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1號攜帶著一小塊鈾238,它是宇宙時間的最好見證

2020-12-04 時空通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旅行者1號帶了一個宇宙時鐘。

旅行者1號已經向太陽系外飛去,成為人類現在飛離最遠的一艘機器使者,距離我們已經有223億千米。它的任務是飛出太陽系,希望能夠遇到地外文明,訴說我們地球的故事。它上面除了攜帶者刻有地球坐標、介紹地球人歡馬叫六畜興旺的金色唱碟外,還攜帶了一小塊鈾238,這塊放射性元素有什麼作用呢?

其實這就是「時鐘」,是旅行者1號出發和旅途時間的證明。也是宇宙客觀時間存在的鐵證。

在一些人的認知中,一直懷疑時間的存在。世界到底存在不存在時間?時間是不是人類自己創造的?很多人一直在迷惑中,尤其有一些神神叨叨的人,一直反對者時間的存在。這個問題時空通訊過去已經說過多次了,既然依然有許多人對時間存在糊塗認識,就再說一下。

首先說說為什麼很多人不相信時間存在。

因為時間虛無縹緲,看不見摸不著。很多人一生只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事情,他就認為不存在。他們不相信上世紀美國載人登月,不相信地球是圓的,不相信太陽距離我們1.5億千米,不相信月球距離我們38.4萬千米,更不相信天狼星距離我們6.8光年。

因為他們即便看到了,也沒看到誰去丈量過,它們覺得科學家們又有什麼本事用什麼尺子到量過呢?這些距離不都是科學家猜出來的麼?不就是瞎子估水,一擔兩桶麼?

他們根本不不知道現在科學發展到了什麼程度,根本不知道自從伽利略、牛頓以來科學家們為了揭示宇宙自然規律死了多少腦細胞,根本不知道現在飛機上天、宇宙飛船飛出地球、火車汽車、手機電視等等,都是通過這些理論才能夠發明出來。

這些人不相信時間,卻相信神鬼,他們常說,神鬼這個東西說有就有,說沒有也沒有,就看你相不相信。他們還相信外星人早就來過地球,而且現在還常來,所以天上的飛碟常有出現。還有人聲稱看到了飛碟,甚至想憑吃飯拉屎的邏輯就能夠把它做出來,他們以為科學家也不過如此。

所以,他們認為時間也是一些人想像出來的,說有就有,說沒有也沒有。其實它們根本不知道時間是什麼。

因此,要認定時間有沒有,就要確定時間到底是什麼。

實際上,時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它是實實在在存在於我們世界的。簡單的說,時間反映的是事物的運動和變化,是一切事物運動和變化的過程。

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一切都在變,有的變化快,有的變化慢。人一出生就在不斷的長大,然後又漸漸老去;各種動物都有生有死,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都在不斷的變化,地球又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這些事物變化就是時間。這些變化不但發生在我們看得到的宏觀事物,還有我們看不見的微觀事物,細菌病毒、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中微子光子都在運動,這些運動的度量,就是時間。

因此時間是客觀存在的,沒有時間,這個世界就停止了運動,就是死寂。時間是與空間和物質同時出現的,在宇宙走向終結時又與物質和空間同時滅亡。

時空物質之間的關係表述為:空間是物質存在的範圍和尺度,是物質的容器,沒有這個容器物質就沒有存身之處;物質是空間的內容,沒有物質,空間就是虛無。因此不存在沒有物質的空間,也不存在沒有空間的物質,而時間就是度量一切事物變化進程的刻度。

時間具有一維性特徵,只會向前不會後退,一去不復返。因此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每個人都要珍惜。

人類時間刻度是對客觀時間的主觀反映。

時間有客觀時間和主觀時間之分。客觀時間就是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你注意不注意記錄不記錄它都在那裡。比如元素的衰變,半衰期最長的是鉍209,長達1.9x10^19年,也就是10億億年,鈾238半衰期45億年。

這裡的「年」就是人類歷史上總結出來的,是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約365.25天。而「年」裡面也包含著客觀時間和主觀時間,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是客觀存在的,而一年365.25天是人類根據地球自轉形成的晝夜變化來確定的,是人類自身主觀認識確定的刻度。1天24小時,1小時60分鐘3600秒就更是人類主觀確定的刻度。

