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是虛擬的,那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

2020-12-04 弦中子

世界由哪些元素組成?科學家給出的答案是物質和能量及時間和空間組成。

什麼是物質和能量?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告訴我們物質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物質和能量只是兩種不同的形態,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德布羅意進一步證明:能量是行波,無影無形,沒有三維形態,沒有體積,沒有質量。當行波變成環形駐波時便佔有了空間,有了三維特徵,有了體積,有了質量。

打個比方,光是直線傳播的,假如有一束光向著黑洞射來,在黑洞的強大引力下,這束光被彎曲了,只能繞著黑洞旋轉,它就變成了一團相對黑洞靜止的能量,成了黑洞的一部分。

可以捕捉電磁波的不止是黑洞,我們知道所有元素的原子都可以吸收和輻射電磁波,不同的是,不同元素的原子只能吸收和輻射特定頻率的電磁波,這是因為只有特定頻率的電磁波能在特定原子中形成駐波,只有形成駐波的電磁波才能留在原子裡,同理,原子在受到激發時也只能釋放出特定頻率電磁波,即將原來儲存的駐波再以行波形式釋放出去,這就是原子光譜。

我們可以用一個遊戲來形象比喻,在網紅橋遊戲中,我們發現只有和橋以相同頻率或頻率是橋的整數倍擺動的人才能留在橋上。原子裡也有固定頻道(電磁波頻率軌道),有一個篩選機制,只有同頻或整數倍頻率振動的電磁波才可以留下。

由此可知,能量就是物質,物質就是能量,根據波粒二象性及德而羅意的物質波理論:波就是粒子,粒子就是波也可以證明。既然物質就是電磁波駐波,我們為何不可以用電磁波重新構建原子模型,只要通過簡單的換算我們就可以發現原子中的質子(中子)能量與伽瑪射線相同,電子的能量與X射線相同,而且伽瑪射線的波長與原子核測量半徑吻合,X射線的波長與電子測量的半徑吻合。

原子裡並不只有質子,中子和電子,拿最簡單的氫原子來講,氫原子只有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但當氫原子電離失去電子後,留下的質子並沒有裸奔,它的體積並沒有變小,所以原子裡還有其它低頻駐波存在。

我們只要簡單思考一下就知道,如果在一個黑暗的房間打開手電筒,然後關掉,房間就會變得一變黑暗,那從手電筒裡射出來的光子去哪了?它們都被原子吸收了,可見有的原子是可以吸收可見光的。也就是說可見過也是原子組成的一部分。根據以上幾點,本人用電磁波重新構建了電磁波原子模型,並用這個原子模型統一了四個基本作用力。

下圖是四個基本作用力統一公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我之前的論文,論文裡有詳細推導過程。

我們接著聊聊時間和空間

時間並不是真實的,我們把地球轉自轉一周叫一天,地球公轉一周叫一年,月球公轉一周叫一月,分針轉一周叫一小時,秒針轉一周叫一分鐘……可見時間是個人為的概念,並用物質的周期性運動來定義時間,也就是說時間來自於物質的周期性運動。

再說說空間,跟時間一樣,也是人為定義的,這裡可能不大好理解,有人可能認為:我明明能看到兩個物質之間存在空間,空間實實在在存在的。我們來做個假設,如果宇宙中只是你,除了你以外什麼都沒有,光都沒有,你認為還存在空間嗎?你看到的空間是兩個物質之間存在的距離,距離是怎麼來的?距離是運動產生的,你用眼睛看到物體存在距離,那是光的運動產生的感知效應,你用手摸到的距離是手運動產生的感知效應,也就是說時空間來自於物質的線性運動。

根據時間與空間的定義,旋動產生時間,進動產生空間,則我們選擇旋動的是時間刻度,選擇進動的是空間刻度。

這裡只是部分引用本人之前發表的論文,大家如果有興趣都可以翻閱本人之前的論文。本人通過這個原子模型但統一了四個基本作用力,同時解釋了暗物質和暗能量並不是找不到,而是不存在。通過本人的旋進理論計算結果可以解釋星系架構,證明不需要暗物質和暗能量,同時還可以解釋反物質丟失,解釋黑洞內部結構,解釋宇宙演化過程。

