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身活動
蝴蝶拍放鬆法(站立,閉眼:想像安靜安全場所,雙臂交叉雙手交替緩慢拍打肩膀,2個八拍,停留5秒鐘體驗完全放鬆感覺,再重複拍打),肌肉放鬆法(雙拳緊握再放鬆),完整軀體放鬆以及腹式呼吸放鬆僅語言介紹。
肌肉放鬆法的推理引申,心理方式特點:先緊張再放鬆,先判斷再應對,先理性再感性;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直面問題。
假設拉開窗簾向外看,會看到什麼?帶著問題繼續聽分享。
前言
問題三部曲,處理工作事情皆如此。
情緒管理、壓力緩解、心理健康,都離不開對心理的認識。
心理現象、心理科學、心理諮詢區別。
心理不是什麼?不是心理學,不是道理。家庭教育中效果不好,在於家長太懂道理而不懂心理,二者反著的,比如內向孩子,自卑,普通小區,懶惰老公。
心理學習四部曲:無知,自知,覺察,習慣。舉例下雨雲彩上面「雨更大」,「雨更大」結論沒有表達出來,「知道與誰說話比說什麼話更重要」。沒有說的內容:無知,人家孩子想報考蘇州大學例子,自知「意味著示弱、慢穩止、不說順著說」,承認無知如懶惰,總裁尿褲子覺察例子。
莊子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心理講座的政策依據,22部委2016年77號文件,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服務的定義。
心理學習的四個目的,個人歸納總結:
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解釋問題!
不是改變別人,而是改變自己!
不是為了覺悟,而是為了覺察!
不是為了求同,而是為了求異!
第一部分:跳出來,心理到底是什麼
科學心理學:心理是腦的機能。表現為感覺、知覺、概念。
例子:顏色、聲音、上下、黑白、高度。體驗:紙張晃動、手機去了哪裡、打手疼在哪裡、開窗看到哪裡,(吃飯餵肚子還是腦袋?)
推理: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表現為言行反應內心、社會化水平。
舉例:三句話反應一個人「他媽的不怎麼樣」,社會化不夠的人,狼孩與熊貓。
小結,各種學說對心理描述,佛學、哲學、心學、心理學、文學。
結論:心理是主觀比較,求異思維。
心態、壓力、快樂、幸福、色彩、聲音、情緒等心理現象都是一種主觀感覺,只存在於人的大腦中而且是社會建構的結果!
例子,普希金名言下一句如何對接。
第二部分:區分,4種心理狀態判斷及應對
情緒特性:失控欲望(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埃皮克迪特斯,合理情緒療法。
情緒管理先判斷後應對,先定性再定量,先戰略再戰術,如同疾病先診斷再治療。
心理狀態三層次四狀態,所有人都是這四個狀態轉換,注意不是指人,而是人的狀態。
區分的三種方式:
心理科學:偏執、異常三原則、問題三要素、理想狀態五要素
生活常識:心不在焉、憤怒、嘮叨、工作
情緒狀態:抑鬱、發洩情緒、壓抑情緒、表達情緒
應對:不說,順著說,心理方式示弱說、反著、間接、婉轉、慢穩止說,講道理。
心理健康=享受+承受+接受
心理健康指標:男人幽默,女人撒嬌,能上能下,上得來下得去。
電梯遇到倆同事說頭髮長短,自嘲聰明絕頂好處。買包故事,狐狸精退回狐狸故事。
下得來前提是上的去,大部人根本沒有上去,「擼起袖子加油幹」「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結論:
著名祈禱詞
追求心理健康重要還是追求正常重要 ?
對牛彈琴還是牛彈琴
第三部分:細化,4種常見情緒判斷與應對
摔倒後四種表現:爬起來繼續走路、躲著不出門,不爬起來怕再摔倒、懊悔不該出門。
恐懼:害怕、恐懼
焦慮:常態、病態
抑鬱:正常、異常
憤怒:生氣、發怒(共振、羞恥、異常、移情)
結論:
心理方式:理性判斷——感性應對
有效思維-認識心理-區分性質-合理應對!
只有固有思維方式被打破,新的思維方式才能建立起來。
第四部分:實踐,常見情緒管理技術介紹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靜下心來,「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問題是解決不了的結果
反話就是強化
堅持的力量
變一變
微笑、點頭、認可
腹式呼吸法
情緒監控技術
結束思考題
人更喜歡陽光還是更喜歡黑暗?
人更希望成功還是更希望失敗?
人更享受積極情緒還是享受消極情緒?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