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神,那為什麼我們看不到他?

2021-01-13 奧修

  那些尋找神的人就像某些很明顯無知的事物,神不是一件東西,它是有關光明、至喜與不朽的最終體驗之名。它也不是一個你在外面某處可以找到的人,它只是你自己意識的最終淬鍊。


  曾經有人問一位大師說:「如果有神,那為什麼我們看不到他?」


  大師說:「神不是一個物體,而是一種體驗,我們沒有辦法看到它;但是去體驗它的話,沒錯,絕對有神。」但這回答似乎無法讓詢問者滿意,他的眼神顯示出這問題仍然在他心中。看到這點,大師拿起一塊附近的大石頭砸向自己的腿,他的腿上出現一道很大的傷口,血開始流出來。


  這人問:「你在做什麼?那一定很痛,這是什麼瘋狂的舉動?」


  大師開始大笑:「痛看不到可是它存在,你看不到愛可是它存在,神也是一樣。」


  不是只有那些看得見的事才存在,看不見的也存在;而且看不見的遠比看得見的更深奧,因為你必須潛入自己本質的深處去體驗,只有如此你才足以接納而能夠去觸碰與體驗它。深入了解它——不是用平常的眼睛,而是必須達到正在體驗的全然感受性,只有這樣它才會被揭露;找到它以後,就不需要再找其它東西了,只有在那時候你才會真的了解到這不是外在可以被找到的東西,它存於內在,它就藏在觀照者自己裡面。


