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暴雨的成因

2020-11-24 中國氣象局

  風初生時期在海洋上,到登陸我國時已是成熟期階段。成熟期颱風的幾何形態基本上是一個水平直徑約為500公裡至1000公裡、高約12公裡至14公裡的反時針旋轉(在北半球)的空氣柱。

  通常可以將颱風看作一臺巨型「熱機」。在這巨大空氣柱上部大約距地面12公裡至14公裡處,空氣向四周近水平地大量流出,又有低層空氣近水平地大量向內流入;同時,在垂直方向上,這氣柱內的空氣強烈上升。在上升運動過程中,大量空氣從氣壓較大的低空迅速地、近於絕熱地上升到氣壓較小的高空,使空氣膨脹冷卻,空氣中含有的水汽凝結成小水滴。大量潛熱被釋放出來,使這巨型氣柱整體尤其是中上部溫度升高,相當於在颱風上空維持了一個高壓區,由此驅動這個「熱機」。

  在這「熱機」中,工作物質是水,包含水汽、雨滴、冰粒、過冷水滴等。當低層氣流進入這巨型「熱機」後,在上面所述的上升運動中凝結成小水滴,再通過碰並等雲霧物理過程,合併成足夠大的可以降落的大水滴,下降成雨。在降暴雨時很不均勻,常常呈現為「雨團」群的形式。通常,雨團的水平直徑約10公裡到數十公裡(不一定呈圓形),它與同樣大小範圍的低空水平氣流系統(稱為中尺度系統)相關聯,有很強的降雨。

  在颱風暴雨期間,可生成多個中尺度雨團。根據1960年至1991年影響廣東的39例特大暴雨統計表明,特大暴雨主要是由颱風範圍內中尺度強對流雲團影響造成的。這種雲團在衛星雲圖上表現為雲頂溫度-80℃,水平範圍直徑100公裡,生命史為5小時以上的雲區。對於可以看作是巨型「熱機」的颱風,水汽提供了颱風的能源,直接影響降雨量。颱風中心進入大陸以後,如果仍有大量水汽從海洋上源源不斷向颱風區輸入,易形成颱風暴雨。例如,1969年8月大西洋颶風Camile深入陸地後,仍有一條很寬厚的雲帶從南方海上伸展進颶風,結果在美國產生了空前的特大暴雨,5小時雨量達787.4毫米,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颱風登陸北上如果遇到西風帶的低壓槽,由於低壓槽前及附近有較強的上升運動,可使兩者在靠近或部分合併時有增強的上升氣流,並且在西風槽的後部常有低空冷空氣伴隨著移到颱風西半部,強迫颱風帶來的暖溼空氣上升,這就更加強上升運動,促使暴雨形成。山地是颱風暴雨形成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颱風的強風沿山坡向上運動,具有相當強的上升速度,促使暴雨發生。1992年8月登陸福建的9216號颱風,在山脈迎風坡地區降水增幅顯著,24小時最大增幅可達70毫米。在颱風登陸後,如果向北移動時有其它天氣系統(如較大的高壓系統)使它停滯下來,也將使累積的雨量明顯加大。因此,這也是形成颱風暴雨的一個重要因素。

  歸納以上所述,形成颱風暴雨的因素有:高空強烈輻散、低空強輻合併有強上升運動,大量的、源源不斷的水汽供應,有中尺度系統,西風帶低壓槽與颱風相遇,山地,颱風移速減慢或停滯。通常的必要條件是強上升運動和充分的水汽。如果一個颱風同時具備上述六個因素,就可能出現極嚴重的颱風特大暴雨。 (來源於2000年7月10日《中國氣象報》作者:黨人慶)

