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媒體積極報導和評價神舟七號飛行圓滿成功

2020-12-04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28日成功著陸後,外國媒體在第一時間對此進行了積極報導和評價,認為中國的航天計劃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發表題為《中國飛船返回地球》的文章說:「中國神舟七號飛船在成功完成了繞地飛行任務之後已於今天返回地球。飛船在北京飛行控制中心熱烈的歡呼聲中著陸於內蒙沙漠地區。三名航天員走出返回艙時看起來狀態良好。他們在飛船軌運行過程中進行了對中國航天計劃而言至關重要的實驗,並成功實施了中國首次太空行走。」

    法國新聞臺在滾動新聞的頭條播報了神舟七號安全返回地面的消息,認為中國通過航天員的首次太空行走實現了歷史的突破。法國電視二臺報導說,神州七號載人飛船成功著陸,中國國家電視臺對整個過程進行了直播。太空行走計劃將使中國逐漸接近建設空間站和探月的目標。

    瑞典瑞通社說,載著三名中國航天員的太空艙按計劃返回地面,中國從而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完成人類太空漫步的國家,這標誌著中國成功地向太空強國邁出了一大步。

    羅馬尼亞國家通訊社羅通社以《神舟七號飛船返回地球》為題報導說,中國的神舟七號飛船在完成了歷史性的航天員太空行走後返回地球。神舟七號的成功是中國繼2003年首次實現載人飛行後,航天計劃邁出的又一大步。

    日本共同社說,作為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的成果,神舟七號再次向國內外展示了中國。日本《讀賣新聞》網站報導說,中國是繼蘇聯和美國後第三個成功完成太空行走的國家。中國作為一個「航天大國」的形象給國內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28日出版的美國《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詳細報導了神舟七號航天員太空行走的情況,稱「第一次太空行走是中國太空探索項目的又一個裡程碑」,「這只是中國朝著建立空間站目標邁出的第一步」。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說,太空行走為中國下一步建立空間站鋪平了道路,空間站是中國載人太空探索計劃接下來的一個重要目標。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報導說,太空行走具有裡程碑意義,體現了中國在技術領域的進步,太空行走還提升了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尤其在青少年中更是如此。

外國媒體積極評價神舟七號成功返航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28日成功著陸,外國媒體連日來紛紛對這一事件進行了積極報導和評價,認為中國航天技術日趨成熟,並關注中國下一步太空探索的目標。

    美聯社28日報導說,「這是迄今為止中國載人航天最具挑戰性的一次飛行任務,顯示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技術實力」。報導援引中國載人航天項目官員的話說,中國預計在2011年左右發射一個空間目標飛行器,到2020年左右建成載人空間站。

    美國著名的太空新聞網站28日報導說,「太空行走是中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的重要一步,中國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能夠獨立地將航天員送入太空並進行太空行走的國家」。

    28日出版的美國華文媒體《世界日報》頭版以「徵空凱旋 神七班師」為大字標題,幾乎整版報導了神七飛行圓滿結束的消息。報導說,翟志剛順利出艙,在茫茫太空中第一次留下了中國人的足跡。「這歷史性的一刻,代表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技術突破,中國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太空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美國《僑報》28日在頭版刊登6幅「翟志剛漫步太空」的圖片,展示了翟志剛出艙、揮舞中國國旗等經典瞬間,並稱這是「中國航天史上首次 神七飛船立下奇功」。

    路透社28日評論說,中國神舟七號航天員安全著陸,他們在太空完成了十分具有挑戰性的任務,翟志剛身穿中國設計的航天服進行了出艙活動。這為中國經歷了地震悲劇和奧運熱情的一年添上了完美的一筆,展示出中國的技術實力,是中國的一大勝利。

    日本《朝日新聞》29日發表社論說,神舟七號航天員實現太空行走,雖然比美俄落後了40多年,但是對中國來說毫無疑問是歷史性的壯舉,昭示了中國作為航天大國的地位正變得越來越不可動搖。社論說,航天開發已經步入國際合作的時代,重要的是應逐漸接納中國加入這一國際合作圈。

    捷克通訊社28日發表評論說,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是中國自2003年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以來最為雄心勃勃的一項工程。此次太空任務的成功完成表明,中國的航天技術日趨成熟,正向著載人登月和建立空間站的目標進發。

    菲律賓發行量最大的華文報紙《世界日報》28日和29日連續發表社論說,航天員翟志剛搭乘神七進行太空行走並獲得成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一個新的裡程碑,中國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世界上掌握太空出艙活動技術的第三個國家。神七成功返航是中國航天事業的一項偉大壯舉,但更加亮麗的航天成就還在後頭,建立載人空間站、登月計劃等將使中國的航天工程更加輝煌。

