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型超導高場磁體裝置研製獲得成功 能產生10萬高斯磁場
據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11月5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人員在用於混合磁體裝置的大型超導高場磁體上實現了10萬高斯的設計指標,為40萬高斯混合磁體的聯調成功奠定了一項關鍵基礎。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項目包括產生40萬高斯磁場的混合磁體裝置,它由口徑為920毫米的10萬高斯超導磁體及包含其內的30萬高斯水冷磁體組合而成,其中的水冷磁體已在9月份的單獨試驗中成功實現技術指標。大口徑超導高場磁體由於成本高、難度大、風險高、研製周期長等因素,成為混合磁體研製能否成功的關鍵技術之一。
-
我研製成功磁場強度世界第二高的穩態磁體裝置
■資訊熱搜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磁體實驗大廳一片歡呼,自主研製的混合磁體裝置調試獲得圓滿成功,實現了任務目標——40萬高斯穩態磁場!它正式成為磁場強度在世界排名第二高的穩態強磁場裝置。
-
中科院研製成功世界一流穩態磁體裝置
新華社合肥11月14日電(記者蔡敏、馬姝瑞)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強磁場科學中心自主研製的混合磁體裝置13日實現了任務目標——40萬高斯穩態磁場,達世界一流水平,正式成為磁場強度在世界排名第二高的穩態強磁場裝置。
-
中國超導磁體神級突破:不小心世界第一!-磁體,超導,磁場,物理,科技...
據中國科學院官方消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用於混合磁體裝置的大型超導高場磁體上實現了10萬高斯的設計指標,為40萬高斯混合磁體的聯調成功奠定了一項關鍵基礎。
-
中科院: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工程大型超導磁體系統首個部件
中科院: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工程大型超導磁體系統首個部件 帥俊全/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7-07-26 16:17
-
中科院電工所成功研製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新聞—科學網
)(電工所供圖) 高低溫混合超導磁體測試曲線(電工所供圖) 12月6日,中科院電工所對外發布消息,該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王秋良團隊成功研製出了中心磁場高達 研究團隊成員、電工所副研究員劉建華告訴《中國科學報》,研究高磁場全超導磁體,初衷是建設世界一流的極高磁場的超導磁體,滿足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對極端強磁場的需求,為我國在材料、能源、信息等領域破解關鍵科學問題提供最先進的公共實驗裝置,為重大創新研究提供持續、重要支撐。 據介紹,低溫超導磁體產生的磁場強度上限為23.0T左右。
-
[公告]聯創光電:關於兆瓦級超導磁體感應加熱裝置及該裝置用的大...
[公告]聯創光電:關於兆瓦級超導磁體感應加熱裝置及該裝置用的大口徑高溫超導磁體研製成功並通過科技成果評價的公告 時間:2019年07月01日 19:42:34 中財網 一、產品研製概述 近日,由江西聯創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組織研製的兆瓦(以下簡稱「MW」)級超導磁體感應加熱裝置和該裝置用的大口徑高溫超導磁體研發成功。
-
聯創光電:研製成功國際領先的兆瓦級高溫超導磁體感應加熱裝置
中證網訊(記者 齊金釗)7月1日晚間,聯創光電(600363)公告,由公司組織研製的兆瓦級超導磁體感應加熱裝置和該裝置用的大口徑高溫超導磁體近日研發成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技成果評價辦公室評價專家委員會對該項科技成果進行評價後認為,該項目整體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高場磁體中可旋轉磁力顯微鏡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中心陸輕鈾課題組自主研製成功超導磁體中的可整體旋轉磁力顯微鏡(MFM),即探針與樣品一同在磁場中旋轉,磁場方向在平行於樣品與垂直於樣品間連續變化,從而在非矢量型超導磁體中實現材料磁疇結構相對於磁場方向不同角度的各向異性成像測量。
-
【中國科學報】我國科學家率先研製出24T全超導磁體