主觀刻度是可以變化的,你可以把1年或1天的時間刻度進行改變,但前面說的鉍和鈾的衰變絕對時間是不以人計時刻度變化而改變的,它半衰期還是那麼長的時間,只不過如果主觀時間刻度變化了,稱呼不同而已。

如人們把現在的一年變成稱為兩年,那鈾238的半衰期就是90億年。

不管是人類還是地外文明,客觀時間是統一的。

各種原子的半衰期是自然客觀時間確定,不管是人類還是地外文明之間,有多麼不同主觀計時方式,都能夠得到一個統一的客觀認定。

這才是旅行者1號攜帶者一小塊鈾238的原因。宇宙的空曠令人難以想像,旅行者1號很可能在宇宙中孤獨的旅行億萬年,哪怕過了10億年,偶遇到一群地外文明體,它們捕獲了旅行者1號,在太空真空環境下,其唱片和金剛石唱針將還保持如新,能夠放出清晰的聲音。外星人將從金色唱盤上知道旅行者1號從何而來,太陽系和地球是個什麼狀況。當旅行者1號走了多久呢?這就要靠這塊小小的鈾238了。

鈾238的半衰期為45億年,但這個時間概念只是人類的主觀標記。但鈾238的客觀半衰期是不變的,在哪裡都一樣。地外文明只要通過檢測,就能夠得出這塊鈾238的衰變率,就能夠測算出旅行者1號在太空漂移了多久,計算出什麼時候從地球出發的 。

當然,它們的計時方式很可能完全與地球不一樣,但通過換算,文明之間時間就能夠得到溝通。因此反映自然規律的客觀時間才是文明之間溝通的基礎。那時候如果人類已經消亡了,連地球上的遺蹟都沒有了,旅行者1號將成為人類存在的過的唯一證據。

