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用性測試如何做?這6種方法可助你一臂之力
為了確保軟體能夠在工作流程、用戶滿意度以及設計強度等諸多方面實現業務目標,我們需要一個神器——可用性測試。那麼,如何選擇可用性測試?何時該使用何種可用性測試?……本文將為大家詳細介紹六種可用性測試。
-
一文讀懂,語音互動設計流程
幫助功能最後的模塊說下幫助功能,也是至關重要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用戶的「恐慌」。所以,在我們VUI中設計對應的幫助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詢問智能語音設備你能幹什麼呢?它會告訴你他能做些什麼?比如:我的設備怎麼樣連結你的藍牙。
-
關於交互Demo設計的一些建議
為方便產品經理、設計師、開發及項目相關人員能夠看到直觀的效果,進行更有效的溝通;提供直觀的產品設想,說明用戶將如何與產品進行交互,在互動設計的過程中一定會產出各種各樣的產出物,如流程圖、思維圖、紙上的草稿、甚至高保真演示稿。這裡簡單分享下自己在項目過程中的交互Demo設計的一些心得。
-
汽車評測中常說的「麋鹿測試」到底是什麼鬼?
除了常規的測試以外,還有一個非常小眾的測試項目,叫做"麋鹿測試"。麋鹿測試這個名字可能大家比較陌生,下面就來說一說麋鹿測試到底是什麼。麋鹿測試是一種測試車輛在緊急情況下避險極限的項目,通常是在車輛滿載的情況下以特定的速度駛入測試路段,在不踩剎車和油門的情況下急打方向躲避障礙物,如果沒有發生失控或翻車的情況,就會逐步提高測試車速,來確定車輛的極限。簡單的來說就是在車速較快的情況下進行緊急避險,所以也有人稱之為緊急變線測試。那麋鹿測試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
我們常說的「太歲」到底是什麼?
那麼,太歲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會說「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幾個問題。首先,我們常聽到的「犯太歲」、「在太歲頭上動土」中的「太歲」,通常是指十二星宿中的「太歲」,也就是民間常說的太歲星君。每12年十二星宿更替一次,所以當太歲星君當值時,有於這一年本命年的人不利的說法,所以又稱為「犯太歲」。
-
在設計過程中,有哪些不容忽視的互動設計要點?
在人機互動界面中我們希望能產生儘可能多的深度信息,因為在人機互動界面中圖像是眼睛和大腦的注意焦點。如果破壞了深度信息,也就喪失了真實感。在界面的設計過程中,亮度是一個決定視覺感知效果的因素,因此對象的明暗變化成為判斷對象遠近的依據。此外,利用光與影的變化、內容的重疊與幹涉以及細節與空中透視產生的立體效果。
-
新交互時代:自然用戶界面中的「自然」到底是什麼意思?
再比如手勢界面:大家對電影《少數派報告》中主人公揮舞雙手操作大屏幕界面完成每日工作的場景也許不陌生,這幾乎成了大眾心目中自然手勢界面的代表。然而據這一場景的設計者說,在電影拍攝過程中,身體健碩的男主角卻因為不堪長時間舉著雙手的疲勞,不得不用鋼絲吊著胳膊完成拍攝。這直接印證了手勢界面對於日常工作場合併不一定自然的觀點,儘管它在Kinect家庭遊戲中早已備受歡迎。
-
卡內基梅隆大學互動設計專業全面解析
互動設計專業是CMU的一門強勢學科,並且也是眾多藝術留學生的選擇。接下來,大家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卡內基梅隆大學互動設計專業的介紹吧!CMU HCI的項目更加側重的是:設計流程,用戶研究,用戶體驗設計這些東西。也就是說,CMU的HCI項目,從課程設置和就業方向上來說,和互動設計非常類似。 Master的HCI項目學用戶體驗、可用性,畢業後最合適的工作是在業界的大小公司的產品線上工作。
-
設計原則總結:最全的互動設計原則和理論匯總
設計是有原則和方法論的,鑑於網上各種文章和原則比較零碎,這次統一將互動設計的方法和理論匯總,不足之處也希望各位能夠提出,一起補全。對稱性原理:我們傾向於分解複雜的場景來降低複雜度。主體/背景原理:我們的大腦將視覺區域分為主體和背景。主體包括一個場景中佔據我們主要注意力的所有元素,其餘則是背景。當物體重疊時我們習慣把小的那個看成是背景之上的主體。共同命運:與接近性、相似永生原理相關,都影響我們感知的物體是否成組。
-
汽車人機互動設計,業內人士是怎麼看的?
