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輸液港植入術:守護患者看不見的「生命線」

2020-11-27 上饒新聞網

  近日,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腫瘤五科徐希醫生和置管室護士密切配合,成功為一乳腺癌術後患者成功行靜脈輸液港植入術。此術解決了患者長期反覆輸液、抽血、扎針的痛苦,為長期化療、輸液、腸外營養患者帶來了福音,被患者稱為「看不見的生命線」。

  55歲的張女士是鉛山縣人。今年10月份,她在上饒五院胸外-乳腺-甲狀腺外科成功行全麻下右乳區段切除術+術中冰凍+右側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根據術後病理結果及免疫組化結果,腫瘤二科呂宇主任為張女士制定了針對性的放化療和靶向治療方案。為避免反覆穿刺帶來的痛苦,保護外周血管,呂主任邀請腫瘤五科徐希醫生聯合會診後,建議張女士行靜脈輸液港植入術。

  據悉,輸液港是一種供反覆穿刺的全植入式閉合靜脈輸液系統,可以長期或間歇性使用。適用於各種高濃度化療藥物、完全腸外營養液的輸注及輸血、血樣的採集等。特別是對於需要接受化療的腫瘤患者、需長期靜脈輸液以及營養支持的患者,使用輸液港後,不再需要進行「每次化療,每次穿刺」這種繁瑣而又有風險的方法。張女士和家人商量後,同意了。

  11月13日,經醫護人員悉心調養,張女士達到手術指徵,徐醫生遂親自「上陣」,在置管室護士密切配合下,巧手施術,成功為她植入輸液港。術後,有了輸液通道「保護港」的張女士繼續行放化療治療,恢復良好,現在進一步鞏固治療當中。

  徐醫生介紹,與目前常用的中心靜脈置管及PICC置管相比,植入式輸液港埋植於皮下,大大降低了感染風險;外觀更美觀,無需敷料包裹,患者可以洗浴及遊泳,舒適度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使用安全方便,減少藥液的外滲;避免了反覆靜脈穿刺引起的疼痛,保護血管,也適用於兒童;維護簡單,每四周醫院維護一次,減少患者往返醫院的次數及節省開支;使用期限長。據不完全統計,上饒五院已熟稔開展輸液港植入術150餘例,受到醫、護、患三方的一致認可。(潘建紅)

