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鬥六星和北鬥七星的天機秘密

2020-11-26 騰訊網

南鬥主生,北鬥主死,原話是,「南鬥注生、北鬥注死」。——《搜神記》

古雲「南鬥注生,北鬥注死」,人的生死籍傳說是由南鬥與北鬥所控制的,所以出現了北鬥的信仰。中國文化與其它文化共同點是有太陽神的信仰或月亮神的信仰,但有顯著的不同於其它所有的文化的就是北鬥的信仰,道教對於北鬥的信仰有極多的繼承。

道教重視鬥星崇拜,稱「南鬥注生,北鬥注死」,南鬥星君掌管生存,北鬥星君掌管死亡。凡人受胎,皆從南鬥過北鬥。北鬥星君掌管死亡,若能朝拜北鬥,便可得道成仙,從死籍上永遠除名。南鬥專掌生存,民間又稱為「延壽司」。朝拜南鬥,可增加陽壽。

正如《封神榜》裡氣勢磅礴的「九曲黃河陣」在現實中是存在的一樣,「七星續命燈」在現實中也是存在的。

了解《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諸葛孔明在五丈原,曾經點過七星燈,並言「若七日內主燈不滅,吾壽可增一紀「,但後來因為魏延匆忙報軍情,結果誤碰翻主燈,導致延壽失敗,故而孔明終亡。

《三國演義》中有關「南鬥注生,北鬥注死」的說辭:孔明曰:「吾素諳祈禳之法,但未知天意若何。汝可引甲士四十九人,各執皂旗,穿皂衣,環繞帳外;我自於帳中祈禳北鬥。若七日內主燈不滅,吾壽可增一紀;如燈滅,吾必死矣。閒雜人等,休教放入。凡一應需用之物,只令二小童搬運。」

一、南鬥六星

南鬥就是二十八宿中的鬥宿,即北方玄武七宿之第一宿。宿指列星,如同一堆星的宿舍。故南鬥不是一顆星,共包括六顆,在人馬座。《詩經‧大東》云:「維南有箕」、「維北有鬥」,這是指南鬥,而不是北鬥。南鬥六星、北鬥七星,二者是不同的。南鬥的位置與北鬥相對,故稱南鬥。古人認為南鬥主壽命、主爵祿,這是世俗與權貴同為祈望的,所以在古人星辰信仰中,佔有重要地位。《星經》說:「南鬥六星,主天子壽命,亦宰相爵祿之位。道書《上清經》更把南鬥六星的職掌具體化。

第一天府宮,是司命星君;第二天相宮,是司祿星君;第三天梁宮,是延壽星君;第四天同宮,是益算星君;第五天樞宮,是度厄星君;第六天機宮,是上生星君,這樣,南鬥六星被神化,成為六司星君。

俗云:「南鬥注生,北鬥注死」。這一說法最早見於東晉幹寶所撰《搜神記》這個故事很有意思;三國時魏國有個管輅,是位著名的術士,最會相面。一天,他見到了顏超,一看他的臉「主夭亡」,知道將不久於人世。顏超是個十九歲的小夥子,其父一聽很著急,忙叫管輅替他想想辦法。管輅對顏超說:「你回家後,趕緊準備一罈好酒,再準備一盤燒鹿肉。卯日那天,你到麥地南頭的大桑樹下,那裡有兩個人下圍棋。你不要言聲兒,只管給那二位斟酒添肉,喝完了再倒,直到喝光為止。要問你話,千萬別說一字。照我說的做,你就有救了。」

顏超依言而往,果見二人下圍棋。顏超馬上置脯斟酒於前。那二人只管一邊下棋,一邊飲酒吃肉,喝了數巡,北邊那位忽然發現了顏超,叱聲問道:「你在此做什麼?」顏超忙跪下,也不說話,只是磕頭。這二人商量說:「剛才吃了他的酒肉,怎麼也得幫他個忙。」﹝俗云: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北坐者道:「文書已定。」南坐者道:「拿文書來我看看。」一看顏超壽命只有十九歲,於是取筆一拐,對顏超說:「讓你活到九十。」顏超大喜,叩拜而回﹝俗稱;開後門﹞。

管輅對顏超說:「北邊坐人,是北鬥,南邊坐人,是南鬥。南鬥注生,北鬥注死。凡人受胎,皆從南鬥過北鬥,所有祈求,皆向北鬥。」

這個故事很有名,流傳久遠。管輅在歷史上實有其人,《三國志》稱他「年八、九歲,便喜仰視星辰,及成人,風角佔相之道,無不精微」。附會為他說的:「南鬥注生,北鬥注死」的理論,廣為流傳。

