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黑子半影形成和衰退研究取得進展

2021-02-10 中科院之聲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博士李巧玲、研究員閆曉理等人,在太陽活動區12673黑子半影的形成與消失過程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於12月3日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成熟的太陽黑子一般由中心的暗核(本影)及外圍稍亮的暈狀區域(半影)組成。黑子半影的出現是區別普通黑子與小氣孔(pore)的標準。黑子是太陽表面的強磁場區域,太陽表面黑子多的時候,其他太陽活動也比較頻繁。太陽黑子是研究磁流體靜力學平衡的最佳對象,而且通過對黑子演化的研究可以了解黑子與其他太陽活動現象之間的聯繫,對探索、預報太陽爆發活動有重要意義。

他們利用澄江撫仙湖一米新真空望遠鏡(NVST)和美國太陽動力學衛星(SDO)觀測數據,對活動區12673中的黑子演化過程進行了詳細研究。通過對黑子半影演化過程中,黑子磁場變化的分析發現:隨著黑子半影面積的增加,黑子半影磁場的橫場強度增加,縱場強度減少。而在半影消失的過程中,黑子半影磁場的橫場強度減小、縱場強度增加。新浮現的磁流管被已存在的磁場壓制、匯聚形成了黑子半影,而黑子半影磁場在新浮磁流的作用下由水平變為垂直會導致黑子半影的消失,如圖所示。

通過對黑子演化過程中,黑子速度場的演化分析發現:隨著黑子半影的形成,圍繞黑子外圍的物質流(moat flow)逐漸出現。在黑半影衰退過程中,靠近新浮磁流區一側的物質流速度逐漸變小,消失。同時還發現黑子周圍的磁場環境對黑子壽命有影響,耀斑爆發區域附近的黑子壽命較短。

該研究成果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面上項目和雲南省重點項目等資助。

圖:NVST的TiO像和SDO的連續譜像展示活動區12673中黑子的演化過程。

來源: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

溫馨提示:近期,微信公眾號信息流改版。每個用戶可以設置 常讀訂閱號,這些訂閱號將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錯過「中科院之聲」的文章,你一定要進行以下操作:進入「中科院之聲」公眾號 → 點擊右上角的 ··· 菜單 → 選擇「設為星標」




