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可視化數據有一定的誤差值?

2021-01-15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看得見的大數據

大數據到底是什麼?大數據能做什麼?已經討論得太多太多,但是還是有很多值得聊一聊的,比如,大數據信息可視化,這是 大數據應用 於實際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早在18世紀,英國統計學家普萊費爾·蘭伯特就提出了統計信息可視化的理念,經過長期的發展,信息可視化技術到今天已經成為大數據展示的重要手段,信息可視化作為視覺信息轉換技術,以提高數據表現效果為目的,可以更直觀對大數據進行瀏覽與觀察,明確數據相關性和隱藏特徵。

因此,在整個大數據開發利用的閉環中,讓大數據能夠被感知並看到,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目前正在貴陽觀山湖燈會上所運用的大數據人力地圖,即是大 數據可視化 的具體體現,可視化的最終目標就是讓每一個人都能看到大數據到底是什麼。

信息可視化技術是一個相對比較廣泛的領域,它能運用到醫學、氣象、地質、航天等多項技術部門中,也可以運用到商業、政府機構中為其數據的整合提供一個可靠的信息環境」因此信息可視化是一項偉大的國家科學技術和國家經濟發展的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現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高速發展,網絡傳輸等方面可以利用圖像或是數據處理技術可以清晰直觀的對數據有所掌握,並進實時交互,實現資源共享。

那麼大數據信息可視化技術到底是什麼呢?信息可視化在本質上是一個可視化的界面,是人機互動技術的綜合研究。通過信息可視化技術可以實現多學科的有效整合,對抽象信息更直觀的處理,用戶可以利用人機計算機交互技術對抽象信息的準確識別」信息可視化技術是數據挖掘、圖像處理、人機互動和可視化技術的有機結合,是為了讓人們使用直觀的感知和視覺觀察的方法研究信息。

基於圖形設計與認知心理學的信息可視化技術,平面設計注重視覺表現問題的藝術性,對實際操作經驗的具體指導。認知心理學是以人的知覺過程為主要研究課題,著力解決人類認知和認知過程的問題。信息可視化是一種數據可視化映射過程,可以通過整合、映射等形式傳遞信息特徵,通過圖片、圖像、動畫等形式來表達信息、圖像、文字和聲音的內容,可以稱之為信息可視化的信息源,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將其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嗯?數據怎麼不準確?

近兩年, 貴州大數據 在應用方面頻頻出新,特別是基於移動通訊信號端抓取的人流熱力分析,那是火爆的不得了。春運大 數據分析 報告,觀山湖燈會時時人流信息抓取,貴州春節旅遊大數據分析報告,連續三分基於此技術誕生的典型大數據具體應用獲得了廣泛推廣和好評, 但是,在推廣的過程中,有些問題並不能迴避,那就是顯示出的可視化數據有一定的誤差值,這到底是咋回事呢?小編今天試著解釋下哈。

必須肯定的是基於移動通訊基站所抓取的手機數據本身肯定是精準的,不會出現任何的偏差。但是由於數據抓取都是基於各家服務商自身基站的信息,那麼為了表現整體的數據信息,就必須通過統計學概率的原則對原始數據按服務商市場佔比進行一定程度的擴容,同時在擴容中還要加上沒有手機人群比例,一般來說擴容的比例在1.25至5之間。由於手機信號抓取的樣本足夠大,按科學方法擴容後,顯示出來的數據應該是相當準確的,可是實際運用過程中還有問題。

按手機信號抓取數據的規則,一部手機到了設定好抓取範圍內就被計數一次,這個範圍可以小到一棟大樓,也可以大到整個世界。當手機離開這個被抓取範圍後,在次進入該範圍就會被再次計數。了解了這個原理後,我們就可以清晰發現,實際上目前通過移動信號抓取技術,所獲得的以基於貴州省全境內的流動數據會出現人流數大於真實數值的情況,原因有二,一是將過境旅客誤認為目的地為貴州的旅客,二是重複記錄居住在省界之間居民數據信號。

在大範圍存在計數過大的問題,而在小範圍內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數據可視化過程中數據延遲的問題。因為計算機按照事先設定好的程序,將信息轉化為可視化數據的過程會出現數據遲滯的情況,導致顯示界面的數據與真實數值出現偏差。簡單說,就是在較長時間範圍內,計數是準確無誤的,而在較短的範圍內,計數可能出現遲滯,顯示出的結果就會看起來不準確。

