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的成因是啥?

2021-01-15 文程的世界


大學班級群裡,濤哥@我,談起今年的第八號颱風「巴威」,今天在朝鮮登陸,對東北降水產生重要影響,開玩笑地問我一句,颱風的成因是啥?我仔細想了一下,這期間太原理工大學clear範教授還開玩笑說我去翻教科書了。


我說,簡單的講,是一種正反饋,形象地說,是一個浪催的小氣旋,不斷的強化自己。


其實,自然界和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正反饋過程。比如學習這事情,會學習的人就是不斷在吸收新知識後,強化練習,鞏固好已有知識的過程中,讓自己不斷螺旋狀上升。如果說海洋上的水汽不斷上升然後液化成雨,又虹吸著底部海汽繼續上升,提供了颱風形成的根本動能,那麼,對於個人而言,不斷的學以致用更快樂自由生活便是學習這個過程的內驅力。能不能形成有影響力的颱風,關鍵看自己能不能有效建立這個正反饋過程。


在某方面成功的很多人,都是善於建立自己的正反饋過程的人,從而形成了強者恆強,馬太效應的局面。儘管大氣運動瞬息萬變,然厲害的颱風畢竟很少,每年也就那麼幾號而已,若干年後,你會成長一號厲害的颱風麼?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贈一支彩筆給 文程的世界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地理微視】颱風的成因、結構、移動路徑、影響;颱風的移動路徑與副高的關係
    思考:低緯度無颱風—地轉偏向力    高緯度無颱風—緯度高,獲得的太陽輻射少,水溫低4.發生時間:每年5-10月,尤以7-9月最多。6.結構:①颱風眼:平均直徑25km,最大可達60-70km碧空無雲、風和日麗、天氣晴朗(颱風預報中用「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②漩渦風雨區:破壞力極大③外圍大風區:7.移動路徑
  • 中國氣象局權威解析:今年秋季颱風偏多成因
    人民網北京11月1日電(楊翼)今天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詳細分析了今年秋季颱風偏多的成因。10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6個熱帶氣旋(8級以上),生成個數較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生成3.6個)偏多2.4個,其中有1個在我國登陸,登陸個數比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登陸0.57個)略偏多。
  • 漫畫地理 | 颱風的地理成因及影響因素
    以上來源:混子曰以下來源:百度百科颱風介紹颱風實際上是一種熱帶氣旋。颱風和颶風都是一種熱帶氣旋,只是發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稱作颱風;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也就是說在美國一帶稱颶風,在菲律賓、中國、日本一帶叫颱風;如果在南半球,就叫作旋風。(1)指亞洲太平洋及印度洋海域的熱帶氣旋。例:約瑟夫·康拉德小說中描述的「颱風」。(2)颱風是產生於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強烈熱帶氣旋。
  • 地學系林巖鑾教授揭示颱風「龍王」極端降水成因
    地學系林巖鑾教授揭示颱風「龍王」極端降水成因對颱風降水預報和防災減災有指導意義清華新聞網7月13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林巖鑾教授作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美國氣象學會會刊》(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發表了題為《龍王颱風渦旋羅斯貝波導致的長時間雨帶分析》(A
  • 10月颱風生成偏多近一倍 氣象專家分析成因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電 (記者 陳溯)據中國氣象局統計,今年10月颱風生成個數比常年偏多近一倍。氣象專家4日對這一現象成因進行解析。當天,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10月,西北太平洋(601099,股吧)及南海共有7個颱風生成,生成個數較常年同期(3.6個)偏多3.4個,有1個強熱帶風暴登陸中國,比常年同期略偏多,10月13日,強熱帶風暴「浪卡」在海南瓊海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25米/秒)。「浪卡」「沙德爾」和「莫拉菲」帶來較強風雨,對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民眾生活生產造成一定影響。
  • 颱風暴雨的成因
    颱風初生時期在海洋上,到登陸我國時已是成熟期階段。成熟期颱風的幾何形態基本上是一個水平直徑約為500公裡至1000公裡、高約12公裡至14公裡的反時針旋轉(在北半球)的空氣柱。   通常可以將颱風看作一臺巨型「熱機」。
  • 專家解析今年颱風特點成因,9月預計還有兩三個颱風登陸中國
    專家解析今年颱風特點成因,9月預計還有兩三個颱風登陸中國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通訊員 黃彬 2018-08-22 16:59 來源:澎湃新聞
  • 颱風從海上來,裹挾了大量海水,所經之處會下鹹水雨?誰嘗到過?
    颱風從海上形成,裹挾大量海水,颱風所形成的降雨是不是含鹽量特別高?和淡水有別嗎?「平時下的雨是淡的,颱風下的雨是鹹的,因為颱風裹挾了大量的海水,所以下下來當然是鹹的了!」看起來好像沒有毛病,但似乎我們啥時候嘗到過鹹的雨啊……還真有,只不過不是颱風帶來的!看上去清晰可以見風眼的颱風,其實並沒有想像中會裹挾大量的海水,我們還是得來看看颱風的成因與發展過程,否則就會對颱風有所誤解!
