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新發展格局的科學內涵

2020-12-05 人民網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入闡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內涵特徵和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有效路徑。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對於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確保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滿收官、推動「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從經濟學意義上分析,國內大循環是以滿足國內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國內分工體系和市場體系為載體,以國際分工和國際市場為補充和支持,以國民經濟循環順暢、國內分工不斷深化、國家技術水平不斷進步為內生動力的經濟循環體系。國際大循環是以國際分工和國際市場為基礎,以國際產業鏈和價值鏈為依託,以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國際金融為主要表現形式,各經濟體基於比較優勢相互競爭、相互依存的經濟循環體系。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國際大循環必然與各國經濟循環相對接,各國經濟也需要在開放中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才能實現更好發展。新發展格局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並不意味著不重視對外開放,也不意味著要擠壓或放棄國際大循環,而是在更高水平融入國際經濟循環體系的同時,從我國國情出發,遵循大國經濟發展規律,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國內分工和技術創新的發展推動國際分工和國際技術創新的發展。

新發展格局不是對過去發展戰略的否定,而是在新發展階段對發展戰略的提升和深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奠定了堅實的供給基礎、需求基礎、制度基礎、實踐基礎、理論基礎,提供了戰略窗口期。新發展格局是我們黨順應經濟發展規律,著眼於發揮我國具有全球最完整且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生產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投資需求潛力巨大等發展優勢,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的,是對既有發展戰略的提升和深化。換言之,新發展格局是高質量發展在新發展階段的具體體現,構建新發展格局依然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等一系列重大國家戰略。同時,在新發展階段實現更高質量發展,也需要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進行新一輪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因此,新發展格局具有繼承與創新辯證統一的內涵和特徵。

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就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託國內市場,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適應我國消費結構升級進程加快的趨勢,既穩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打通阻礙釋放消費潛力的痛點和堵點,又積極擴大優質商品進口,滿足不同類型人群的消費需求;用好積極財政政策,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加快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實施步伐,促進技術進步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在新發展格局中,供求平衡關係不僅體現在靜態視角下供求的總量平衡,而且體現在適配性上的高水平動態平衡。

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抓住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這個關鍵。實踐證明,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才能建立起不受制於人的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國內大循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不僅是成功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而且是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關乎我國發展全局和經濟安全。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強化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產品保障能力;對標世界一流,加強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打造發展新優勢。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一個全局性的戰略決策,也是一個著眼長久的戰略決策。應當認識到,發展國內大循環,不是要讓各地搞區域內循環或產業內循環,而是要促進各個地區、各個產業之間的分工協作和貿易流通,暢通整個國民經濟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應對中長期問題、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國家整體性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大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下加速變化的必然選擇,而不是應對某個局部、某一問題的被動之舉。在理論和實踐中,須從全國一盤棋的高度看待國內大循環,把新發展格局放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中來把握。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16日 09 版)

相關焦點

  • 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新發展 階段的基本內涵和重大意義
    新發展階段內涵豐富、意義重大,我們要深刻理解、學懂弄通,並在實踐中自覺推進。新發展階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大跨越階段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眾所周知,在近代,由於封建制度的腐朽沒落和帝國主義的侵略欺凌,中華民族陷入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悲慘境地。
  • 【傳習錄】全面把握「三個新」的科學內涵
    【傳習錄】全面把握「三個新」的科學內涵 2021-01-16 10:56:30 來源:中國網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 經濟大家談|正確認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
    ,我們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而且將更好造福各國人民。抓住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和樞紐,正確認識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性,是更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前提。對此,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學教授、副院長,北京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所所長王在全進行了深入分析。
  • 深入理解新發展理念
    來源:求是深入理解新發展理念習近平2016年1月18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攝2018年11月6日至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上海考察。
  • 新發展階段 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格局 ——2021理論熱點訪談錄
    不平衡方面,區域城鄉之間存在發展差距,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但如何建立不返貧的長效機製成為新課題。 新發展理念內涵的螺旋演進 記者:根據不同的發展背景,新發展理念的內涵有哪些重大變化? 張佔斌:「十四五」時期強調堅持的新發展理念,其內涵發生了螺旋演進。 創新突出了全局核心地位下的科技自立自強。
  • 習近平:深入理解新發展理念
    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2018年4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座談會前,習近平於25日下午在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巡護監測站考察。
  • 進入新發展階段 構建新發展格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謝伏瞻出席會議並以「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為題作主旨演講,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蔡昉,原副院長、社會政法學部主任李培林等作專題發言。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高翔主持會議。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彭博新聞社、路透社、共同社等中外媒體記者參會。
  • 陳雷剛:廣東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哲學意蘊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科學研判當前國內外大勢、積極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著眼我國經濟中長期發展作出的戰略之舉。廣東是全國經濟大省,「雙區建設」貫通國內國際,完全有條件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發揮積極作用。中共廣東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明確提出將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作為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 國有企業如何作答構建新發展格局實踐之問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網     編輯:楊穎     點擊: 會議現場 主辦方供圖【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趙徐州 曾江 通訊員 趙新宇)11月26日,「新發展格局與國有企業
  • 【五中全會精神解讀】深入理解「堅持系統觀念」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理解「堅持系統觀念」詹成付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將「堅持系統觀念」作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五項原則之一,指明了提高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組織管理水平的方向
  • 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在以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國內國際大勢和經濟社會形勢的基礎上,審時度勢作出的前瞻未來的戰略部署。我們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把握髮展規律,發揚鬥爭精神,善於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應對挑戰,奮勇前進。
  • 知與行|思想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 深刻把握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內涵
    【內容提要】 深刻把握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內涵,著力發揮意識形態的重要作用,對於持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入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人類社會仍由「物的依賴性」所主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中國現代化進程飛躍的三種時空交織疊加,決定了在新的時代坐標下開展意識形態偉大鬥爭的複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
  • 運用科學思維認識和把握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堅持運用科學思維作出的戰略抉擇。
  • 深入理解「堅持系統觀念」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解決的問題會越來越多樣、越來越複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按照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的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綜合考慮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外發展趨勢和我國發展條件,緊緊抓住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
  • 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
    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必須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的內涵和特點,準確把握我國所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必須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的內涵和特點,準確把握我國所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 劉鶴5000字長文,信息量巨大,詳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為什麼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的核心內涵是什麼?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權威解釋來了......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詳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背景、內涵及其實施路徑。
  • 經濟大家談|深刻認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內涵
    從國際大局看,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同時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
  • 「新發展格局與國有企業」學術論壇暨第20屆中國國有經濟發展論壇...
    【消息來源: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11月26-27日,「新發展格局與國有企業」學術論壇暨第20屆中國國有經濟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國有企業要準確把握新發展格局的科學內涵,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更好履行責任使命、發揮更大作用,沉著有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以更好的業績作答實踐之問、時代之問和未來之問。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有經濟研究智庫學術委員會主任彭華崗在主旨發言中表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 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科學內涵
    來源:學習時報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系統回答了黨在新時代新疆治理的總目標、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戰略部署和主要任務等一系列問題。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科學內涵及其相互關係,是做好新時代新疆工作的基礎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