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啊!!我國全球首顆量子衛星或7月發射!

2021-02-21 科學解碼

今年夏天,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將可能迎來一位「小夥伴」。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潘建偉透露,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有望在7月發射。

「名字嘛,先保密。」潘建偉笑著說。在研製它時,最困難的環節是它的有效載荷,「攻克了許多技術難題才拿下」。『』

如果該衛星成功運行,中國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並結合地面已有的光纖量子通信網絡,初步構建一個廣域量子通信體系。

 

潘建偉透露,該衛星已完成載荷正樣產品、衛星平臺正樣產品研製、整星電測和熱平衡試驗,正在開展發射星集成測試、EMC測試、力學試驗、磁測試等工作。簡而言之,「就是衛星『硬體』方面準備得差不多啦!」

在科學應用系統方面,現在已完成興隆、南山、德令哈量子通信地面站的驗收測試。此外,德令哈量子通信地面站與衛星有效載荷初樣鑑定件的對接實驗,阿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艙驗收也已經完成了。

衛星上天后,科學應用系統將在首席科學家的主持下,協調衛星和各大系統,實現預定科學目標。

46歲的潘建偉是「傳奇」:41歲成為「最年輕」的院士,42歲獲得國際量子通信大獎。談起喜歡的事,他流露出頂尖科學家的另一面:「等發射成功了,我要來一盤小龍蝦。」那是潘建偉生活的城市合肥夏天最風靡的美食。

對於公眾最好奇的問題:什麼是量子?潘建偉拿好萊塢電影《蟻人》舉例:電影中,主角斯科特為了拯救世界,把自己無限縮小,最後進入的就是「量子世界」。它是微觀世界裡一個不可分割的基本個體。比如光,就是由大量光量子組成的。

量子具有許多不同於宏觀物理世界的奇妙特性,若能掌握這些特性,則有望實現對信息處理能力革命性的突破。因此,量子信息被認為是全球下一代通信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研究。

中國計劃在2030年建成全球化的量子通信網絡,因此在2011年啟動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研製,2013年啟動了光纖量子通信骨幹網工程「京滬幹線」項目。

潘建偉說,如果說「京滬幹線」像連接地面每個城市、每個信息傳輸點的「網」,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就像一桿將這張網射向太空的「標槍」。當這張縱橫寰宇的量子通信之「網」織就,海量信息將在其中來去如影,並且「無條件」安全。

中科院從2011年開始了空間科學衛星計劃。在2015年首發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之後,今年還將陸續發射實踐十號返回式衛星、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等。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發射,表明中國正從經典信息技術的跟隨者,轉變成未來信息技術的並跑者乃至領跑者。」潘建偉說,「我希望它儘快走進每個人的生活,就像計算機曾經做到的一樣,改變世界。」