這就是時間存在的最有力證據。

感謝閱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相關焦點

  • 42年,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了嗎?科學家:早呢,過幾萬年再問吧
    在1977年,人類發射了一個名為「旅行者1號」的宇宙飛行器,朝著太陽系的邊緣地帶飛去。如今旅行者1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42年,也早已經飛過了冥王星的軌道,還在經過冥王星的時候,給地球拍了一張照片——不過在這張照片上,地球只剩下了幾個像素大小的光斑,相比之下人類實在是太渺小了。
  • 旅行者1號怎樣和地球聯絡?它可運行長達數十年的時間!
    上海科技報科普問答主持人:主任記者 吳苡婷旅行者1號是美國宇航局在1977年發射的無人空間探測器,也是目前離開地球最為遙遠的人造探測器,它離開地球已經有41年的時間了,它的總重量是815千克,攜帶著3枚核電池,這些核電池是鈽電池,鈽238是非常昂貴的放射性元素,可以為旅行者1號提供長達數十年的電力
  • 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是福還是禍,為什麼讓所有科學家後怕?
    旅行者1號是由美國宇航局研製的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重815千克,於1977年9月5日發射,它曾到訪過木星及土星,是提供了其衛星高解像清晰照片的第一艘太空飛行器。現時,它是離地球最遠的人造飛行器。旅行者1號現時已經進入太陽系最外層邊界,目前處於太陽影響範圍與星際介質之間。它的主要任務在1979年經過木星系統、1980年經過土星系統之後,結束於1980年11月20日。它也是第一個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衛星詳細照片的探測器。旅行者1號為什麼讓所有科學家後怕?
  • 旅行者1號的最終目標會到底哪裡?可能結果你不會想到
    於是在1977年,科學家先後發射了旅行者1和旅行者2號星際飛船,它們的目標都是朝著太陽系外前進,走出太陽系搜尋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那麼旅行者號飛船是如何實現搜尋外星文明的任務?其它這種搜尋是一種被動式的方式,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不管是旅行者一號飛船還是旅行者二號飛船,它們都攜帶著一終「金唱片」。
  • 旅行者1號歷經40多年進入星際空間其攜帶金色唱片到底有什麼含義?
    上世紀60,70年代的米國正與前蘇進行太空競爭時,於1977年發射了旅行者1號。或許當時的設計者們可能自己都想不到,在多年後的今天,設計者們都已經不在了,而他們的作品旅行者1號依舊在未知宇宙空間中堅守崗位。
  • 旅行者1號怎麼跟地球通訊?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
    但要說目前飛得最遠的一個探測器,那肯定是1977年9月發射升空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宇宙中飛行了四十多年後,旅行者1號現在距離地球的距離已經超過了220億公裡,目前位於太陽系的邊緣地帶。大家或許會感到好奇,一個距離地球如此之遠的探測器,它是如何跟地球上的人類保持聯繫的?迄今為止,旅行者1號上面的大部分設備依然能夠正常運轉,這簡直是一個奇蹟。旅行者1號的設計理念相比現在來說都毫不遜色。我們先來看動力系統,在宇宙空間內,飛行器自身攜帶的能源作用很大,這讓飛船可以控制自身的飛行速度,靈活利用行星之間的引力。
  • 旅行者1號怎麼跟地球通訊?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
    但要說目前飛得最遠的一個探測器,那肯定是1977年9月發射升空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宇宙中飛行了四十多年後,旅行者1號現在距離地球的距離已經超過了220億公裡,目前位於太陽系的邊緣地帶。迄今為止,旅行者1號上面的大部分設備依然能夠正常運轉,這簡直是一個奇蹟。旅行者1號的設計理念相比現在來說都毫不遜色。 我們先來看動力系統,在宇宙空間內,飛行器自身攜帶的能源作用很大,這讓飛船可以控制自身的飛行速度,靈活利用行星之間的引力。而旅行者1號身上攜帶的能源,就是一種罕見的核動力電池。這個電池內部安裝了24顆含有鈽-238氧化物的發電球體。
  • 時間究竟是不是偽命題和假象,時間軸是什麼意思?
    任何物質都必須存在一定的空間中,也就是說沒有空間,物質就沒有容身之處;所有的物質都在運動變化,衡量的標尺就是時間,沒有時間物質就停止了運動和變化,這個世界就死亡。同樣,如果沒有空間和物質,時間就沒有了標註的對象,因此時間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時空和物質三者是不可缺一共存共榮的,它們同時出生,同時消亡。
  • 明明自然界中鈾-238最豐富,為什麼還要用稀有的鈾-235做核燃料?
    原子彈中常用的核材料是鈾和鈽,但在核能利用的核電站中,用的卻都是鈾,為什麼選鈾呢?為什麼核反應堆的核燃料都是鈾,而且還是鈾-235,不能是大量存在的鈾-238嗎?鈾的化學元素符號為U,鈾的質子數是92,所以它有92個核外電子,其中自然界大量存在的同位素有兩種,一種是U-235,原子核中有143個中子,在鈾元素中的含量約0.7198~0.7202%,半衰期7.04億年,另一種是U-238,原子核中有146個中子,鈾元素中含量約99.2739~99.2752%,半衰期44.7億年,還有極其微量的U-234!
