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知道:本性澄明萬古同

2021-01-08 周易新聊齋

鳳凰傳奇 - 荷塘月色 (2010北京演唱會)

04:55來自周易新聊齋

本性澄明萬古同,滔滔潤物信無窮。

百川奔注歸滄海,五服安居賴禹功。

動帶晚風衝島嶼,靜涵秋色混虛空。

浮舟葬骨成何事,範蠡知機伍相忠。

這是釋智圓(百度詞條:釋智圓(976~1022年),字無外,自號中庸子,或稱潛夫,俗家姓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詩文僧。他隱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後人因稱其為「孤山法師」。釋智圓雖為佛徒,但頗愛好儒學,喜為詩文,是唐中葉至宋初儒釋道三家學說相互滲透的時代潮流下,致力於儒釋相通的學.)的一首吟詠《水》詩文。

水是中國文化重要的題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老子的話,《道德經》第八章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中還有一句話對此做了補充:「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一、水知道的答案

提到水之善,不能不提及日本學者江本勝的著作《水知道的答案》,自1994年以來就一直在冷室中以高速攝影的方式拍攝和觀察水結晶,他宣稱自己發現水具有複製、記憶、感受和傳達信息的能力,江本勝認為,「水是有感情的」,「世界萬物都是可以溝通的!」江本勝的書出版後,受到無數的追捧,也受到無數的棒喝。追捧的人用米飯、桔子之類做實驗,驗證貼有好惡字眼的米飯、桔子是否發生變化,結果基本驗證的了江本勝書中的介紹;棒喝的人認為江本勝沒有遵循「雙盲」科學原則,是根據結果選擇答案。

筆者認為,江本勝的實驗或者存在漏洞,但得出的結論大體還是不錯的。正如一些人來說,「即使是謊言,也是由溫度的。」對於我們無法理解的東西,中國不少人習慣一棒子打死,當年也曾有報紙發表文章,聲稱兩千個科學家認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錯誤的。但真理的對錯不需要人多勢眾,只需要有一個人拿出切實的證據就成!《水知道的答案》書中的觀點是否錯誤,還是那直接簡易的方式檢驗一下即可,就像廣東那個學生生的米飯。

《水知道的答案》書中的感恩思想,因果報應的內涵,契合宗教家的思想,這也是備受宗教人士吹捧的主要原因。宗教是什麼,他就是神秘的,你很難用「雙盲」法對他進行科學實驗。雖然有科學家不斷對宗教質疑,也有不少權威的科學家對宗教力挺,如我們熟知的牛頓、愛因斯坦等等。

我之所以認為《水知道的答案》書中的思想大體是正確的,主要基於中國風水學原理。自然風水學在中國,一度也被視為封建迷信大加鞭撻的,但現在風水學已經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出現在一些大學殿堂,其論文更是在核心期刊比比皆是。

學者董林認為,風水理論思想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系統,這個系統以人為中心,包括天地萬物。環境中的每一個子系統都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地把握協調各系統之間的關係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黃帝宅經》主張:「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膚,以草木為毛髮,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若如斯,是事嚴雅,乃為上吉。」以整體原則處理人與環境的關係,也是現代風水學的基本點。(1)

水是大地的血脈,他對世界的感知力最強。正如我們人類肌體生病了,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抽血化驗。為什麼化驗血液就可以發現疾病,就是因為他客觀反映著我們的喜怒哀樂。就像我們普通人,感知身體好壞的一個重要參照,就是尿液。如果它發黃,帶有刺鼻的氣味,大多身體生病了。如果它清涼,則是健康的表徵。

二、風水學原理

《易經》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做減法,力求簡單,直奔真實!

