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抓拍50億光年外黑洞「打噴嚏」的細節

2020-11-26 騰訊網

騰訊太空訊 我們知道,去年4月,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發布了世界上第一張「黑洞照偏」。

據外媒報導,EHT再立新功,以更高的解析度,揭示出遙遠類星體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噴流的新細節。

距地球50億光年處,在處女座內,有顆被稱為3C 279的類星體,其內部的超大質量黑洞,約為太陽質量的10億倍。這顆黑洞的噴流接近光速。

結合2017年多架望遠鏡捕獲的數據,EHT的解析度得以達到20微弧秒,打個比方,如果月球表面有個橙子,它都能識別出。

這樣的清晰度,使研究人員得以追蹤3C 279中心黑洞的一束噴流至周圍的吸積盤,結果發現該部分底部呈扭曲狀,而天文學家原以為噴流呈筆直狀。

「EHT的強大解析度,和解釋其數據的新計算工具,兩者的組合,對3C 279作出了揭示,」加拿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艾弗裡·布羅德裡克(Avery Broderick)說道。

按以前的解析度觀測,就看到一個核,現在則被證實是兩個關聯物。即使在尺度上大小僅有幾光月,3C 279中的噴流正以超過99.5%光速的速度朝地球飛來。

該論文由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金在榮(Jae-Young Kim)領導,於4月7日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期刊上。

EHT觀測窗口在北半球每年初春時出現一次,但由於新冠疫情影響,今年3月至4月的觀測被取消。在明年重啟前的這段時間裡,研究人員會梳理分析2017年和2018年收集的數據。

