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200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交一公院牽頭完成的「多年凍土青藏公路建設和養護技術」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多年凍土青藏公路建設和養護技術」是青藏公路四期科研成果的系統集成和創新,項目結合青藏公路歷次改建整治、運營養護進行了持續的跟蹤研究,建立了高原腹地550公裡連續多年凍土公路動態監測體系,系統研究了路面、路基、橋梁樁基、維修養護技術、環境、氣候與凍土間的相互關係,創造性地提出合理路基高度與保護凍土的路基穩定技術、基於控制路基融沉變形的瀝青路面結構,首次在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成功修築高等級瀝青路面,突破了國際工程界關於多年凍土區不能修築瀝青路面的禁區,實現了自主創新。創立了公路凍土工程理論,揭示了路基變形、多年凍土變化、瀝青路面加速凍土退化等規律,實現了原始創新。建立了多年凍土變化與路基變形預測預報體系,提出了特定環境下瀝青路面合理使用與改建整治技術,形成包括新標準、新方法、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及配套試驗研究設備的成套建設養護技術,實現了集成創新。
項目成果包括青藏公路多年凍土地區黑色路面修築技術研究,瀝青路面修築與大中小橋涵基礎設計、施工關鍵技術研究,凍土地區路基穩定性研究,青藏公路科研、管理系統開發,青藏公路沿線高含冰量凍土分布、分類、凍土工程地質評價、路基凍融變形規律、路基溫度場、涵洞結構類型與改性瀝青混合料路面修築技術等。
迄今為止,中交一公院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五項,其中一等獎三項,分別為「青藏公路多年凍土地區黑色路面修築技術」、「京津塘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成套技術」和「多年凍土青藏公路建設和養護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分別為「安徽銅陵大橋設計、施工成套技術」和《寒區公路與隧道凍害預報和綜合防治關鍵技術》。在交通科技領域,中交一公院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科技興院」的戰略方針,依靠科技進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我國公路交通科技進步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