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北鬥七星,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2020-11-22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北鬥七星(the Big Dipper,意為大勺子)是北方天空中最著名的星型結構之一,也是很多人學會辨識的第一組星型。實際上它並不是一個星座,而是大熊星座中最明亮的七顆星所組成的星群,其中的三顆畫出了勺子的勺柄,另外四顆則勾勒出了勺子的勺頭。它們所展現的是大熊星座的尾巴及後軀部分。

北鬥七星在不同文化中都很出名,儘管叫法不一樣:在英格蘭稱為the Plough(犁),在歐洲稱為the Great Wagon(四輪馬車),在荷蘭稱為the Saucepan(燉鍋),在印度則被認為是the Saptarishi(跟隨著古聖賢的七位仙人)。

北鬥七星位於接近北天極(差不多是北極星的位置)的地方,從北緯41度往北的區域看來都在極地附近,也就是說它在夜間是不會沉到地平線以下的。在南半球,與之對應的是南十字座。

儘管北鬥星在北緯地區全年可見,但它在天空的位置卻是變化的——春起秋落。在春天,北鬥七星在東北的天空中升得更高,而秋天它在西北的天空下沉得更低,以至於美國南部的人們很難在它沉入地平線之前看到它。想要看到北鬥七星的全貌,你需要在南緯25度以北的地方。

北鬥七星的朝向也因為一年四季繞著北天極逆時針的旋轉而改變著。春天,它高高地倒掛在天上;夏天,它像是被勺柄懸掛著;秋天,它在靠近地平線的地方變成右側向上;冬天,它變成由勺頭懸掛著。

作為嚮導的北鬥七星

由於北鬥七星很顯眼,它在我們的航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讓不同國家的人都能輕鬆定位天極、北極星,從而繪出航線。要找到北極星,你需要想像一條虛擬的線,從勺頭前端(遠離勺柄的一端)的底部,即Merak,連接到前端的頂部,即Dubhe,再延伸大概五倍遠,直到一顆比較亮的星星。這就是北極星,它同時也是「小北鬥星」(小熊座)的勺柄頂部的那顆星。Merak和Dubhe被稱為「指極星」,因為它們總是指向北極星。

以北極星為起點,你還可以在夜晚的天空中找到許多其他的星星和星座。

據民間傳說,北鬥七星曾經幫助了在內戰前時代逃亡的奴隸,從南美的莫比爾、阿拉巴馬地區,找到了向北至俄亥俄河的路,這同時也是自由之路,就像美國民謠裡描繪的:「跟隨著酒葫蘆(此處指北鬥七星)。」這首歌最初發布於1928年,在1947年李·海斯(Lee Hays)發表了另一個編曲版本,並附有籤名檔:「獻給等待著帶你找到自由的老人。」「酒葫蘆」是北鬥七星的一種代稱,多用於曾經的奴僕階級和美國鄉下的人民。儘管這首歌的表面價值被很多人所接受,但在歷史的準確性上它還是有很多不足。

北鬥七星中的星星

北鬥七星中的七顆主星是大熊座中最明亮的星星:Alkaid、Mizar、Alioth、 Megrez、Phecda、Dubhe、和Merak(分別對應搖光星、開陽星、玉衡星、天權星、天璣星、天樞星和天璇星)。Alkaid、Mizar和Alioth位於勺柄部分;Megrez、Phecda、Dubhe和Merak位於勺頭部分。七顆星中最亮的一顆是Alioth,在勺柄的頂部,接近勺頭的地方。它同時也是大熊座中最亮的星,在整個天空中亮度排名第三十一。

七顆星中的五顆被認為是同一時間在同一片氣體和塵埃雲中誕生的,它們一起隨著原來的星群在天空中運行。這五顆星是Mizar、Merak、Alioth、Megrez和Phecda,它們被稱為大熊星座移動星群,或柯林德285(Collinder 285)。另外兩顆星,Dubhe和Alkaid,與這五顆星和彼此之間都是獨立運行的。

北鬥七星包含著天空中最著名的雙星之一。Mizar和比它暗一些的夥伴Alcor(開陽增一),它們被稱作「坐騎和騎手」,而通過天文望遠鏡,我們會發現兩顆星實際上各自也都是雙星。Mizar是我們發現的第一組雙星,發現於1650年。也就是說,當我們用肉眼去看北鬥星一側的兩顆星時,假設環境暗到可以看見Alcor,那麼實際上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6顆星。

我們與它們的距離

儘管從地球上看來北鬥七星處在一個平面上,實際上,它們到地球的距離是不同的,北鬥七星處於一個三維空間裡。大熊星座移動星群(Mizar、 Merak、Alioth、Megrez和Phecda)距離我們大約80光年,每顆有幾光年的偏差,偏差最大的是Mizar的78光年和Phecda的84光年。然而另外兩顆星卻離我們很遠,Alkaid距離我們101光年,Dubhe有124光年之遠。

