便宜。」而聯想則擁有目前中國最龐大的PC分銷商隊伍。  事件發生後,《每日經濟新聞》率先刊發《聯想炮轟戴爾廣告》一文,並對此事進行了跟蹤報導。  此後不久,戴爾一名美國銷售人員煽動性的郵件被公布於眾,「郵件門事件」再次引起廣泛關注。
  • EMC和戴爾或於本周達成協議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數據存儲巨頭EMC最早將於本周一公布與戴爾的收購協議,但該公司也計劃尋找其他可能的收購方。 據悉,EMC目前的市值為536億美元。戴爾和EMC最早將於本周一或周二公布併購協議。    在與戴爾的併購協議中,EMC很可能會要求引入「繼續尋找買家」條款。在這樣的情況下,EMC可以尋找其他潛在收購方,而如果與其他公司達成併購協議,那麼EMC可以在支付一筆費用後終止與戴爾的協議。  這樣的條款在企業併購中並不常見。
  • 2019年全球伺服器品牌Top 5:Dell EMC第一,華為第四
    IT之家12月23日消息 根據集邦諮詢的消息,2019年全球前五大伺服器品牌排名現已出爐,戴爾易安信(Dell EMC)排名第一,華為排名第四。在2019年伺服器品牌出貨表現方面,戴爾易安信(Dell EMC)排名第一,慧與科技(HPE)排名第二,浪潮(Inspur)排名第三,華為排名第四,聯想排名第五。據介紹,華為受到美國禁令影響,第二季無法順利取得零組件而影響出貨,但隨著第三季中美關係逐漸緩解,伺服器訂單開始回溫,下半年較上半年成長逾6成。
  • 聯想勸華為和小米別進軍個人電腦業務,難度太大,你怎麼看?
    前不久,有記者問聯想中國區總裁劉軍,小米、華為先後進軍個人電腦領域,作為國內最大的電腦銷售商是怎麼看待的,以及他們的加入是否會影響到聯想。劉軍回應說,他對此也感到不可思議,電腦行業的利潤已經是下滑趨勢,更重要的是在整個電腦行業,也只有聯想,蘋果,戴爾,惠普才算是有實力的電腦科技公司,個人電腦行業的挑戰性很大。而聯想一季度的營收達到了120億並再一次超過了惠普。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英偉達收購ARM影響持續發酵
    文/福布斯中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9月15日,美國對華為晶片管制升級令正式生效,臺積電已停止為華為代工麒麟晶片,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都將不再為華為供應存儲晶片。兩大事件相結合,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華為即將迎來的「至暗時刻」。事實上,對於整個國內半導體產業來說,都將帶來深遠的影響。三大疑問雖然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基本對人們最關心問題做了針對性的回覆,例如「一定會保持獨立性」、「技術管轄和出口管控將保留在英國」、「有信心得到中國監管機構批准」等,但仍不能打消疑慮。
  • EMC UNITY450f EMC存儲供應商大篆科技
    447.6*609mm產品電源100-240 VAC±10%,47-63Hz其他性能VVols:9000標配容量:800GB SSD*10大篆科技,戴爾易安信經過幾年的發展,大篆科技成長為一家專業銷售戴爾伺服器、戴爾存儲器、戴爾網絡產品,emc存儲。並為客戶提供網絡構架、網絡規劃、大數據解決方案、雲計算、私有雲、混合雲等企業級集群部署的專業化公司。
  • 超越惠普、戴爾,聯想再奪世界第一,一年賣出7266萬臺電腦
    受居家辦公、線上學習以及消費需求等因素驅動,2020年雖有疫情影響,但全球PC市場出貨量仍然有兩位數的增長。 1月11日,IDC發布全球PC市場最新數據,2020年全年,全球PC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