  • 2020國考行測備考:常識知識點之四大降水類型及成因
    在自然地理中降水類型的特點及成因都是我們常考的考點。那麼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四大降水類型分別是鋒面雨、地形雨、對流雨和颱風雨。鋒面雨是我國最為普遍的降水類型:鋒面雨的成因主要是冷暖氣團所形成的鋒面相遇之後,暖氣團中所攜帶的大量水汽遇冷凝結成水滴,從而形成降水。
  • 月球背面「不明膠狀物質」可能成因是啥?玉兔二號揭示
    月球背面「不明膠狀物質」可能成因是啥?近期,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芶盛博士,中國科學院比較行星學卓越創新中心及類地行星先導專項骨幹成員、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邸凱昌研究員、嶽宗玉研究員及其合作者,利用「玉兔二號」探測數據,分析了「不明膠狀物質」的成因。科研團隊發現,新鮮撞擊坑周邊存在許多與月壤具有相似土灰色的塊體。
  • 扒一扒颱風和颶風究竟啥關係
    今天(5日)上午,今年第13號颱風「玲玲」已經加強為超強颱風,即將進入東海。
  • 清華等揭示颱風「龍王」極端降水成因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教授林巖鑾與福建省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以及美國夏威夷大學的合作者近日在《美國氣象學會會刊》上報告稱,颱風「龍王」在福州的極端降水是由一條渦旋羅斯貝波激發和維持的雨帶造成的。該研究對提高我國颱風降水的預報和防災減災具有指導意義。
  • 科學網—揭示颱風「龍王」極端降水成因
    本報訊(記者馮麗妃 通訊員蒲諺妃)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教授林巖鑾與福建省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以及美國夏威夷大學的合作者近日在《美國氣象學會會刊》上報告稱,颱風
  • 高考地理氣候特點及成因的簡答題考點(二)
    澳大利亞東北部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處在亞熱帶大分水嶺迎風坡,形成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澳大利亞中西部形成熱帶沙漠氣候的成因: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中西部又是平原、高原地形,西岸有寒流流經,決定了中西部為熱幹的熱帶沙漠氣候。  48.澳大利亞西南部地中海氣候的成因?  地處30oS以南的大陸西岸,受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
  • 颱風「山竹」肆虐,新加坡卻沒有受到一絲影響
    想必大家的朋友圈都被颱風「山竹」刷屏了吧。目前颱風山竹已經登陸我國的廣東,給廣東省造成的嚴重影響,已致四人死亡。山竹的威力非常大了。菲律賓的呂宋島東北部沿海受到了非常大的破壞,了解情況的朋友就知道,新加坡卻沒有受到一絲影響。這是為什麼呢?
  • 颱風由來
    《科技術語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颱風名詞探源及其命名原則》一文,文中論及「颱風一詞的歷史沿革」。第一類是「轉音說」,包括三種:一是由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二是由閩南話「風臺」演變而來;三是荷蘭人佔領臺灣期間根據希臘史詩《神權史》中的人物泰豐Typhoon命名。第二類是「源地說」,由於臺灣位於太平洋和南海大部分颱風北上的路徑要衝,很多颱風都是穿過臺灣海峽進入大陸的,所以稱為颱風。「颱風」是音譯詞,英文中typhoon是根據中文粵語發音toi fong音譯至英文,再進入普通話詞彙中的。
  • 【颱風科普第一彈】
    #科學科普#【颱風科普第一彈】颱風(Typhoon),屬於熱帶氣旋的一種。
  • 颱風巴威來了!颱風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命名颱風?
    颱風在海洋上可以造成滔天巨浪,而一旦登陸,又會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甚至人員傷亡。環太平洋國家如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菲律賓、泰國等國家,每年都在為預報颱風和減少颱風損失做許多工作。 颱風為什麼都在海洋上生成?颱風為什麼是渦旋形狀的?颱風是如何命名的?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 淺談地震成因之我見(一)
    圖1:1934年印度尼西亞蘇拉威島近海地震 圖2:1960年智利地震 地震是自然災害中最為嚴重的一種,比颱風地震的成因根源是什麼,已成為當今世界性的重大科學難題,是我們急於探究地震成因背後的事實真相。雖然人類探究地震的歷史悠久,但其認知度仍非常膚淺,直到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也無法給出定論。為了解開這項世界性的重大科學難題,很多國家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仍不見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 「颱風」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颱風韋恩:「我要登陸香港???哦不,還是登陸廣東吧。。餓,不對,還是去海南吧???恩?我怎麼又到臺灣了?難道我剛經過了香港??」接下來說說颱風的名字,在古代,人們把颱風叫颶風,到了近代才改成颱風,是英語Typhoon的音譯,Typhoon是希臘神話裡的堤豐巨蛇有名的大魔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