相關焦點

  • 漫畫地理 | 颱風的地理成因及影響因素
    以上來源:混子曰以下來源:百度百科颱風介紹颱風實際上是一種熱帶氣旋。颱風和颶風都是一種熱帶氣旋,只是發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稱作颱風;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也就是說在美國一帶稱颶風,在菲律賓、中國、日本一帶叫颱風;如果在南半球,就叫作旋風。(1)指亞洲太平洋及印度洋海域的熱帶氣旋。例:約瑟夫·康拉德小說中描述的「颱風」。(2)颱風是產生於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強烈熱帶氣旋。
  • 颱風會不會引起暴雨?為甚麼?
    颱風的成因,是熱帶海面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蒸發成水汽升空,而周圍的較冷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上升,如此循環,終必使整個氣流不斷擴大而形成。(2)颱風為什麼暴雨擴展資料颱風來臨時的注意事項1、在颱風來臨的時候,特別是正面迎著颱風的門窗,必須鎖緊,避免被風吹開,造成窗門玻璃的破碎,飛出戶外砸傷路人。
  • 颱風的成因是啥?
    大學班級群裡,濤哥@我,談起今年的第八號颱風「巴威」,今天在朝鮮登陸,對東北降水產生重要影響,開玩笑地問我一句,颱風的成因是啥
  • 山東暴雨預警升級 看防禦颱風暴雨天氣注意事項
    受冷空氣和颱風外圍雲系影響,目前嶗山區、黃島區和膠州市部分地區已出現暴雨,局部大暴雨。  市南區教體局發緊急通知  受9號颱風「利奇馬」影響,全市啟動防颱風二級應急響應。昨天晚上21時30分,山東省氣象臺將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升級為暴雨紅色預警信號。市南區教體局要求各學校、幼兒園、部門及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從8月10日到颱風離境(具體日期另行通知),一律停課,嚴禁組織一切集體活動以及外出活動,確保學生安全。
  • 【地理微視】颱風的成因、結構、移動路徑、影響;颱風的移動路徑與副高的關係
    臺    風1.定義:颱風是形成在熱帶或副熱帶(緯度5-20°),海面溫度在26℃以上的廣闊洋面上,是一種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思考:低緯度無颱風—地轉偏向力    高緯度無颱風—緯度高,獲得的太陽輻射少,水溫低4.發生時間:每年5-10月,尤以7-9月最多。
  • 颱風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強風、暴雨、風暴潮
    颱風給廣大的地區帶來了充足的雨水,成為與人類生活和生產關係密切的降雨系統。但是,颱風也總是帶來各種破壞,它具有突發性強、破壞力大的特點,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颱風的破壞力主要由強風、暴雨和風暴潮三個因素引起。
  • 天津暴雨 颱風表示不背鍋 颱風什麼時候抵達?
    颱風沒來,暴雨先至!!! 從9號下午16:48分開始, @天津天氣共發布了近20個 雷電和暴雨預警!!
  • 颱風「安比」影響 北京局部有暴雨
    受颱風「安比」影響,昨日後半夜到今日白天,北京大部分地區有大雨到暴雨,東部大暴雨。昨日(23日)北京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並升級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黃色預警,未來24小時,北京房山、門頭溝、海澱、豐臺、石景山、昌平等山區發生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風險較高,請注意防範。
  • 颱風+冷空氣+暴雨連擊!化州人挺住
    颱風強勢來襲!受颱風和冷空氣共同影響,海上持續有8~10級大風,海上過往船隻、出港漁船和海上作業人員需注意安全,並適時回港避風。 另外,15日前後南海中南部海面還將可能有颱風生成。 新冷空氣又要來了!
  • 奇葩颱風「劍魚」回馬槍失敗!暴雨沒了,佛山將放晴
    昨天我們推文中提到,颱風劍魚或將嚴重影響廣東,佛山可能暴雨超長待機!不過經過一天的發展雙颱風的形勢發生了大逆轉!未來幾天佛山的天氣形勢又有新的變化!超長待機的暴雨應該沒有了!為什麼呢?因為颱風劍魚被銷戶了!
  • 暴雨繼續下!2號颱風蝴蝶在路上,可能是個超強颱風!