道教吸取這種說法,專祀南鬥的廟宇叫南鬥星君廟,民間俗稱「延壽司」,乃因東嶽廟七十六司的第四十四司稱「增延福壽司」。

二、北鬥七星

北鬥七星是在北天排列成鬥(或杓形)的七顆亮星的合稱。這七顆星叫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古人把這七顆星聯繫起來,想像成古代舀酒的鬥形或勺形,所以北鬥在民間又俗稱「勺星」。天樞、天漩、天璣、天權組成鬥身,叫做「鬥魁」,又叫「璇」;玉衡、開陽、搖光組成鬥柄,叫做「杓」。

北鬥七星即大熊座。把天漩、天樞兩星連成直線,延長五倍距離,即可以找到北極星,故此二星又稱「指極星」,它是北方的標識。所以北鬥既可用來確定方向,又可確定季節,其運行規律對制定曆法也很有用處。

北鬥星在不同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在天空的不同方位,看起來像是圍繞著北極星轉動,所以古人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確定季節:鬥柄在東,天下皆春;鬥柄在南,天下皆夏;鬥柄在西,天下皆秋;鬥柄在北,天下皆冬。這裡的「天下」,是指華夏大地。古人發現北鬥星的運動與其他星辰不一樣上,它不沒於地平線下,只繞北極星迴轉。它居於天體的中央。古人認為那是天神中最尊貴的天帝居住的地方。二十八宿也以北鬥為中心,它似乎控制四方,為群星之王。於是古人將北鬥與天帝聯繫起來,視北鬥為天帝的御車,天帝常駕其巡視四方。《史記‧天官書》稱:「鬥為帝車,運於中央」即此意。

古人還附會北鬥有眾多社會功能。《史記‧天官書》說:「北鬥七星,所謂旋、璣、玉、衡,以齊七政。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鬥。」是說北鬥掌管人間四時(春夏秋冬)、天文、地理、人道。以後更被附會為主管州國分野、年命壽夭、富貴爵祿、歲時豐歉等多種職能。

道教吸收了北鬥信仰,將其進一步神化為北鬥真君或北鬥星君,主要神格為司命神,稱北鬥真君,受命與三官大帝一起考察活人和死者的功過善惡。北鬥居住中央,巡遊四方,掌管世間生死禍福。所以一些經書說,驅除百邪、掃掉兇氣要祈拜北鬥;能夠度過八難而長生不老者,更要禮拜北鬥。人犯了罪過,三官就會向北鬥真君匯報,北鬥即令地獄主將犯人永鎖地獄,不得脫離苦海。

特別需要提到一個稱謂:本命真君。所謂「本命真君」,是指北鬥七星中的某顆星,我國傳統的十二屬相,分別屬於北鬥七星,某人屬相歸屬於七星中的哪顆星,那麼,那顆星就是此人的「本命真君」。

人們祭拜北鬥,主要祭拜「本命星君」,所謂人們的命運、生死、禍福,全是由自己的本命星君掌握著,所以自然引得許多信士頂禮膜拜了。

歷代筆記野史中,記載了不少北鬥星君或本命星君顯靈的傳說。五代時於逖《聞奇錄》載有唐朝刺史魏耽虔祀的「本命星君」化身為馬夫,保護刺史及其女的故事。宋人洪邁《夷堅丙志》卷八〈無足婦人〉,講述了一個士人本命星君化身一道士,打敗要加害士人的妖婦故事,最後道士對士人說:「我即子之本命神,以子平生虔心奉我,故來救護。」同書又記載了北鬥或本命星君化為道士、老人,治好孝子病重的母親(《周昌時孝行)》,給祈禱北鬥求子的人「送子」(《寧氏求子》),幫助抓住盜賊等各類靈應事。明人陸燦《庚巳編》中還記載了七位星君化為朱衣者,撲滅了「素事鬥﹝禮拜﹞神」的常熟縣二婦女家的大火之事。

三、北鬥七星與人身七魄

在道經《雲笈七箋·稟生受命部》中言:「在胞之時,三元養育,九氣布化,五星為五臟,北鬥七星開其七竅。七星降童子,以衛其身。七星之氣結為一星,在人頭上,去頂三尺。人為善時,則其星光大而明;為惡時,其星冥暗而小。善積則福至,惡積則災生,星光墜滅,其身死矣。」

這裡的七星其實在人體就呼應著人身的七魄,"魄"這個字其實很生動,它是用「白」與「鬼」構成,「鬼」在古代代表的不是現代說的靈體鬼魂,而是一種「詭秘莫測」的事物的形容,而「白」應於西方金色,正應於七數,這也是「魄」這個字構形的意蘊。