相關焦點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即將發射 量子通信衛星概念股暴漲
    我國首顆,也是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即將在本月中旬擇機發射。該消息曝光後,今日量子通信板塊受到市場熱捧,人氣旺盛,量子通信概念股持續大漲,這應該是今日市場最大的熱點。短線投資者可關注浙江東方、三力士、神州信息。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月16日 06:41原標題:揭秘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量子通信關鍵技術「成都造」 在酒泉 衛星發射中心,...而 中國即將發射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將有可能幫助解決關於量子糾纏的...
  • 我國將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概念股精選
    =====推薦閱讀=====  颱風「尼伯特」來勢洶洶 颱風概念股一覽  7月今日股市行情預測  =====全文閱讀=====  至誠網(www.zhicheng.com)07月8日訊    今日獲悉,下個月,我國將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 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
    愛因斯坦在許多人心中已成科學真理的代名詞,但了解科學史的人都知道,愛因斯坦代表的經典物理學派與玻爾等人代表的量子學派之間的論戰已近百年,許多問題還沒有最後答案。而中國即將發射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將有可能幫助解決關於量子糾纏的問題。
  • 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今成功發射 「墨子號」的獨門絕技有哪些?
    原標題: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今成功發射 「墨子號」的獨門絕技有哪些?   8月16日凌晨1時40分,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這將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網絡。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成功發射 帶你了解神奇的量子世界
    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簡稱「量子衛星」)發射升空。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這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  科學家在量子衛星上搭載了自主研發的「四種武器」:量子密鑰通信機、量子糾纏發射機、量子糾纏源和量子試驗控制與處理機。
  • 我國首顆量子衛星整裝待發 量子通信新紀元開啟
    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即將於本月中下旬擇機發射升空,目前這顆衛星在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據央視新聞8月14日消息,從量子衛星7月初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後,相關部門對衛星開展了為期20餘天的技術區測試與檢查工作,包括衛星的光學性能、電性能,及安裝精度的檢驗,另外為衛星供電的太陽能陣帆板也已經安裝完畢。
  •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衛星「墨子號」將驗證量子力學理論
    據新華社報導,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
  • 中國將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量子是個特別嚴肅、但很容易搞得不嚴肅的高深話題。中國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即將發射,鋪天蓋地的報導讓不少人都能把這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  不過,恐怕沒人敢拍著胸脯說自己精通量子論,連當年創立和發展量子論的物理學大佬們都覺得這玩意兒難懂,普通人就不用說了。
  • 我國發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成功發射! 「電子科技大學」微信公眾號11月6日消息:11月6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戳視頻,一起看震撼發射現場!
  • 境外媒體關注首顆量子衛星發射 中國邁向航天大國
    參考消息網8月16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中國發射升空。據大陸媒體報導,利用量子的特性,可以製作出最安全的密鑰,讓目前的資訊傳輸變得更安全。中央社臺北8月15日報導,大陸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將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一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這顆量子衛星是一個立方體,高1.7米左右、重640公斤。內部構造分成上下兩層,下層是衛星的常規裝置,上層是和實驗相關的量子衛星的核心裝置。
  • 【2016年】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
    2016年8月16日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搭載航天科技抓總研製的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我國自主研發的量子衛星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包括高精度跟瞄、星地偏振態保持與基矢校正、星載量子糾纏源等,它的發射將使中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試驗體系,對於推動我國空間科學衛星系列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命名為「墨子號」
    2016年8月14日消息,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即將於本月中下旬擇機發射升空,目前這顆衛星在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本文圖片均為 東方IC 圖  央視新聞微博@央視新聞 8月15日消息,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當天被正式命名為「墨子」。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近日,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搭載的我國首顆量子衛星「墨子」,即將升空。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取名「墨子號」它的技術未來有望走進千家萬戶
    新華社發  浙江在線8月16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梁建偉 章咪佳 文/攝 發自酒泉)昨天上午,在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之前,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召開了一次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的焦點人物是潘建偉院士,他是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工程首席科學家。
  • 我國將發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量子通信到底是啥?
    文章來源:科學大院微信公眾號   中國同時也是世界首顆量子通信衛星近日將擇機發射,如果成功發射,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量子通信的國家,加上今年下半年建成的地面光纖量子通信網絡,國內將初步建成廣域量子通信體系。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正式被命名為「墨子」,近日即將升空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正式被命名為「墨子」,近日即將升空 吳晶晶 徐海濤/新華網 2016-08-15 13:08 來源:澎湃新聞
  • 全球首顆科學實驗量子衛星「墨子號」中的「合肥元素」
    2016年8月16日01時40分,我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標誌著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又邁出重要一步。「墨子號」的主要科學目標是藉助衛星平臺,進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實驗,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廣域量子密鑰網絡實驗,以期在空間量子通信實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空間尺度進行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開展空間尺度量子力學完備性檢驗的實驗研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彭承志團隊承擔了「墨子號」的有效載荷研製工作。
  • 中國首顆量子衛星準備就緒 本月中下旬擇機發射
    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即將於本月中下旬擇機發射升空,目前這顆衛星在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  從量子衛星7月初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後,相關部門對衛星開展了為期20餘天的技術區測試與檢查工作,包括衛星的光學性能、電性能,及安裝精度的檢驗
  • 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網友讚嘆中國科技神威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拼版照片)。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我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世界第一!中國首顆量子衛星發射成功,開啟人類保密通信新紀元」……   8月17日凌晨1時40分,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不僅是中國在量子科學方面,也是世界在這一領域所取得的重大進展。   衛星發射後,國內外各大媒體對此進行了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