也有人說量子力學證明這個世界是隨機的,那是因為科學家對量子世界還不夠了解,本人已經用公式證明電子本身就是三維諧振波,在空間停留(存在)的時間就是概率性的,也就是確定的,而非隨機的,這在本人之前的論文裡有詳述,有興趣可以去翻閱本人之前的論文。

我們現在知道時間和空間並不真實存在,而能量就是行波,物質就是駐波,如果我們把直線行走的行波看作「1」,把構成物質的環形駐波看作「0」,再虛擬一個時間和空間,這世界是不是就和電腦程度一模一樣?

我們的世界很有可能就是高維智慧創造的虛擬程序。

古人很早就發現了這個秘密,比如中國道家的陰陽學說:萬物分陰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孤陰不長,獨陽不生,陰陽互換,天道輪迴。

佛家也發現了世界是虛擬的,所謂萬相皆空,萬法皆空。一切都是假象,都是眼耳鼻舌身意產生的幻象。不管是你看到的,聽到的,摸到的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系統」告訴你的信息罷了。

既然這個世界是虛擬的,那我們為什麼在這裡,在這裡的目的又是什麼?

這個問題兩大宗教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佛家講輪迴,人是犯了錯誤來到塵世修煉的,說白了,人間就是煉獄,人是來受罰的,來受折磨的,目的是改掉人性的缺點,改掉貪嗔痴慢疑,一世改不了再修一世,萬世輪迴,因果循環,直到改掉人性的缺點才可擺脫輪迴而成佛,所以佛家認為每個人都是佛,不過佛是在更高維度,只有我們改了缺點才可回到那個維度再次成佛,佛說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段取經路,只是有人今生取不到,有人今生取得到。

但佛家明顯過於偏激,採用的是一刀切的方法,直接砍掉人的七情六慾,只講菩提,也就是智慧。如果什麼事情都只講是非對錯,不講感情,那人和機器有什麼分別?把人性砍得一乾二淨,成佛的意義又是什麼?

佛家這一點和基督教也類似,基督教也認為人帶有原罪,我們都是折翼的天使,要不停地懺悔自己的過錯才能得到主的原諒再次回到天堂。

相比之下,中國的中庸之道要合理的多,萬事求中正,不偏不倚,道家認為我們來塵世是因為人性出現了偏差,沒有走正道,什麼是正道?簡單來講就是飯吃多了不好,吃少了也不好。可以求財,但不能貪財,可以愛美,但不能好色……

