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肺腺癌代替肺鱗癌 成主流
近日,在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肺癌多學科綜合診治中心成立10周年大型義診現場,該院呼吸科及腫瘤專家表示,經過長期觀察,發現肺癌種類已經發生變化,由鱗癌變成了更為兇險的腺癌,而推動這一變化的竟然是香菸上的小小「過濾嘴」。
最新研究表明,煙霧中含有7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至少有69種可以致癌。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宋勇表示,除了尼古丁,菸草中還有上百種「生化武器」。其中,致癌性最強的是一種物質稱為「苯並芘」,它與黃麴黴素和亞硝酸鹽並稱為「三大致癌殺手」。
目前所有香菸都裝上了過濾嘴,在很多人看來,這樣可以阻止上述有害物質的吸入。其實不然。宋勇介紹,香菸從無嘴到帶嘴,不僅沒有讓肺癌發病率下降,反而使肺癌的疾病譜發生了改變,「目前肺癌患者中,腺癌佔比超過50%,而在以往,肺癌的『主流』是鱗癌。」宋勇說,這是因為裝上過濾嘴的香菸變淡,菸民們吸得比較深,深吸菸增加了肺部組織暴露在有害物質中的時間,增加了肺腺癌的發病率。而腺癌有著「小病灶、大轉移」的特點,比鱗癌更加兇險。
肺癌早期沒有任何信號,早發現、早治療是控制肺癌的關鍵。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計劃在社區招募肺癌的高危人群進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在吸菸人群中,1天一包煙,煙齡20年就可以被判定為高危人群了。而1天兩包煙的「老煙槍」,10年煙齡就能被列為「高危」。(顧小萍 高銘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