學者練力華認為,風水學的研究對象,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規律,也就是「人」與「天」的關係問題。因此,《周易》中闡揚的「天人合一」理論,必然成為風水學的重要理論基礎。風水學理論的形成,是在「天人合一」理論基礎上建立的;風水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都在於追求天人地的和諧與協調;風水學理論的完善和發展,更離不開「天人合一」理論。因此,「天人合一論」是風水學的最高綱領。(2)

天人合一,與大自然和諧共生,就是《周易》對中國思想的最大貢獻之一。這種思想主要基於中國先哲們師法自然的人生態度,他們即使不能完全探知事情的本源,但他們對世界的發展變化的奧秘做了深入獨到的觀察。

學者鄭賽日、唐強則從中外比較的角度,論述風水學的存在原理,他們認為,物理學中有一種運動叫作布朗運動,其有一種無規則的特性,顆粒無規則、永不停歇地運動,隨意而自在,但從守恆的角度來看,它又有一種強烈的秩序。這種感覺就像太極一樣,自由又拉扯。這樣,兩者之間就有了一致性。傳統風水學是先人的思想結晶,看似神秘虛無,與科學相違背,但其實兩者並不矛盾,從一定角度看,這兩者之間是可以相互解釋、相互支持的。社會在不斷進步、不斷發展,所以風水學也只有不斷跟隨人類的步伐才能得到更好的運用。東方的風水學和西方的場所精神都有其獨特的氣質,二者不謀而合,並且都是人類的智慧。要想不斷延傳下去,尊重自然和相信科學是不二法門,在風水學的指導下,理解運用場所精神,將其傳承下去,才能更好地服務於人類創造(3)

心理場理論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在心理學史上,將之歸在完形心理學範疇。研究「場」的鼻祖是德國人勒溫。勒溫將心理場定義為「心理生活空間」(Psychological Life Space)即「綜合可能事件的全體」。這包括三個因素:第一,準物理事實,即人類心目中的自然環境。第二,準社會事實,即人類心目中的社會環境。第三,準概念事實,即人類思想觀念與現實的差異。這裡的「準」即非真正實物,只是主觀感受,這就區別了現實和心理兩種不同概念。(4)

學者張琳對此有更加精妙的闡釋:因地制宜,即根據環境的客觀性,採取適宜於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國地域遼闊,氣候差異很大,土質也不一樣,建築形式亦不同。西北乾旱少雨,人們就採取穴居式窯洞居住。窯洞位多朝南,施工簡易,節省材料,冬暖夏涼,人可長壽。西南潮溼多雨,蟲獸很多,人們就採取幹闌式竹樓居住。我國現存許多建築都是因地制宜的楷模。湖北武當山是道教名勝,整體是按照地勢高,砌造牆垣和寶殿,使人與建築適宜於自然,返璞歸真,天人合一,這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5)

我們常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譬如我們黃河流域,因為黃河的迂迴、曲折、雄渾,緩慢,就哺育黃河流域人民沉穩、渾厚、樸實、堅毅等性格特徵;長江以其激越,闊大,清澈,哺育出長江流域百姓靈動,變通,勇敢的性格特徵。相比而言,黃河的地域官員趨向沉穩保守特徵,而江浙地區則趨向勇進、改革等特點。

人類的一切活動都遵循著一些規律,人類的發展規律和外部的環境有著高度的融合性。有些道理人們可以明白,有些道理則不為人們所知,但是遵照古人的一些信條,大體是不錯的。如果你必須用「雙盲」法驗證,恐怕以現代的技術依然難以解釋這些信條。

李約瑟引證《呂氏春秋精道》論述道:「在古代中國關於物理世界的構思中,連續性波和循環是佔優勢地位的。在這裡,『精』有時差不多可以翻譯成為輻射能。」對此,李約瑟甚至斷言:「中國人在這方面是如此領先於西方人,以致我們差不多可以冒險地猜測,如果社會條件有利於現代科學的發展,中國人可能首先通過磁學和電學的研究,先期轉到場物理,而不必經過撞球式的階段了。」(6)

三、本性澄明萬古同

《論語·雍也》中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錢穆先生對此做了一番精妙的闡釋,他說:「蓋道德本乎人性,人性出於自然,自然之美反映於人心,表而出之,則為藝術。故有道德者多知愛藝術,此二者皆同本於自然。《論語》中似此章富有藝術之美者尚多,鳶飛戾天,魚躍於淵,俯仰之間,而天人合一,亦合之於德性與藝術。此之謂美善合一,美善合一之謂聖。聖人之美與善,一本於其心之誠然,乃與天地合一,此之謂真善美合一,此乃中國古人所倡天人合一之深旨。」

聖人之心就如蘇軾筆下的西湖,「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他們的悲喜與自然息息相關,人民悲喜與共,所以不論呈現出那種狀態都是好的。但世人參差不齊,泥沙俱下,也就有了人心險惡之說,劉禹錫說:「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大體世事繁雜,人心難測,與其與人勾心鬥角,不如無心以任遠,激情山水。相看兩不厭,大概只有能夠與山水和諧共處的人了。

