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分類與成因

2020-12-04 環境安全科學

1 地震的分類

構造地震:地殼運動時在其薄弱部位發生斷裂錯動

火山地震:火山爆發,巖漿猛烈衝出地面而引起

陷落地震:溶洞陷落

誘發地震:由於人工爆破、礦山開採及工程活動所引發的地震

2 構造地震的成因

板塊構造說

斷層說

Wegener大陸漂移假說:假定一個超級大陸於3億年前破裂,其碎塊漂移出去形成現今的大陸。(Wegener: (1880~1930年),德國氣象學家)

板塊說:地球最外層是由一些巨大的板塊組成。由於地幔物質的對流,這些板塊一直在緩慢地相互運動著。板塊的構造運動是構造地震產生的根本原因。

由洋中脊,海溝和轉換斷層構成邊界的主要構造板塊

美洲板塊,歐亞板塊,印澳板塊,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等

來自以色列的精彩實例——

原來水平的剛性巖石層在長時期作用的構造力擠壓下褶皺

斷層說:

從局部機制上分析,地球板塊在運動過程中,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使地殼中的巖層發生變形,當變形積聚到超過巖石所能承受的程度時,該處巖體就會發生突然斷裂或者錯動。

震源-

震中-

震源深度-

震中距-

淺源地震 <60km

中源地震 60~300km

深源地震 >300km

我國絕大部分屬於淺源地震,10~40km.

