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覺藝術之美讓人愉悅,康定斯基的畫不單是用來看的還是用來聽的

2020-12-04 小江dyrvhi記

一連八集的《幸好還有博物館》文化紀錄片已全部推出,它向觀眾介紹了世界各地各民族知名的博物館。

通過這部八集的系列紀錄片,觀眾欣賞到一部分世界上有感染力的大師作品,並感受這些博物館從建築到展列的藝術品的獨特魅力和生動故事。

《幸好還有博物館》第八集來到紐約的古根海姆博物館,向觀眾提到了一位著名的藝術家瓦西裡·康定斯基,以及他1923年的著名作品《構圖八號》。

康定斯基,出生在俄羅斯的畫家和美術理論家,現代藝術的偉大人物之一。他與彼埃·蒙德裡安和馬列維奇一起,被認為是抽象藝術的先驅。

抽象藝術被證明是非常令人愉快的因為它允許你用有趣的方式發揮想像力。而人們喜歡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因為當你富有創造力時,當你看著一個東西,你的大腦就會構建出事物的概況和結構。這是非常令人滿足的。所以人們喜歡創造性的過程,無論多麼微不足道。

康定斯基認為他的畫也是音樂。據說他擁有通感。在這種狀況下,大腦可以將聲音感知為顏色,顏色感知為聲音。

在康定斯基的理解裡,繪畫和音樂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音樂和繪畫還可以相互表示。色彩和音樂一樣,都具有旋律效果,色彩也有像交響樂一樣的震撼力。他將音樂揉入自己的繪畫作品中,用色彩來展現音樂中震蕩心靈的效果。

康定斯基聽勳伯格的音樂,兩個月內他畫出了他的第一幅抽象畫。這幅畫就像揚聲器,仿佛有聲音從裡面出來。這是一幅可以聽的畫,你認真仔細聽,就可以聽到裡面全是聲音。

有藝術愛好者說,看著這幅畫的時候,會有生理反應。他幾乎可以聽到它,就像你傾聽一處風景或一座城市那樣。

「你走到他的話畫面前,不會特別感覺到它是幾何的。符號不僅是符號,他有薄厚變化。那是一種語言學,一種宇宙學說。它不單是幾何結構和形狀,更多的是從幾何結構中輻射出來的內容。這裡有一種精神成分,試圖去理解宇宙維度之外存在的力量。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歡迎留言關注哦~

