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質量領域又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溫度單位重大變革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21-01-19 中國質量報

      1月8日,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並向獲獎代表頒獎。由總局提名的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張金濤研究員牽頭完成的「溫度單位重大變革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參與完成的「光電成像系統參數測試與校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溫度是最為廣泛使用的基本物理量之一,其準確測量事關科學研究、國防安全、能源環境和民生健康等領域。基於該項目發展的創新技術為國家重大工程第四代核反應堆堆芯溫度的直接測量提供了解決方案,提升了我國溫度量值傳遞的水平,為國防和航空航天等重要領域提供了溫度溯源支持。對於實現多種技術途徑、零溯源鏈、原級法測量溫度等熱物理量具有重要意義。


溫度單位的重新定義是溫度計量史上最重大的變革,精確測定玻爾茲曼常數是實現重新定義的前提和關鍵。據了解,為避免單一方法可能存在的系統誤差,國際溫度計量最高權力機構CCT(國際計量委員會溫度諮詢委員會)要求使用至少兩種獨立方法,分別實現不確定度小於3´10-6 的測定。這一要求涉及多個物理量的高精度絕對測量,是對精密測量極限的巨大挑戰。


該項目在國際上唯一實現兩種獨立原理方法測定玻爾茲曼常數,測量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突破了溫度單位重新定義的技術瓶頸;項目成果被國際計量委員會應用於溫度單位重新定義,為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重新定義作出關鍵性貢獻,使我國在這一計量領域的重大變革中贏得了決策權,確立了我國在國際溫度計量領域的領先地位;項目的創新技術使我國成為計量單位量子化進程中國際領先的溫度量值源頭,為國家重大工程第四代核反應堆堆芯溫度直接測量提供了解決方案,為我國國防和航空航天等領域提供了溫度溯源支持。項目整體技術應用提升了國家溫度基準量值傳遞水平。項目的創新技術推動了計量科學技術的新發展,為相關應用領域技術進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具備重大的社會效益。


據該項目負責人、中國計量院熱工所研究員張金濤介紹,該項目以突破重新定義必要條件的技術瓶頸、實現絕對溫度的原級測量為目標,提出了定程圓柱聲學原級測溫和量子噪聲原級測溫兩種獨特的方法。通過「虛擬定程圓柱聲學原級測溫方法」、「無感應誤差磁通量子調控技術」、「全要素精確匹配的量子噪聲原級測溫技術」、「圓柱腔聲場和內長的原位實時精確測量方法」等一系列方法和技術的創新,分別獲得了不確定度2.0´10-6 和2.7´10-6 的玻爾茲曼常數測量結果,均為相應方法全球最佳。


兩種方法測量結果均兩次被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CODATA)國際基本物理常數推薦值收錄,並被用於玻爾茲曼常數的最終定值,是全球唯一採用兩種獨立方法滿足重新定義的成果,使得我國首次對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的定義做出重要貢獻。


圓柱聲學法玻爾茲曼常數測量系統 


另據了解,由中國計量院參與完成的「光電成像系統參數測試與校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該項目突破光電成像參數測試系統校準中實現高勻光照明、高穩定指向、高清晰採集的3項技術瓶頸,發明了4類測試校準新裝置,使我國光電成像系統參數測試校準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在該項目中,中國計量院醫學生物所張吉焱副研究員致力於人眼視覺特性計量研究,在高勻光照明、高清晰採集中的軍事目標探測識別等方面均有所貢獻。