「對該類星體的新研究表明,EHT能解答很多科學問題,隨著新的望遠鏡補充到該陣列中,其能力會更強,」EHT項目創始主任說道。

翻譯:羽佳,審校:喬輝

相關焦點

  • 50億光年外黑洞大爆發!科學家拍攝到前所未有的細節
    一年前,天文學家公布了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的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將位於橢圓星系M87中心,距離地球約5500萬光年,質量高達太陽65億倍的超大質量黑洞M87*呈現在世人面前。現在,事件視界望遠鏡的又一成果出爐——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利用事件視界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合成全新圖像,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揭示了超大質量黑洞爆發的噴流。
  • 2.15億光年外,一顆黑洞偷吃了一顆恆星,被人類抓拍到
    導讀:科學家歷時數月的跟蹤觀測,使他們清楚地看到了遠古太陽的毀滅,就像它發生的那樣。該事件的目錄條目為AT2019qiz,是有史以來最接近此類耀斑的事件,距離僅有2.15億光年。天文學家說,他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捕捉到一顆恆星被撕成條狀並被黑洞吞噬的過程
  • 50億光年外發生了黑洞合併事件,形成了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其強大的引力連光線也無法逃脫,科學家認為這種天體在宇宙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質量的黑洞,由於黑洞的強大引力會把範圍內的物質全部吸引過來,科學家認為黑洞之間也會相互合併成為更大的黑洞,在2017年科學家通過雷射幹涉儀捕捉到發生在50億光年外的神秘時空漣漪,認為這個遙遠的空間裡可能正在發生一場
  • 50億光年外發生了黑洞合併事件,形成了142倍太陽質量的小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其強大的引力連光線也無法逃脫,科學家認為這種天體在宇宙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質量的黑洞,由於黑洞的強大引力會把範圍內的物質全部吸引過來,科學家認為黑洞之間也會相互合併成為更大的黑洞,在2017年科學家通過雷射幹涉儀
  • 130億光年外,中國科學家發現一超級黑洞,質量達太陽16億倍
    在130億光年外,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發現再一次挑戰了人類的黑洞和星系形成模型,讓科學家們陷入了困境。  最古老的類星體  科學家分析後認為,類星體的本質就是在瘋狂吞噬物質的超大質量黑洞。類星體的紅移值也非常驚人,意味著它們距離我們普遍有幾十億甚至一百億光年之遙。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發現的最遙遠類星體叫做J1342+0928。
  • 拍攝黑洞的望遠鏡發布了黑洞「打噴嚏」照片:裡面有一處意外
    其實,宇宙中的黑洞並非只會吞噬物質,也會「打噴嚏」,而且噴出的東西接近光速,長度可達數萬光年。去年4月初,「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公布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時隔近一年後,該國際科學組織發布了黑洞的「打噴嚏」照片:一股從超大質量黑洞附近噴射而出的相對論性噴流。神秘的相對論性噴流本質上是超強等離子體。
  • 99億光年外,一個黑洞噴發的氣體,在100萬光年外形成了4顆恆星
    不過,最新的一項研究卻發現了一個出乎意料的事實:99億光年外,一個星系中心的黑洞噴發的氣體,在距離黑洞100萬光年之外的宇宙空間,形成了4顆巨大的恆星!99億光年外的黑洞(藍色圖像附近)這項研究是由博洛尼亞國家天體物理學研究所(INAF)的研究員羅伯託·吉利(Roberto
  • 黑洞是生命體嗎?科學家在6億光年外的黑洞上找到了答案:它動了
    說起黑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顧名思義,黑洞是一個漆黑的無底洞,能夠吞噬萬物。黑洞會將周圍的所有物體、天體以及宇宙碎片都吞噬掉,可以說是海納百川,擁有廣闊的胸懷。如今科學家們也不知道黑洞到底能容納多少物質,這些被吞噬的物質又會去哪裡,還是說化為宇宙塵埃?前段時間,科學家對黑洞進行研究的時候,發現黑洞也是一個生命,因為人類第一次聽到了黑洞的心跳聲。
  • 2.15億光年外的恆星真的會被黑洞瞬間吞噬?子虛烏有
    最近網上流傳一組2.15億光年外的恆星被超大質量黑洞吞沒的視頻,據說是通過歐洲天文臺拍攝的,但本人看後認定這是後期加工合成的!主要有三點根據。,首次在地球2.15億光年外,觀測到了太陽大小的恆星被超大質量黑洞吞沒的全過程。
  • 發現100億光年外,黑洞噴流磁場快速變化,產生了伽馬射線!
    宇宙中一些超大質量黑洞會釋放出一種叫做伽馬射線的巨大能量輻射。例如,在運行地球人造核反應堆的裂變反應中,當質量轉化為能量時,就會發生這種類型的輻射。但在黑洞的情況下,伽馬輻射比核反應堆中產生的能量高很多,是非常不同過程的產物;在黑洞那裡,伽馬射線是由光線與黑洞附近高能量粒子之間的碰撞產生,其機制仍然知之甚少。
