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北鬥七星」布局體現的鎮物文化
周 乾
紫禁城是我國明清時期的皇家宮殿,有著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古建築群。紫禁城不僅代表了我國古代優秀的建築技藝和文化,還能夠反映古人對古代星象的認知,並在營建過程種予以體現,其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就是北鬥七星的鎮物文化。紫禁城中軸線的部分建築位置與北鬥七星密切相關。北鬥七星在我國古代是指「天樞、天璣、天璇、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個行星(圖1)。古代人們把這七星聯繫起來,由於其外觀猶如古代舀酒的鬥形勺子,因而稱之為北鬥。北鬥七星相對於北極星,位置也是基本不變的,但地球的自轉會讓人感到北鬥星在繞著北極星轉。北鬥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黃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北鬥星鬥柄指東,天下皆春;北鬥星鬥柄指南,天下皆夏;北鬥星鬥柄指西,天下皆秋;北鬥星鬥柄指北,天下皆冬。
圖1 北鬥七星
紫禁城中軸線上的幾座宮殿:午門燕翅樓四個角部的闕亭、中和殿、交泰殿、欽安殿的屋頂均為圓珠寶頂,其寶頂連線即為北鬥七星形狀(圖2)。其中,四個闕亭寶頂相連成勺鬥(圖3);其餘宮殿的連線形成勺柄。紫禁城中軸線北鬥七星的布局形式予以古代帝王北賦予天權,掌握了北鬥七星就像掌握天地一樣統治天下。不僅如此,紫禁城中軸線的「北鬥七星」布局,還有著多重鎮物含義。北鬥七星作為鎮物在歷史上就有,體現古人對「天神」的信仰,並希望用以在避災驅邪的願望。
圖2 紫禁城中軸線的「北鬥七星」
圖3 午門闕亭上的「勺鬥」
上個世紀80年代,甘肅省天水市放馬灘一號秦墓出土秦簡,其乙種《日書》第165簡載有「行不得擇日,出邑門,禹步三,鄉(向)北鬥,質畫地」。這裡描述了出行時闢邪的做法,即出城門(邑門),行禹步三,面向北鬥星君,清理出一塊平整的場地,畫符,並進行祭拜。由此可知,北鬥星君的鎮物功能在戰國時期已經盛行。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史記·天官書》載有「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鬥」。這說明天帝管轄四方,北鬥是天帝的交通工具。東漢武粱祠前石室屋頂前坡西端有「天帝駕車巡天」的石刻畫像(圖4)。畫像中,天帝(北鬥星君)頭戴高冠,坐在車中巡天。車輿由北鬥七星的前四星組成,車轅由北鬥七星的後三星組成,車輪則由雲氣組成。天帝的兩側有天官朝拜,天帝上方有飛鳥和龍,在第七顆星「搖光」上,還有羽人(仙人)。以上可說明在漢代,北鬥七星具有重要的統治地位作用。
圖4 天帝駕車巡天
在東漢,古人以北鬥星厭勝驅邪的做法。如班固撰《漢書·息夫躬傳》載有「教以祝盜方,以桑東南指枝為匕,畫北鬥七星其上」,即息夫躬家經常有盜賊光臨,有人教他取東南方向長出的桑樹枝做成匕首,在上面畫北鬥星的圖案,然後站在庭院正中,面向北鬥星,手持匕首指向盜賊,神靈就會降災於盜賊。另威鬥(圖5)是漢代權勢的一種象徵物。《漢書》還載有王莽為了消滅兵匪,於天鳳四年(17)親自去南郊製作了威鬥,「欲以厭勝眾兵」,該威鬥為銅製,形狀如北鬥,長二尺五寸(約0.6米)。由此可知,漢代鬥星具有鎮物功能。
圖5 漢代銅龍首柄威鬥
唐宋時期,北鬥七星仍為驅邪大神。如《正統道藏》之《北鬥治法武威經》為唐代道經。該經載有北鬥九星(北鬥七星加左輔、右弼)星君的名字、主管職事及所屬分野,認為世人有急難時,只要念本命所屬星君的名字,就可以消災驅邪;還認為當世人處於建房造橋不利、或敵吉我兇、或自然災害、或邪魔惡獸等危急狀態時,只要朝北鬥星方向祭拜,誦天罡咒,念七星的名字,用木棍在地上畫符、行禹步(與大禹治水相聯繫的步法,道教所用),隨後各種災難就自然被消滅了。
古人認為,北鬥七星還會控制人的壽命。南朝宋史學家範曄所著《後漢書·天文志》載有「北鬥主殺」、「北鬥魁主殺」。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三國志·呂蒙傳》中載有吳大帝孫權命令道士在星辰下為病重的呂蒙續命的內容。有學者分析認為,鬥魁的「魁」字意在表現鬥在鬼上的位置關係。由於北鬥壓在鬼宿之上,因此北鬥君掌管世間之厲鬼,進而古人認為北鬥主殺。東晉史學家幹寶所著《搜神記》載有「南鬥注生,北鬥注死。凡人受胎,皆從南鬥過北鬥;所有祈求,皆向北鬥。」紫禁城御花園內還有一塊諸葛拜北鬥石(圖6),這與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相關內容高度相似。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三回中所寫諸葛亮點七星燈祈北鬥延壽的故事,「若七日內主燈不滅,吾壽可增一紀;如燈滅,吾必死矣」。以上說明,北鬥七星是古人心中續命的鎮物。
圖6 諸葛拜北鬥石
分析認為,北鬥七星作為古人「鎮物」的主要原因在於,古人對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缺乏全面地、科學地認識,對一些天文現象無法進行科學解釋,但是又發現很多天文現象與生活生產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繫,於是便產生了星宿崇拜思想。他們認為這些星宿中住宿著天神,通過供奉、祭拜等方式來表達崇敬之情,並把消除病痛、驅除邪惡、保佑國泰民安等各種願望寄托在「天神」上。紫禁城營建時採用的「北鬥七星」布局方式,無疑也包含著這種利用「北鬥星君」作為鎮物,來表達古代帝王消災驅邪,迎祥納瑞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