研究人員採用分級設計的方式提高了整個線圈的安全裕度,並通過特殊設計的焊接裝置製作了性能優良的磁體接頭,製作的內插磁體在液氮測試條件下當運行電流為32A時,中心磁體達到了1.62T@77K。而在液氦測試條件下,內插磁體在運行電流為167A時,在15T的超導背場中產生了9T的中心磁場,從而實現了中心場為24T的全超導磁體,其最高場為24.3T。
-
自第一個超導磁體問世以來,超導磁體的研製工作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超導磁體具有輕便的特點,如一個五萬高斯的中型磁體,以常規材料製作時,其重量約為20噸,而同樣場強的超導磁體僅重幾公斤。即使把它的致冷設備也計算在內,重量之差仍達上百倍!超導磁體還具有穩定性好、均勻度高的性能,所以能滿足各種應用的需要。超導磁體的磁場梯度可達每釐米十四萬高斯,這是常規磁體所達不到的。超導磁體的空間磁場均勻度可達到一億分之一。
-
中國造出磁場強度世界第二高的穩態磁體裝置,可研究量子行為
中國造出磁場強度世界第二高的穩態磁體裝置,可研究量子行為 孫振/人民日報 2016-11-17 08:32 來源:澎湃新聞
-
我國研製成功大型超導磁體線圈
該線圈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承擔研製,位於實驗堆超導磁體的底部,是必須首個安裝到位的超重要大型線圈大部件。該線圈也是國際上研製成功的重量最大、難度最高的超導磁體,儲能量是我國EAST裝置最大極向場磁體的60倍。它的正常運行將決定是否能夠「點亮」等離子體並維持等離子體的穩態「燃燒」,是決定ITER裝置運行成敗的最重要線圈之一。
-
我國成功研製ITER首個大型超導磁體線圈
最新發現與創新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承擔研製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首個大型超導磁體線圈——極向場6號線圈(PF6線圈)竣工交付,將通過海運方式運送至法國ITER現場。
-
科學網—國內首個25T全超導磁體問世
> 本報訊(記者彭科峰 通訊員徐小傑、劉建華)記者從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獲悉,日前,該所王秋良研究部採用自主研發的高溫內插磁體技術,研製成功國內首個
-
中國成功研製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向科技文明創造者們致敬
從人民日報發的官方微博中我們了解到,中國在科技領域又有了突破性進展,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王秋良團隊成功研製出了一個中心磁場高達32.35特斯拉的全超導磁體,並且自主研發了高溫內插磁體技術,該技術的出現,打破了2017年12月由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32.0特斯拉超導體的世界紀錄,標誌著我國已成為世界高場內插磁體技術研究領域的引領者。
-
中國研製難度最高的超導磁體抵達ITER現場
葉華龍 攝中新網合肥6月29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29日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法國當地時間6月26日上午11時,在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總裝現場ITER計劃極向場6號超導線圈(PF6線圈)抵達歡迎儀式上,由該院等離子體所承擔研製的PF6線圈正式交付至法國ITER現場。
-
中國研製成功世界第二高磁場強度的穩態磁體裝置
中國研製成功世界第二高磁場強度的穩態磁體裝置4) "← →"翻頁 11月14日,工作人員對混合磁體裝置進行檢修
-
我國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成功研製大型超導磁體線圈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是通過建造反應堆級核聚變裝置,驗證和平利用核聚變發電的可行性, 是未來實現聚變能商業的關鍵一步。9月20日,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研製的ITER計劃首個大型超導磁體線圈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ITER現場。據介紹,這座重量相當于波音747飛機的PF6線圈,是決定ITER裝置運行成敗的最重要線圈之一。
-
中國科學家研製出高磁場超導磁體 破世界紀錄
科學家研製出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正在實驗室測試的高磁場全超導磁體(位於液氮罐體中)中科院電工所供圖中國科學報訊12月6日,《中國科學報》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秋良團隊採用自主研發的高溫內插磁體技術,研製出了中心磁場高達32.35特斯拉(T)的全超導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