經裡又描述說了:「七星降童子,以衛其身」,這裡指出了七星會保護人身,在後世有很多說法,把人身的七魄完整看作是邪惡的東西,其實是錯誤與沒有理由的。

七星之氣會結成一星,在人頭頂上三尺,這也是民間「頭上三尺有神明」的說法的來歷,而光大而明代表善,光冥而暗則小。常為善者,常多得福,常主惡者,常多得災,也就是這個道理,如果這個光完全消失了,人也就去世了。

為什麼為善者就容易得福?因為越善則此光明越顯,於是就會主動改善自己的氣場,運氣就會越來越好,如果常為惡,其實是在自晦光明,所以運氣會越來越差。

有人會把這個給誤解了,認為為惡者必死得會更快,這個並不符合現實,所以是錯誤的認識,這個理論是有問題的。

其實這裡的話有更深層次的含義,需要一點悟性才能明白,真實情況是頗為複雜的,人做好事,會覺得快樂,精神也很好,做壞事,會覺得抑鬱,心裡不安,精神也不好了,這個就是光與暗的變化。

四、道家添油續命真法

朝真拜鬥,作為道教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的生死禍福有關,北鬥星君掌消災解厄,南鬥星君掌延壽施福,故拜鬥是一種為人消災解厄、祈福延壽的科儀,亦稱之為朝真禮鬥,除了通過道教朝真禮鬥科儀消災祈福、祛病、延生外,道家還有一種添油續命真法。

添油接命之竅,傳統上稱為本命七星燈。

所謂七星燈,就是指身內七個大的、關鍵的、能吸收和轉換高維空間生命能量炁光的位。

這七個位,分布在人體,如果站在其左側觀之,就正好是一個鬥口朝前下方的北鬥七星圖案。其位名稱及七星名稱分別是:

1、羶中:為貧狼星燈;

2、無目前方虛懸一:巨門星燈;

3、泥丸:為祿存星燈;

4、夾脊:為文曲星燈;

5、命門:為廉貞星燈;

6、丹田炁:為武曲星燈;

7、海底:為天罡星燈;

此本命七,構成人身內本命七星燈,欲點長明燈,當用添油法。

孔明當年用外七星鬥法以求續命,豈知尚有七鬥星燈在身中?徐庶知時達命潛修得道,乃知內七星燈之妙也。

七星燈所主持的七個位,全部是性命雙修關鍵所在。丹經有云:「由此向上一著,千聖秘而不傳,後世學徒所以罕聞、罕遇。人若明得此竅,真可以奪神功,改天命。」

七星燈法就是此:「由此向上一首」,千聖秘而不傳之法。

吾令直洩千古天機,願誠修者志心朝禮,善待秘法,廣度有緣。特別是老年命體殘破者,願此法助爾勘破生死機關,共品眾妙歸根之樂。

七星燈法用於添油接命,是以宇宙間靈光靈炁為「油」,以聚靈法之採聚為「添」,以存想、內觀寂照為「接」。欲得長生,先須久視。此久視,就是回光內照,忽忘勿助而接命。

七星燈法接命,也就是在煉過聚靈法後,由武火階段進入文火階段。用意念依次序將此七星本命燈點燃,充分消化、吸收所採聚的炁光之「同」。

點燈,是用意念順七星鬥罡次序,先意守羶中;再意守天目前虛懸之一;接著意守泥丸一;再熱鬧守夾疹、命門、炁、陰蹺諸。

這些位中,夾脊是一個關鍵外,夾脊雙關透頂門,修行徑路此為尊。前人曾曰:「以其上通天谷,下達尾閭,中通心腎,召攝靈陽,救護命寶,此非修行徑路而何?」

夾脊,不是指淺表皮膚下,而是指深層脊髓內為中心的一片區域。在七鬥星位上,此處也正處在文曲星位,文曲星乃北鬥星之樞星,北鬥之轉動,皆以此星為中心。夾背在人體之重要位置也從此星位中可見一斑。

《性命圭旨》中曾透露七星中某些星位的天機,前人只是不敢系統透露天機,但為了接引後學,煞費苦心,重要處仍是點明:「鳴呼!生死機關,其速如此,世人何事而不肯回心向道耶?況此著功夫最是簡易,不拘行、住、坐、臥,常操此心,退藏夾脊之竅,則天地之正氣可扯而進,與已混元真精凝結丹田,以為超生之本。蓋以天地無涯之元炁,而續我有限之形軀,不亦易乎?學者只要認定此竅,守而不離,久久純熟,則裡面皎皎明明,如月在水相似。自然散其耶火,銷其雜慮,降其動心,止其妄念。妄念既止,真息自現。真念無念,真息無息。息無則命根永固,念無則性體恆存。性存命固,息念俱消,此性命雙修之第一步也。」