  • 發現100億光年外,黑洞噴流磁場快速變化,產生了伽馬射線!
    宇宙中一些超大質量黑洞會釋放出一種叫做伽馬射線的巨大能量輻射。例如,在運行地球人造核反應堆的裂變反應中,當質量轉化為能量時,就會發生這種類型的輻射。但在黑洞的情況下,伽馬輻射比核反應堆中產生的能量高很多,是非常不同過程的產物;在黑洞那裡,伽馬射線是由光線與黑洞附近高能量粒子之間的碰撞產生,其機制仍然知之甚少。
  • 發現100億光年外,黑洞噴流磁場快速變化,產生了伽馬射線
    ​宇宙中一些超大質量黑洞會釋放出一種叫做伽馬射線的巨大能量輻射。例如,在運行地球人造核反應堆的裂變反應中,當質量轉化為能量時,就會發生這種類型的輻射。但在黑洞的情況下,伽馬輻射比核反應堆中產生的能量高很多,是非常不同過程的產物;在黑洞那裡,伽馬射線是由光線與黑洞附近高能量粒子之間的碰撞產生,其機制仍然知之甚少。
  • 1000光年外發現一個黑洞,科學家:已知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根據發表在最新一期《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的研究論文,日前,天文學家在一次例行的天文觀測中,意外地發現了一個黑洞,它潛伏在太陽系附近,距離地球僅有1000光年,令科學家感到震驚。一個由歐洲南方天文臺科學家Thomas Rivinius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對HR 6819雙星系統進行觀測的時候,偶然發現該雙星並非彼此圍繞,而是在圍繞一個黑洞運行。
  • 人類能觀測到150億或者50億光年外的星球嗎?
    首先,人類不可能會觀測到距離地球150億光年的星球。宇宙誕生到現在才過去138億年,所以光在宇宙中的傳播距離最多只有138億光年。不過,由於宇宙膨脹,遙遠天體的共動距離可達465億光年,但這與觀測到距離地球150億光年外的星球是兩碼事。
  • 7億光年外400億倍太陽黑洞,史瓦希半徑4光天,幸虧地球跑得快!
    也許7億光年外的400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黑洞,還真不能用肉眼看,也無法用光學望遠鏡看,可能只能通過其發出的強X射線源頭去判斷,儘管人類已經發現比這質量更大的黑洞,但距離地球只有7億光年外發現如此高質量黑洞,也許對星系的起源與發展有相當的裨益!
  • 黑洞吞噬恆星的最後瞬間,在2.15億光年外上演
    任何膽敢行走在黑洞附近的天體,都是在死亡邊緣徘徊,一個不小心,就會被黑洞吞噬,墜入無盡的深淵。2.15億光年之外,有一顆恆星給我們上演了活生生的一幕,展現了被黑洞吞噬的最後瞬間,是有多麼悽慘和悲涼。英國伯明罕大學的天文學家Samantha Oates是本次研究團隊的成員之一,他向我們介紹說:「我們發現,黑洞在吞噬一顆恆星的時候,還會向外噴射出大量的高能爆炸物,它們就會阻礙我們的觀測。」和其他恆星的潮汐破壞事件一樣,AT2019qiz在發生之前也沒有任何的徵兆,好在科學家們在持續不斷的全天巡查過程中恰好發現了它的信號,才知道這次事件的存在。
  • 這是宇宙超級文明的一次黑洞實驗?100億光年外發現黑洞合併,歐空局發布黑洞合併產生的超強引力波
    我們目前已經知道在100億光年外有兩個處於合併期的黑洞,最新的計算表明,21年內這兩個黑洞會發生合併,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機會來研究時空漣漪。為了模擬時空漣漪的出現,歐洲空間局近日發布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來模擬宇宙時空漣漪的出現,即兩個超大質量黑洞碰撞的場面,可以揭示宇宙在140億年前是如何誕生的。
  • 科學家觀測到2億光年外的星系碰撞,38億年後的銀河系也會如此
    宇宙誕生之後先形成了大小不等的恆星,其中大質量的恆星很快生命走到盡頭,發生了超新爆炸形成了黑洞。這個黑洞只是恆星級黑洞,遠遠無法跟超大質量黑洞相比。可是黑洞由於引力極其強大,如果方圓幾萬光年的範圍內有多個黑洞,這些黑洞就會通過不斷融化,最後形成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
  • 科學家發現10億光年內的最大黑洞,質量為銀河系中心黑洞9300倍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這個地球很大,大到無邊無際,然而最小的恆星的質量也是地球的3萬倍左右,太陽的質量更是地球的33萬倍,但是黑洞的質量更大,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的所有的黑洞質量都比太陽大,在一些星系的中心還存在著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基本都在太陽的10萬倍以上,它們都是宇宙中最大級別的單一天體
  • 3.3億光年外,兩個黑洞開始合併,科學家擔憂人類的未來
    在宇宙當中有很多個和銀河系相當大的星系,而在這種星系的中心,有一個質量超級大的黑洞。銀河系中心的就是一個超級黑洞,這個黑洞的質量相當於四百多萬個太陽,這不禁讓人感到疑惑,這麼大的黑洞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科學家表示,銀河系中心的黑洞之所以會變得這麼大就是因為星系不斷的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