現在我們來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首先是關於大範圍計數重複和無法擯除過境旅客的情況,計數重複可以通過算法優化加以解決,而過境旅客被視為遊客的情況,需要嫁接多維數據加以優化,比如嫁接交通數據、旅遊景區數據等進行綜合分析。其次關於遲滯的問題,解決起來一個字「錢」,通過花錢擴容伺服器承載和計算能力,加快計算機處理可視化數據的進程,就能輕鬆搞定了。

相關焦點

  • 企業為什麼要做數據可視化系統
    數據可視化,先要理解數據,再去掌握可視化的方法,這樣才能實現高效的數據可視化。在設計時,你可能會遇到以下幾種常見的數據類型: 量性:數據是可以計量的,所有的值都是數字 離散型:數字類數據可能在有限範圍內取值。
  • 數據可視化最有價值的50個圖表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
    在數據分析和可視化中最有用的 50 個 Matplotlib 圖表。 這些圖表列表允許您使用 python 的 matplotlib 和 seaborn 庫選擇要顯示的可視化對象。這些圖表根據可視化目標的7個不同情景進行分組。 例如,如果要想像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請查看「關聯」部分下的圖表。 或者,如果您想要顯示值如何隨時間變化,請查看「變化」部分,依此類推。
  • 數據可視化的基本流程
    例如,數據採集、數據處理和變換、可視化編碼和人機互動方式的不同,都會產生新的可視化結果,用戶通過對新的可視化結果的感知,從而又會有新的知識和靈感的產生。下面,對數據可視化主流程中的幾個關鍵步驟進行說明。
  • 在數據可視化中,最容易犯的十大錯誤
    使用數據可視化來進行數據分析的過程是「獲取無聊的平面數據,並通過可視化將其變為現實。」 但是,在數據分析的過程中很多人開始敏銳地意識到可視化有可能會變成讓數據以錯誤的方式呈現,甚至有的人開始提出:「可視化經常被用來擾亂數據分析過程。」
  • 水質檢測數據誤差的研究
    因此,水質檢測的數據結果就顯得十分重要。然而,水檢測的數據通常會受到檢測環境、檢測設備、檢測方法等多種因素影響,導致結果和實際值之間的誤差。所以,有必要對檢測誤差及數據的處理進行研究,通過一定的方法使得檢測數據更加完善,保證檢測結果的可靠度,進而提高水質檢測的質量。
  • 優秀的數據可視化,原來是這樣做的!
    使用大小來可視化值大小可以幫助強調重要信息並添加上下文提示,使用大小來表示值配合地圖使用的效果也非常好。如果您的可視化中有多個大小相同的數據點,它們會混在一起,很難區分值。使用相同細節添加的細節(和數字)越多,大腦處理的時間就越長。
  • 淺談數據可視化
    2、為什麼要進行數據可視化?(1)我們利用視覺獲取的信息量,遠遠比別的感官要多得多      如圖所示,視覺器官是人和動物利用光的作用感知外界事物的感受器官,光作用於視覺器官,使其感受細胞興奮,其信息經過視覺神經系統加工後產生視覺。
  • 數據的預處理基礎:如何處理缺失值
    查看數據中的缺失值,您的第一項工作是基於3種缺失值機制來識別缺失模式:MCAR(完全隨機丟失):如果數據的缺失與任何值(觀察或缺失)之間沒有關係,則為MCAR。MAR(半隨機丟失):您必須考慮MAR與MCAR有何不同, 如果缺失和觀測值之間存在系統關係,則為MAR。 例如-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告訴您自己的體重,因此體重就是MAR。
  • 最佳大數據可視化技術
    當我們試圖理解和解釋數據時,或者當我們尋找數百或數千個變量之間的關係以確定它們的相對重要性時,情況就更是如此。 識別重要關係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通過高級分析和易於理解的可視化。數據可視化幾乎應用於所有知識領域。 不同學科的科學家使用計算機技術對複雜事件建模並可視化無法直接觀察到的現象,例如天氣模式,醫療條件或數學關係。
  • 網際網路人要了解的數據可視化 —— 基礎篇
    日常工作中,有六種基本圖表已經可以覆蓋我們大部分的使用場景,也是做數據可視化最常用的六種圖表類型。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市面上大多數的配色方案都在數據可視化領域不適用。1)毫無包容性的配色方案首先,適用於數據可視化的配色方案,一定在明度上是有變化的。很多配色方案不僅不具備這種特性,甚至不會考慮包容性。UI設計的配色方案看起來都很絢麗多彩,但是很明顯,他們是為了用戶界面而設計的。
  • 數據可視化之旅(三):數據圖表的選擇(中)