轉載亦是功德,歡迎大家關注分享

相關焦點

  • 南鬥六星都是什麼星?與北鬥七星有什麼關係?
    南鬥六星南鬥六星在南方天空,還有一個「勺子」與北鬥七星遙相呼應,這就是南鬥六星南鬥六星是人馬座中的六顆亮星,它們排列而成的形狀也酷似勺子,因此得名南鬥六星。那麼,南鬥六星都是什麼星呢?它們與北鬥七星有什麼關係呢?天府星在現代天文學中,天府星又稱鬥宿六或人馬座ζ。
  • 都知道北鬥七星,可你知道南鬥六星嗎?
    天上的北鬥七星在很多民族裡被看成是戰車或馬車,到了中國就成了一隻勺子。北極星所在的小熊星座裡,七顆星也能連成勺子狀。除了這兩個有名的勺子,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還有南鬥六星,六顆星連成了勺子狀。中國人普遍知道北鬥七星,畢竟在小學課本中就學到過。中國古代的人早就發現了鬥柄的指向和春夏秋冬能夠對應起來,並且還能夠藉助北鬥七星確定北極星的位置,依此來辨別方向。
  • 「南鬥六星管壽,北鬥七星管死」
    在中國星相學裡有這樣一個著名的傳言:北鬥七星掌管死亡;南鬥六星掌管壽命,認為多看南鬥星能延年益壽。
  • 夜觀天象:認識南鬥六星(除了北鬥七星,是否有西鬥,東鬥?)
    南鬥六星位於人馬座,與西北方向的北鬥七星遙相呼應。南鬥六顆星名由鬥宿一、鬥宿二、鬥宿三、鬥宿四、鬥宿五、鬥宿六,排列成像鬥杓形狀,古代中國稱它為南鬥六星、因其外形而素負盛名,這個區域在二十八宿中屬於鬥宿。這六顆星分別是天府、天梁、天機、天同、天相、七殺,南鬥六星沒有北鬥那麼亮,也沒有那麼大,一般只能在南方低空看見,但重要性卻一點也不低。
  • 淺談道教神仙體系——南鬥六星君
    民間傳說「南鬥主生,北鬥主死。」,道教中也有「道法本無多,南辰貫北河」的說法,南北說的就是南北對應的南北二鬥,許多的道法都是由這南北二鬥所衍生而出,藉助的都是諸天星宿的鬥炁寶華而成就其靈驗,可想而知,南鬥,北鬥在道教中的地位也是十分尊崇的,那我們今天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南鬥六星君吧。
  • 天上有北鬥星南鬥星北極星,那麼南極星你聽說了嗎?
    古代人們還用北鬥七星來確定季節,有「鬥柄冬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的記載。不過這個天下有些牽強,因為只有北半球能夠看到北鬥星,季節也大致只能指在北緯中低緯度一帶,南半球就不適用了。所以古人的「天下」眼界是比較小的。
  • 春節話「五福」:都主人的壽命,南鬥老人和南極仙翁有何不同?
    北鬥主死,南鬥主生」。 「東鬥星君主紀算,西鬥星鬥主記名、南鬥星君主延壽、北鬥星君主解厄中,中鬥星君主大魁。」 其中,南鬥下轄「文昌、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祠」等六宮,北鬥則下掌「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等七宮。
  • │道教神仙│南鬥六星、四靈二十八星宿、圓明道姆天尊
    南極長生大帝玉清真王,是南鬥六星君的頂頭上司。因此南鬥六星君的六宮都隸屬於南極長生大帝管轄。《星經》稱:「南鬥六星,主天子壽命,也主宰相爵祿之位。」後民間流行「南鬥主生,北鬥主死」的說法,道教吸收後將南鬥六星神格化,成為司命主壽的6位星君。
  • 北鬥七星,不得不說的秘密
    它又平均分為四組,每組七宿,與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和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龜蛇合稱)等動物形象相配,稱為「四象」,道教名之為「四靈」。二十八宿在四象觀念的形成很早,至戰國初已見於記載。稍晚的《禮記•曲禮上》云:「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
  • 北鬥七星的每顆星,對應哪些地區?看看你的家鄉對應哪顆星
    認識滿天星辰,首先確定的就是北鬥七星。因為這是比較好尋找到的星官,共有七顆星組成勺子形狀。北鬥七星的重要性,正如《史記·天官書》載「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方,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記,皆繫於鬥」。意思就是北鬥七星的形狀,還像天帝的「車駕」,因此天帝穩居中央,可以發號施令,統治四極。