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

文章內容部分摘錄自文化節目《幸好還有博物館》,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抽象主義畫家瓦裡西·康定斯基:點、線、面就是我的藝術世界
    那個時期康定斯基的畫作裡多數沒有人類的面孔出現。但是畫作裡的色塊十分具有表現力,他用聯覺把聲音轉變成顏色。這幅畫作的首次展覽展出了平面藝術、素描和文章作品,他們和表現主義藝術家之間的共同之處在於,他們也期望追尋現實世界的精神本質。「藍騎士」不僅是上圖這幅畫作的名稱,更是一場思想藝術活動。1911年康定斯基組織了「藍騎士」團隊,與馬爾克等人開辦了「藍騎士」畫展。
  • 從康定斯基的色彩中「看到聲音和情緒」
    康定斯基具有聯覺(知覺混合)的能力,他可以非常清晰地聽見顏色。這一效果對他的藝術產生次要影響。他甚至把他的繪畫命名為「即興」和「結構」,仿佛它們不是繪畫而是音樂作品。當時他是人民委員會國民教育藝術部門的一員,也是博物館繪畫部主任,並建立了「莫斯科藝術科學院」。這證明康定斯基作為一個藝術家和先驅者,對社會的責任感。但他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從 1922年,接受格羅皮烏斯之聘,任教於「包浩斯」(Staatliches Bauhaus)開始。康定斯基從那時開始到包浩斯於1933年關閉,不斷對它保持忠實。
  • 【名畫賞析】他的畫也是音樂-瓦西裡·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與彼埃·蒙德裡安和馬列維奇一起,被認為是抽象藝術的先驅,但毫無疑問,康定斯基是最著名的。他還與其他人共同成立了一個為時不長但很有影響力的藝術團體——「藍騎士」。康定斯基的繪畫售價曾近一千五百萬美元。索羅門·古根海姆美術館是康定斯基作品的最大藏家之一。 瓦西裡·康定斯基是現代藝術的偉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現代抽象藝術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奠基人。
  • 從康德到康定斯基:抽象藝術為什麼必然會成為可能
    現代藝術領域裡,最讓人捉摸不透的就要數抽象藝術了。如果一個人對藝術史沒有太多了解,除非他有著極高的藝術覺悟,否則在面對一副抽象畫時,難免不會產生疑問:「這也叫藝術?這不就是隨便塗抹,三歲孩子都可以做到,我甚至可以畫的比這個還要好!」不過,大多數人還都是可以欣賞誘發出抽象畫派的印象派藝術,甚至到了被大眾所廣泛喜愛的程度。
  • 「九淺一深」的圖書推薦,從藝術的故事到美的歷程(下篇)
    [1] 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繪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中國畫論經秦漢到西晉的萌芽,於東晉、南北朝蔚然獨立,歷唐、宋、元的繁榮,至明清二代,重在傳承總結,集其大成。這一時期,文人畫大盛,稱為文人者,即便不於書畫實踐,也大多知畫懂畫,故畫論著述數量最豐,幾佔中國畫論著作十之七八。
  • 康定斯基的靈感?自然,靈性和其他藝術家
    正確地被視為抽象繪畫之父之一,他通過將色彩和線條理論引入實踐,在藝術史上取得了突破。 然而有趣的是,他在職業生涯中並沒有保持恆定的風格,並且隨著歲月的流逝,康定斯基的靈感發生了變化,他的畫作也發生了變化。
  • 「聯覺」趣談
    具有聯覺的人通常被稱作聯覺人,據統計全世界每2000人中只有一人。由於這種罕見、新奇、有如超能力般的體驗,使得「聯覺人」成為各種電影、電視劇、小說等的創作題材。美劇《豪斯醫生》第四季第二集中的案例講述了一位患者的眼睛可以聽;韓劇《看見味道的少女》中,女主角可以看見各種顏色的味道;日本電視動畫《東京殘響》的男主角Twelve在聽到女主角理莎的聲音時說出了是黃色的樣子;美劇《超異能英雄》第四季中,角色艾瑪·庫利奇擁有對聲音的視覺……再比如《星期三是藍色的》一書的作者丹尼爾·譚米特就有強烈的聯覺,10000以內的兩個數字相乘他都能對應到一個不同的顏色
  • 青騎士:不僅是康定斯基,不僅是藍色,是多樣風格的探索
    他們期望通過抽象藝術形式探索藝術的精神價值,對抗他們當時社會的腐敗守舊和物質主義。青騎士組織成員之間組織鬆散、風格多樣,但有一些共同的特徵,作品富有表現力、色彩鮮豔,經常描繪自然和動物。 在青騎士前,康丁斯基創立的慕尼黑新藝術家協會,並擔任了第一任主席。但康定斯基的風格並不受到協會的接納,導致了他辭去主席的職位,也促使了青騎士創立。
  • 盤點三位最愛畫方塊的藝術家