由於Alkaid(位於勺柄末端)和Dubhe(位於勺頭外緣)在它們各自的方向移動,9萬年後的北鬥七星將和我們今天看到的大有不同。這聽起來是一段很長的時間,實際上也確實很長,因為所有的星球都距離太遠並且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非常慢地旋轉著,在人類的平均壽命尺度上,它們看起來幾乎不動。然而,夜空是在變的,9萬年前人類的祖先看到的北鬥七星就和我們現在看到的有很大差別,至於我們的後代——如果存在——會看到9萬年後的北鬥七星。

作者: Lisa Marder

FY: vitachen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北鬥七星與北鬥九星隱藏的秘密,在這裡才能找到答案...
    「北鬥七星」最初還真是「北鬥九星」。宋代道教天書《雲笈七籤》24巻「日月星辰部」曾提及北鬥七星還有輔星、弼星的存在,時稱北鬥九星。除了北鬥九星故事,在龍虎山中還藏匿著關於北鬥七星的某股神秘力量...想探尋更多關於北鬥九星的奧秘以及北鬥九星的淵源嗎?
  • 北鬥七星,不得不說的秘密
    提到星宿,不能不提及的是北鬥七星,在古代把北鬥置於極為重要的位置。漢代史學家同時也是天文學家的司馬遷在其偉大著作《史記•天官書》中說得好:「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方,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記,皆繫於鬥」。
  • 南鬥六星和北鬥七星的天機秘密
    所以一些經書說,驅除百邪、掃掉兇氣要祈拜北鬥;能夠度過八難而長生不老者,更要禮拜北鬥。人犯了罪過,三官就會向北鬥真君匯報,北鬥即令地獄主將犯人永鎖地獄,不得脫離苦海。 特別需要提到一個稱謂:本命真君。所謂「本命真君」,是指北鬥七星中的某顆星,我國傳統的十二屬相,分別屬於北鬥七星,某人屬相歸屬於七星中的哪顆星,那麼,那顆星就是此人的「本命真君」。
  • 北鬥七星的由來,也許你的身邊就有一顆「北鬥七星」
    玉衡、開陽、瑤光七星組成的。古代中國人民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抄古代舀酒的鬥形。北鬥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這就是北極星。道教稱北鬥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鬥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道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瑤光宮破軍星君。
  • 北鬥七星中有「入侵者」,並不屬於銀河系,它是如何偽裝進來的?
    我們常說北鬥七星像一個勺子,而天文學家表示,因為北鬥七星中5顆恆星朝著同一個方向運動,而另外2顆恆星則朝著相反的方向緩慢運動,因此,大約在10萬年之後,地球上的北鬥七星格局就會發生改變,這個「勺子」的形狀也將不復存在。
  • 傳了幾千年的北鬥七星,原來是「北鬥九星」
    「北鬥九星」這個概念其實很早就存在,只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我們只記得北鬥七星。原因是九星中的兩顆星已經「消失」了很多年,所以我們無緣相見,其實它們並沒有消失,只是暗淡到我們幾乎看不見。沒想到,傳了幾千年的北鬥七星,原來是北鬥九星。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曾經的北鬥九星。
  • 北鬥七星你真的了解嗎
    星河萬裡印長空,七星北鬥指乾坤;大家應該都知道北鬥七星,也就是所謂的勺子星,但是你真的了解北鬥七星嗎?所以講到這在南半球的朋友,就不用了通過北鬥七星來找北了,因為你在某些緯度根本就看不到北鬥七星,即使看到了北鬥七星,你基本也是找不到北極星的。
  • 天樞——北鬥七星中的巨星
    與北鬥七星中的其它6顆恆星相比,天樞還有著另一個不同點。其他幾顆恆星大多是大熊座移動星群的成員,名副其實,雖然這群恆星的分布比其他一些星團(比如昴星團)要更分散,但它們正在向差不多一樣的方向移動,而且有著相似的身世。然而,天樞並不是大熊座移動星群的一員,它與北鬥七星勺柄末端的搖光一起向不同的方向移動。但天樞並不孤獨。
  • 關於北鬥七星和季節更替的那些事
    若是平時,看到了也就僅僅只是看看,因為字面意思嘛「北鬥的鬥柄指向東南,就是立夏時節到了,萬物到這個時候都會開始成長,所以叫立夏」。但剛好我也是前不久才在天上真正見到了所謂的北鬥七星。那疑問也就由此而生。
  • 「北鬥衛星導航」與「北鬥七星」