  • 境隨心動,南鬥六星
    南鬥六星來源於道家,因此其灸法也要配合道家的心法來灸,也就是結手印,這樣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如果自己給自己艾灸,可以一手結印,一手拿著艾條;如果給別人艾灸,可以要求被灸者兩手都要結手印,並平放在身體的兩側。    我們依然採用3.0規格(直徑3釐米)的艾條。
  • 北鬥七星你真的了解嗎
    北鬥七星由:天樞(貪狼)、天璇(巨門)、天璣(祿存)、天權(文曲)、玉衡(廉貞)、開陽(武曲)、搖光(破軍)七星連線組成;形似鬥型,離北天極很近,顧名北鬥七星;玉衡最亮,亮度幾乎接近一等星;「天權」最暗,是一顆三等星,其餘均為二等星。
  • 二十八星宿之南鬥六星與鬥宿
    南極長生大帝、南鬥六司星君、《南鬥經》都和鬥宿密不可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在《史記.天官記》中載:「杓攜龍角,衡殷南鬥……」這是說「北鬥的鬥杓與東宮七宿中的角宿相連,北鬥璇璣玉衡與南鬥遙遙相對……」又載:「南鬥為廟,其北建星。
  • 為什麼北鬥七星不僅能指「北」,又能計時,看四季?
    北鬥七星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天體。但其實大多數人對它們並不算了解。不知道你想過沒有,為什麼我們很少聽說過南鬥六星? 還有,北鬥七星可以說是在夜空中比較容易辨認出來的天體,而且毋庸置疑的是,它們都屬於恆星,那它們和太陽相比,是比太陽大?還是比太陽小呢?它們距離我們有多遠?
  • 天上有北鬥星、南鬥星和北極星,怎麼沒有聽說南極星呢?
    那麼就會有南鬥星和南極星了。那為什麼只聽說過南鬥星沒有聽說過南極星呢?其實是這樣的。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北鬥星和南鬥星的一些情況。北鬥七星從勺口開始依次是天樞星、天璇星、天璣星、天權星、玉衡星、開陽星、搖光星。從北鬥七星的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七顆恆星包含了古代中國古代濃厚的文化色彩。人們把這些恆星賦予了濃厚的神話色彩,它們搖身變成了人們崇拜的神靈。
  • 圖文並茂談二十八星宿之南鬥六星與鬥宿
    南極長生大帝、南鬥六司星君、《南鬥經》都和鬥宿密不可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在《史記.天官記》中載:「杓攜龍角,衡殷南鬥……」這是說「北鬥的鬥杓與東宮七宿中的角宿相連,北鬥璇璣玉衡與南鬥遙遙相對以上兩張圖是為了直接簡單說明星宿星數和連線狀由於歷史發展和認知眾說的不同鬥(南鬥)南鬥六星屬於射手座。上篇做過論述,不細說。
  • 北極星和北鬥七星的關係
    此外,天樞(北鬥一)實際上是雙星,而開陽(北鬥六)實際上是4顆星。  說到北極星和北鬥七星,我們夜晚抬頭看看就很輕鬆找到那個勺子,那它們之間到底啥關係?它們如何運動?如何辨別?和四季有啥關係?...相信生活在北半球你也會雲裡霧裡...那麼到底是咋回事兒呢?  其實,北極星位於小熊星座,它正處於小熊的尾巴尖端。
  • 北鬥七星與北鬥九星隱藏的秘密,在這裡才能找到答案...
    「北鬥七星」最初還真是「北鬥九星」。我國古代一些佔星術的書中,將天空中的「北鬥七星」連同兩側兩顆比較暗的星星,統稱為「北鬥九星」,這兩顆較暗的星叫做「洞明」和「隱元」。不僅道書中有所記載,道教神仙和「北鬥九星的淵源也是一早就種下的,你知道嗎?在道經之中北鬥九星是鬥姆所生,鬥姆原為龍漢年間周御王的愛妃,號「紫光夫人」,先後為御王生下九子。
  • 北鬥七星圖片,北鬥七星形狀會發生改變嗎?
    大家都知道北鬥七星的形狀是不會動,那麼被動七星是如何保持它如勺子般的形狀呢,不妨跟外星探索網一起看看北鬥七星圖片解析,了解北鬥七星的真實樣子。古書《曷鳥冠子》中就有記載:「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意思是通過鬥柄的朝向就能知道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