就如大家所了解,互動設計是一個很大很寬泛的概念,它定義的是兩個或多個個體之間交流的內容和結構,使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某種目的。"可用性"和"用戶體驗"是互動設計目標的兩個層面,關注的是以人為本的用戶需求。在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互動設計,智能手環、智慧型手機、電腦、電視、Pad、然後智能汽車。
-
互動設計師應具備的技能樹(10)|選擇適合你的原型工具
,用來給客戶、老闆做演示,或者是做正式開發前的可用性測試。一、概念原型如果你是一位新入行的互動設計師,或者你要做一個全新的產品設計,我強烈建議你要重視這個階段的原型設計。產品經理給你提了一個需求,你們做了充分的討論之後,到底你們說的這個方案做出來的效果是怎樣的?可能你們口頭上達成一致了,但是兩個人想像中的東西卻完全不一樣,可能你覺得最好吃的是蘋果,他卻認為是香蕉。
-
超全面的交互自學指南
如果說刀工、火候、調味是要輸出的硬技能,則對食材的理解、烹飪工序、料理的認知就是交互的軟技能;它們就像是交互思維一般,可見其核心的價值作用,同時也能反映出互動設計需要不斷的摸索、實踐和創新,才能誕生足夠好的「菜餚」。這樣是否可以更容易理解交互呢?這裡多嘴說一下「交互思維」,交互思維到底是什麼呢?
-
中醫中常說的陰陽到底是什麼?
中醫中常說的陰陽到底是什麼?易經中講陰陽運動是萬事萬物的運動規律,太極圖就是陰陽運動哲理的縮影~陰陽五行學說貫穿於經絡,臟腑,精,氣,血,津,液等理論指導著中醫的診斷和治病!比如為什麼說陽虛多兼氣虛,陰虛多兼血虛等,自然界萬物的產生,發展和變化,離不開陰陽的相互作用~陽主動而散,可促進萬物的氣化,陰主靜而凝,可促進萬物的成形~晝為陽,夜為陰!白天上午為陽,下午為陰~氣為陽,血為陰。。。
-
信息維度與互動設計原理
認知中的潛意識召喚出無意識的交互反饋,互動設計更加關注示能性、同理心與元信息的本初含義。 八維信息由七維信息、六維信息、五維信息、四維信息、三維信息、二維信息、一維信息演化而成,八維信息構建為八維空間。八維信息從七維信息的線上分離出來的線,構成第八維的面。更精確地說,是各種不同的初始條件下形成的宇宙所組成的。
-
雲原生到底意味著什麼?
在本系列文章中,我們將從幾個不同的角度探索雲原生,包括技術和基礎設施,還包括架構、設計,以及可能最容易被忽視的人員和流程。用最簡單的術語來說,雲原生不只是說要遷移到雲,而是要充分利用雲基礎設施和服務的獨特性來快速交付業務價值。雲原生的概念在這個術語投入使用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從某種意義上說,雲原生是從公有雲提供商開始提供簡單廉價的彈性計算能力實例開始的。
-
軟體測試的運行劃分:動態靜態測試的區別
> 按是否運行劃分 1.靜態測試(Static testing) 靜態方法是指不運行被測程序本身,僅通過分析或檢查源程序的語法、結構、過程、接口等來檢查程序的正確性,對需求規格說明書、軟體設計說明書、源程序做結構分析、流程圖分析、符號執行來找錯。
-
12 條提高產品可用性的動效設計原理(附案例)
本文將市面上最常被使用的動效進行了一次總結並逐條闡明這些設計背後的原理,每條原理後面我都會為朋友們選出一些大家最常用的 App 作為例子
-
從互動設計到產品設計到服務設計,變遷是怎麼發生的?
2009-2018這十年間,我們經歷了互動設計熱、產品設計熱以及近兩年的服務設計熱。這些變遷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我們看待任何現象,都不能脫離它所處的時代以及當時它所處的系統,所以今天我就從市場競爭系統的角度來談一談原因。一、互動設計1. 互動設計的時代特點互動設計在國內的興起應該要從十年前說起,也就是2009年。其實互動設計並不是什麼新詞,在國外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了。為什麼2009年突然火了呢?因為移動網際網路出現了。
-
案例分析:怎樣避免互動設計中的「刻板印象 」
在合適的場景、時間、項目中,去最大化它的積極作用,儘量避免它的消極作用,才能真正的平衡設計、工作,甚至生活。一直在看奇葩說,聽到很多次的一個詞叫「刻板印象」。而人之所以有「刻板印象」,是因為有categorical thinking(類別型思維),它往往使我們產生對事物的固有看法和理解,是在看到某些特定人、事、物時第一時間想到的,這些就形成了「刻板印象」。
-
老司機常說的「麋鹿測試」,到底是什麼意思?
人們在買車時會參考汽車的一些具體數據,這些數據包括汽車的百公裡油耗、百公裡加速情況以及發動機型號等等,這些都是比較大眾化的汽車數據,但關於汽車其實還有一些不常見、比較小眾的測試數據。我們今天的主題是「麋鹿測試」,這是一個專業術語,而且老司機們會經常說起這個「麋鹿測試」。這不禁讓我們好奇,這麋鹿測試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