相關焦點

  • 雲南天文臺在太陽黑子半影形成和衰退研究方面取得進展---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博士李巧玲、研究員閆曉理等人,在太陽活動區12673黑子半影的形成與消失過程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於12月3日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 周圍磁場環境 影響太陽黑子壽命
    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眾所周知,成熟的太陽黑子一般由中心的本影及外圍稍亮的暈狀半影組成。黑子半影的出現,也是區別普通黑子與小氣孔的標準。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了解到,該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在太陽黑子半影的形成與消失過程研究上取得了新進展。
  • 黑暗中尋找光明的蹤跡:太陽耀斑研究紀實
    黑子區域高度聚集的磁場,使得這一區域成為太陽表面和大氣中磁能最為集中的地方。磁能與太陽大氣粒子的動能、熱能即可以相加,也可以相互轉化:只要總量是守恆的。當高度聚集於黑子區域的太陽磁場找到向動能熱能轉化的通道時,大的太陽活動便會發生,可以出現瞬時發光發熱的亮斑---耀斑、也可以向外拋射大批物質---日冕物質拋射。
  • 太陽黑子
    日斑[sunspot] 即太陽黑子。太陽黑子是在太陽的光球層上發生的一種太陽活動,是太陽活動中最基本,最明顯的活動現象。一般認為,太陽黑子實際上是太陽表面一種熾熱氣體的巨大漩渦,溫度大約為4500攝氏度。因為比太陽的光球層表面溫度要低,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點。太陽黑子很少單獨活動。常常成群出現。
  • 太陽黑子是什麼東西 太陽黑子有什麼影響
    黑子是太陽表面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現象。一個中等大小的黑子大概和地球的大小差不多。黑子的形成和消失要經歷幾天到幾個星期不等。  當強磁場浮現到太陽表面,該區域的背景溫度緩慢地從6000攝氏度降至4000攝氏度,這時該區域以暗點形式出現在太陽表面。在黑子中心最黑的部分被稱作本影,本影是磁場最強的區域。
  • 地球大小黑子正在太陽表面形成,提前看看對我們會有什麼影響
    8英寸口徑的天文望遠鏡拍攝的,在照片的左上角有個黑點,這個黑點是一個朝向地球的太陽黑子,而這個編號為AR2770的太陽黑子體積差不多和地球一樣大!年電磁活動周期中新產生的一個黑子,全球的太陽研究專家都在密切的關注這個黑子的變化,雖然AR2770區域暫時還沒有出現「殺手級」的太陽耀斑爆發,但是對於可能影響地球電力系統運行的耀斑爆發還是需要做好準備工作。
  • 太陽圖片顯示巨大的太陽黑子「令人窒息的能量流」
    這些磁場的強度是地球磁場的數千倍,太陽黑子可以在6300華氏度(3480攝氏度)左右燃燒,而太陽表面的溫度為10000華氏度(5537攝氏度)。在這個例子中,位於西班牙馬德裡的歐洲空間天文中心(ESAC)捕捉到太陽上出現的非常明顯的太陽黑子。太陽黑子活動通常與空間天氣事件有關,如太陽耀斑、輻射風暴和日冕物質拋射(CMEs)。
  • 科研人員在太陽上觀測到運動等離子體放大磁場現象
    太陽上,熾熱的等離子體流動會驅動起發電機過程,產生各種尺度的太陽磁場。大尺度的磁特徵(如太陽黑子)被認為是起源於太陽內部、浮現至太陽表面的產物;小尺度的磁特徵(如網絡內磁場)被認為由近太陽表面的湍流引起,亦被稱為局地發電機過程。局地發電機時刻在發生,但很難區分該過程和浮現過程。
  • 太陽最高清照片流出,黑子湍動清晰可見,遍布金黃色「顆粒物」!
    太陽圍繞著銀河系中心公轉,可以說太陽與地球是緊密相連的,因為有太陽的存在,我們才能享受到溫和的陽光,它源源不斷的提供光和熱,地球上的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沒有太陽的地球,就像被折了翅膀的鳥兒,是不可能飛多高的。歸根究底一句話,太陽是地球的核心,它與人類的生活也息息相關。
  • 太陽周圍有黑子、耀斑、日冕和太陽風,那麼黑子是怎麼形成的呢?
    終於到了一百多年前的時候,英國人的科學家卡靈頓他無意之中觀測到在太陽的一個黑子區的大爆發並將它準確無誤的記錄下來,這樣太陽黑子的神秘面紗才被慢慢的被揭開。並且從這個時候開始,科學家們真正的邁進了研究黑子的門檻,還發現了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在十一年左右。太陽活動持續時間最長的記錄是太陽黑子的變化。歷史上第1次,對太陽黑子的記錄是在西元前800年的古中國。
  • 太陽出現巨大黑子 將對地球和人類造成影響(多圖)
    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太陽表面圖像,圖上可以清晰地觀測到太陽表面聚集的由巨大黑子群釋放出的冠狀雲。據預測,太陽風暴刮至地球可能會給通信、民航和電力等行業造成不利影響。(資料圖) 天文望遠鏡下的太陽大黑子局部特寫 據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通報,最新觀測發現,太陽邊緣出現大黑子,直徑有10萬千米,估計在17日左右會接近日面中央,將對地球和人類造成影響。
  • 太陽黑子周期跟經濟周期的關係
    當太陽處於極大期,表面會布滿黑子,噴出閃焰,將數十億噸帶電氣雲拋入太空中,造成停電,通訊中斷,GPS接收器故障,南北極頻頻出現極光。當太陽處於極小期,黑子的數量很少,有時候幾天、幾個星期都沒有出現黑子,太陽不再噴出閃焰。對照人類的歷史,黑子極不活躍的時期,往往是出現極端氣候,導致大饑荒的年代。 英國天文學家蒙德(A.R.
  • 什麼是「太陽黑子」?「太陽黑子」會對地球造成影響嗎?
    就是在太陽表明形成的一個暗區,暗到太陽光都無法照亮它。而這個暗區就是由磁場劇集後形成的地方。而且可以說「太陽黑子」是太陽唯一最明顯的現象,還有就是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但這是根據科學家們研究發現的,其實在太陽中產生的一個中等大小的「太陽黑子」跟地球差不多大!
  • 中國太陽物理學研究進展
    這個大火球上正在發生的一切,給我們提供了研究各種極端條件下物理過程的好機會,更是我們窺探宇宙奧秘的一扇窗口。太陽是離人類最近的恆星,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顆人類能觀測到其詳細結構和物理過程的恆星,也是唯一有高精度磁場測量的恆星。因此,要解決宇宙天體磁場的起源、恆星磁活動周的形成機制,以及恆星磁活動如何影響生命起源和宜居環境等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太陽是已知最直接的途徑。
  • 太陽黑子磁場增強的秘密被揭開!研究發現,竟和這種氣體有關
    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朝時期,古人就發現太陽黑子的存在了,不過,這個觀點在西方並不被認可,因為當時的西方人認為太陽是完美無瑕的。一直到17世紀初,伴隨著歐洲的文藝復興,科學技術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第一次通過望遠鏡看到了太陽黑子,從那時起,太陽黑子便逐漸成為太陽研究領域不可忽視的存在。
  • 耀斑能量來源和觸發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研究員陳國榮、閆曉理在對耀斑的能量來源和觸發機制的研究中取得進展。
  • 太陽黑子周期與2020年投資思路
    一、太陽黑子與太陽黑子周期(一)太陽黑子太陽的光球表面有時會出現一些暗的區域,它是磁場聚集的地方,這就是太陽黑子。黑子是太陽表面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現象。一個中等大小的黑子大概和地球的大小差不多。黑子的形成和消失要經歷幾天到幾個星期不等。
  • 大視場太陽自適應光學技術研究取得進展
    Adaptive Optics, GLAO)試驗系統,與雲南天文臺1米新真空太陽望遠鏡對接後,於近日首次獲得了太陽黑子和太陽米粒的大視場高分辨力自適應光學校正圖像,標誌著我國太陽自適應光學技術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 關於太陽黑子的認知被推翻 等離子體的流動成就了神奇的太陽黑子
    太陽黑子是太陽最基本最明顯的活動太陽黑子(sunspot)是太陽最基本和最明顯的活動之一,它發生在太陽的光球層上。太陽黑子一般被認為是發生在太陽表面的巨大高溫熾熱氣體漩渦,溫度大約在3000到4500攝氏度之間。
  • 美宇航局:48小時可形成6倍地球直徑太陽黑子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美國宇航局宣稱,接近6倍地球直徑的一個巨大太陽黑子出現在太陽表面,這是在48小時之內形成的。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的黑點,它將影響太陽表面磁場的動蕩騷亂,使太陽磁場重新排列組合。這個超大質量的太陽黑子形成於2月19-20日,很快進化形成一個不穩定結構,可形成能夠幹涉破壞無線電通訊的太陽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