    他也畫過這麼「後印象派」的畫。傳遞的是「你看了有什麼感受」而不是「這幅畫像什麼,畫的是什麼」到了第二年,原先在探索現代藝術方面的良好氣候變了,康定斯基曾試圖通過造型藝術家、文學家和音樂家的共同參與協作,來對現代造型藝術語言進行系統的研究,以期建立一套能適合各種藝術創作的共同而完整的理論原則。但他的理論探索受到了「生產藝術者」們的牴觸。人們通常把這些人歸納在構成主義門下,認為是蘇聯的壓迫,但實際上這些風格是互相影響(念文人相輕)的。
  • 康定斯基的抽象畫探索,戰戰兢兢的開始最終自信的結束
    康定斯基《穆爾瑙的教堂·之一》1910年>康定斯基在走入抽象主義繪畫時,曾預見到這種藝術可能陷入單純的裝飾性中。為此,當他繼續把秘密的信息畫進畫裡,就可能被當作抽象派作品。這是最開初的不自信使然。換句話說,康定斯基在持續把秘密畫進畫裡時,他必然要研究抽象畫裡各種幾何形體(點線面)的意義,否則他的秘密該如何以一種可以理解的方式呈現?
  • 聯覺是什麼意思 聯覺有哪些類型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聯覺最新資訊 > 正文 聯覺是什麼意思 聯覺有哪些類型
  • 藝術一刻|如何看懂格子畫
    藝術一刻|如何看懂格子畫 2020-12-04 0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藝術是美的體現,但美是什麼呢?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美乃人之天性!但正像英國近代美學家卡裡特所說:「人類很少長期滿足於僅僅創造或領悟關,而不試圖也去理解它的所作所為。」於是,關於美是什麼等等問題便成了理論研究的對象。在認識美之前,我們需要認識一個很簡而易懂的問題。「什麼是美」與「什麼是美的東西」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 臺灣3D玻璃畫 特色藝術文創
    顯色透光為畫作營造光暈之美臺灣繼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又經數百年更迭,融合多元文化、接納開放思維,加之設計人才眾多、印刷製作技術領先,可以說是發展文創產業的沃土。藝術工作者吳放認為,藝術文創是文創中最精緻的一支,長期投入藝術傳播的他每感於往昔藝術殿堂之高,使一般大眾望而卻步,因而有心推動文創產業,使藝術真正走進我們的生活。
  • 現代抽象藝術先驅Wassily Kandinsky
    康定斯基的繪畫售價曾近一千五百萬美元。索羅門·古根海姆美術館是康定斯基作品的最大藏家之一。A mountain (1909)瓦西裡·康定斯基是現代藝術的偉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現代抽象藝術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奠基人。
  • 直擊心靈的自然幽野氣象——黃文麗大景花鳥畫之美
    這除了體現出「美是具有共性的」這一原則之外,更多的是黃文麗畫中那直擊心靈的自然幽逸氣象,它真實而優美,靜謐而深邃,令人感到親切親近,又忍不住想要探索更多。就如畫展中的女士所言,黃文麗的畫有一種身臨其境的自然美。
  • 數學的解法之美、結論之美、繪圖之美、體驗之美
    數學之美是指從數學裡得出的美學。有數學家從數學中得到美的愉悅,形容數學是一種藝術形式,或是一種創造力活動,就如音樂和詩歌。伯特蘭·羅素以下列文字形容他心中的數學之美:"數學,正確看待時,不僅具有真理,還具有至高的美-一種冷而嚴峻的美,一種屹立不搖的美,如雕塑一般,一種不為我們軟弱天性所動搖的美。
  • 到底什麼才是美,屬於肉體的感覺,還是精神的升華
    首先應該承認,美是一種感覺。不同人有不同感覺,以至於從來就沒有一個美的標準。但人們又為了從理論上講清楚,所以就從很多審美現象中去分析、概括,希望找出些普遍適用的美的原則,以便衡量自然之美和人類創造的事物的美醜以及層次。但終究不同的研究方向、方法導致認識更加的混亂,讓人無所適從。
  • 美術這樣教,你家孩子也能畫出世界名畫
    美國ABC新聞網曾做過一個測試,邀請幾位藝術家來欣賞一組畫,讓他們區分那組畫中哪些是藝術大師的作品,哪些是普通孩子們的作品,結果80%的人都猜錯了,你們也來看看吧!你們認為哪幾幅是藝術大師的畫,哪些是孩子們的畫呢?
  • 一套美得讓人窒息的藝術科普繪本
    在看這套繪本之前,我形容藍色只有深淺之分,有名有姓的藍色只能說得出兩個:寶石藍和克萊因藍。但是,作者在《藍色時間》這一冊中,足足畫出了32種不同的藍色。這些藍色是怎麼表現的呢?從圖中可以看出,每張圖都分成了兩個部分:左邊是鳥兒們的羽毛,一根根蓬鬆柔軟、纖毫畢現、栩栩如生;右邊則是這些羽毛的主人,和羽毛的寫實手法不同,這些鳥兒們的形象有些稚拙,既形象,又呆萌,看了讓人一下子心生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