  神不是用找的,而是要去挖出來;持續在他們自身裡面挖掘的人,最終會體驗到最原始的源頭,以及他們自己本質中最大的綻放。



摘自 奧修:《夢幻泡影》21



相關焦點

  • 被歷史遺忘的傳奇:尼古拉特斯拉,如果世界上有神,那一定是他!
    尼古拉特斯拉:塞爾維亞裔美籍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電機工程師和未來學家,他被認為是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 並因主要設計了現代交流電力系統而最為人知。在麥可·法拉第發現的電磁場理論的基礎上,特斯拉在電磁場領域有著多項革命性的發明。他的多項相關的專利以及電磁學的理論研究工作是現代的無線通信和無線電的基石。特斯拉於1943年1月7日逝世。
  • 如果真的有神存在
    問一個問題,假定,僅僅是假定,如果真的有神存在,跟人會是什麼關係呢?有人回答,神可感而不可知。有人回答,神看人,就像人看螞蟻一樣。但是,這幾個回答,都是從從們觀察到的世界,所謂的現實世界出發,其實都不過是一些理由,或者找一些理由,因為這些理由,我們就停止在這裡,不再繼續思考下去。各位,不要讓任何理由阻止我們,釋放所有桎梏,空間、時間、維度,都不是神不能出現的桎梏,直接讓神出現,我只是問,假設神出現,它與人的關係如何?
  • 如果有神,為何神有不同形象?
    如果有神,我說的是假如有神,如果你是無神論者,那就不必要討論神的形象問題了,因為神根本就是人為虛構出來而已。
  • 為什麼我們看不到銀河系中心?我們看到的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地球所在的銀河系中心有一個亮度極高的核,我們不去討論這個核到底是什麼,我們比較好奇的是,亮度這麼高的核,在地球上為什麼看不到呢?是被其他恆星或者行星擋住了嗎?
  • 宇宙總共有「十一維」,那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其它維度?你知道多少
    宇宙總共有「十一維」,那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其它維度?你知道多少?我們目前認知的空間是典型的三維空間,在此空間中存在長寬高三個維度。在第三維度中,時間對於人類來說具有高度的不可逆性,即我們無法穿越回過去,也無法提前去往未來,擺在我們眼前只有當今。
  • 地球有引力,為什麼生活中看不到彎曲的空間?可能被我們忽視了
    引力是時空彎曲,我們能看到物體被地球引力吸引,為什麼看不到「彎曲狀態的時空」?首先我們要知道自愛因斯坦以後,空間是一個切實存在的實體,它能大能小,能表現出各種不同的曲率。而且你眼前能看到的任何事物的形狀,空間都可以表現出來。其實彎曲的空間隨處可見,只是我們沒有察覺!
  • 史普羅 | 如果有神,為什麼存在這麼多罪惡?
    但我們馬上要問,「那我的感覺如何又怎麼會要緊呢?」當我們說到某個東西要緊,我們又是在談價值。如果有任何東西我們認為有價值,我們就是談到善與惡。我講一段我和一位朋友的簡短談話,可說明以上的論述。我朋友是基督教科學派的虔誠信徒,他雖然相信善真實存在,但他力稱惡只是幻覺。其實根本沒有惡。我就問他,「假如我教導人說惡是真的,你認為我這樣作是好是壞,是善是惡?」他說:「喔,不好不好。」
  • 佛教裡面有神嗎?
    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是三大世界性宗教,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們的影響範圍實在是太廣了,這三大宗教甚至被一部分國家列為國教。佛教主要影響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基督教則在歐美國家流行更甚,而伊斯蘭教的信仰國家主要位於西亞、中亞、北非等地區,圖1為三大宗教在世界上的影響分布圖。
  • 為什麼我們看不到月球背面?
    為什麼我們看不到月球背面?而在月球潮汐力的作用下,地球的自轉速度也在逐漸變慢,由幾十億年前的8小時,變成了目前的近24小時。
  • 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反物質?粲夸克的不對稱性
    「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我們還需要從理論上進行嘗試,以不那麼深奧的方式來解釋觀察結果,」斯通解釋道。物質的每個粒子都具有相應的反粒子,除了電荷相反之外,在其他方面都完全相同。舉例來說,對氫原子和反氫原子的精確研究揭示了超過十億分之一位數的相似性。當物質粒子與反物質粒子接觸時,它們會發生湮滅,同時釋放出能量——類似於大約140億年前發生的大爆炸。
  • 太空為什麼看起來那麼黑?科學家:我們看不到所有的光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近日刊登報導,題為《太空為什麼看起來那麼黑?》。文章摘編如下:如果你仰望晴朗的夜空,你很可能會看到一些明亮的天體——和它們之間大片的黑暗空間。但是,如果我們的銀河系中有數千億顆恆星,宇宙中有數千億個星系,那麼整個宇宙就應該像時代廣場一樣璀璨。那麼,為什麼宇宙在夜晚是漆黑的呢?事實並非如此。
  • 為什麼白天看不到星星?
    提到星星,我們總是會聯想到黑夜,好像星星僅是在黑夜中才有的。就好像說道太陽,總能聯想到那碧空萬裡的白晝一樣。那麼為什麼我們看不到他們,,一定要到黑夜才能看得見呢?這是由於白晝時,太陽的一部分光線被地球大氣散射,將天空照得很明亮,所以我們看不到星星。若沒有大氣,天空是黑洞洞的,即使陽光十分強烈,我們也同樣能見到星星。
  • 水和空氣是無色透明的,為什麼我們能看到水而看不到空氣呢?
    首先我們的眼睛是通過光線去探測物體的,其實一個透明的物體,我們根本看不到它們,而我們又能看到它們的原因是,有了背景的參考物。下面我們就分析下這個問題!光與物體材料的作用生活中透明的物體是可見的,這是因為光在通過這些物體時發生了彎曲。
  • 如果世界是虛擬的,那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
    我們只要簡單思考一下就知道,如果在一個黑暗的房間打開手電筒,然後關掉,房間就會變得一變黑暗,那從手電筒裡射出來的光子去哪了?它們都被原子吸收了,可見有的原子是可以吸收可見光的。也就是說可見過也是原子組成的一部分。根據以上幾點,本人用電磁波重新構建了電磁波原子模型,並用這個原子模型統一了四個基本作用力。
  • 黑洞離我們那麼遙遠,又看不到,我們是如何找到它的?
    我們知道,黑洞連光都沒法從裡面逃出來,我們用光學望遠鏡肯定是看不到它的。可是,它在經過恆星時,這個在它背後的恆星是不是會被它遮擋一下,這樣我們就能感覺到黑洞的存在了呢?還是不行。因為一個一般大小的黑洞,周長大概也只是50千米,它的圓盤張成的角不會大於10^-7弧秒。這樣大小的黑洞,從離我們4光年遠的地方去看,比我們看月球上的一根頭髮的直徑還小。比世界上最好的望遠鏡所能分辨的東西還小1000萬倍。這麼小的暗天體,我們是不可能發現它的。
  • 在黑洞外面,看不到黑洞裡面,那如果在黑洞裡面呢?
    在黑洞之外,是無法看到黑洞之內的事情的,因為我們能夠看到東西,依靠的是光子在物體上反射之後進入我們的眼睛,而進入黑洞內部的光無法再次逃逸而出,自然也就無法進入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看到的只能是漆黑一片,而我們之所以能夠發現黑洞,完全依靠的是黑洞外部的無限光明。
  • 我們明明看不到原子,為什麼就可以說原子存在?
    其實原子在被確定時,我們是真的沒有辦法看到它的存在。這其實是因為原子實在太小了,小到當時的儀器無能為力。但是我們確定一個東西的存在,真的需要直接觀察到這個東西的存在嗎?實際上並不一定。我們舉個例子。比如:殺人放火這類的案件。一般親歷現場的不是遇害者就是兇手。那我們能說因為沒有看到兇手犯罪就不定兇手的罪名嗎?
  • 如果銀河系存在地外文明,為什麼連飛船之類的證據都看不到
    依然看不到! 也就是說,在太陽系裡,地球只相當於一顆塵埃那麼大,而在銀河系裡,不要說塵埃,不要說微生物,地球甚至連個原子的最小單位夸克都算不上!那麼人類算什麼?
  • 自轉的月球為什麼還會有一個我們看不到的背面?月球也躲貓貓?
    這也許是很多朋友心中一個大謎團,說了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月球有一個我們看不到的背面!又說月球仍然自轉,這不是自相矛盾嘛......那麼下面就來簡單說說為什麼月球自轉卻仍然有一個我們永遠見不到的背面!這是假設月球不自轉的情況,請注意上圖標識不自轉特徵的小白點,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反而可以將月球的正反面看個徹底!當然會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出現,假如月球不自轉的話您可能會以為月球上一面永遠都是白天,另一面將是永夜!其實不會會,這種條件下,月球的一天就是地球的一年,因為它隨著地球公轉軌道也會不自然的將全身曬一邊太陽!
  • 水和空氣都是透明的,為什麼我們能看見水,卻看不到空氣?
    我們的眼睛可以看到這個世界上的很多東西,可以領略到這個世界上的大好河山,不過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物質是我們肉眼觀察不到的。這是因為我們的眼睛只能感知可見光波段,眼睛中的晶狀體相當於一個凸透鏡,能夠把視線之內的物體發出或反射過來的光匯聚到視網膜上,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就負責感知畫面中的顏色、亮度、飽和度等信息,最終由神經系統處理後形成視覺,在我們大腦中有了世界的樣子,但人眼只能接收可見光,波長大約在400-760納米之間,超出這個範圍就感知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