李太白有詩:「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沒有人間的相互傾軋,只有桃花流水作伴,用山水返照內心,內心澄澈,世界就光明了。

宋代張孝祥有一首詞《念奴嬌.過洞庭湖》,可謂這方面的絕唱: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吸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扣舷獨笑,不知今夕何夕。

這種與天地融為一體的意境,幾近於佛,正如高僧釋智圓所說:

本性澄明萬古同,滔滔潤物信無窮。

註:

(1)董琳:中國風水文化中蘊涵的科學思想簡論.J.《藝術科技》 2016年第2期:413

(2)練力華:風水文化的本質是和合.J. 《建築與文化》 2016年第5期:65

(3)鄭賽日、唐 強:風水學下的場所精神探究.J.《藝術科技》 2017年第8期430

(4)庫爾特·勒溫.拓撲心理學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26.

(5)董琳:中國風水文化中蘊涵的科學思想簡論.J.《藝術科技》 2016年第2期:413

(6)Needham.Joseph .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Cambridge[M] . university press London,1988.

(7)錢穆.論語新解.[M]:144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144

下一篇:樹消息:大樹和我們的人生

本文是《道通天地—周易講座》的一部分,已經發表六篇,分別是:

庚子年裡說周易庚子年裡說歷史三生因果伴孤燈《白鹿原》裡說秘辛前程往往有期因萬事誰能知究竟,人間最怕是流言

相關焦點

  • 純音樂 |《水芙蓉》清脆透亮,乾淨澄明
    陣陣清風吹過,那池塘獨有的水氣味和荷葉散發的清香時隱時現。 晨曦,朝陽照耀著吐開了的蕾尖,花蕊也在迎接著晨光的親吻。 喜歡荷花,喜歡它的淡淡清香,喜歡它的淡淡粉紅,喜歡它的亭亭玉立,喜歡它的濯清蓮而不妖,喜歡它的柔情似水。今天,就聽著這清脆透亮,乾淨澄明的水晶音樂或持卷閱讀,或安然入睡吧,願你夢裡有花香。
  • 善心噁心,本性光明
    比如說冰融化了以後,固體的東西不存在了,那它留下來的東西就是液體——水。所以冰實際上是假的,水變成了固體,那這個固體是假的,不是本質,是因為環境溫度的原因,所以它就變成了一個這樣子的現象。所以固體的東西它是現象,它的真實就是液體,所以最後剩下來的就是真實的、本來的面目。同樣的,我們的心現在有很多很多的煩惱。
  • 萬古神帝:神尊與諸天爭鳴,誰是當今戰力天花板?
    這篇文章帶來《萬古神帝》當今宇宙的神靈戰力排行。《萬古神帝》是飛天魚連載的玄幻小說,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看看哦寫在前面#萬古神帝第一梯隊幕後黑手簡介:種族不明,身份不明,境界不明(疑似準神帝),現為《萬古神帝》境界天花板,三十萬年前逆神天尊率二十四諸天前去徵戰,僅二人歸。
  • 香港4病人染抗萬古黴素菌
    人民網香港9月2日電 香港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早前確診一病人為抗萬古黴素腸道鏈球菌帶菌者。院方篩查同期有接觸的病人,今天證實再有4名病人,確診為抗萬古黴素腸道鏈球菌帶菌者。  院方稱,4名病人包括3男1女,年齡介乎45至59歲,均沒有感染病徵。
  • 《萬古神帝》張若塵再次假死,重回天庭渡紅塵
