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裡·康定斯基
Kandinsky(1866-1944)
二十世紀藝術大師。生於俄羅斯,早年在莫斯科學習法律和經濟,並獲任教授席位,30歲後赴慕尼黑學畫。在德國創立青騎士社,又在古代design教育的搖籃包浩斯學校任教十餘年,直至該學校被納粹解散。後輾轉巴黎,從事純籠統繪畫,直至去世。康定斯基是古代籠統表現主義藝術的理論和理論先驅,既是偉大的藝術家,也是傑出的理論家,撰有《藝術中的精神》和《點線面》等。
他與皮特·蒙德裡安和馬列維奇一同,康定斯基被認為是籠統藝術的先驅。他還與其別人共同成立了一個為時不長但很有影響力的藝術集團「藍騎士」。康定斯基的繪畫售價曾近一千五百萬美元。索羅門·古根海姆美術館是康定斯基作品的最大藏家之一。
康定斯基具有聯覺(知覺混合)的能力,他可以非常清晰地聽見顏色。這一效果對他的藝術產生次要影響。他甚至把他的繪畫命名為「即興」和「結構」,仿佛它們不是繪畫而是音樂作品。
康定斯基——教育家、美術理論家
by 馬克斯 · 比爾
Kandinsky in Dresden 1905
康定斯基於1902年,在慕尼黑成立公家繪畫學校時就開始從事教育工作。但直到 1918至1921年在莫斯科工作時,才真正專心投入教學研討中。當時他是人民委員會國民教育藝術部門的一員,也是博物館繪畫部主任,並建立了「莫斯科藝術科學院」。這證明康定斯基作為一個藝術家和先驅者,對社會的責任感。但他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從 1922年,接受格羅皮烏斯之聘,任教於「包浩斯」(Staatliches Bauhaus)開始。
康定斯基從那時開始到包浩斯於1933年關閉,不斷對它保持忠實。他隨著學校從魏瑪遷到德紹,後來又遷到柏林。納粹關閉學校後,他的教育工作也中止了,於是轉往巴黎。在這將近11年間,康定斯基給予包浩斯決定性的影響。
他不只是一位老師、一位副校長;不只以作品作為啟發,他也是每個人尊崇的朋友和忠告者。康定斯基知道,應該從哪些根本處著手,引導重生進入我們時代的藝術成績裡,並將繪畫發展的意義作為外型的訓練,以不落俗套、不教條但卻很個人的、藝術家的觀點和經驗傳給先生。
In Paris 1936
當我在1927年進入包浩斯時,康定斯基已 60 歲了。我事前問清那些畫家在包浩斯做些什麼。當時除了康定斯基外,還有克利、費寧格(Feininger)、施萊默(Schlemmer)、莫霍利(Moholy)、穆希(Muche)阿爾伯斯(Albers)。包浩斯規定不準畫畫。不久我即發現,這些重要的藝術家所從事的教學工作和他們的繪畫沒有太大關聯。
例如康定斯基當時起先教「新藝術的歷史」之類的課程,並開了一個與之相關的構成理論課,以整個藝術發展作為基礎。他所開的圖畫課,將各種不同東西以靜物方式擺出,然後讓先生畫。但不是將實物畫上去,而是呈現圖像結構。因此,這是程度、垂直、對角元素的表現研討,依其重要性做不同的表現,例如把圓形和角形對立地擺在一同。
Left to right: Maria and Franz Marc, Bernhard Koehler, Wassily Kandinsky (seated), Heinrich Campendonk and Thomas von Hartmann.
整個說來,這不是「構成」,而是圖像的「分析」。不是藝術課,而是基本的觀察訓練。稍後我發現,在包浩斯雖然「規定不準(畫畫)」,還是有人畫畫。有些同窗甚至除了畫畫外,什麼都不做。這是嚴厲禁止的。我們要求的是適用的社會產品,但地下潛伏著一種「繪畫病」,一種想偷食禁果的願望。我終於也忍不住了。有一天我問,「到底這些老師的'自在繪畫班』是什麼玩意兒,我能否也可以加入。」
就這樣,我進入了康定斯基(和克利)的自在繪畫班。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每周將最新「發現」帶給康定斯基或者克利看。克利那裡有很多先生,康定斯基則很少。他的藝術似乎比克利艱深。他們都希望借其表現來豐富這些理智考慮的包浩斯先生。
這時我才認識到,康定斯基如何謹慎、小心翼翼地指引我們正確的路,或使我們置信,路可繼續發展下去。很重要的是,我們所談不以繪畫為主,而是其他重要的成績,或關於公家的。也正因此, 他的影響力,甚或他關於繪畫所說的,都那麼有效。這正是他的教育才能,他是一個對年輕人深具啟發的良師。
他並沒有將年輕人的疑慮除去,而是喚起他們批評的能力,不斷批評和自我批評。他的人性,他對事物的敏銳,還有他的慈父性情,是他教學成功的秘訣。當然,也由於他寬廣的學問和不斷追求新知識的努力。
康定斯基作品欣賞
Odessa. Port 1898
Summer 1901
Walled City in Autumn Landscape 1902
The wedding procession 1902 - 1903
康定斯基在馬奈的繪畫中,第一次覺察到物體的非物質化問題,並且不斷地吸引著他。通過在慕尼黑的展覽,以及連續的旅行,他學到了更多的新印象主義、象徵主義、野獸派以及立體主義者的革命性的新發現。
Succession1935
Three triangles 1938
Vers le bleu 1939
Various Actions 1941
A floating figure 1942
The Arrow 1943
「深刻的含義,要從藍色中尋找,藍色的運動一方面是規避觀者,一方面是內斂於自身的中心。」
圖文源於網絡·經優思整理和編輯
個人的抽象幻想,是康定斯基後來那些年的主要出發點。有時他把小而自由的形狀,任意散布在統一的色彩背景上;但有一些時候,便回到一種儘可能少的要素安排,好像是在淨化他的手法。
優思出品「康定斯基的音樂」
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來自優思創意美術大師課(康定斯基)的學員作品:
我們可以看到來自同一個班小朋友們的作品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音符不一樣、顏色搭配不一樣、構圖也不一樣。這些都是小朋友們原創的,都藏著他們內心的「音樂故事」喔!
其實呢,要達到這種效果並不難,優思有一套教孩子組織「畫畫語言」的課堂秘訣,你也來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