相關焦點

  • 地震成因
    地震成因:板塊構造學說地球表層的巖石圈稱作地殼。地殼巖層受力後快速破裂錯動引起地表振動或破壞就叫地震。由於地質構造活動引發的地震叫構造地震;由於火山活動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固巖層(特別是石灰巖)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 大陸漂移與地震成因
    當前對地震成因機制的解釋是Reid提出的彈性回跳假說,並在後續的研究中Julian等人提出了用雙力偶震源機制模型來描述地震的成因機制
  • 自然地理|水文-湖泊的分類及成因分析
    眾多湖泊性質有別,成因不同,下面進行簡要的介紹。一、分類1、按性質分為鹹水湖、淡水湖(要求能根據等高線判斷鹹淡,有河流流出的一般淡。只是判斷依據,不是形成原因)3、按成因分為內力與外力。內力成因湖有:構造湖(是在地殼內力作用斷裂或陷落形成的構造盆地上經儲水而形成的湖泊,如滇池、貝加爾湖、維多利亞)、火山口湖、堰塞湖(由於地質變動,例如火山熔巖流、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崩,造成河谷或河床的堵塞,之後儲水形成的湖泊。
  • 地震到底是怎麼形成的?目前關於地震成因的主要觀點
    文/唐易關於地震成因的解釋,迄今為止,尚沒有一個確定的科學結論,有的都只是各種假說。從二十世紀初魏格納的板塊學說建立以來,目前學術界關於地震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四種觀點。持這種地震成因學說的主要文章有張寶盈的《地震是一種「地殼雷電效應」?—地震成因新探》和《地震電磁成因假說》,姚承的《地震是地下雷電》。
  • 專家:內江地震與長寧地震成因雷同,因板塊相互擠壓
    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今日(9月8日)清晨,四川威遠縣發生5.4級地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告訴新京報記者,此次地震與今年6月四川長寧6.0級地震成因雷同,均是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相互擠壓,在應力作用下發生地殼運動,之後應會有餘震發生。
  • 緬甸7.2級地震成因的探討
    緬甸7.2級地震成因的探討Seisman 緬甸地震柱構造是作者所定義的第17號地震柱構造。2011年3月24日緬甸7.2級地震,引起了作者對緬甸地震和汶川地震成因的思考。°~40°N)1963年至2011年3月4.8級以上地震活動的平面的三維圖像如圖
  • 淺談地震成因之我見(上)
    地震的成因根源是什麼,已成為當今世界性的重大科學難題,是我們急於探究地震成因背後的事實真相。雖然人類探究地震的歷史悠久,但其認知度仍非常膚淺,直到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也無法給出定論。為了解開這項世界性的重大科學難題,很多國家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仍不見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 按成因分類的地震類型
    1.構造地震:構造地震發生的原因,是地下巖層受地應力的作用,當所受的地應力太大,巖層不能承受時,就會發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錯動,巖層破裂或錯動時會激發出一種向四周傳播地地震波,當地震波傳到地表時,就會引起地面的震動。世界上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災害的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 淺談地震成因之我見(一)
    天然地震是在地球大地上某一局部區域產生震動、搖晃顫箥、彈跳湧動等形狀,是由地下能量引起的的一種自然現象。地震的震源深淺不一,科學家將其分為三個檔次:震源深度不足70km的為淺源地震,70km以上至300km的為中源地震,300km以上的為深源地震。1934年6月29日發生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島近海的地震,震源深度最深,達到720km。
  • 專家:甘肅夏河地震和「88九寨溝地震」成因有共性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8日1時56分在甘肅甘南州夏河縣(北緯35.10度,東經102.69度)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地震和「8·8九寨溝7.0級地震」的位置有一定相關性,成因有共性。據孫士鋐介紹,此次地震震區處在青藏塊體北部邊緣,整個青藏塊體在受到印度洋板塊推擠過程中,一些地塊或地段積累應力,就容易發生地震。這次夏河地震和今年9月16日張掖5.0級地震,都處在青藏塊體北緣。
  • 近日「海城地震」成因披露!專家分析遼寧地震形勢!
    近日「海城地震」成因披露!專家分析遼寧地震形勢!遼寧省地震局預報中心主任賈曉東介紹,11月4日海城地震屬正常地質活動,遼寧省地震形勢總體穩定。海城地區為何地震頻發?這次地震對全省地震形勢有何影響?
  • 研究首次揭示慢性地震成因
    慢性地震是一種持續數小時甚至數個月的特殊的地震類型,科學家最早在近20年前發現。現在,加拿大渥太華大學(University of Ottawa)的研究人員首次揭示了這種地震的成因。研究人員利用類超聲成像技術和地震數據,發現這種地震是由於構造板塊之間巨大的液體壓力造成。「我們的研究首次提供證據顯示,慢性地震與構造板塊之間液體的活動相關。」這份研究的第一作者戈瑟林(Jeremy Gosselin)說,「慢性地震比較複雜。」
  • 專家析內江5.4級地震:與6月宜賓6.0級地震成因相同
    中新網北京9月8日電(楊雨奇)9月8日6時42分,四川內江市威遠縣發生5.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當地市民表示震感強烈。地震專家認為,此次地震從成因上看,與今年6月四川宜賓長寧6.0級地震成因相同,均為印度板塊擠壓歐亞板塊,應力場作用下發生地殼運動。
  • 專家:甘肅夏河地震和「8•8九寨溝地震」成因有共性 - 國內...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8日1時56分在甘肅甘南州夏河縣(北緯35.10
  • 地震成因研究獲重要突破
    地震的發生真的是「板塊碰撞」導致的嗎?事情可能並非那麼簡單。中國科學家歷經20年的不懈努力和艱苦探索,終於成功破解了地震成因這個曠世謎題:地震,竟然是發生在地下的龍捲風!全面展示這一研究成果的專著《探索自然之謎全三冊》下冊《地震成因》日前已由華齡出版社出版發行。地震是一種十分神奇又極其神秘的自然現象,其發生機理複雜萬端。
  • 專家析內江5.4級地震:與6月份宜賓6.0級地震成因相同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9月8日6時42分在四川內江市威遠縣發生5.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29.55度,東經104.79度。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分析認為,此次地震從成因上看,與今年6月四川宜賓長寧6.0級地震成因相同,均為印度板塊擠壓歐亞板塊,應力場作用下發生地殼運動。但從嚴格意義上講,此次內江地震不能稱為長寧地震的餘震。而對今年該地區地震多發的情況,孫士鋐認為,自2008年汶川地震後,四川就處於地震進入活躍期,發生此類震級的地震也較為正常。
  • 汶川8.0級大地震的根源和成因
    本文指出了在地震學界和地質學界佔統治地位的用板塊運動來解釋大地震成因的板塊構造學說的致命性缺陷和板塊運動沒有驅動力以及板塊構造學說無法預報大地震這些關鍵性缺陷。中國地震部門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前沒有反應、沒有作為的狀況和對板塊構造學說的盲從有著重要的關係。
  • 按成因分類有哪些地震類型?
    1.構造地震:構造地震發生的原因,是地下巖層受地應力的作用,當所受的地應力太大,巖層不能承受時,就會發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錯動,巖層破裂或錯動時會激發出一種向四周傳播地地震波,當地震波傳到地表時,就會引起地面的震動。世界上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災害的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 專家:九寨溝強震與汶川地震成因相同 但無實際聯繫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記者 張尼)8日晚,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引發社會關注。專家分析稱,此次地震和2008年發生的汶川地震沒有實際聯繫,但兩次地震成因相同。圖為九寨溝縣城。圖片來源: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據中國地震臺網官微消息,8月8日21時19分,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0度,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對於此次強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向中新網記者分析稱,這次地震並不在汶川地震的餘震期,所以兩次地震沒有實際的聯繫。但孫士鋐強調,這一地區在歷史上地震比較多。
  • 專家提出地震成因新觀點:與地球自轉有關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學研究員陳學忠提出地震成因新觀點,地震的根本原因在於地球自轉速率的變化,並大膽表示地震專業研究100多年的基本點可能就是錯的。  2010年14日7時49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北緯33.1度,東經96.7度)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33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