    不知道書友們還記不記張若塵去東域聖王府去找黃煙塵的那一天 ,三天之後,池瑤派小聖天王前來捉拿張若塵,結果是被璇璣劍聖所救。最終張若塵獨自一人前往黑市,與黑市一品堂鬥法,化身林嶽,在書山界字宴上鬥戰天下群英,化名顧臨風,代表血神教囂張了一個小時代。此次再次回到天庭,我有一種預感,這次天庭之行恐怕會和張若塵的東域邪土之行有較多的相似之處。
  • 《萬古神帝》閻無神就是閻羅族老族長?
    這篇文章帶來飛天魚連載的玄幻小說《萬古神帝》中「閻無神」一人的身份猜想。第六佛祖、第四儒祖、魔祖、不動明王尊等等,一位又一位時代至強在自己的時代為張若塵保駕護航,這到是有點「萬古神帝」的架勢,但問題是,換一個人,這種方法同樣可以修煉出無極聖意。飛天魚將張若塵第三次寫廢,可能是意識到了,想讓張若塵經受更多的磨難。但阿石認為,這不是書的痛點。
  • 心的本性永遠沒有離開過本性
    比如,液體的本質是天然的,與氣體、固體都不一樣,它是實實在在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的,例如水、牛奶等。如果本來不是液體,卻人為地把它變為液體,那就不是它的本性,就是相對和觀待的。再比如,鐵、銅的本質不是液體,但在高溫下,卻可以變成液體。換言之,鐵和銅的液體,要觀待於高溫。如果沒有高溫,就只會是固體,所以說,鐵、銅的本質是固體而並非液體。
  • 三本玄幻小說,大魔頭一覺醒來,變成萬古第一帝,遊戲神門
    大魔頭一覺醒來第二本《萬古第一帝》 作者:天下青空簡介:九天十地,萬古第一此時他再笨也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萬古第一帝第一本《神門》 作者:薪意簡介:【超人氣玄幻】這是一個詭異莫名的世界……山,水,石,花,草,樹,木,太陽,月亮,星辰……天地萬物都是力量的來源。
  • 《萬古神帝》千年之約四,張若塵歸來
    張若塵知道紀梵心沒有凝聚出二品聖意,心裡的擔心表現在了臉上。血屠看著張若塵擔心的面龐,認真的說:「老大,你還忍得住嗎,白卿兒這個魔女下手沒輕沒重,你不怕紀梵心被打死,我還擔心呢。那可是天庭的九大仙子,天庭和地獄界無數強者的夢中情人。」般若聽到後,白了血屠一眼。
  • 《萬古神帝》白皇后袖手旁觀,引天堂界眾怒,網友,想念荒天了
    神女十二坊在星恆天不知道經營了多少元會。要說白皇后不知道也是不可能的。主人有能力阻止卻沒有阻止,這就是主人的不對了。張若塵大聖境界的時候,為了贏,可以犧牲一座鳥語花香的小世界。對於星海垂釣者來說,星恆天沒有什麼價值。至強者有至強者的挑戰,不能把心思放在一些小事上面。既然後援不靠譜,白皇后憑什麼得罪天堂界呢?其實是想要和荒天複合了。
  • 萬古神帝免費!完整/大結局
    秈米、粳米中含支鏈澱粉較多,易溶於水,可被澱粉酶完全水解,轉化為麥芽糖;而糯米含支鏈澱粉較少,因此只有百分之五十四能夠被澱粉酶水解,所以不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萬古神帝張若塵(免費版)大結局小說簡介八百年前,明帝之子張若塵,被他的未婚妻池瑤公主殺死,一代天驕,就此隕落。八百年後,張若塵重新活了過來,卻發現曾經殺死他的未婚妻,已經統一崑崙界,開闢出第一中央帝國,號稱「池瑤女皇」。池瑤女皇——統御天下,威臨八方;青春永駐,不死不滅。
  • 佛經中描述心的本性,從沒有變老;也從沒有消失過是真的嗎?
    因為看到有人對生成和滅除的論述,那就分享一下對不變本性的論述。在了解不變的本性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一下什麼是本性。本性是什麼每個人都知道,人會變化不會一成不變的。你的本性同時包含空明覺這三種性質,而且這三種性質不能獨立剝離出來。說心的本性有空性是沒有錯誤的,但如果說心的本性就是空性那是錯誤的。就好像汽車和火車都有機械發動機,你可以說汽車有發動機,但不能說發動機就是汽車,因為火車或其他車輛也都有發動機。所以不要總說心的本性就是空性,只是心的本性包含空性。如果是空性,那你還修行什麼,修也是空無所得啊。