    1.柱狀圖在《數據圖表的選擇(上)》有寫到,柱狀圖是離散時間數據可視化的方式之一,只不過這裡的系列值的數據類型是「時間」而已。柱狀圖除了可以用於離散時間數據的可視化,更多的是用於比較不同分類數據的可視化,且柱狀圖的數據條數,最好不要超過12條。
  • 從數據可視化到交互式數據分析
    這篇文章,以及之前的演講,旨在更好地定義可視化在數據分析中的角色,並激發更多關於可視化領域正在發生的事情的討論,遺憾的事,這件事情並沒有像其他事情那樣引人注目。但為什麼要專注於分析?它有什麼特別之處?我的理由是,數據分析是一項基礎的人類技術活動,它有可能幫助人們解決重要的社會和科學問題。更確切地說,我認為數據分析很重要。
  • 廢水水質檢測化驗誤差分析與數據處理
    但在水質檢測過程中,受主、客觀因素影響和制約,如農村地區檢測設備、技術方式等相對落後等,這些因素會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幹擾水質測定結果;再加上水質檢測過程中技術人員主觀失誤和責任意識不強,經常會導致水質檢測化驗數據出現誤差。所以,對水質檢測化驗誤差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尤為重要。
  • B端互動設計——數據可視化圖表
    什麼是數據可視化  將不可見的數據轉化為可見的圖形和符號,從中發現規律和特徵,以獲取更多的信息和價值。  在當前網際網路的時代下,一頁圖可能對標一個龐大且複雜的數據表格,按照人類本身對圖的記憶遠大於對抽象文字的記憶,所以我們要學會讓數據說話,數據可視化除了「簡潔直觀」,還可有容易理解和記憶、傳遞信息更豐富的特點。
  • 數據可視化圖表的使用方式及最佳做法,你用對了嗎?
    分層的 屬於層次結構類別的數據可視化是對較大組中的組進行排序的可視化,如果你需要顯示信息集群,尤其是當它們從單個起點流動時,分層可視化效果最適合。 這些圖的不利之處在於它們往往更複雜且難以閱讀,這就是為什麼最經常使用樹形圖的原因;由於其線性路徑,因此最簡單。
  • 廢水水質檢測化驗誤差及數據處理方式分析
    而檢測誤差顧名思義,就是指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在進行廢水水質檢測化驗過程中,檢測數據易受到檢測環境、檢測設備、檢測方法等多方面影響,致使廢水真實值域固定值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的出現雖然情有可原,但是並不代表誤差可以忽略,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反映待測廢水樣品水質,強化廢水水質檢測化驗誤差分析十分重要。
  • 超硬核的 Python 數據可視化教程!
    Python實現可視化的三個步驟:確定問題,選擇圖形 轉換數據,應用函數 參數設置,一目了然 1、首先,要知道我們用哪些庫來畫圖?matplotlibpython中最基本的作圖庫就是matplotlib,是一個最基礎的Python可視化庫,一般都是從matplotlib上手Python數據可視化,然後開始做縱向與橫向拓展。
  • Material Design設計語言-數據可視化
    在行業內還沒有一個標準的規範可參考之前,谷歌的可視化團隊於2019年6月率先開發了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數據可視化:主要是藉助於圖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傳達與溝通信息。2019年6月率先開發了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
  • 這5種數據可視化方式是數據科學家標配!
    【IT168 編譯】數據可視化是數據科學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項目的早期階段,你通常會進行探索性數據分析(EDA)以獲取對數據的一些洞察。創建可視化確實有助於使事情更清晰易懂,特別是對於大型高維數據集。在你的項目結束時,能夠以清晰、簡潔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展示你的最終結果非常重要,因為你的受眾往往是非技術性客戶,他們可以理解。
  • 數據可視化圖表工具有哪些圖表類型?
    每到月度、季度、年度總結的時候,用到最多的、最有說服力的就是數據了。讓數據說話,擺事實、講道理才能贏得上級的肯定。 大家都聽過「數據可視化」,也知道要用直觀的圖表讓受眾理解複雜多變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