  • 旅行者1號——人類歷史上運行時間最長的宇宙飛船
    據推測,旅行者1號已經越過日光層進入了星際空間,它是人類歷史上運行時間最長的宇宙飛船,通過接收常規指令和向地球發送信息及數據進行通信。旅行者1號在太空中遨遊並不斷拓展,按照計劃於1980年結束了第一階段的運行,它被分配的任務是探索太陽系邊界。
  • 宇宙中飛了42年的旅行者1號,使用的重力加速「彈弓效應」是什麼
    1977年,美國宇航局向太空發射了旅行者1號太空探測器,重達815公斤。 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號成為第一個飛越太陽圓並進入星際介質的太空飛行器。在正常運行中,截至2018年1月2日,旅行者1號與太陽的距離為211億公裡。預計到2025,我們將不再收到旅行者1號返回的信息。
  • 42年前飛向宇宙的旅行者1號,它的最終任務是什麼?探索生命?
    42年前飛向宇宙的旅行者1號,它的最終任務是什麼?探索生命?但是1977年9月5日發射的旅行者1號還在宇宙中探索著,飛了40多年,現在已經飛出了太陽系,向著未知的星際空間飛去。旅行者1號跟它的親兄弟旅行者2號是當年「水手計劃」的收官之作,水手計劃是20世紀60-70年代,美國搞出來的深空探索計劃,包括探索太陽系中的幾大行星而設計製造出來的無人太空飛船。
  • 旅行者2號的使命是什麼?它如今飛到哪兒了?
    旅行者2號為何設計成這樣?它要探索什麼宇宙奧秘?它現在在哪兒?2號比他的姊妹空間探測器旅行者1號早兩周發射,但旅行者1號卻超過了旅行者2號。這是由於旅行者2號用了實質上更長更圓的軌線發射。發射至今,旅行者2號已經運作了約35年。與旅行者1號、先驅者10號和11號一樣,它是在宇宙中飛行最遠的人造物之一。
  • 旅行者2號的使命是什麼?它如今飛到哪兒了?
    旅行者2號為何設計成這樣?它要探索什麼宇宙奧秘?它現在在哪兒?外太陽系版權所有:NASA雖然旅行者2號比他的姊妹空間探測器旅行者1號早兩周發射,但旅行者1號卻超過了旅行者2號。這是由於旅行者2號用了實質上更長更圓的軌線發射。發射至今,旅行者2號已經運作了約35年。
  • 「核電池」真能用一萬年?從它的工作原理你可以了解真相
    好在核電池中用的鈽與原子彈的鈽不是一回事,原子彈的鈽是鈽-239(239Pu),而大部分RTG則使用鈽的另一種同位素鈽-238(238Pu),它比前者的原子核中少一個中子。核電池用熱發電通過前一節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鈽-238有放射性,它在衰變的過程中產生α粒子,α粒子的動能轉變為熱能,使鈽-238變得炙熱。
  • 【專題】旅行者1號的孤獨徵程
    V1可能已經邁進了星際空間  古曲 《流水》 遇知音  如果地球文明甚至太陽系被某種未知原因毀滅,還有什麼能證明人類曾經存在過,並創造了如此輝煌的文明史?  卡爾•薩根從一開始就參與了美國的太空計劃。從1950年代起,他就成為NASA的科學顧問。除了準備月球和太陽系太空飛行器的實驗項目,薩根還在太空飛行器上加載了自己的「時間膠囊」,1972年發射的太空飛船先驅者10號、1973年發射的11號上都攜帶了一塊鋁製的鍍金銘牌,上面刻下了人類的形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旅行者1號是如何飛出太陽系的?它離我們有多遠?
    據推測,旅行者1號已經越過日光層進入了星際空間,它是人類歷史上運行時間最長的宇宙飛船,通過接收常規指令和向地球發送信息及數據進行通信。旅行者1號在太空中遨遊並不斷拓展,按照計劃於1980年結束了第一階段的運行,它被分配的任務是探索太陽系邊界。
  • 「核電池」真能續航一萬年?從它的工作原理你可以了解真相
    好在核電池中用的鈽與原子彈的鈽不是一回事,原子彈的鈽是鈽-239(239Pu),而大部分RTG則使用鈽的另一種同位素鈽-238(238Pu),它比前者的原子核中少一個中子。這很重要,它意味著核電池中的鈽不可能發生爆炸,它只會慢慢地衰變成鈾-234(234U),這是一種相對安全的產物。
  • 旅行者1號已經飛出了太陽系,人類是如何與它保持聯繫的?
    旅行者1號已經飛行了43年,由於距離遙遠,目前沒有技術能夠監視它的飛行畫面,只能通過無線電波與它保持聯繫。人類與它最後一次互動,是在2017年11月28日,工程師下達指令,修正了它的航線。旅行者1號利用引力彈弓效應成功加速至第三宇宙速度(16.3千米每秒),比旅行者2號快10%,成為人類歷史上飛行速度最快的探測器之一,。它於2014年穿越了太陽風層頂,成功飛出了太陽系,但還在太陽引力的控制範圍之內。即使這樣,它仍然是人類有史以來飛得最遠的探測器。
  • 「旅行者1號」無人探測器,永遠在宇宙中飛行,會遇到什麼,雜談
    1980年任務完成之後,地球向它下達了向太陽系外飛行探測太陽風暴外層的指令。截止到2020年1月,「旅行者1號」飛行了42年,距離太陽212億公裡。位於太陽系外行星軌道外側,接近奧爾特星雲。「旅行者1號」攜帶了3塊放射性同位素熱交換電池,也即是核電池作為電源,以支持向地球回傳宇宙信息。迄今為止,仍然在繼續工作,得以讓我們知道遙遠空間的信息。預計電池壽命到2025年耗盡,之後我們將永遠失去它的信息,任其流浪宇宙。「旅行者1號」300年後才飛入奧爾特星雲,到那時候,飛出太陽系的旅途才開始。300年後只不過僅僅飛行了1%,太令人絕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