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地震是在地球大地上某一局部區域產生震動、搖晃顫箥、彈跳湧動等形狀,是由地下能量引起的的一種自然現象。
地震的震源深淺不一,科學家將其分為三個檔次:震源深度不足70km的為淺源地震,70km以上至300km的為中源地震,300km以上的為深源地震。1934年6月29日發生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島近海的地震,震源深度最深,達到720km。1960年發生在智利的地震,震級最大,達到9.5級,產生的海嘯危及日本。
圖1:1934年印度尼西亞蘇拉威島近海地震
圖2:1960年智利地震
地震是自然災害中最為嚴重的一種,比颱風、洪水、火山、泥石流等都要嚴重得多。地震會導致路斷橋倒,毀壞大面積的建築物,造成重大的生命傷亡及財產的嚴重損失。全球每年發生大小地震五百多萬次,小地震絕大多數人感覺不到,五級以上的破壞性地震嚴重威脅到人類生命和財產,而且每年都會發生多次重大的地震,成為人類無法抗拒或規避的天然災害。地球時常突發這種爆炸性的「脾氣」,嚴重時能使地面像海浪樣湧動,使一座城市瞬間毀滅,使成千上萬的人死亡。
地震的成因根源是什麼,已成為當今世界性的重大科學難題,是我們急於探究地震成因背後的事實真相。雖然人類探究地震的歷史悠久,但其認知度仍非常膚淺,直到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也無法給出定論。為了解開這項世界性的重大科學難題,很多國家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仍不見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目前,中美等十二國正聯合在印度洋著手打通地殼,尋找地震成因的根源,我看研究的價值不大,很可能是徒勞,因為地震的根源不在地殼,而且,若要貫通地殼,需冒著地幔高溫高壓井噴和輻射的風險。目前學術界把板塊錯動學說作為地震成因的主導見解,從而產生很多自相矛盾的理論,反而迷惑了我們的視野。由於地震成因的真相不明,預報工作成為有目無珠的「瞎子」。雖然近幾年地震研究工作有長足發展,但地震預報準確率仍極低。
地震成因的真相為什麼難以攻克呢?雖然科學發展了,但人類還沒發明探測地心的儀器,對地球的整體生理構造機能理解不清,因此研究地震成因根源無法切中要點,預報震情也無據可依。雖然科學家以蛋的結構描述地球內部構造,但對地球內的地核與地幔的循環原理認識不清,易產生錯誤認知。在我看來,實際上,地球不僅像蛋結構,也是一種生物體,但與動植物的生長形式不一樣,地球具有的是星系類的生命特性。地球像煉鋼爐、蓄電池、化工廠裡的高壓釜等結構,其蘊藏著巨大的放射性物質和電能,還與極光有一定的因果關係。地核產生的高溫可熔化一切,有繁多化學成份的巖漿在熱能的作用下生成了高壓膨脹體等等。地球還正在生長中,與其他生物相仿,只是別樣地活著,即活著的生理形式不同。地核像心臟、巖漿像血液、地震像脈搏,它的冷熱調節循環運動也與人的生理循環系統相近似,不停地在運轉。如果人沒有心臟,血液不循環,生命就要終止;假設將地球封住不讓其地震,即不讓能量釋放,地核熱能會繼續釋放積累,膨脹力超出地殼負荷能力,反而產生爆炸,地球和一切生物也隨之毀滅。所以,宏觀上從地球生命角度講,地震帶來的危害利大於弊。
地震成因不是世上唯一的奧秘,統觀地球的地理地貌,還有很多自然奧秘有待人類去探究。比如:地球造山運動、冰河期生物大絕滅,其中包括恐龍絕滅等特大變遷。這些是怎麼產生的呢?如何解開這些謎團都是世界性的科學難題。可能有人認為這些遠古奇事無現實意義,但人類應該要知道地球的過去和現在,也要預知地球的將來,知道如何正確預防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對人類的危害。而且歷史上的這些特大變遷與地震的形狀有一定的關聯,探討中簡略提及。但對地震成因根源以及生物大滅絕等重大問題我有截然不同的臆解,借網際網路平臺談些自己粗淺的認識,供同志們參考。希一石激起千重浪,望有志者言明高見,匯集人類的聰明智慧,共同為地震成因診斷把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