    新加坡《聯合早報》29日在頭版圖文並茂地報導了神七成功返航,並在中國專版報導了中國將在2020年左右建成載人空間站的消息。報導認為,神七的成功不光是中國科學技術的成功,也意味著中國在人才養成、組織、管理、統籌等制度的設計與建設的成功,「把航天事業放大,可以讓人對中國社會的組織與管理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綜述:國際視野中的中國航天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新華社記者)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於28日取得圓滿成功,中國人的足跡第一次印在了茫茫太空。多個國家的航天專家、太空人和航天機構對此予以積極評價,認為這將會改變國際空間技術合作的格局,並期待中國成為太空領域國際合作的重要夥伴。

    新裡程碑

    曾3次太空行走的美國前太空人溫斯頓·斯科特說,幾天來他一直關注神七,中國航天員首次太空行走持續了大約20分鐘,但「時間長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中國載人航天的)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成就」。

    著名美國華裔太空人盧傑在發給新華社記者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太空行走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太空探索能力,它將成為中國太空探索中的一個新裡程碑。」

    法國國家空間研究所中國航天事務專家茜爾維·卡拉裡持同樣看法。卡拉裡說,神七的重要突破就是中國航天員的首次太空行走,通過實現這項操作,中國在太空探索上又邁出了一大步。無論是太空人的太空服,還是其他為艙外活動配的設備,都意味著中國在航天技術方面的進步。

    國際宇航聯合會負責人菲利普·威爾肯斯認為,這次飛行任務是中國未來建設空間站的關鍵一步。威爾肯斯對新華社記者說,神七航天員出艙行走表明中國具備了在太空中進行更為複雜操作的能力,將為中國未來建設空間站打下基礎。

    太空強國

    日本負責制定航天事業政策的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說,一個國家如果能夠順利完成載人航天飛行和太空行走,表明這個國家的載人航天技術已經擁有了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俄羅斯太空人瓦列裡·託卡列夫也持同樣觀點。他認為,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令整個世界感到驚訝,實施太空行走是一個國家成為航天強國的標誌。他說,載人航天集中體現了國家整體科技發展水平,標誌著一個國家在世界航天領域的領先地位。中國目前已經掌握了先進的載人航天技術,而且中國有能力保持航天技術的飛速發展,向世界展示一個迅速崛起的中國。

    馬來西亞知名年輕學者胡逸山29日在吉隆坡說,中國航天員首次實現太空行走以及神七返回艙安全返回,是中國躋身世界科技強國的一個標誌。他說,中國對神七整個太空之行都進行了公開、透明的轉播和報導,向世人傳達了中國和平利用開發太空的聲音。此外,神七也將帶動中國其他相關產業和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高科技,使中國的工業和技術水平走上一個新的臺階。

    一些國家的專家還對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速度感到震驚。俄羅斯《航天新聞》雜誌社專家伊戈爾·利索夫對俄報紙網說:「中國人在做我們和美國人40年前所做的事情,不過,打個比方說,我們的東方號飛船六次飛行所完成的工作,他們只用一次飛行就完成了。我們飛行10到15次才能達到的目標,他們只需4到5次就可以實現。他們希望以質取勝,重點突破。」

    航天夥伴

    加拿大太空人比亞德尼·特裡格瓦松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中國成功發射神七載人飛船,並首次實現太空行走,顯示「中國在航天技術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應該成為世界航天技術合作領域的平等夥伴」。他認為,這次發射載人飛船不僅對中國意義重大,也將改變國際空間技術合作方面的格局,中國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世界空間技術合作中的主力。

    歐洲航天局負責與中國和俄羅斯合作事務的官員卡爾·貝裡奎斯特強調,中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不是一種威脅,對歐航局來說意味著機遇。神舟飛船還會不斷發展和更新,這就為未來的合作打下了基礎。無論是美國、俄羅斯、歐洲還是中國,都對探索宇宙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最好的探索方式就是合作。

    當被問到中美兩國在太空探索領域的合作前景時,美國宇航局總部負責公共事務的官員麥可·布魯克斯表示,美國宇航局與中國國家航天局同意建立工作組,在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領域進行探討,「國際對話可以增強人類對地球以及太空的認識,中國的太空探索項目為中美在地球和空間科學領域的合作提供了潛在機會」。

    而在神七發射前,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河村建夫就已表示,中國的航天發展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將來我們必須考慮與中國展開太空合作。我們可以開始考慮這件事了」。