相關焦點

  • 「人工血管」搭橋術 守護患者「生命線」
    近日,西安市第三醫院腎臟內科為一名26歲的尿毒症患者施動靜脈人工血管搭橋術,建立安全、有效持久的「生命線」,讓小夥感動不已!為患者的「生命線」保駕護航。 據悉,近年來我國終末期腎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由於腎源的匱乏,腹膜透析操作要求較為嚴格,最終選擇腎臟替代方式仍以血液透析為主。
  • 靜脈輸液代注,你怎麼看?
    導讀:基層代注是嚴控靜脈輸液以來的新興名詞,在我國各類各級醫療機構中靜脈輸液非常普遍,但是輸液也有著較大的醫療風險。據統計顯示,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超過39萬人,衛計委一面向社會各界頻頻發出呼籲,要求民眾改變不合理輸液觀念。
  • Wendy的十萬個為什麼|輸液港植入的YES or NO!
    Q上腔靜脈症候群患者可以置入輸液港嗎?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而定,上腔靜脈支架的患者可置入輸液港,如無則不推薦,必要時行下腔靜脈置管。Q胸部腫瘤患者可以置入輸液港嗎?1.評估病人病情、腫瘤大小、腫瘤病灶有無轉移到腋下、肩頸部;2.
  • ...腫瘤,介入,穿刺,病灶,輸液,鉛,治療,手術,李文濤,患者,-上海...
    為保障患者的生活質量,儘可能地延長生存時間,介入科醫生猶如一群「重甲戰士」———他們身披20多斤重的鉛制「甲衣」,頭上頂著「鉛帽」,鼻梁架著「鉛眼鏡」,脖子上圍著「鉛圍脖」,年輕小夥子還得裹上「鉛內褲」,以便最大程度地降低職業暴露對身體的傷害。
  • 固定輸液港穿刺蝶翼針,這個方法好!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利用蝶翼針進行皮下植入無損傷穿刺,能長期留置、創傷小,受到需長期接受間斷輸液治療、化療患者的歡迎。但在穿刺使用中也會存在許多問題,如蝶翼針的使用與固定,不正確的方法會導致眼針感染及縮短輸液港使用壽命。如何降低感染提高輸液港使用壽命成為臨床關注熱點。
  • 人工血管內瘻新技術,為血透患者的生命線保駕護航
    人工血管內瘻新技術,為血透患者的生命線保駕護航 2020-11-13 0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年人均輸液8瓶被指泛濫 美澳慎用靜脈輸液
    記者在連線採訪中發現,在美國,如果病人看的不是急診,醫生一般不會安排靜脈輸液,對於含抗生素的「吊瓶」更是慎之又慎;在澳大利亞,當地人鮮有「輸液好得快」的觀念,很少有打吊瓶甚至打針的經歷,甚至有人25歲了從未輸過液,甚至都不知道「打吊瓶」的英語怎麼講。美國:看急診才考慮輸液本報訊 得了病到底是服藥還是打針?
  • 輸液港蝶翼針:是一紮到底,還是分二步扎?
    在使用及維護過程中,需使用配套的無損傷針簡稱蝶翼針,在首次扎輸液港時,大家是一針扎到底,還是分二步扎呢?來源:中衛護研院(ID:ZWINIM)。作者:小米星筆者在臨床中觀察到,部分患者治療結束後,拔除蝶翼針時發現針頭尖尖位置出現倒勾現象(見下圖)。這會是怎麼回事?
  • 市中醫院開展靜脈輸液現狀橫斷面調查
    南方日報訊 (記者/焦瑩 通訊員/張鳳貞 劉文慧)為進一步規範醫院靜脈治療技術操作,提升醫院靜脈治療水平,日前,英德市中醫院開展了一次系統全面的靜脈輸液現狀橫斷面調查,對全院16個臨床科室397名住院患者的靜脈輸液情況進行調查。
  • 人血白蛋白靜脈輸液的滴數,究竟該怎麼調?
    最近護理部查房,在很多科室看見有靜脈輸液白蛋白的患者,看見巡視單,有的護士巡視單籤的40滴/分,有的60滴/分,也有50滴/分,也有30,62滴/分等等不同滴數的,雖然病人不同,給予的滴數不同,但是所有的護士白蛋白的靜脈輸液過程中,只有一個滴數,中間沒有一個護士的巡視單上有調節滴數的籤字
  • 全球首例「MR+5G」全息投影遠程靜脈濾器植入術完成:實現北京宜賓...
    2020年12月9日,解放軍總醫院心血管病學部陳韻岱主任團隊通過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MR)和5G全息投影技術,遠程完成一例在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的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這是國際上首次將5G全息技術與MR技術相結合,遠程完成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
  • 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之動靜脈內瘻及長期置管
    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又稱血液通路,就是把患者體內的血液引出來進入透析器,在透析器中進行物質交換,然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的一個過程。它是進行血液透析的必備條件,也就是說有了血管通路,患者才可以正常透析,所以又將血管通路稱為血透患者的生命線。
  • 美澳慎用「靜脈輸液」:打吊瓶近似小手術(圖)
    記者在連線採訪中發現,在美國,如果病人看的不是急診,醫生一般不會安排靜脈輸液,對於含抗生素的「吊瓶」更是慎之又慎;在澳大利亞,當地人鮮有「輸液好得快」的觀念,很少有打吊瓶甚至打針的經歷,甚至有人25歲了從未輸過液,甚至都不知道「打吊瓶」的英語怎麼講。  美國:看急診才考慮輸液  本報訊 得了病到底是服藥還是打針?
  • 渭南益健醫院 開展「密閉式靜脈輸液」技能培訓
    靜脈輸液是臨床常用的基礎護理操作,是一種有創性操作,其中任何環節的疏忽都有可能導致各種不良反應的發生,甚至還會引起醫療護理糾紛。因此,使靜脈輸液治療程序化、規範化、專業化,是提高護理整體水平的重要環節。
  • 2020甘肅護士資格考試知識點複習:靜脈輸液相關的不良反應及原因
    輸液療法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液體直接進入靜脈,藥效快,利用率高。靜脈輸液還具有液體和藥物的輸入速度和量可控的優點,是臨床搶救和治療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臨床上也存在著濫用和不合理使用輸液療法的現象,常可引起輸液併發症和不良反應,應引起高度重視。
  • 靜脈輸液用藥配伍禁忌知多少
    靜脈輸液為一種常見給藥途徑,普遍適用於各種疾病的臨床治療中。隨著醫學的發展,多種藥物聯合使用使臨床療效得到充分肯定,需要臨床護士掌握藥物的配伍禁忌。而目前臨床護士雖然對配伍禁忌的認知度較高,但實際掌握程度較低。護士必須了解藥物的配伍禁忌,才能保證患者用藥安全。一、配伍禁忌原因臨床配伍禁忌包括物理性配伍禁忌和化學性配伍禁忌。
  • 首次開展動靜脈內瘻人工血管成形術市人民醫院填補焦作一項技術空白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施學霞    本報訊來自焦作市人民醫院的最新消息,該院泌尿內科首次開展一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瘻人工血管成形術,填補了焦作市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手術的空白,為更多血液透析患者開啟了「新通路」。
  • 市一院成功實施胰腺癌患者放射性粒子植入術
    近日,市一院腫瘤科與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室共同合作為一位胰腺癌患者施行了放射性粒子植入術,獲得成功。患者今年71歲,入院後經各項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為胰腺惡性腫瘤。經積極術前準備,患者於7月12日接受肝內膽管穿刺引流術,術後患者病情緩解,術後第六天因胰頭腫瘤壓迫膽管導致引流不暢,減黃效果不佳,遂於20日施行放射性粒子植入術,術後給予止血、補液、靜脈營養、抗胰酶等對症支持治療,患者恢復良好,各種不適症狀得到很大程度緩解,並於27日出院。此例手術是該院腫瘤科首例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引導下胰腺癌粒子植入術。
  • 遊刃於點滴之間——記靜脈用藥調配中心
    由於治療用藥每天8點前必須進病房,所以這裡的調配藥師必須每天早晨6:00點準時到崗,從醫囑審核、合理用藥幹預、安排輸液順序,到混合調配、成品輸液覆核、成品輸液包裝與發放......在嚴格的操作程序下,每天有四千袋輸液分時段調配完成後從這裡發往各個臨床科室,成為醫院住院患者治療的一條重要生命線。有人認為,PIVAS就是一個加藥的地方,工作簡單輕鬆,其實不然。
  • 提高護理技能水平—渭南益健醫院護理部舉行了靜脈輸液操作培訓
    靜脈輸液是臨床治療中最基本的給藥方法,也是最容易引發護患糾紛和護理風險的治療環節,規範化的操作培訓是提高護理質量和保障護理安全的重要舉措。7月13日下午,渭南益健醫院護理部組織全體臨床護士開展了密閉式靜脈輸液技術實踐技能操作培訓考核。旨在通過完善護理操作流程,規避風險,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