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醫生喜歡用一些珍稀或名貴藥材,這些藥固然功效比較好,但如果非不得已,一般的小病常見病能用普通的,價廉的,所謂簡驗便廉的比較好,如果能用身邊唾手可得的則更好。像刺莧菜就是符合簡驗便廉的草藥之一了。
刺莧菜別名又稱刺莧、野莧菜、野刺莧、假莧菜、豬母刺、白刺莧等,為莧科莧屬植物刺莧,以全草或根、莖、葉入藥,味甘、淡,性涼。入肺,肝二經。功能清熱利溼,解毒消腫,涼血止血。用於痢疾,腸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痔瘡便血;外用治毒蛇咬傷,皮膚溼疹,癤腫膿瘍等。
刺莧菜一般生長在房前屋後,或者說靠近有人居住的地方路邊,沙灘上等,山上是沒有的,嫩葉可以吃,老的可以拿來熬湯,聽說醃臭豆腐的滷水就是有用莧菜做的,不知道是不是也可以用這種刺莧菜。
刺莧菜是比較常見的草藥,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它的藥用價值或者用法,一般的醫生也不屑用它,覺得它難登大雅之堂,其實天地造化很神奇,陰陽總是形影不離的,人在哪裡得病,那他附近一定會有治療這種病的藥,只是看你認不認識它而已。
刺莧菜入藥多用鮮品,方列於文後,這裡不一一展開,關鍵夜已深,手腳凍的發抖了。。。
《梧州地區中草藥》一書對刺莧菜的介紹,書中驗方僅供參考。
刺莧Amaranthus spinosus L. 莧科莧屬。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多分枝,有縱條紋,葉片菱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圓鈍,基部楔形,全緣,葉柄長1-8釐米,無毛,在其旁有2刺,刺長5-10毫米。 圓錐花序腋生及頂生,下部頂生花穗常全部為雄花;苞片在腋生花簇及頂生花穗的基部者變成尖銳直刺,花被片綠色,胞果矩圓形,種子近球形,黑色或帶棕黑色。7-11月開花結果。
廣布於全國各地。
生長在曠地、園圃、農耕地等。
刺莧葉腋有刺,且部分苞片變形成刺,極易和該屬其他種區別。
附方
1.痢疾,急性腸炎,洩瀉等症:鮮野莧菜及根30一60克,鳳尾草30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
2.咽喉痛,扁桃體炎:鮮莧菜30一60克搗汁或水煎,然後加白糖或蜂蜜調服。
3.尿道炎,血尿:鮮野莧根、車前草各30克,水煎服。
4.毒蛇咬傷:速用野刺莧鮮根洗淨搗爛,以溫開水衝服。據福建資料稱:本品對於五步蛇(蘄蛇)咬傷有效。對於溶血性蛇毒也有效,治法是用鮮草根或莖葉加白糖搗爛,敷患處,每日至少換藥3次以上。
5.癰瘡癤腫:鮮葉加白糖搗爛敷患處,一日更換2~3次,同時用鮮根絞汁,以開水衝服。
6.臁瘡 (小腿潰瘍):鮮菜搗爛,調和蜂蜜敷患處,包紮之,每日更換l次。
7.對口瘡、搭背、落頭疽 (包括癰):莧菜葉、生鯽魚適量,同搗爛,敷患處,每日更換2一3次。
8.預防麻疹:鮮菜30~60克,水煎服。
9.膽結石:鮮全草(綠莖較好)6兩,豬小腸1段,水煎服,每日1次,連續服用 。
10.痢疾:全草1~2兩,水煎服。
11.溼熱帶下:鮮全草或鮮根1~2兩,銀杏(去殼)14枚,水煎服。
12.瘰癧:鮮全草或鮮根莖2~3兩,水煎調酒服。
13.牙疳:幹全草燒灰研末,擦患處。
14.溼疹:全草適量,水煎,加食鹽少許,洗浴患處。
15.蛇頭疔:葉和蜂蜜搗爛敷患處。
拍攝地點: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