  • 宇宙的本性及真相
    性有許多代名詞,如:真我、本來面目、道、真如、本性、實相般若、菩提、如來、如來藏、法身、涅槃等。但不夠準確,只能說接近它,相似它。宇宙的本性(性)只是一種本來具有的存在,雖存在,但又無形無相,沒有形象、不發出聲音、他本身也不做什麼、從來不動既不震動,也不移動。本性中沒有世界萬事萬物的影子,什麼都沒有,宇宙萬事萬物中都有它的存在,或說它存在於萬事萬物中。無一例外。
  • 萬古神帝:時空之道有多可怕?看看須彌聖僧,再看看楊開就懂了
    今天咱們要聊的這部書是飛天魚的《萬古神帝》,之所以在前面來了楊開這一段,是因為咱們今天要聊的主題是時空之力。經常喜歡看玄幻小說的朋友們都知道,掌控了時間和空間的力量,該有多厲害。書歸正傳,回到《萬古神帝》,說一下空間大道和時間大道的事情。張若塵的恩師,沒有見過面的恩師就是須彌聖僧,當年的須彌聖僧到底有多厲害?可以說在他的時代,幾乎就是那個時代最難纏的人。單單看他留下的那些後手,都讓人望塵莫及,或者說防不勝防。
  • 水知道答案,水能感知人類的意念
    《水知道答案》在中國和日本被當作是一本與《時間簡史》同樣神奇的科普讀物。本書用122張前所未見的水結晶照片,向世人展示了一項獨一無二的科學觀察:水能聽,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而構成人體的60~70%是水,地球表面也有70%被水覆蓋,所以當人們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波動的時候,水卻能感受到,並且受到強烈的影響。水結晶也許正是這些影響的信息記錄。這些實驗水結晶照片在日本公布並結集為《水知道答案》出版後,旋即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轟動。江本勝博士多次受邀前往歐美展示水結晶照片並發表演講。
  • 《萬古神帝》本源神殿之爭結束,星海垂釣者出現,白卿兒的靠山
    #萬古神帝最多就是叫同境界的人對張若塵出手。但是白卿兒卻是沒有這麼強的靠山。雖說是白皇后的女兒,但是這個白皇后的風評卻是不怎麼好,屬於一個風流女神。而神女十二坊這個勢力,本身又屬於,十大黑暗組織之一,原本神女十二坊屬於暗地裡的勢力,但是因為一些原因,卻是能擺在明面上。
  • 萬古神帝:崑崙界九帝三後消失的時間線及去向推測
    #萬古神帝目前劍帝化名為妾三千,仍然不知道在哪裡浪跡。佛帝佛帝,法號「朝夕」。崑崙界八百年前梵天道的道主,萬佛道的領袖。池瑤女皇為統一天下進軍西域,鎮壓三道之一的『萬佛道』,池瑤與佛帝一戰。大軍面前,佛帝曾念誦《靜魂咒》,使池瑤女皇帶領的大軍沉睡了七天七夜,想要這樣逼池瑤女皇知難而退。
  • 耐萬古黴素腸球菌感染的管理,這三點尤為重要!
    《耐萬古黴素腸球菌感染防治專家共識》建議定期對醫護人員,尤其是重點工作部門(ICU、麻醉科、外科)工作人員進行VRE定植的篩查;對於外科醫生如確定VRE定植,建議暫停其手術,避免手術汙染;定期對醫院長期住院患者進行VRE定植的篩查;制定本院VRE定植動態監測體系,觀察變化趨勢。
  • 5本經典玄幻小說,武帝重生,攜天火降臨,焚滅虛空,震懾萬古!
    今天小編推薦給大家的是5本經典玄幻小說,武帝重生,攜天火降臨,焚滅虛空,震懾萬古!看過的小夥伴也可以在評論區說說哦!NO.1:《神封錄》作者:歸海求魚【精彩內容】因為他對自己獲得靈隱仙宮首席弟子這件事,也覺得離譜。別人對他不服氣自然在理,所以他內心深處害怕別人找他事。
  • 《萬古神帝》神靈境界詳細介紹,本書還有多久完結
    始祖,神尊之上的境界,看過最新章節的都知道,地獄界的下三族沒有始祖境界的神靈。中三族的酆都大帝是始祖級的神靈。至於命運神殿有沒有,上三族有沒有,至高一族有沒有。都是不確定的狀態。在萬界鼎盛的時期,始祖級別的神靈挺多的。始祖之中最強的二十四個人,就是二十四諸天。