    儘管已經到了2月,已經立春,而且更是要走出冬季了,陸地上,新一波雨雪天氣正在肆虐著,白天我國廣西中北部出現中到大雨,其中百色、河池、柳州等地出現50~83毫米的暴雨
  • 暴雨颱風高溫3預警,7號颱風路徑東調,指向廣東茂名,或12級登陸
    暴雨颱風高溫3預警,7號颱風路徑東調,指向廣東茂名,或12級登陸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這幾天來,隨著副高的北上西伸,大陸強降水一波接著一波,華西喜雨,北方主雨帶相繼開啟。而熱帶海洋上,隨著海洋環境的變化,西北太平洋再次出現了多個颱風胚胎,其中99W更是大爆發,於18日上午,升級為今年的7號颱風海高斯。這樣一來,海陸更加不平靜了,大陸上,北方暴雨,西南華西秋雨,華南颱風雨齊來,高溫更是籠罩江南,海洋上,7號颱風直奔我國。
  • 颱風「瑪莉亞」或影響廣東 明後粵東粵北局部暴雨
    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緊急啟動國家救災預警響應金羊網訊 記者張愛麗報導:颱風「瑪莉亞」強勢來襲,預計今日午夜前後登陸或擦過臺灣東北部,並於明日白天在福建中部到浙江南部沿海再次登陸,中央氣象臺昨日發布颱風橙色預警。
  • 中央氣象臺發布暴雨橙色預警和颱風紅色預警
    中央氣象臺今天6時發布暴雨橙色預警和颱風紅色預警,廣西、廣東、海南局地有特大暴雨,颱風「天鴿」將於中午前後在廣東珠海到陽江一帶沿海登陸,晚上將移入廣西境內。颱風經過的地區將有7-9級大風,珠江口附近地區將有11-13級大風。
  • 颱風「洛克」已登陸香港,廣州深圳等地將有暴雨
    颱風「洛克」已登陸香港,廣州深圳等地將有暴雨 中央氣象臺消息,今年第7號颱風「洛克」的中心已於今天9時50分在香港東北部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2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95百帕。
  • 2020國考行測備考:常識知識點之四大降水類型及成因
    在自然地理中降水類型的特點及成因都是我們常考的考點。那麼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四大降水類型分別是鋒面雨、地形雨、對流雨和颱風雨。鋒面雨是我國最為普遍的降水類型:鋒面雨的成因主要是冷暖氣團所形成的鋒面相遇之後,暖氣團中所攜帶的大量水汽遇冷凝結成水滴,從而形成降水。
  • 颱風「利奇馬」停編餘威仍在!東北三省暴雨持續!
    颱風也影響東北「利奇馬」雖然已經停編,但其餘威還在、繼續灑水!真是它要從南走到北,還要從白走到黑······不但影響南方城市,還給東北地區帶來了狂風暴雨!(攝影報導/於薇 蔣寶春)遼寧撫順應對颱風暴雨,預報員24小時在崗值班不鬆懈!(攝影/趙思文)據統計,隨著「利奇馬」北上,東北多地出現今年以來最強降雨,部分地區單日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比如遼寧旅順口區和大連市區分別以201.5毫米、182.2毫米突破1960年以來8月單日最大降水紀錄。
  • 中國氣象局權威解析:今年秋季颱風偏多成因
    人民網北京11月1日電(楊翼)今天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詳細分析了今年秋季颱風偏多的成因。10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6個熱帶氣旋(8級以上),生成個數較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生成3.6個)偏多2.4個,其中有1個在我國登陸,登陸個數比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登陸0.57個)略偏多。
  • 暴雨發源地 暗藏兇機的北上颱風
    預計,「麥德姆」將以每小時25~30公裡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緩慢減弱;25日中午以後,將轉向北偏東方向移動,可能於25日下午到夜間由山東半島移入渤海海峽附近海域,強度再次加強,並有可能於26日早晨至中午在遼東半島到朝鮮半島北部一帶沿海登陸。
  • 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颱風「玲玲」影響 浙江沿海風力加大局地暴雨
    中國天氣網訊 今(5日)明兩天,在颱風「玲玲」的「騷擾」下,浙江的風雨不斷,沿海、浙中北等局地還有暴雨到大暴雨來襲,沿海海面還將出現9~11級大風,局部可達12級以上,有出行計劃的公眾注意防風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