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薛 飛(著名主持人,朗誦藝術家,原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主播。現任中華女子學院教授、播音指導。)
張掖地處河西走廊腹地,自古以來就是連通中原與西域的交通要塞。這裡分布著全世界除海洋之外的所有地貌景觀,是寰宇不可多得的旅遊勝地。七彩丹霞、祁連雪山、大漠孤煙、戈壁溼地……人間勝景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人走進張掖,了解張掖。
「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由於地處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上遊,張掖河道縱橫,溼地遍布,是全球八個候鳥遷徙通道與棲息地之一,也是我國候鳥三大遷徙線路西部路線的中段地帶。每年有數十萬隻候鳥從這裡遷徙過境,生態地位十分重要。
陽春三月,黑河解凍,萬物復甦,草長鶯飛。大批候鳥從南方翩然而至,在張掖停留棲息。金秋十月,穀物成熟,澄空流雲,大地披金。由天鵝、大雁、白鷺等各種候鳥組成的「旅遊團隊」,分期分批抵達張掖,與張掖繁育的黑鸛、黑翅紅腳鷸等鳥類會合,使這裡變成萬鳥盤空的「候鳥天堂」。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全國數量已不足兩千隻,但在張掖就有五百多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玉帶海雕、遺鷗等珍稀鳥類,更是在張掖安家落戶。
從黑河溼地到祁連雪山,到處都有它們美麗的身影。
它們或凌空飛翔,或交頸而眠,千鳴百囀,儀態萬方,彌天覆水,嘆為觀止。有時它們從水庫飛臨黑河嬉戲覓食,有時又從黑河飛往沙漠沐浴陽光。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在唐代大詩人王維所描繪的河西蒼涼畫卷上,萬鳥歸巢,不僅生發出強大的視覺衝擊力,也為壯美風光增添了生態和諧的一面。
這裡有豐盛的美食,足夠它們補充遷徙中消耗的體力;這裡有適宜的氣候,便利於它們築巢育雛;這裡更有善良的人民,視它們為人類的夥伴。
它們是自然的「歌者」,也是林田的「良醫」。
世界上任何物種都不可能單獨存活,人類更是如此!隨著生態環保意識的逐步增強,善待鳥類,和諧共處,己成為全民共識。張掖人愛鳥,它們像親人一樣善待這些特殊的「家人」,與它們共享這片藍天弱水。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夢」,在張掖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是一個個美麗的精靈,是一雙雙靈動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