佛家要去掉人慾非但達不到,反而不美。道家講節制人性,過猶不及,但求中正。萬事萬物都要平衡,不偏不倚。

相關焦點

  • 虛擬遊戲世界裡我們是「玩家」,現實世界裡我們會是「NPC」嗎?
    隨著虛擬出的遊戲人物變得越來越真實,一些敏感的人心中出現了深深的疑慮,或者說是惶恐更為恰當,「如果人類可以開發出能夠亂真的虛擬世界,那我們的世界是否也是另外一個更加高級物種的虛擬化產物呢?!」不知你是否也這樣想過?真實與虛假的距離在哲學家眼中從來就不是無法逾越的,他們認為,人往往會被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所「欺騙」。
  • 假如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歡笑,有悲痛。小孩子打針會哭,大人傷心了會痛。你掐一下自己,都會感覺到疼痛。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假如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假如這是一場大型的遊戲。我們這些人都是被某個程式設計師用代碼寫出來的。這場遊戲太逼真,逼真到可以真實地模擬人體的疼痛。
  • 有人說世界是虛擬的,這是為什麼?這裡告訴你原因
    在地球上存在850萬種生物,其中包括150萬種動物,在將近1000萬種生物中卻僅僅只出現人類一種高智慧生物,這令人難以置信,如果說世界上多誕生出幾種高智商生物或者全部都是非智慧生物,我們或許不會懷疑這個世界,但是卻偏偏誕生人類這種唯一的高智商生物,讓人不得不懷疑人類可能是為了某種目的被故意創造出來的,很多證據似乎在表明,人類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不簡單。
  • 用科學證明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
    我們現在所看見的宇宙是物質組成的。但是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只佔5%,還有95%是什麼?答案是不知道。但是這95%有一種物質叫做「暗物質」。它是我們所能見到物質的六倍左右。而且據說暗物質充斥著整個宇宙,我們的身邊都有。暗物質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類似於空氣,但和空氣還不一樣。空氣我們是能感知到的。
  • 未解之謎其實都是伺服器Bug,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虛擬的?
    這裡就先要假設一個大前提,從計算機時代開始,世界就被比作一臺巨型計算機,人類就是計算機上的軟體;那現在變成是智能化時代,那世界又被當作是一個無形之手模擬出來的程序,那就意味著每個人或生物就都只是一段代碼。那麼為什麼人們更傾向於這個世界是虛擬的,而不是真實的?
  • 我們的世界很可能是計算機虛擬的,馬斯克為什麼這樣說?
    「我們活在真實世界的概率只有十億分之一」。「如果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算是一個視頻遊戲的話,那麼圖形引擎效果很棒,但情節很糟糕。------這是科技界大佬伊隆·馬斯克對我們這個世界的評價。這絕不是馬斯克的一時玩笑話。實際上,馬斯克個人非常相信我們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的理論。
  • 科學證明我們的世界也許就是虛擬VR
    其實我們在小時候,都會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認為只有自己才有思想,身邊所有的人都是因為我而存在。這種想法其實在小時候都會出現,這也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當然這種思想都會受到很多人的指責,這是一種很自私的想法。
  • 為什麼我們不能證實這個世界是真實的或者是虛擬的
    有時候你會不會有這樣一種感受?你一個人在家裡的時候,會不會突然感覺你周圍的一切都是虛擬的。有一個杯子,你是如何認為它是存在的?你看到了它且同時用手摸到了它,所以你認為它是存在的,這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同的。
  • 世界是虛擬的?為什麼認為人類生活在虛擬世界裡?全是雪花惹的禍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靚仔講知識,關注我,每天都會用心給大家分享有趣事件,感謝您的收看!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越來越能夠認識到地球和人類的渺小。如果地球被嚴密地保護著,其他天體很難進入太陽系,但是這會顯得太過嚴密,被保護得太好於是就有了宇宙其實是被設計出來的說法,現在也有不少人開始懷疑宇宙的真實性。就小編看來,宇宙就是真的,我不相信宇宙設計論之類的話,我們能真正感受到宇宙的力量以及觸摸的感覺,如果說世界是真的設計出來的,那只能說設計者真的太厲害了。
  • 「缸中大腦」,我們的世界是否是虛擬的(下)
    大家好,這裡是【把話說】,今天我們繼續來說:缸中之腦。在上一期我們說了我們這個世界是虛擬的,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一切都不是真實中世界的樣子。然後就有人提出一些猜想:我們人類有沒有可能現在就是生活在某套模擬的程序中?這套程序擁有設定好的物理規則,把我們地球上的一切模擬的栩栩如生。