相關焦點

  • 「溫度單位重大變革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本報訊 1月8日,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並向獲獎代表頒獎。由市場監管總局提名的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張金濤研究員牽頭完成的「溫度單位重大變革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中國計量院「溫度單位重大變革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榮獲國家科技...
    本報訊 (劉旭紅 記者史玉成)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牽頭完成的「溫度單位重大變革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院參與完成的「光電成像系統參數測試與校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水利科技成果連續三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2017年1月9日的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4項水利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 據悉,在國家科技獎獲獎數量大幅壓縮的情況下水利科技成果連續三年(2014、2015、2016)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泰州靖江籍教授一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仲明供圖   在近日舉行的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靖江籍教授邵新宇帶領團隊研發的「汽車製造中的高質高效雷射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68年出生的邵新宇是靖江市東興鎮人,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
  • 公告精選:隆基股份籤百億大單,以嶺藥業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鴻利智匯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20 年 1 月 10 日,2019 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 隆重舉行,公司協同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等單位申報的「高光效長壽命 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 「運動系統組織工程技術」項目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運動系統組織工程技術」項目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發布時間:2013-05-13 來源:國家體育總局網站 > 信息報送-各單位 > 浙江省體育局 作者:傅瑋 字體: 大
  • 祝賀吳以嶺院士領導的團隊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對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和人員進行了表彰。河北省共有16項項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不含專項項目),其中河北以嶺醫藥研究院吳以嶺院士團隊主持完成的「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公告精選:永安行淨利預增超3倍,精工鋼構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文/博辰1、【吾高科技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20 年 1 月 10 日,2019 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江蘇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協同南京工業大學等單位聯 合申報的「面向製漿廢水零排放的膜製備、集成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 技術進步二等獎,證書編號
  • 濟民可信集團榮獲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7月8日,《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勵決定》在江西省人民政府網站正式公布,江西濟民可信集團有限公司牽頭開展的「中藥大品種金水寶系列產品產業化關鍵技術體系創建及其應用」榮獲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為今年江西省製藥領域唯一的一等獎項目,也為下一步衝擊國家科技進步獎打下堅實基礎。
  • 石大新聞|一項目獲2020年度衛星導航定位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海洋與空間信息學院王振傑、姬生月、賀凱飛、聶誌喜、吳會勝、白永良、李連偉等完成的項目「海洋地質勘探導航定位關鍵技術與國產裝備研發」獲衛星導航定位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項目針對我國海洋導航定位技術和國產裝備研發現狀,結合海上資源調查和石油勘探的實際需要,以及國家海洋大地測量基準建設的重大需求,在國家
  • 「溫度單位重大變革關鍵技術研究」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長期以來,溫度測量的基本標尺——溫度單位依賴實物性質,制約了相關前沿科學和尖端技術的發展。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米制公約最高權力機構要求使用至少兩種獨立方法,實現玻爾茲曼常數精確測定,重新定義溫度單位。這是溫度計量史上最重大的變革,將深刻影響科學和技術發展。
  • 重磅 | 湖北醫藥學院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湖北醫藥學院基礎醫學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張勇洪博士團隊《植物抗逆和根系構型的調控機制及其在藥用植物虎杖生產的應用》項目榮獲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實現了湖北醫藥學院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零的突破。
  • 環境部新部長為知名地質學家,曾兩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黃潤秋為我國知名地質學家,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曾兩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學生稱呼他為「秋哥」,兩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黃潤秋,生於1963年8月,湖南長沙人,九三學社社員,工學博士,教授,是我國知名的地質學家。
  • 中石化西北油田超深井超稠油開採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其珏)1月9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自主創新的「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學降粘技術研發與工業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有效開採超稠油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世界稠油資源佔總油氣資源量的53%,但由於其開採技術難度大、成本高,目前動用有限。
  • 【熱點關注】安大技術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環件是航空工業安大的主導產品,也是航空、航天、核能、燃氣輪機等高端裝備製造業普遍使用的結構件,環件輾軋技術是涉及多個工業領域的通用性、基礎性的材料成形技術。2006年該項目立項之前,我國的環件輾軋技術相對比較落後,基本上處於手工操作時代,生產的產品給人的印象是「傻、大、黑、粗」,而且無法從國外獲得核心技術。
  • 吳以嶺院士領銜科研團隊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這一項目由以嶺藥業旗下的河北以嶺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完成單位)攜手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復旦大學、中山大學、河北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等共同完成。
  • 發現瑪湖十億噸級特大型礫巖油田 西南石油大學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四川在線消息(秦光源 記者 江芸涵)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西南石油大學參與完成的「凹陷區礫巖油藏勘探理論技術與瑪湖特大型油田發現」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 中交建多年凍土青藏公路建設和養護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月9日,200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交一公院牽頭完成的「多年凍土青藏公路建設和養護技術」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多年凍土青藏公路建設和養護技術」是青藏公路四期科研成果的系統集成和創新,項目結合青藏公路歷次改建整治、運營養護進行了持續的跟蹤研究,建立了高原腹地550公裡連續多年凍土公路動態監測體系,系統研究了路面、路基、橋梁樁基、維修養護技術、環境、氣候與凍土間的相互關係,創造性地提出合理路基高度與保護凍土的路基穩定技術、基於控制路基融沉變形的瀝青路面結構,首次在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成功修築高等級瀝青路面
  •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付小兵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向獲得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代表頒獎,並同他們熱情握手表示祝賀。
  • 為何電科14的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過於先進,不便展示」
    前段時間由於對於中國科技發展很感興趣,所以去了解中國科技發展的,這其中國家科學進步一等獎當然不能忽視。2020年初中國電科14參與的項目獲得了國家科學進步一等獎。當我前去電科14公眾號尋找相關資料時,它的微信公眾號上寫著「因項目過於先進,不方便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