相關焦點

  •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
    五載光陰,三度跨越,從神舟五號到神舟七號,從中國人首次問天到首次漫步蒼穹,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太空出艙技術的國家。這是9月25日21時10分,長徵二號F型運載火箭點火,神舟七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25日下午,胡錦濤和周永康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聽取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有關情況匯報。胡錦濤充分肯定了各參研參試部門和單位為完成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所做的大量準備工作。胡錦濤說,現在,任務準備已全部就緒,飛船發射已進入倒計時。
  • 2005年 神舟六號載人飛行圓滿成功
    2005年10月12日,北京時間9時許,中國自主研製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兩名中國航天員同時送上太空10月17日凌晨,神舟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安全著陸。我國僅用兩年時間實現從神舟五號「一人一天」航天飛行到神舟六號「多人多天」航天飛行的重大跨越,標誌著我國在發展載人航天技術方面取得了又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勝利。
  • 參考日曆|「神舟號」發射成功後,境外媒體這些預言都成為現實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20年前的今天,中國發生了一件舉國歡慶的大事——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神舟一號成功發射後,引發境外媒體爭相報導。小編注意到,在20年前的《參考消息》報紙中,境外媒體更習慣稱呼其為神舟號。
  • 參考日曆 | 「神舟號」發射成功後,境外媒體這些預言都成為現實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 20年前的今天,中國發生了一件舉國歡慶的大事——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神舟一號成功發射後,引發境外媒體爭相報導。小編注意到,在20年前的《參考消息》報紙中,境外媒體更習慣稱呼其為神舟號。
  • 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中共中央國務院...
    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致電祝賀。
  • 神舟七號發射成功的意義
    社會事件:2008年9月25日,我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請你談談神舟七號發射成功的意義  參考答案:神舟七號飛天成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取得突破性進展。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中國人三度登太空
    荊楚網消息 (湖北日報) 北京時間9月25日21時10分04秒,我國航天事業又迎來一個歷史性時刻,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1時19分43秒準確進入預定軌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親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現場觀看飛船發射。  吳邦國、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等領導同志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飛船發射實況。
  • 厲害了我的臺媒,竟然說「神舟七號是水下拍攝,神舟九號十號都造假」
    【文/觀察者網 林西】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我國載人航天再啟新程。此事也得到臺灣媒體關注。
  • 20年11艘,「神舟號」發射成功後,境外媒體這些預言都成為現實
    20年前的今天,中國發生了一件舉國歡慶的大事——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神舟一號成功發射後,引發境外媒體爭相報導。小編注意到,在20年前的《參考消息》報紙中,境外媒體更習慣稱呼其為神舟號。
  • 神舟七號飛船
    2005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航天載人飛行乘組梯隊成員。2008年6月,入選「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乘組。    北京時間2008年9月27日16點43分24秒,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開始出艙,16點45分17秒,翟志剛在太空邁出第一步,16點59分,結束太空行走,返回軌道艙。北京時間2008年9月28日,成功返回地球。
  • 日本媒體關注神舟七號「宇宙遊泳」
    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 神舟七號將於今晚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並將實現中國人的首次出艙活動。昨天上述信息正式對外公布後,日本媒體普遍關注。中文的「出艙活動」在日語裡叫「宇宙遊泳」,「宇宙遊泳」便成了日本這兩天報導中國神舟七號的關鍵詞。
  • 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 臺媒竟稱:神舟系列多次造假 神七是水下拍攝
    【文/觀察者網 林西】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我國載人航天再啟新程。此事也得到臺灣媒體關注。17日晚,三立新聞臺政論節目《54新觀點》也關注了神舟十一的發射,稱時隔三年,中國大陸再次進行載人航天發射,這次發射在大陸建造太空站上,扮演關鍵角色。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重溫航天英雄的「太空日記」
    賀 電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並參加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勝利完成這次任務的航天員,向參加這次任務的全體科技工作者、幹部職工、解放軍指戰員,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親切的慰問!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首次實現了我國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並開展一批體現國際科學前沿和高新技術發展方向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安然飛回祖國懷抱(圖)
    專程前來觀看飛船回收實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在場的載人航天工程指揮、技術人員一起熱烈鼓掌,共賀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9月25日21時10分04秒,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按照預定計劃,飛船在太空預定軌道繞地球飛行45圈後,於28日傍晚返回。
  • 中國神舟七號航天員飛行乘組確定(圖)
    中國「神舟七號」航天員乘組24日下午在酒泉衛星中心與媒體見面。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從左至右)組成飛行乘組執行「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據介紹,在24日上午召開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總指揮部會議上,經過總指揮部負責人和航天員選評委員會一致表決通過,執行「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是航天員翟志剛,航天員劉伯明,航天員景海鵬。翟志剛擔任指令長。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航天員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陳善廣先生向媒體介紹了航天員乘組情況。
  •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將提前至本月底發射
    本報綜合消息 原定10月發射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將提前至本月底升空。具體時間預計會在北京帕運會閉幕至「十一」國慶前。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隨「神七」上天的3名航天員中,將有1人執行艙外行走任務,實現中國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
  •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獲贈搭載神舟七號飛船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
    圖為捐贈儀式現場 攝影:趙二召  中國西藏網訊 9月30日,「少年強國 太空築夢」航天精神中華行(西藏站)活動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搭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捐贈儀式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行圖為獲贈的國旗 攝影:趙二召  在儀式上,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獲贈搭載神舟七號飛船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五星紅旗。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神舟七號載人飛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飛船。 神舟七號,是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
  • 【神舟七號發射成功】9 月 25 日,忌 推 已 及 人
    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神舟七號載人飛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