    而我最早認識的就是北鬥七星,她們像個勺子靜靜地掛在夜空中,隨著節氣的變化,你也會驚喜地發現他們也在變化。七星中最大最亮的就是北極星,因為每次都是第一個看到她。很多年後,在聳立的都市樓宇間,透過窗戶,竟然驚喜地發現了北極星,慢慢地,一個,兩個,三個。。。。。。北鬥七星。她們似乎變得小了些,暗淡了些,也許是樓宇間的燈光太亮。總之,她們還在,這讓我很是欣喜若狂,就像看到久別數再載的老友,雖然我已經看不到像銀河一樣的滿天繁星了。
  • 北鬥七星圖片,北鬥七星形狀會發生改變嗎?
    大家都知道北鬥七星的形狀是不會動,那麼被動七星是如何保持它如勺子般的形狀呢,不妨跟外星探索網一起看看北鬥七星圖片解析,了解北鬥七星的真實樣子。北鬥七星在大熊星座,是由大熊座 的七顆明亮的恆星組成。大家都知道北鬥七星現在是不會變的,一直是勺狀,但是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北鬥七星 在北方天空的位置略有不同,鬥柄所指方向也會變化。
  • 佛弟子怎麼拜北鬥七星求願
    4、開始時,先是祈請灶神土地神等神,先燒供他們,祈請將你的情況上達於北鬥七星,感謝他們的傳達。5、可以頂禮、禮拜北鬥七星,默祈心願。作為佛弟子,可以念誦經咒,什麼經文,佛經都可以。如金剛經、地藏經、心經、不空罥索神咒、大吉祥天女百八名經等。
  • 青島嶗山驚現北鬥七星陣圖 按圖練功可養生
    青島嶗山驚現北鬥七星陣圖 按圖練功可養生 2012-03-31 15:38:00    作者:張偉   來源:齊魯晚報  我要評論 關鍵詞: 混元石 太平宮 北鬥七星陣圖 遊覽區 石刻
  • 為什麼北鬥七星不僅能指「北」,又能計時,看四季?
    北鬥七星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天體。但其實大多數人對它們並不算了解。不知道你想過沒有,為什麼我們很少聽說過南鬥六星? 還有,北鬥七星可以說是在夜空中比較容易辨認出來的天體,而且毋庸置疑的是,它們都屬於恆星,那它們和太陽相比,是比太陽大?還是比太陽小呢?它們距離我們有多遠?
  • 秋天能看到北鬥七星嗎?
    當然,北鬥七星是非常容易被識別出來的。但是有的時候,它會出現在北方天空天空的低處,或者根本看不見。現在的傍晚的情況正是如此。那麼,如何發現它呢?北半球現在是秋天了。戶外有些寒風刺骨,黑夜也變得越來越長。也許,你曾經站在秋風中,尋找北鬥七星?北鬥七星可能算是最廣為人知的天體形態了。
  • 北鬥九星變成北鬥七星,它們經歷了什麼?另外兩顆去哪了?
    這些星宿也都擁有這各自的名字,我們熟知的「北鬥七星」就是星象的重要角色。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古代,北鬥其實是有九星的。在古代,北鬥七星可以判斷季節變化北鬥七星因為它惟妙惟肖的勺子形狀,成為了判斷方向的重要手段。
  • 湖南一小村莊暗藏「北鬥七星」,5000年前消失的古城,終重見天日
    《天象列星圖》記載:北鬥七星,近紫薇宮南,在太微北。是謂帝車,以主號令,運乎中央,而臨制四方,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北鬥。古人喜歡夜觀天象,仿佛從滿天星鬥的分布中,便能窺出世間玄機,而作為其代表的北鬥七星,則更是其中的代表。
  • 「北鬥七星」簡介
    北鬥七星源於古人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故名北鬥。北鬥七星是上古時代人們用作定方向、定季節、定時辰的標尺。北鬥其名始見於漢代緯書《春秋運鬥樞》記載如下「第一天樞,第二旋,第三璣,第四權,第五玉衡,第六開陽,第七瑤光。
  • 古代時北鬥星曾是9顆星,消失了兩顆後,北鬥七星還有多大?
    ,故得名為北鬥七星。 除了這七星之外,在北鬥七星的勺柄位置還有兩顆星辰,分別是左輔和右弼,隨著這兩顆星的變暗為肉眼所不能見,北鬥也就變成了七星。 在易學中,北鬥七星是紫微垣的一個星官。 《晉書·天文志》記載,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搖光為星。
  • 紫禁城「北鬥七星」布局體現的鎮物文化
    紫禁城不僅代表了我國古代優秀的建築技藝和文化,還能夠反映古人對古代星象的認知,並在營建過程種予以體現,其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就是北鬥七星的鎮物文化。紫禁城中軸線的部分建築位置與北鬥七星密切相關。北鬥七星在我國古代是指「天樞、天璣、天璇、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個行星(圖1)。古代人們把這七星聯繫起來,由於其外觀猶如古代舀酒的鬥形勺子,因而稱之為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