  • 我們為什麼在這裡?
    所有那些被埋葬的知識、洞察力和信息都開始從你在這裡經歷的有限的物質意識狀態一起流血,進入你的高我,你的靈魂自我...在那裡所有的一切都是已知的。這裡是揚升..。我們在這裡是為了改變已編程的人類體驗,並改變我們物種在地球上體驗的本質。在這個時候,精英控制系統會把他們所有的東西都扔給我們,我們現在就看到了。這只是一種通過恐懼、戰爭、疾病、壓迫等來保持權力的絕望嘗試。
  • 「缸中大腦」,我們的世界是否是虛擬的(上)
    大家好,這裡是【把話說】,今天我們來說:缸中大腦。如果說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是虛擬的,我們身邊的所有人,還有任何物體,那些花草樹木都是計算機中的一段代碼,大家會有何感想?我們可以看見身邊的所有物體,還可以聽見身邊的所有聲音,還可以清晰的記得自己的人生經歷。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在地殼中發現了幾十億年前的生物化石,我們還可以清晰的看到浩瀚宇宙中無數的繁星,難道這一切都是假的嗎?
  • 我們所處的世界是虛擬的可能性有多高?看夢中世界也許能明白!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是虛擬的。當然,這是沒有任何證據的。但是,當如果我們所處的世界真的是虛擬的,並且是有證據表明,那麼會是一種怎樣的場景呢?想來,並不會帶來多少的改變。為什麼?因為即使是虛擬的世界,我們依然有生存的本能,依然是想辦法活下去。世界可以是虛擬的,但我們的感官當下帶來的感受卻是真實的。當你感覺到餓了,肯定是想辦法要吃飯,當你感覺到痛苦,肯定是想辦法逃避痛苦。
  • 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嗎?如何證明你不是一個人工智慧?
    那麼我們的世界是不是虛擬的呢?畢竟科幻電影中的故事情節不需要像科學那樣嚴謹!目前來看,起碼我們很難否定這一點,尤其是隨著電腦性能的強大和人工智慧的發展,讓很多人懷疑或許人類真的生活在虛擬世界裡。如今的電腦性能越來越強大,能夠模擬越來越多的真實場景。
  • 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嗎?如何證明你不是一個人工智慧?
    那麼我們的世界是不是虛擬的呢?畢竟科幻電影中的故事情節不需要像科學那樣嚴謹!目前來看,起碼我們很難否定這一點,尤其是隨著電腦性能的強大和人工智慧的發展,讓很多人懷疑或許人類真的生活在虛擬世界裡。如今的電腦性能越來越強大,能夠模擬越來越多的真實場景。理論上分析,終有一天,強大的電腦能夠模擬整個宇宙的真實場景。如果是這樣的話,來個反向思維:人類又該如何確定我們自己生活的宇宙不是被更高級的文明模擬的呢?
  • 現實是虛擬的?這個世界不是真實存在!
    這裡的「道」在英文中是「Word」,也就是「話語」的意思。換句話說,上帝憑藉「話語」就創造了我們所謂的「物質世界」以及自然規律。如果考慮到現在的電腦程式員憑藉非物質的程序代碼,設立幾條簡單的規則,就能造出一個生龍活虎的虛擬世界,那誰也禁不住要做這樣的胡思亂想:難道創造天地萬物的上帝是一個「大程式設計師」?難道我們所謂的「現實世界」,不過是上帝的虛擬?
  • 人在虛擬實境中為什麼會「生病」
    「通過更好地理解網絡病,我們可以找到硬體和軟體解決方案來減少它。」,包括身體康復症狀源於滯後有許多科學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人們會存在網絡病。雖然人們對於在虛擬實境中為什麼會生病還沒有達成共識,但人們普遍認為,顯示延遲(即虛擬場景與實際動作保持一致的延遲)是一個關鍵的因素。
  • 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沒有可能是虛擬的?
    由於量子效應會導致使用能量的計算單元無法100%準確的運算數據,所以,在虛擬世界中,無論使用多麼強大的計算單元、多麼完善的算法程序,其中的規則、邏輯與現象之間必然會出現相互獨立的規則與邏輯,它們之間不可能達到如此完美的自洽性。以建築為例,無論多麼破壞生態,冥冥中似有幕後引導,將其默默修正。
  • 真實世界是井中月、水中花,是我們主觀虛擬出來的。
    意識為我們虛擬出了,存在我們腦海中的一個虛擬世界,而我們會認為這是真實的世界。  常言道:眼見為實。但我們知道我們親眼所見不一定為真。意識為我們所反映的不一定是事物的真實面目,意識遵循某種意圖為我們提供不一定真實的結果。
  • 如果進入四維空間,我們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景象讓人難以置信
    四維空間就是在三維空間基礎上加上時間維度如果你理解了低維空間的規律,你就很容易理解四維空間這個高維空間了,通過對零維空間、一維空間、二維空間和三維空間這些低維空間的分析,我們有沒有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高一級的維度是低一級維度的疊加,比如一維空間(線)是零維空間(點)的疊加,點點成線;二維空間(面)是一維空間(線)的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